東南亞疫情對芯片供應鏈的影響

導讀:半導體供應鏈有一條奇怪的規律,“天災人禍”往往意味著行情大漲,吃瓜群眾的投資熱情比資本市場更甚。


自3月16日起,東南亞各國相繼宣佈進入不同程度的封禁狀態,一時MLCC產能短缺傳聞甚囂塵上,頓時各路人馬摩拳擦掌,或藉機清貨、或準備進場,行情似乎又有重演2月份漲價之勢。


東南亞疫情對芯片供應鏈的影響

圖:英飛凌公告(節選)


3月17日晚,英飛凌向客戶發佈公告,一是從歐洲到亞洲和美國的航運限制已經出現延誤,超出控制;二是暫時並未面臨供應中斷,仍在持續更新措施和評估風險。


同一天,安世半導體公告稱,一是廣東東莞和歐洲的工廠正在全速運行,二是位於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的工廠需要暫停生產和運輸,無法確定的重新啟動時間在4月份。


同時,芯片大師從多方獲悉,多家位於東南亞的元器件工廠面臨因疫情管控導致的生產中斷,包括主動和被動在內的各大品牌正在評估影響和協調發貨


東南亞疫情對芯片供應鏈的影響

圖:安世半導體公告(節選)


東南亞聚集了多家IDM、晶圓代工和封測企業,為了便於幫助供應鏈評估潛在影響,芯片大師從公開渠道收集了主要企業在東南亞6國的設廠情況、截至發稿前的當地政策和影響主觀評估。


東南亞疫情對芯片供應鏈的影響

圖:東南亞疫情及主要IDM企業


據我們不完全統計,其中,全球前十大IDM企業中有7家在東南亞設有製造工廠,總數量在25座左右,全球前十大封測企業中也有7家設廠,總數量約11座


芯片大師估計,東南亞全部電子元器件產能預計佔到全球的20%,其中CPU、非易失性存儲器和阻容製造佔比高出該數值,典型代表是表中所列的英特爾、西數/希捷和三星/村田/太誘。


目前大廠正優先協調供貨給大客戶和終端,如果東南亞工廠停擺,分銷環節的斷貨可能是空前的。同時,全球消費需求將被進一步壓縮,屆時半導體大盤將雪上加霜。


東南亞疫情對芯片供應鏈的影響

圖:東南亞主要代工、封測企業


從這個角度看,這有可能是一次半導體供應鏈的系統性風險


通過2個月的努力和犧牲,國內基本上製造了“疫情真空區”,而這次東南亞的疫情處置也很大差異。一是治理能力,高層決心和基層執行問題,目前來看整體反應落後於歐美,但執行力度較大;二是資源儲備,這關係到工業體系和動員能力,應該是是地區的弱點;三是國民心態,目前很難評估所以不作展開。


目前來看,芯片大師認為應該關注因各國管控步調不一致導致的3個次生問題。


一是用工短缺問題,由於各種原因,跨國勞務在東南亞非常常見,控制人員流動對各國的製造業影響有放大效應,同時疫情穩定後仍然面臨復工問題,而這並非任何一國可以單方面決定,本國勞動力充足的地區具有優勢


東南亞疫情對芯片供應鏈的影響

圖:大馬往新加坡方向人流(來源:新加坡眼)


馬來西亞政府宣佈,從18日起禁止所有馬來西亞人離境,同時禁止非馬來西亞公民入境,每天陸路通勤新加坡與馬來西亞邊境口岸的人員同樣受限。禁令公佈後,新馬陸路口岸徹夜排起長龍,許多在新加坡工作的馬來西亞人希望趕在禁令生效前進入新加坡。


二是物資供應問題,由於各國工業資源的互補性,平時由市場調節的基本生活物資在疫情期間可能出現行政干預,優先保障本國需求,醫療物資的爭奪只會更加激烈,歐洲已有先例。


三是封關禁海問題,以鄰為壑導致區域賴以生存的物流基礎設施停擺是潛在最惡劣的情況。


東南亞疫情對芯片供應鏈的影響


同時,縱觀全球,東南亞在本次疫情中最大的優勢在於其區位。由於臨近中國和日韓,供應鏈具有很強的相關性,能夠快速獲得半導體原材料供應,例如硅晶圓、光刻膠、拋光液等。同時,對於廣泛佈局的半導體企業,中日韓的製造工廠能夠提供產能備份。當然這一切的大前提是,中日韓的疫情不會惡化。


那麼,半導體業者最需要關注的三個問題來了。


一是供應鏈問題,這部分包括東南亞方向訂貨在途的終端企業,tape-out/wafer-out 的設計企業和需要關注供應鏈庫存的分銷企業。二是醫療需求,基於東南亞6.5億人口的規模,我們有理由相信醫療相關的電子需求又能上一個臺階。三是需求替代問題,優先考慮

國內產能和國產品牌也許是更好的選擇。


半導體行業有史以來,還沒有任何一次疫情能掀起如此大的波瀾,正如同我們在文章圖解:10年9災!哪些災難改變了半導體行業?中盤點的,您認為呢?


歡迎您表達意見或聯繫芯片大師爆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