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蓋為什麼不在水滸108將之中?歸根結底還是權術兩字!

踏破璀璨的歷史長空,瞭望星輝裡斑駁的流光閃爍,千年的風霜,凍結了多少英雄傳說,那古今橫貫的天地長線,串聯著生命最初的力量,帶給人驚奇,帶給人追憶,那歷史的浩繁畫卷,是永不老去的心靈天宇!


晁蓋為什麼不在水滸108將之中?歸根結底還是權術兩字!

晁蓋

晁蓋,中國古典小說《水滸傳》中的人物,是梁山泊的總寨主,山東省鄆城縣東溪村人,東溪村保正,本鄉財主。他武功超群,神武過人,平生仗義疏財,為人義薄雲天,專愛結交天下好漢,聞名江湖。喜歡刺槍使棒,身強力壯,不娶妻室,終日打熬筋骨,是一位真正敢於為民請命的好漢,如滄海橫流般盡顯英雄本色。傳說鄰村西溪村鬧鬼,村人鑿了一個青石寶塔鎮在溪邊,鬼就被趕到了東溪村。晁蓋大怒,就去西溪村獨自將青石寶塔奪了過來在東溪村放下,因此人稱托塔天王。

然而水滸傳"一百單八將"中,晁蓋不在其中,晁蓋作為梁山泊發展壯大初中期的頭領,聚義廳的頭把交椅,卻沒有位列其中,初讀確實有些讓人疑惑。不過有一些人物這樣的設定是小說劇情需要。

  在水滸故事的流傳過程中,及時雨宋江被定位為一個最初並不想和朝廷為敵不願意上山落草的形象,這樣梁山前期就需要有一個出色的領袖出來舉大旗。同時,故事的結尾必須是宋江來呼保意通領眾好漢,因為歷史上有"宋江等三十六人"在山東河北一帶活動的記載,其中沒有晁蓋。如果讓宋江一上山就坐第一把交椅,便不符合人物的性格,故事曲折性也會少很多,於是晁蓋就只有在五十九回早早的就義。

  晁蓋是梁山農民起義軍的奠基人,曾成功地領導了智取生辰綱、全殲濟州“圍剿”、江州劫法場等戰鬥。生前就對宋江篡權招安有所覺察,在原則問題上寸步不讓。臨終遺囑:“若哪個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實質是對腐儒小吏宋江坐第一把交椅的否定。


晁蓋為什麼不在水滸108將之中?歸根結底還是權術兩字!

人物點評

  古代起義軍無非三條出路:一、如劉邦、朱元璋一樣推翻前朝統治,自己開國稱帝。二、如赤眉、綠林、黃巾軍、黃巢、方臘、李自成、太平天國等一樣,被朝廷鎮壓。三、如朱溫、楊再興、丁汝昌一樣受招安,再謀出路--朱溫積功成為軍閥,最終政變篡位;楊再興、丁汝昌保家衛國而亡。晁蓋一心要和腐朽的大宋王朝做個對頭,於是在臨終前寄希望於替他報仇的人能帶領梁山好漢走第一條道路;而宋江深受儒家思想薰陶,是絕不會走第一條道路,又不願落得第二條道路的下場,只有選擇第三條道路,受招安後替朝廷賣命,為家人和子孫後代謀幸福罷了。

孤高自傲

  作為一寨之主,晁蓋竟然藐視和怠慢旗下將領,招致眾人離心離德。政治浩海,馭舟乏術,晁蓋為人的缺陷,根源在於他疏於政治,短於謀略。他在梁山上稱王稱霸,只是想與兄弟們永結情義,同享富貴。他交友首重德行,一旦認準了某人為兄弟,便會傾心相待,把情義擺放在第一位,卻缺乏深謀和遠慮。在他看來,梁山是一片人間淨土,是容不得那些寡情薄義、偷雞摸狗的人上山玷汙的,即便他再有能耐也不行。相比之下,一心想要在朝為官、揚名後世的宋江,政治眼光就深遠得多了。對他而言,梁山只是一處暫棲之地,宋江需要大批人才來助他實現人生抱負,所以他經常屈尊降貴,拉攏人心。梁山一百多位好漢,品行各異,宋江肯定也有不喜歡的人,但他能夠包容他,且委以重任,換做晁蓋就做不到了。晁蓋太純潔了,無論是對人,還是對事…… 晁蓋喜結英豪,卻拙於交際。隨著梁山勢力的日益壯大,宋江的心腹越來越多,晁蓋不是冷靜下來思索挽回危險局面、重振雄風的方案,而是急躁不安,幹一些自以為是而適得其反的事。在任何時代,欲要穩掌重權或成就大事,良好的人際關係永遠是最堅實的後盾。可惜,晁蓋太過光明磊落,看不慣玩弄權術背後那些無法避免的醜惡和殘酷。


晁蓋為什麼不在水滸108將之中?歸根結底還是權術兩字!


好了今天的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最後小甲有話說:首先謝謝你氣質這麼美還來看我的文章~喜歡小甲的親們可以關注一下,每天都會更新好文章哦!~有想吐槽的可以盡情的在下方吐槽,小甲在下方評論區等大家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