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是養生的最佳時機


春日是養生的最佳時機

“春眠不覺曉”,春天已在不知不覺中不再是晝短夜長,經春分日,晝夜均等後,開始向晝長夜短跨過而來,恍惚中已進入後“半春”。此時,太陽的直射點越過地球的赤道線,將熱量與溫暖重新帶給北半球,大地萬物開始新的旋迴。

人體這個小宇宙與地球同步,沐浴在溫暖中陽生漸濃,此時最好順天時而動,舒展陽氣,護持生機,宜順而不宜阻。

祖國醫學經典《黃帝內經》對春三月人體活動有精闢的論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通‘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與而勿奪,嘗(通‘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陽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人應順春之生髮,早睡早起,並於庭院中緩緩散步。這裡是緩緩的散步,舒展開闊,通過散步,漸漸促生腳下溫暖升騰漸起。動搖則陽生,陽氣亦由腳底而小腿,穿膝蓋上大腿,後漸漸溫暖上半身。這陽氣如融冰溫泉汩汩而湧出,帶動氣血流通,衝開身體中陰寒阻滯,使身心開泰,雜陳換新顏。春之緩動成為主旋律!

現代社會多是以腦力勞動為主,現代化的便利條件,大部分時間精神大動,其身不移。不動的則多是身體,“愛惜”肉體近於“溺愛”:出門有車、辦公室有坐,家中隨意躺。長期肉體活動不足,則陽氣不得生髮,氣血瘀滯了;挖空心思達到目的!費盡心神成就事業!動搖其精,動擾其神,而精神動搖最耗我們的陽氣,長此以往,不知回補,怎能不病?然則,動亦有講究,不知其理,你的動是耗能損陽氣,善養生者,動卻回補儲能。如果過於劇烈的搖動,則不但不養生,反而傷身,很多運動員在老年時就會出現諸多的不適,或直接病體難以恢復就是寫照。動搖或運動應以心臟不劇烈跳動,身體微微出汗發熱為宜。上午和春、夏都是陽長而陰消的階段,這個階段最宜於陽虛的人適時鍛鍊,把握好調理臟腑功能最佳時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