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就是歸零,66歲活出自己

我的人生就是歸零,66歲活出自己

活著就能去做所有事情,什麼時候都不晚。


我是張京。今年66歲,曾任世界500強公司的軟件主管,現已退休,長居美國。

在異國屋簷下回憶過去,往事洞若燭照。

1953年,我出生在北京的一個高幹家庭, 父親是新中國第一批飛行員,母親是一名軍醫。

因為父母忙,我5歲就上小學。後來,1960年全家隨父親的調動遷至吉林。1965年,我剛上初一,文革開始。在航空學院當政委的父親被批鬥遊行,接著被關進牛棚。


我的人生就是歸零,66歲活出自己

1958年我的全家福,右一是我

其實整個初中,我們只讀了一年書,其它兩年,學校全都在停課鬧革命。

1968年11月,毛主席號召“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作為“老三屆”,我們被逐出了城市,拋向農村。


我的人生就是歸零,66歲活出自己

這是1968年下鄉前和同學們的合影。前排右一是我。

從天寒地凍的刨糞,到春寒料峭的播種,從烈日炎炎下的除草,到秋風瑟瑟中的收割,沒有人吃得飽,沒有人有力氣。

我們自問:真的要“永遠紮根農村”嗎?回城變成了一個出路。為搶到有限的名額,有人在拼命掙工分,也有人在託關係找門路……

1970年初,同學們陸續回城了,集體戶只剩下我和另外一人。

1971年底我才進了山溝裡的軍工廠。在軍工廠裡我一干又是5年。


我的人生就是歸零,66歲活出自己

這是1977年我在工廠當工人時的照片

27歲時,廠裡師傅給我介紹了一個工人對象,說他是個老實人。兩年後我的女兒出生,那時,我突然有了危機感,覺得一輩子好像就這樣了,很不甘心。


我的人生就是歸零,66歲活出自己

1983年,30歲的我抱著9個月大的女兒

1984年我31歲,決定參加高考。開始自學高中的課程,白天帶著孩子在工廠上班,晚上和週末去夜校補習。苦讀一年,我學完了全部高中的文科課程。

1985年我參加了全國統一考試,我以487分的成績考入大連外國語學院。收到通知書後,工廠不允許我去上學,我索性辭了工作。就這樣,在32歲那年,已經做了母親的我和應屆高中畢業生一起走進了大學校園。


我的人生就是歸零,66歲活出自己

這是1986年夏天,我(左六)在大連外語學院和同班女同學的合影

畢業後,35歲的我被一家外國企業駐中國公司錄取,成了改革開放後的首批外企職員。


我的人生就是歸零,66歲活出自己

1989年在大連富麗華大酒店

1990年我和丈夫也因沒有共同語言於離婚了。

同年在一個美國駐華機構的聯誼會上我結識了一位美國大學教授,他對中國歷史,中國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對我的經歷也很好奇,非常尊重並理解我。

1991年我們在大連註冊結婚。


我的人生就是歸零,66歲活出自己

1991年初,結婚登記那天拍的合照


為了跟著他去美國,我辭掉了當時月薪近4千元的工作,開始辦出國手續。很快,我的簽證下來了,可我女兒的簽證沒那麼順利,1991年5月,我只好和丈夫先飛美國,把9歲的女兒暫時留在了國內的外婆家。

人生就是一次次歸零,一次次重新。

我本來可以在家做個全職太太,我的美國丈夫很樂意為我提供一份優渥的生活。可依賴他人不是我的風格,我要出去工作!

我找到一份在中餐館的工作,一天能賺30-50美金。當時美國的最低工資每小時4美金,而我每小時只拿1美金,其餘全靠小費。


我的人生就是歸零,66歲活出自己


1991年6月,我在餐館打工後,拿自己賺的錢為自己買了第一臺二手的龐蒂亞克。考駕照買車在來美后一個月內都搞定了。

我白天去中國餐館打工,晚上補習英文。接著,我又去美國Chase銀行做了一年出納員,發現這不是我喜歡的工作後,我很快意識到,除了英語,我沒有任何其它專長,幾乎和文盲一樣,除了幹簡單機械的工作,根本做不了專業型工作。

很快我就下了決心:我必須要從頭學習專業知識,當一名工程師。我找到羅切斯特理工大學的研究生導師,導師說“只要你能唸完微積分,就可以來上研究生課”。

就這樣,在40歲這一年,我進入了美國羅切斯特理工大學開始了數學本科學習。當時,我的數學只是國內七年級的水平,考入外語學院後就再也沒有學習過數學。這會兒要用外語來學高等數學,對我來說真是比登天還難。


我的人生就是歸零,66歲活出自己

我40歲那一年在美國大學校園裡的教學樓前

苦讀兩年後,我修完了會計專科和數學的本科學士,終於考上本校的統計學研究生。讀書期間,我還做了數學輔導員和計算機製圖課助教,並參與了編寫大學計算機課統計課的教材。45歲時,我拿到了“最傑出學生獎學金”。


我的人生就是歸零,66歲活出自己

這是1998年的羅切斯特大學校報和當地報紙報道了我得到“年度最傑出學生獎”的新聞。

畢業後,我就被一家美國計算機公司錄用為統計師,47歲我又跳槽進入世界五百強公司之一的美國XEROX (施樂)公司。當我發現自己欠缺計算機知識時,我又回校去修讀了計算機信息專業。

那幾年,我是一邊工作一邊上大學,最後拿到了會計專科、數學學士,和雙碩士(統計學和計算機IT)學位,並在施樂公司成為了一名電腦軟件工程師,我終於自立於美國,成為了一個有專業技術的人。


我的人生就是歸零,66歲活出自己

2006年,我(左一)在施樂公司軟件開發部和同事的合影

49歲我又被評為高級工程師,一直晉升到試驗室主管。

由於長年的伏案學習和工作,讓我得了一大堆病:頸椎增生、腰肌勞損、雙膝雙肩關節炎,51歲又被診斷出乳腺癌,做了兩次手術,最後那次是12小時的大手術。


我的人生就是歸零,66歲活出自己

2010年大手術後的第三個月在布達佩斯特的多瑙河邊照的

術後,我的腰不能直起來,腿不能走路,從脖子到腳到處都痛,這就是打拼事業的代價,堪稱賣命。

這時我明白世上最奢侈的奢侈品就是健康。當年我來美國時,說是要看看世界,可是現在,我根本沒了看世界的本錢。

我突然意識到,每天開車兩小時,朝9晚5工作的那一篇應該快點翻過去了。

生命是有限的,掙錢是無限的。我不想再拿自己有限的生命去賺無限的財富。

我做好了規劃,要給自己多留時間去健身,去看世界,去做公益,去陪家人。2013年,60歲的我提前退休了。(美國的退休年齡是65歲)


人是最拿不準的東西,很可能這一刻想的下一秒就變。我是行動派,說幹就幹。

我開始健身、游泳、做力量瑜伽、吃低碳水高蛋白素食。我現在每天去健身房。


我的人生就是歸零,66歲活出自己

我在健身房練器械

我的人生就是歸零,66歲活出自己

我的人生就是歸零,66歲活出自己

我的人生就是歸零,66歲活出自己

做瑜伽

半年後,我的身體就出現了變化。疼痛感消失了,肌肉和力量增強了,當年荷鋤下地渾身是勁的那個我,又回來了,隨時可以整裝待發。6年後,我的身體和體質,有了更大的變化。


我的人生就是歸零,66歲活出自己


我重新找回了自己。

現在我依然保持看書習慣,時時更新觀念。有本日本人寫的書叫《斷舍離》,讓我開始反觀自己的生活。看到家裡堆積如山的東西,我發現,不是我在佔有東西,而是東西在佔有我。

年輕時我追了一個又一個夢,擁有了越來越多的東西:頭銜、金錢、車、房子……現在都該歸零了,我要從這些東西里解放自己。我開始踐行“極簡主義”。

現在,家裡90%的東西都或捐或賣了出去,連電視都沒有了。我還說服我先生,把他攢了一輩子的書和火車模型也處理了。我說,好的東西不是要佔為己有,而是要分享。

最後,我們乾脆從大房子搬到了小公寓,卻一點也沒覺得空間狹小。真的是神清氣爽。接下來,我只想擁有健康和親情,能出去多看看世界,把有一份餘熱貢獻一下社會,就足夠了。

從我到美國的第一天直到今天,我做的所有事情都得到了我先生的支持。

退休後,我們找到了一個能一起做義工的地方——“世界資源模擬中心” 和 “全球能源網絡研究所” 。

我先生指導研究生做項目,我負責電腦上的工作。一星期兩次的義工工作,我們做得很開心。

我的人生就是歸零,66歲活出自己

2015年,我拍的機構辦公室

現在,我終於有時間好好享受和家人相聚的時光了。人生有很多無奈,我曾經在下鄉時和父母分離,出國後又和女兒分離。等到母親和女兒都被我接來美國,又因我工作繁忙,一直無暇享受團聚時光。


我的人生就是歸零,66歲活出自己


如今,我母親雖已86歲高齡,但一人獨居也生活得很開心,她依然精力旺盛,經常跟著我滿世界跑。

我女兒成為了一名軍醫,替我圓了兒時的醫生夢。做為唯一的隨船醫生,她曾隨海軍環球巡航9個月,負責1000多名海軍及陸戰隊官兵的健康,令我非常驕傲。


我的人生就是歸零,66歲活出自己

86歲的母親和我及女兒外孫

我對女兒曾感到過歉疚。她12歲初到美國時,正值青春期,因為和我三年的分離,加上異國的文化衝擊,性格變化很大。我知道這主要是親情缺失所致,我並沒有用溺愛去補償她。

我只是用我的經驗告訴她,“在美國你更要學會獨立,千萬不要像美國孩子那樣隨心所欲。要學會一個立足社會的本領,你就會變強大”。她做到了!


我的人生就是歸零,66歲活出自己

我的全家福

我退休後,我又對她說“我有我自己的生活,我不能把我的時間都貢獻給你”。她表示理解,所以她生完孩子後,她就自己僱保姆帶小孩,而我只是偶爾過去看看他們。


我的人生就是歸零,66歲活出自己

2019年夏天,我在家一邊做瑜伽一邊逗外孫女玩

這幾年,我們50後當中不斷有人生病和死亡,我更覺得我們應該把身體和心態放在生活的首位。

在多年前,得了不治之症的婆婆,在生命的最後半個月放棄了治療。當時,我見她兩星期不進食不喝水,就問家裡的護士,為什麼不給她打點滴呢?

護士反問,那不就是延緩死亡嗎,有什麼意義?我突然明白,中國人的“延長生命”,在美國人那隻不過是“延緩死亡”。

倘若此生事已畢,對於死亡,就如推門進入別室一樣安詳,來去閒閒,那真是一種離去的優雅。我猜,人生到頭來,就是不斷放下。這也許是人生中最難修的一門課吧。


我的人生就是歸零,66歲活出自己


2017年夏天,在我的感染下,我先生(近80歲)也開始跟著我練習瑜伽。

好奇心是不老法寶。我喜歡不斷去嘗試新的運動項目:舢板瑜伽、衝浪、高原徒步登山、水肺潛水…

2019年,我第一次體驗帆船如何頂風前進,乘坐的是這種帶有支架的獨木舟,整個船體全部木製,只能靠帆航行。風很大,船很快,非常刺激!


最近我迷上了潛水,一項高難度高風險的極限運動。潛水班裡數我年齡最大。那有什麼?當我和年輕人一起,在17度的低溫下深潛下去,在海底找飛機殘骸,和魚群嬉戲,倒著看世界…別提有多開心了。


我的人生就是歸零,66歲活出自己

2019年6月,我在大溪地的深海潛水

我喜歡和年輕人一起徒步,一起旅行,一起玩!我們阻止不了歲月的流逝,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去生活,把日子過的每分每秒都精彩,不浪費每個變美好的時光!


我的人生就是歸零,66歲活出自己

在海拔3600米的高原上爬山

我的人生就是歸零,66歲活出自己

吃野餐,睡帳篷

我的人生就是歸零,66歲活出自己

我的人生就是歸零,66歲活出自己

和年輕人一起學習、生活

生命真是有太多的可能性了。我希望自己能像孩子一樣,永遠保持對萬物萬事的驚奇感。人生就像航海,不確定前方有什麼,正是出發的理由,多麼幸福!

我仍在這條探索的路上,餘生的每一天都是唯一的,我要認真地、熱愛地、肆意地去活!讓自己航行得更遠!


我的人生就是歸零,66歲活出自己


保持一顆對世界的好奇心

想做什麼

像個孩子一樣去無所畏懼

那麼,時光最多帶走的是你的容顏

只要你的靈魂是有趣的

你便擁有著少女的模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