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起之後的生活才是真正的難題

對的人都是磨合出來的,兩個人在一起不是1 1=2,而是0.5 0.5=1;我們必須學會適應那些“不愛”的時刻,讓相愛容易、相處不難,一輩子不長,餘生只想和舒服的人在一起!


在一起之後的生活才是真正的難題


上班上到一半,同事的妻子打來電話。妻子說:“每天都只有我一個人帶孩子,現在孩子生病

了,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老公本來好聲好氣地安慰著她,聽她越說越來勁,不禁也有些生氣:“累啥?有我上班累嗎?”

妻子不服氣:“自從有了小孩之後,我就沒睡過一個完整的覺,白天也在忙晚上也在忙。你再怎麼樣,下班了也有放鬆時間。”同事也不服氣:“你知道我上班多累?一天十幾個小時連軸轉,應付那麼多人。”在電話裡,兩人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吵得不可開交。

事實上,他倆談戀愛的時候我們就認識了。他們是同學,彼此都是對方的初戀,談戀愛的時候好得蜜裡調油,一畢業就結婚了。至少在結婚之前,他們都認定自己是對方的唯一。其實和大多數夫妻一樣,他們在跨進婚姻殿堂之前,也曾經對未來滿懷憧憬,無奈的是,結婚之後,生活之中的各種細節摩擦慢慢凸顯出來,曾經浮在雲端上的感情,落到塵埃泥土之中時,卻發現竟是如此水土不服。

在一起之後的生活才是真正的難題


無獨有偶,留心觀察我身邊的人,發現離婚的夫妻已逾大半。更有甚者,說北上廣深離婚率早已突破百分之五十一。

我們很早的時候,都曾經認為,童話裡王子和公主結婚以後會永遠幸福下去。但在現實裡,故事中美好的那一面,早早就被自己掐斷了——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需要耐心與技術,我們不能用一句話,就交代了我們後半生那些具體的細節。

其實,在戀人的相處過程中,並沒有什麼具體的標準,那些每天都吵架爭執的,不一定就不愛對方;那些好到人人稱羨的,可能一轉身就分開了。所以,對於大多數戀人而言,真正的困境,不是如何相愛,

而是相愛攜手之後,我們應該以什麼樣的姿態走下去。

相愛對大多數人而言,都是甜蜜的,我們只需要享受即可。只有相處,才是我們應該付出精力去領悟的。遺憾的是,這個世界上,的確有太多人,把結婚看成了愛情的終點。此後的人生裡,他們絕大多數時間都在彼此埋怨、敵對,甚至到了彼此憎恨的地步。

始於相愛,終於仇讎的人,我們見過了太多。

相愛只是故事的開始,我們曾經都把對方當成生命之中最重要的人,覺得他應該理解、接受我們的一切。但是等走了一段後,我們發現對方不能完全滿足要求時,就暴露了我們最猙獰的一面。

在一起之後的生活才是真正的難題


很多人,到真正失去另一個人的時候,才會覺得後悔。但反觀我們自己在情感關係中又是怎樣的呢?

情感關係上的傷害,不僅是身體上的,還是精神上的。有時候,可怕的不是吵架本身,而是婚姻和親密關係已經變成了對彼此的消耗。一個人生活不幸福,情感有缺陷,繼而傷害了自己身邊所有的人。當你被不幸福的氣氛感染了、吞噬了,變得對自己不負責任,對另一半毫無期待時,兩人之間的這段關係就徹底宣告死亡,比一開始不認識還要痛苦。

其實,日子都是自己過出來的,人生行至何處,有什麼樣的際遇,都要靠自己經營。真正美好的愛和相處,一定要伴隨著尊重,否則愛就是一個人要求另一個人的自私藉口。而尊重一個人的感情,體察和感知到別人的需求,是相處的基礎。

我想,真正相愛的兩個人,一定不希望走到要從精神上殺死對方的遺憾上去。當我們細緻地去體會對方的情緒和感受時,真正能站在對方角度思考問題時,我們會發現,對方和我們一樣是柔軟的,鮮活的,一樣有靈魂上的需求和愛的動因。

年輕的時候我們總是過分關注我們愛的那個人,而不注意提高自己愛這個人的技巧,其實,愛不應該是男與女之間狹隘的情感,愛應該是一種技術,一種能力。只有一腔熱情而沒有技巧的愛,註定會是個悲劇。

在一段親密關係之中,沒有人能肯定我們自己的習慣和要求就是絕對正確的,相互提煉、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用尊重和欣賞的眼光,用傾聽和理解的耐心,或許我們會看到別樣的風景。

相愛不易,別讓其敗給相處。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


在一起之後的生活才是真正的難題


以上內容來源於采薇《別讓相愛敗給相處》節選:在一起之後的生活才是真正的難題

采薇《別再該動腦子的時候動感情》百萬級暢銷書作家,文學碩士,愛讀書的COO。

提倡理性思考,感性生活。經歷過太多發狂發燒的故事後才知道——品嚐過傷痛滋味的人才能變得理性和成熟。相信分享是溫暖的陽光,能為人們曬掉所有不值一提的悲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