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旅遊:鮮為人知的《採蘑菇的小姑娘》創作地

雲南旅遊,除了大理,麗江,香格里拉,總是能與許多美好的事物聯繫起來,這不,小編髮現那首小時候就喜歡的歡快民謠《採蘑菇的小姑娘》,居然也是在雲南創作的。

“採蘑菇的小姑娘,揹著一個大竹筐,

清早光著小腳丫,走遍樹林和山崗"

雲南旅遊:鮮為人知的《採蘑菇的小姑娘》創作地

雲南旅遊

多麼天真,歡快的歌曲,多麼美好的一幅畫面,這得有多溫婉敦厚的心靈,才能寫出如此清新靈動的歌詞兒。


這首歌詞作者是老一輩詞作家曉光,曉光老師說這首歌是在雲南下鄉採風時創作的,那天早上,正好剛下了一夜的雨,山裡雲霧飄飄,空氣中瀰漫著泥土的芬芳,地上都是泥巴,這時他就看到了一個光著小腳丫,挎著竹筐的小姑娘,正如歌詞中的前幾句。

他就問小姑娘去幹什麼?為啥不穿鞋?

小姑娘說去採蘑菇,雨後山裡的蘑菇很多,為什麼不穿鞋,因為泥巴很多,會把小花鞋弄髒弄壞,家裡窮,阿爹去幹活了,阿媽還病著…

一席話說完,曉光老師哭了,多好的雲南山寨,多好的鄉親,多可愛的孩子們,一股強烈的創作衝動湧上心頭,許多詞兒汩汩地只從腦海裡往外蹦,於是他馬上掏出紙筆,記下了歌詞。

雲南旅遊:鮮為人知的《採蘑菇的小姑娘》創作地

雲南採蘑菇

雲南旅遊:鮮為人知的《採蘑菇的小姑娘》創作地

採蘑菇的小姑娘


至於後面的“換上一把小鐮刀,再換幾顆棒棒糖",是曉光老師設想的,雲南山寨幹農活,鐮刀用得上,小朋友們小嘴巴饞,賣了蘑菇除了補貼家用,再換幾根棒棒糖可以有…


這首歌曲作者是音樂家谷建芬老師,據說她拿到詞唸了幾遍曲調就出來了,因為歌詞兒寫的太好,太生動,太有畫面感了,尤其是:

“”噻囉囉囉 囉囉囉哩 噻囉哩噻,

噻囉囉囉 囉囉囉哩 噻囉哩噻

噻囉囉囉,噻囉囉囉,

囉噻!”

非常符合雲南少數民族歌唱的特點,又符合小孩子活潑好動,天真爛漫的天性,靈感自來,正如同"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一樣。

雲南旅遊:鮮為人知的《採蘑菇的小姑娘》創作地

採蘑菇的小姑娘


正如曉光一樣,谷建芬老師腦海也閃現一幅畫面:

“大雨後的森林裡,幽深寧靜,到處長滿了各種各樣的蘑菇,像一個個小花傘,小姑娘光著腳丫循著蘑菇奔跑,喂囉,這兒一朵,噻囉囉哩,那兒也有一朵,樹上的小松鼠歡快地跳躍,小鳥在啾啾啾鳴叫,一隻小白兔在樹林間跳來跳去…"

馬上一首歡快優美的《採蘑菇的小姑娘》就譜好了,後經靳小才,朱逢博演唱後紅遍全國,它以清新明快的格調,樸實無華的感情,流暢動聽的旋律征服了小朋友們天真的童心,更成為祖國文化藝術寶庫裡一顆明珠。

雲南旅遊:鮮為人知的《採蘑菇的小姑娘》創作地

雲南 採蘑菇的小姑娘

感謝這些藝術家,他們有靈敏的眼睛和耳朵,善於發現生活中美麗和感動的事物,將普通的現實生活加以提煉,昇華,濃縮成生動的藝術形象,並借物詠志,抒發感情,讓人們獲得美的享受。

遺憾的是,曉光老師只說在雲南創作,卻並沒具體說是雲南哪裡,雲南氣候溫潤,物產豐富,像滇中,滇西都盛產蘑菇及各種野生菌,雲南也有許多少數民族村寨,相信無論哪裡,這都是彩雲之南的一個縮影吧。

愛好雲南旅遊,不別說昆明 ,大理,麗江,尤其是小朋友們,只要說起《採蘑菇的小姑娘》這首歌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