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媒體在毒害我們』這個話題,聊聊如何遠離思想的偏激


借『媒體在毒害我們』這個話題,聊聊如何遠離思想的偏激

對待『 批判 』,應該再加以『 批判 』

以下這樣的論調,也許你是第一次見,也許你已經很熟悉:

1.媒體通過反反覆覆的廣告佔領我們的心智,一想到去屑洗髮水,腦袋裡離不開那兩個品牌,每次買手機,總是知道性價比和機皇對應的是什麼牌子,商家炒作出共享經濟、知識付費等概念,讓我們更積極的花錢……

2.我們被他人的認知綁架著,只知道要追求成功和上進,要更好的物質生活,但卻從沒仔細想想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這些東西,『 被洗腦 』的我們,就像一個提線木偶,看似是在做自己想要的選擇,殊不知這些東西都是被別人規定的,被別人灌輸的,媒體(以及社會習俗)告訴什麼應該怎樣,我們就追求怎樣。

3.更可怕的是,長時間浸淫在媒體碎片化的語言和思想,沉迷於淺薄化的娛樂,我們在思想上變得越來越懶惰,

不願意深入的思考,只想傻呵呵樂一樂,對於自己的人生困境卻沒有任何的覺察,更別談改變——而這,就是所謂的『 娛樂至死 』。

而宣揚這些思想的人,往往最後會給我們什麼建議呢?少接受這些低級刺激,多看書,深度思考……總之,竭盡全力想要幫助這些『 被毒害 』的人做出改變,變得『 深刻 』起來。

到最終,這些熱烈的佈道者們往往會發現,他人的精神世界,我們根本關心不了,無數人的,還是生活在這種可憎的淺薄中,那些萬惡的媒體啊!

可是,這種『 大多數人生活在淺薄 』中的狀況,真的是媒體造成的嗎?在沒有大眾傳媒的那段歷史裡(比如古代中國),生活在淺薄,麻木當中的人,難道不比今天少嗎?在皇權和迂腐的倫理教條下生活的人,連基本的自由都沒有,還談什麼思想?

其實某種程度上,大眾傳媒還改變了不少的人,『 拯救 』了更極少部分的,具備一定的慧根,但從未被啟迪的人——被某篇報道或者文章鼓動,由此展開了對知識和自由的追尋,擺脫了曾經的思想困境。

實際上,在人群中,由於社會資源的稀缺性,機會的偶然性,能夠有精力和機會發展的獨立思考的能力,並且有較強的行動能力的人本來就是少數;而剩下的大部分人,不論在什麼時代,由於不能達到那個更高的標準,永遠都會被冠以沉浸在所謂的淺薄中的名號,永遠被鄙視。

如果你不能理解這個觀點,請你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理想真的實現了,人人都成了思考者,有自己的獨特觀點甚至能夠著書立說,那是不是就天下大同,所有人的思想都能平起平坐了?

不,不會,我相信,一定會有另一種標準應運而生,當人人都成了知識分子,那知識分子就都成了普通人,而那些更厲害的一小撮人,就會成為新的知識分子

,繼續從更高的維度鄙視大眾,古代社會,被鄙視的人被稱為『 愚民 』,在現代社會這些人則被冠為『 電視人 』或者其他稱號,那在我們想象的那個未來世界,肯定會有類似於『 書人 』(抱歉,筆者的想象力有限,暫且發明這樣一個詞吧)或者其他飽含鄙視的稱謂。

回過頭,身為普通人,看看被媒體深刻的影響的自己,再看看舊社會中的人,我們其實用不著這樣一驚一乍。


如何遠離偏激

筆者的觀點其實可以概為兩點:一是精英永遠是少數,二是精英永遠會鄙視非精英。這是筆者自以為的,另一種理解文化批判的思路,這個觀點意在強調的是,大眾傳媒並不是什麼恐怖的牛鬼蛇神,我們犯不著為此做出過激的反應。

但是,筆者並不否認,一切對於大眾傳媒,對現代社會的批判,確實是合理的,這些問題也是值得重視的,

我們之所以能從上一次的愚昧當中解脫,其實靠的就是這樣一批批看似極度激進的思想家們不懈的努力達到的。

思想要想發揮自己的作用,決不能靠著不瘟不火,不偏不倚達成,它需要某種程度上的『 偏激 』,它還得像蘇格拉底所說的,像一隻煩人的牛虻,整天在你耳邊嗡嗡嗡,這樣,我們才會真正重視起這個問題。

不過,不少人卻被思想的『 偏激 』的面紗矇蔽,帶著自己那些真正偏激的認知去解讀這些觀點,強化了那些社會中確實存在的問題,但卻忽視了日常的,美好的東西,自以為自己站在一個極高的思想傳統上,『 眾人皆醉我獨醒 』,要反抗一切,掙脫一切,以為社會是病態的,實則自己才是真正生病的那個人,這種病,我們稱之為『 哲學病 』

所以,在這篇文章中筆者真正想和你交流的,是我們到底應該怎樣學習一種思想,怎樣避免陷入偏激。

還是讓我們回到媒體的所謂『 毒害 』這個話題上來談吧,筆者說過,它的毒害確實是存在的,我們也應該重視它,因為任何工具都是具有兩面性的,這種意識,我們從生活中其實就應該建立起來,甚至從你吃東西的時候,就應該想到。

這話怎麼說?因為我們吃的食物,很多都具有致癌性(以下健康類內容全部參照丁香醫生的知乎回答:致癌物質有哪些?存在於哪些常見食物中?) :像火腿、臘肉這些加工肉,屬於典型的一類明致癌物,每天食用50克的加工肉製品,患結腸癌的風險會增加18%。 酒精的代謝產物乙醛,也是明確的致癌物。豬牛羊等紅肉,也屬於高致癌性的2A類食物,每週攝入應該在500g以內。滾燙的,超過65攝氏度的食物吃下去,食管粘膜在高溫下反覆損傷,容易誘發食管癌。甚至紫外線對人的皮膚也有明確的致癌作用!所以大太陽天出門應該做好防曬。

看完丁香醫生的這個問答,很多人可能都會想『 那我可以直接去世了 』,不過我們都還活得好好的,這是因為這些風險都是有一定概率的。

現在,讓我們再回過頭看看這『 萬惡 』的大眾傳媒,是不是感覺它的面目不再那麼猙獰了?其實,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無時無刻不在和各種可能是毀滅性的東西打交道,發現一個東西有極其可怕的影響,並不是什麼怪事兒,只需要多加小心便是了。

當你建立好這樣的認知,它當然也不能立即改變你的各種思想,因為你不可能馬上就找到有關於這個事情的反面或者側面材料,但至少現在,你可以做的,是延遲判斷,對待任何東西,延遲判斷,別急著附會,急著評論說得對,並且要四處宣講,我們現在心裡留個疙瘩,然後對相關的信息保持洞察,以便考察這個思想,便是了。

看了書,瞭解了思想,特別是那些深刻的思想,一定要多加反思,學而不思則罔,看書不自己思考一番,和被洗腦,有什麼區別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