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書店會消失嗎?好消息:肯定不會。壞消息:很多書店肯定會

網友問:傳統書店會消失嗎?

【家電店長大課堂】

市場不會消失,只會重新分配。

傳統書店行業也是如此。

好消息是,傳統書店作為一個業態,肯定不會消失。壞消息則是一些跟不上時代和消費者變化的書店,肯定會消失,而且為數眾多。

傳統書店會消失嗎?好消息:肯定不會。壞消息:很多書店肯定會

最近讀一本1988年商業部內部發行的小冊子《商業十則(訓)》。這本由商業界第二代主幹(1924年~2013年)倉本初夫老先生介紹他的父親,日本現代流通教父(1889年~1982年)商業界初代主幹倉本長治老先生商業十訓思想的小冊子裡就提到了一家四國地區松山市名叫明屋書店的書店。

傳統書店會消失嗎?好消息:肯定不會。壞消息:很多書店肯定會

小冊子援引時任明屋書店社長安藤明先生的話說:“有時,我們店裡也出現一批轉變了的店員”。

意思是,80年代的日本,交通,物流以及快遞業尚沒有現在發達、快捷的時候,書店要通過批發商或代理店向出版發行單位的訂貨流程非常複雜,也非常慢,“缺書”是當時日本2萬多家書店最頭痛的問題,也是顧客對書店最不滿的地方。

從顧客向書店預訂,到真正拿到手中,東京都內一般也要一週左右,尤其是松山市偏遠的地方,訂購書籍需要兩週以上的時間也不算稀奇。

而前文明屋書店安藤明社長所說的一批店員轉變,則是指明屋書店的店員們和別家書店不一樣的地方在於,面對“缺書”,不是說一句“我們會盡快訂貨。不過,對不起,可能要等上兩週左右。”而是立即拿起電話跟批發代理商溝通,要求加急訂貨。如果遇到非常著急的情況,還會馬上跟分店聯繫調貨,甚至“經常”從對手書店“代購借貨”。安藤明社長說:“從同行書店拿貨,可能在別人看來是把生意讓給別人,給別人賺錢的傻事兒。但是,下一次,下次顧客買書還到我們店裡來,就值了。”

正如文中所說,80年代日本有2萬多家書店,平均60坪(約200平方米)左右。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連鎖書店的快速崛起,網絡平臺的興起,以及每年2位數以上增長的電子書籍市場,對於實體書店而言,帶來的都是巨大的衝擊。

因此,據日本書店商業組合連合會(日書連)石井和之今年3月初接受媒體有關“街の書店次第消失”專題訪問時透露,全書連頂峰時期有1.3萬家書店會員,現在只剩下了不到四分之一的3000多家,而且仍然存在每年300多家的速度消失。

石井和之還透露,80、90年代書店業的毛利率約為30%左右,隨著網絡賣書,電子書的興起,現在書店業平均毛利率僅為22%~23%左右,但房租,水電,人工及物流等費用卻比上世紀末增長了5個百分點左右。因此,很多個體書店因為缺乏規模成本優勢,不得不關門歇業。

最近影響最大的案例則是,創業於1917年,今年103年曆史的早稻田大學附近知名書店[前野書店]於1月29日宣佈關門歇業。

傳統書店會消失嗎?好消息:肯定不會。壞消息:很多書店肯定會

再回到明屋書店,我在讀《商業十則》的時候,就想這家書店還在不在?所以,剛才上網搜了一下,竟然還在,而且已經發展成為擁有75跨地區分店的連鎖書店。

這也使我堅定了傳統書店不會消失,但市場會重新分配,個體意義的書店(及書店企業)因為自身經營問題不僅可能而且肯定會消失一批一部分的判斷。

傳統書店會消失嗎?好消息:肯定不會。壞消息:很多書店肯定會

日本書店數量最新的可查數據是,目前日本還有6891家書店,其中連鎖書店2248家,佔比32.62%,小規模個體書店4643家,67.38%。

傳統書店會消失嗎?好消息:肯定不會。壞消息:很多書店肯定會

海爾首席執行官張瑞敏先生說: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我個人的理解是:科技在飛速發展,社會在不斷進步,消費者一日三變,不斷變化的消費需求和消費行為習慣是實體書店在內實體店最大敵人的時代,誰跟不上時代的步伐,誰就將被時代淘汰。但是,很多企業滿足於過去的成就,固守著舊日的觀念,以至於昨天的優勢成為今天和明天的劣勢,過去的成功成為現在和未來繼續成功的絆腳石,甚至是殺死自己的“兇手”。

傳統書店會消失嗎?好消息:肯定不會。壞消息:很多書店肯定會

傳統書店會消失嗎?好消息:肯定不會。壞消息:很多書店肯定會

傳統書店會消失嗎?好消息:肯定不會。壞消息:很多書店肯定會

但是,不容否認,被譽為全世界最美書店的日本CCC 運營的蔦屋書店,以及我個人非常喜歡的誠*書店、大*書局、南京古*書店,先*書店,包括我們江寧的新*書店,都在極力嘗試,進行著從書店向辦公,學習用品,玩具公仔,咖啡,茶點等讀書+學習+休閒+生活的改變。可以說,燈光,裝潢,內置,配套,從頭到腳的改變,使得很多書店已經是不像書店的書店,書店的氛圍也不再是翰墨紙香,而是咖啡書香,水墨琴韻。

傳統書店會消失嗎?好消息:肯定不會。壞消息:很多書店肯定會

但這是你想要的書店嗎?對於書店的變化,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我的理解是,作為書店,書永遠都是主角。成為配角的書店,譬如星巴克,瑞幸,包括提供圖書雜誌購買和閱讀等的超市,便利店,只能說“商店”。

這也是我對3月22日日媒報道的“柳里美書店”感興趣的原因所在。作為暢銷書《口紅》,芥川獎獲獎作品《家庭戲》等,創作了多部暢銷小說人氣作家,柳里美女士把自己的小店打造成為一個融入當地生活的“家”,提供的是家常便飯和嘮家常的氛圍和服務。我想這樣的個人書店,一定會有生命力。

傳統書店會消失嗎?好消息:肯定不會。壞消息:很多書店肯定會

傳統書店會消失嗎?好消息:肯定不會。壞消息:很多書店肯定會

傳統書店會消失嗎?好消息:肯定不會。壞消息:很多書店肯定會

當然,芥川獎不是一般人能夠拿的到的,也不是每個人都是柳里美,有很高的人氣,很多名作家朋友可以經常過來開展讀書會等活動,自帶流量吸引愛書人到店。

但在鳥取站附近,鳥取古城旁邊兒,就有一家“普通人”開的書店,藏書也只有1.2萬冊。

但就是這家普通人開的書店,1980年開業到現在,周邊的24家書店已經所剩無幾,而這家店依然活的很好。甚至東京都的書店人也過來“朝聖”,因此又被稱為“書店員的聖地”。

而就是這家只有三層,每層不過五十多平方的書店,到2020年2月舉行了 377場讀書會。每個月都會邀請地方歷史學家,其他縣的書店員,美國居住者,漫畫家,放浪の旅人等來店交流,還邀請了太極拳師,心理學家進行太極拳教學,開設心理學講座。

傳統書店會消失嗎?好消息:肯定不會。壞消息:很多書店肯定會

店主奈良敏行並沒有很高的顏值,也不是作家演員,專家學者,但是,對哲學的熱愛,黑格爾“存在即合理”引義為自己書店的店名:定有書店。

傳統書店會消失嗎?好消息:肯定不會。壞消息:很多書店肯定會

需要補充說明的是,在日本教科書,教輔材料等也是書店的重要收入和利潤來源。但是,奈良先生的定有書店卻把不怎麼好賣的哲學文學書籍作為主打項目,理工類,(尤其是賺錢的)漫畫類等熱門書籍則退居配角位置。

我無意推崇奈良先生,也沒有幫他打廣告的主觀意願。只是說,書店的特色,還是要從書籍本身的特點出發。書店主首先應該是愛書,懂書,會選書之人,才能真正做好書店的生意。

再就是,人無笑臉休開店,店無熟客難生存。真正要開一家書店,還能運營好,離開對書的熱愛,對顧客的熱情,就算裝修得再漂亮,配套再好,地段人流量再大,缺了靈魂的書店,也一定會成為失去競爭機會的“輸店”。

以上是個人看法,不代表本單位立場。手機碼字,拇指酸疏誤之處很難免。尚請批評多指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