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最近很多專業人士都說要做好防止房價暴跌的預案,房價跌了不是對普通百姓利好嗎?

鄂爾多斯最強音


雖然大家都受夠了高房價的日子,高房價之下很多老百姓的日子都過得不怎麼樣,很多年輕人都被房價綁住了,不敢放手去創業,也不敢放手去消費,這反過來也會對經濟的發展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所以從個人的情感角度來看,我相信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大家都是希望房價下跌的,而且跌的越多越好,房價跌的越狠,老百姓購房的成本越低,這樣會有更多的老百姓能夠買得起房,能夠過上一個安定的日子。

但是我國的樓市發展到今天,它已經不單單是一個樓市這麼簡單,而是跟經濟、財政、金融等很多東西聯繫在一起,如果允許短期之內房價暴跌,那影響的絕對不只是房地產本身,而是會有很多行業受到波及,這種影響是比較深遠的,這裡面有可能受到影響的主要提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開發商。

如果房價下跌,最先受到影響的肯定是開發商,因為一旦房價下跌之後,不僅賣房的利潤降低了,更關鍵的是房價在下跌過程當中,大家對買房的需求肯定會跟著下降,到時候有些開發商連房子都賣不出去,如果房子賣不出去,開發商沒法回籠資金,卻還要面臨到期的大量債務,這對開發商來說絕對是一個致命的打擊,有很多開發商都有可能因為房價下跌而破產的。

第二、房地產上下游產業鏈。

我國的房地產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了一個支柱型的產業,它涉及的產業鏈是非常廣的,比如從上游的水泥,鋼鐵,機械,木材,化工用品,再到下游的家電、裝修服務,建材家,政服務等等。

一旦房價出現下跌之後,跟樓市有關的一些上下游產業的需求會跟著減少,到時候影響的不僅僅是房地產,而是有很多行業受到波及,而一旦這些行業出現業績下滑了,就有可能會出現很多人失業。


第三、地方政府財政收入。

目前土地財政已經成為了很多地方政府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之一,很多地方的財政收入對土地財政的依賴度已經超過50%,甚至有些地方達到100%以上。如果房價下跌房子賣不出去,土地也沒法賣出去,那麼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而一旦地方政府財政受到影響之後,地方的一些投資計劃,包括民生福利都會受到影響。



第四、地方的GDP。

目前房地產開發仍然是很多地方發展經濟的主要動力,很多地方經濟的增長對房地產的依賴程度仍然是比較高的。比如下圖是2018年我國各省房地產開發投資佔GDP的比重情況。

可以看出目前我國大部分省份房地產開發投資佔GDP比重都達到10%以上,有個別省份甚至超過20%,如果房價下降了,房地產投資萎縮了,那麼各地方的GDP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第五、在高位買房的個人。

對於那些還沒買房的朋友來說,大家當然希望房價越低越好,這樣大家可以以較低的成本買房,但是對於那些已經在高位買房的朋友來說,如果房價在短期之內迅速下跌,那麼他們的財產就會出現很大的損失。比如有些買房的時候花了300萬,結果剛過了兩年時間,這房子已經下跌了150萬,但是他們仍然要按照300萬的房價來還貸款,這無形當中會造成很多人財產的損失,如果大面積出現這種情況的話,很有可能會出現一些社會問題。

第六、金融系統。

我國的樓市發展到今天已經跟金融息息相關,不論是開發商的開發貸還是住戶的按揭貸款,都跟銀行息息相關,此外還有大量的信託融資,如果房價大幅下跌,最直接受到影響的就是銀行等金融機構,因為一旦房價下跌之後,開發商有可能出現到期債務沒法償還而出現債務違約。

而對於那些在高位買房的朋友來說,如果房價下跌了,一旦很多人覺得房子的價值比按揭貸款還有低,那很多人有可能直接選擇棄房斷供,一旦出現大量棄房斷供的現象,這將進一步加大銀行債務違約的風險。

如果短期之內出現大量的債務違約,那麼金融系統有可能會面臨很大的壓力,弄不好還有可能引發系統性的金融風險,到時候影響的絕對不是樓市這麼簡單,而是會影響整個經濟社會的發展。

也正因為樓市跟各行各業息息相關,所以雖然目前房價已經處於相對比較高的水平,但是很多地方卻不敢直接把房價摁下去,讓房價出現大幅的下跌,因為那樣的波及的面和影響太大了。

所以目前我國的樓市調控主要政策就是防止房價過快上漲,讓房價逐漸恢復到合理的水平,這樣可以慢慢把樓市的風險擠掉,避免房價過快下跌造成系統性風險,這樣不論對於保證樓市平穩過渡,還是促進經濟的長遠發展都是比較有利的。


貸款教授


你覺得房價下跌會對老百姓是好事嗎?想一想現在有多少老百姓是揹負著房貸的,一旦房價下跌幅度過大,首付、裝修都會賠進去,你覺得對老百姓是好事嗎?

我們來舉一個例子,房子是100萬買的,首付是30萬,買房子得交稅費、得有裝修,這些也是要成本的,一旦房價下跌超過30%是不是你的首付跌沒有了。

如果房價如果發生了暴跌,影響不只是普通老百姓的資產暴跌,而且極有可能導致國家的經濟發生大衰退,日本就是我們前車之鑑,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之後,日本經歷了失去的二十幾年,現在的GDP還沒有恢復到1995年的頂峰時期。日本房產泡沫破裂之後,導致了大量的中產階級一貧如洗,因為房價變成了白菜價,繼續還房貸還不如重新買一套,所以很多中產階級放棄了繼續歸還房貸,當時很多中產階級的資產都是來源於房產,因為投資房產財富增長來的太容易,而且全國都這麼幹,所以房價泡沫破裂之後,中產階級的一貧如洗。

有了日本房地產泡沫破滅的教訓,個人認為我國的房價不會發生暴跌,而且也不容許房價發生暴跌,我們要做的預案是要防止房價短期內發生波動,比如說現在現在確實有很多城市的房價發生了下跌,房價短期內發生波動,很多人的心態會發生變化,前幾天我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一個鄭州的夫妻,140萬買的房子,現在下家只出100萬,由於一些不確定的因素導致了現在房價下跌,但是一旦經濟恢復,房價還是會繼續上漲的,所以說我們現在要做的預案是房市房價短期內發生波動,自己的心態要調整好。另外就是做好字節的負債管理,如果需要賣房償還負債的,這個時候需要考慮一下,現在可能不是賣房的時機。


互金圈


房價暴跌,對普通老百姓來說,可並不一定是好事,雖然對沒買房的人來說,可能房價變便宜了,容易買到房子了。

但大家想一想,對於已經買房的老百姓來說呢?可能就並不一定是好事了,比如說一個300萬的房子。貸款還剩200萬,如果跌到只剩150萬了,那這個房子怎麼辦呢?要不要繼續還這個貸款呢?難道要拋給銀行嗎?給銀行之後又住在哪兒呢?

另外,房價真的如果下跌了,對於老百姓來說影響還有不少。不得不說,我們的經濟很大一部分是由房地產拉動的。那麼如果這個產業進入了蕭條。未來很多工作崗位可能就會失去。

舉個簡單的例子,工地上的農民工兄弟可能找工作就會更費勁了。本來各工地都在招工,工人是很搶手的,但是想象一下,如果房地產變得蕭條了,房地產企業沒人願意建房子了。那麼工人就會變多,而崗位變少。這些人可能會失去工作,或者工資變低。

那對於做裝修、涉及等房地產上下游產業鏈的人來說,工作可能也都會成為一個問題。在房價暴跌的情況下,也許工作就沒了,也許工資會下降。

所以,房價對我們最好的方式不是驟降,不能暴跌。而是先保持平穩。至少比我們工資要漲得慢一點,這樣等一等我們的工資,比如說我們工資翻了三倍了,房價只漲了1.5倍。這種情況其實對我們現在的經濟是更有利的,又能讓大家有更多的獲得感。


莫水宏觀經濟


中國老百姓的資產在房子上,90%城市家庭擁有自己私人住宅,農村100%,中國有住房情節和文化。美國老百姓資產在股市和保險理財上,這次新冠疫情美股暴跌,美國老百姓損失慘重。歐洲老百姓習慣持有債券,特別是國債拿著就行了,比較安心。其實大家都在趨利避害,並且大多數人不習慣大冒險。

比起股票債券房地產屬於居中的風險,房改20多年來,面對跑贏通脹的壓力,中國人大部分都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如果房地產在疫情名義下出現暴跌,那是對中國人的一次洗劫。目前大多數住房還在還貸中,暴跌意味著什麼?購房時間短的面臨按揭違約,購房時間長的清晰的看到十多年房奴白當了,銀行彷彿遇到次貸危機不良貸款激增,可能引發擠兌。這時批評美國坐直升機撒錢的人,會呼籲趕緊釋放流動性,支持房地產開發商支持銀行。經濟學不能成為政治學附庸,文章就沒有價值了。

中國房地產大牛市之後怎麼調?恆大許家印給出了答案,75折網絡賣房,不滿意就退貨,5月10號前降價補差價。每天賣7500套,現在78折還在賣。房地產庫存很大,一旦減槓桿,後果不堪設想,萬達也得扒層皮,小開發商就倒了,除了銀行開發商還有其他借貸渠道,那個債務鏈斷不得。開發商不計成本賣房,一切都有可能引發。

不要有反正自己只有一套房,可以笑看房地產可能的風波,那樣的想法。社會是個生態,房地產產業涉及面非常廣。未雨綢繆,題目很有價值。


雲端美


最近新冠病毒疫情對全球經濟形成了較大沖擊,有人擔心房地產市場會暴跌,所以要做好房價暴跌的預案,其實我認為沒有必要,如果房價出現暴跌,說明原來的泡沫太多了,擠擠水分也是很正常的。

為什麼有人會擔心房價下跌呢?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房子是用來住的,價格本身就不應該暴漲暴跌,如果現在暴跌,說明原來暴漲了,價格是不合理的,迴歸正常價位有什麼不好呢?

比如我本人,只有一套老房子和一套改善住房,房價下跌我也不會再買,房價上漲我也不會賣,只有等到孩子結婚的時候,爭取賣了舊房子再加點錢換套新的,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手裡只有一兩套住房,甚至有的人還沒有住房,所以房價下跌肯定是一件好事。


既然有人擔心房價下跌,一種情況是從個人利益角度考慮,自己可能有多套房子,或者是炒房團,比如最近我認識城中村的一個人,手裡有12套房子,他自然是不希望房價下跌的,甚至還想著房價再漲一點。

還有的人認為,原來貸款買房的剛需,如果房價下跌了,他們就吃虧了,這種觀點也是不正確的,剛需住房,又不會拿到市場上交易,房價漲跌對它影響不大,只能說買房的時機不對,還款款壓力大一些,難道有人買了高價房就不允許房價再降了嗎?

也有人認為房價下跌會影響我國金融系統安全,我認為這純屬杞人憂天,我國的金融系統難道會被房地產壓垮?如果這樣的話,更說明我們的房地產存在問題,迫切需要解決這種頑疾,怎麼可能讓一個行業影響全國整體的金融系統呢,這本身就是一種極大的風險。

所以對於房價問題,我認為市場的問題就讓市場去解決,最好不要過多幹預,否則很難解釋其中到底有多少既得利益者。


互金直通車


最近,新冠病毒疫情襲捲全世界,各國經濟都受到較大沖擊,美股已經歷了五次熔斷,資本市場哀嚎遍野。為此,房地產專家們呼籲,國內經濟下行趨勢非常明顯,美股只漲不跌的神話已經破滅,國內房地產成交非常低迷,我們也要做好防止房價暴跌的預案,因為房價如果暴跌就會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

不過,也有網友認為,防止房價暴跌的預案根本沒有必要去做,如果房價出現暴跌,説明原來泡沫就太多,擠擠水分也是很正常的。對於咱普通老百姓來説,房子是用來住人的,房價本身就不應該暴漲暴跌,如果出現暴跌,説明原來暴漲過頭了,價格不合理,那回歸正常價格有什麼不好呢?

而我們認為,專家們混淆了房價下跌和暴跌的危害性。只有在短期內國內各城市房價出現趨勢性的集中大跌,才有可能發生系統性金融危機,即使是一二座城市房價在短期內出現暴跌,那也是局部性金融風險,都不足為慮。舉個例子,去年青島二手房價從22880元/平方,跌到16320元/平方。一年之內房價也跌得如此慘烈,卻沒有出現過什麼較大的金融風險。

此外,對於多數購房者來説,買房是為了居住,房價的漲跌又何必太在意呢?房價漲了,跟剛性購房者關係並不大,房價若是暴跌,該還的房貸還是要還的,這是契約精神。其實,商品房已經當作投資品來炒作,如果作為一種投資品,房價出現大起大落就很正常,只允許國內房價暴漲,不許房價下跌這是不正常的。

還有人認為,如果短期內房價跌去三成以上,購房者有集體棄房斷供的可能。實際上,銀行也不傻,首付三成,先確保銀行的安全,如果你再繳納三五年房貸,銀行把你房子的一大半的錢都拿到手了。如果真的有人在剛剛買房後,房價就選擇棄房斷供,那銀行也可以把購房者的房子交給法院拍賣,最終倒黴的還是購房者,銀行遭受損失的可能性極小。

房價如果出現暴跌,會對一些地方經濟產生影響,所以地方政府希望房價不要暴跌,而是緩慢的迴歸合理的價位,實現軟著陸。這説明,我們對房地產業依賴太大,那麼何不趁此機會擺脫對房地產的依賴,轉向高端製造業、高新科技、高端服務業等領域呢?

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國經濟就開始走高科技道路,所以,美國經濟就靠消費、高科技來拉動。同樣,上世紀90年代,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日本經濟也開始走上高端製造業的道路。美日兩國在忍受短期內的陣痛,完成了經濟結構的轉型,現在日美兩國還不是在發達國家裡領先的嗎?現在誰都知道,依靠房地產發展經濟是一條不歸之路。

更有一些人指出,房價暴跌會影響到其上下游幾十個產業的生存,會有大量人員失業。但實際上,由於高房價,人們把大量的資金都交給了開發商,在其他裝潢、家電、傢俱等領域投入資金就少了。如果國內房價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使得老百姓有能力購房,並且拿更多的錢用於購買其他商品,那麼其他相關行業不是也振興了嗎?中國經濟需要各行業百家爭鳴,而不需要房地產投機炒房一技獨秀。

很多專家認為要及早建立房價暴跌預案,以防止未來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但如果不是國內各大城市的房價集中大跌,房地產業對中國經濟影響並不是很大。現在,我們應該讓房價穩中有降,每年跌去15-20%,迴歸居住屬性,與當地民眾收入相掛鉤。如果房價能夠持續慢慢陰跌下去,實現軟著陸,那麼就可以把對國內經濟的風險降到最低程度。


不執著財經


房價暴跌其實傷害了各個階層,可並不是對普通老百姓是利好的哦。宣洩一下氣情緒還是可以,但是千萬別喪失了理智。

1.有房的老百姓肯定不希望房價下跌。這一點大家都是明白的,不論是有一套房,還是有所謂多套房,房價下跌相當於總資產的縮水。如果還有房貸背在身上的話,更有甚者可能變成了負資產人士。

2.無房的老百姓希望房價下跌,但是下跌到什麼程度自己才能買得起呢?只能回答跌的越多越好。但是如果思考到房價暴跌之後,對於各個行業的影響。有可能就導致自己沒有工作,沒有飯吃。房價即使下跌了仍然買不起。

3.房價的漲跌都會引發所謂產業鏈的風險。這整個與社會中每個人都會緊密相關。尤其在房價暴跌時,從供給房貸企業資金的銀行一直到材料供應商,再到下面的房地產銷售員、廣告商再到配套的所有方方面面,都會受此影響,而且全部是負面影響。相關產業和上下游產業的產值和產能全部會同樣暴降,有可能就引發經濟衰退,包括失業率大幅上升。

失業率的大幅上升又會進一步降低老百姓的購買力。房價即使跌了,但是還是買不起。所以不要夢想在一個下跌的行情中可以獨善其身,可以在其中大獲其利。

其實在一個穩定的環境中,或者在一個微漲的環境中,每個人才有自己大放異彩的機會。在其中加快個人的發展,讓自己的收入遠遠快於房價的上漲,再利用上金融槓桿,也同樣可以實現買房夢。

所以從2018年開始的宏觀調控,可是從來不說讓樓市暴跌的,只是說維持穩定,可以適當漲或者適當跌,但是都要穩定,不能暴漲暴跌。

最後總結一下:如果一個人把自己變得有本事,房價再高也能買得起房。如果一點本事也沒有,房價跌最低也買不起房。不用等待房地產市場暴跌的機會,真正來臨時,你會發現自己過得更慘。

德先生講金融和理財由專業變得通俗。跟隨德先生得到最簡單的答案和最實用的解決之道。覺得好關注我!再多點點贊。點點下面廣告,讓德先生再賺點錢!


勻楓財技大兜底


房價可以說,短期是絕對不可能出現斷崖式下跌的,不存在斷崖式下跌的利空,也不可能允許出現類似這樣的風險,可以確定的是,房價是見頂了,但是會在高位區間震盪,並不會立馬暴跌!

其實房價下跌是一個弊大於利的事情,好的在哪裡呢!好的是房價下跌了,更多的人買的起房子,畢竟中國人對房子的追求熱度太高了!誰都希望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有一個溫馨的家!可能這就是存在的唯一好處吧?

在談談房價下跌的弊端!房價下跌的影響那是從上至下的,上到宏觀經濟、銀行、地產公司、下到鋼筋、水泥、河沙等下油原材料、房價下跌會造成大量的企業破產、銀行壞賬增加,大量的人員失業,最終可能會影響宏觀經濟出現危機!日本房地產泡沫破碎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如果房地產泡沫破碎,大量持有房產的會資產縮水,從事相關行業的人會失業!所以並不是每個人都希望房地產泡沫破碎,只是每個人的出發點不一樣,希望見到的畫面也就不一樣。所以我覺得解決中國買不起房的現狀讓地產泡沫破碎不是最好的辦法,而是溫和的挑戰,國民收入增加上去才是最好的辦法!



宋馳


最近很多專業人士都說要做好防止房價暴跌的預案,這個說法是有道理的。早在2018和2019年筆者就讓身邊的房地產老闆和投資房地產的富豪們賣光了手中大量的房產,也在頭條多次寫文章讓大家儘量賣掉投資的房產,聽明白的做到了,保住了財富,例如:王健林、潘石屹等,還有一少數投資炒房的富豪。有些腦子笨的人是永叫不醒的,而聰明的人是一點就通。2018年,2019年沒有賣出房產的房地產公司及炒房者現在最痛苦。

如果房子是自己住的,房價下跌影響並不大,影響最大的是炒房者和房地產企業,2020年需要做好防止房價暴跌的預案主要是指炒房者和房地產企業,大家都知道疫情期間恆大75折在移動互聯網上賣房,賣了580億,恆大在移動互聯網上降價賣房的研究報告是我們智庫寫的,恆大的老闆確實非常了不起,是個優秀的企業家,一點就通。有些房地產老闆你對他說,讓他降價賣房他會罵你,而恆大的許家印花錢買的我們智庫的研究報告是讓他通過移動互聯網降價賣房,他還能接受,這就是大企業家有胸懷和智慧。問題是許多中小房地產的老闆和大量的炒房者們是不具備這種大智慧的。現在讓大量的中小房地產企業和大量的炒房者做好防止房價暴跌的預案,是對他們有利的良言,可是他們一部分是聽不懂的,因為他們沒有眼光和能力看明白未來的趨勢。

房價跌了對經濟是利好,對沒有買房的普通百姓利好,但是對於中小房地產企業和大量的投資炒房者來說是非常難受的,他們不甘心,正是這種不甘心的幻想危害了他們自己。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從個人的角度來看,不能說所有的購房者都希望房價出現大幅度的下降,至少有相當一部分,剛需購房者做夢都是希望房價能夠下跌的。我們必須看到國內的房地產市場在過去的10~15年時間內,充當了社會資金的主要蓄水池,這個水池中至少囤積了相當一部分的資產如果期內房價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跌,會對社會其他經濟生產領域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我們看到當前美股的系統性下跌已經引發了全球系列的美元資產流動性風險。包括與美元直接掛鉤的黃金和石油外匯,以及大部分的債券證券市場都出現了大幅度的下跌。換位思考的話,短期內如果房地產市場也出現了不穩定的下跌,而當前又沒有可以承載房地產的新興蓄水池,就會產生金融動盪。


所以我們考慮問題的方面,必須要按照個人和國家以及全局的方式來思考。這也就能解釋為什麼國家當前積極的穩定當前的房地產市場,開始逐漸的去槓桿,而不是一瞬間把所有的問題都解決。就連前兩年一直在喊的房地產稅,到目前為止也始終是不見蹤跡,所以房地產市場目前改革的每一步都需要穩打穩走,包括當前的房價同樣如此。

有一個大的基本面的改變,我們必須要看到就是房價的黃金髮展10年週期已經過去了兩個,2018年開始房地產市場就開始脫離我說逐漸開始脫離金融投資屬性,在後續的發展週期中房價大概率會呈現出一個勻速下跌的趨勢,所以也不必著急房價的下跌在未來只是一個時間空間問題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