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豬拉黃便怎麼麼辦?

Deng88


前言:仔豬黃痢常發於7-8日齡的仔豬,以3日齡以內仔豬多發。是由大腸桿菌引發的仔豬腸道傳染病,以劇烈腹瀉、快速死亡為特徵。日常仔豬養殖中,黃痢發病率高。一旦發生黃痢時如治療不當則死亡率高,困擾豬場養殖業的良性發展。

仔豬黃痢的症狀表現

常發生於7-8日齡的新生仔豬,以3日齡以內仔豬多發。患病仔豬排黃色稀便,仔細觀察糞便中混有未消化的凝乳片和滲雜小氣泡,往往糞便中散發有較重的奶腥味。發生1-2日後仔豬或表現精神萎靡、消瘦脫水等,治療不及時或引發死亡。

仔豬黃痢發生原因

  • 1.母源問題(哺乳母豬飼餵營養差、奶水質量差)。
  • 2.仔豬問題(產床環境衛生不潔、產房及仔豬保溫箱溫度不適宜)

做好母仔護養保健,仔豬黃痢的預防建議

◇◇母豬護理篇(合理營養,增強免疫力)

1.後備母豬的適時保健。

  • 日常飼餵配合飼料添加玉米、麩皮時,因運輸保存不當或造成一定程度的黴變現象。為保肝護腎護保養母豬子宮,應適時對後備母豬予以保健。
  • 60公斤時,用阿莫西林、替米考量、板青顆粒或清解顆粒拌料飼餵1周。
  • 90公斤時,用泰萬菌素、芪貞增免顆粒或免疫金粉拌料飼餵1周。
  • 100公斤時,用多維素、解毒包或保健包拌料飼餵1周。

2.妊娠母豬的精心飼餵。

  • 在配種前2天實行“短期優飼”,以促進母豬排卵。
  • 配種至懷孕30天為胎兒著床期,飼餵哺乳母豬料1.8-2.2公斤每天,以促進胎兒著床。
  • 懷孕30-75天為母豬體況調整期,合理控制膘情,飼餵懷孕母豬料1.8-2.5公斤每天。
  • 懷孕75-90天為母豬乳房發育期,限量飼餵,每天飼餵懷孕母豬料1.8-2.5公斤。
  • 懷孕90-110天為母豬攻胎期,往往胎兒一大的體重是在此時生長的,每天飼餵哺乳母豬料2.5-3.5公斤。
  • 產前3天減料,分娩後逐漸優飼加料。
  • 供應充足適宜的清潔飲水,飲水中可適量添加多維素、葡萄糖等。

3.生產母豬的適時免疫。

  • 母豬產前30-35天,在交巢穴肌注4mL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滅活苗。
  • 產前21-28天,左耳後肌注2mL偽狂犬弱毒苗。
  • 產前21-28天,左耳後肌注4mL大腸桿菌自家苗。
  • 預防母豬三聯症(乳房炎、子宮內膜炎、產後不食)及哺乳期母體細菌感染,建議產前、產後1周拌料藥物保健。飼料中適量添加金黴素、阿莫西林、泰妙菌素。
  • 產前2周合理驅蟲,應用伊維菌素。

4.妊娠母豬的生產護理。

  • 母豬產前要對產房進行合理消毒,一般先對產房徹底清掃沖洗,而後再用2-4%燒鹼溶液消毒一遍地面,數小時後清水沖洗,最後再用福爾馬林配合高錳酸鉀燻蒸消毒後乾燥4小時。
  • 做好接產準備,適時助產,防止母豬難產。
  • 產程中途對母豬輸液消炎,用0.9%氯化鈉1000mL、1600萬青黴素、1盒魚腥草混合輸液。產後可口服甲硝唑片或肌注頭孢喹肟。

5.哺乳母豬的適時飼餵。

一般產後飼餵溫麩皮水,生產後8-10小時左右飼餵0.5公斤適口性好、易消化吸收的哺乳母豬料,隨後慢慢加量至正常7公斤每天。

建議:產後最大精力刺激母豬泌乳。對於產後無乳的母豬,用鯽魚湯加紅糖或煮螃蟹弄爛擠汁摻入熟黃豆等飼餵刺激泌乳。對於確實無乳或少乳的做好合理寄養(生產時間差不多相同的母豬)。

◇◇仔豬護理篇(加強護理,提高免疫力)

1.仔豬的合理接生。

  • 產房溫度控制在30℃以下為宜,防止後期仔豬誘發感冒。
  • 用清毒乾毛巾或接生粉擦拭仔豬口鼻及全身粘液附著物,而後放入保溫箱。
  • 合理剪臍帶,並把剩餘的臍帶血擠回仔豬體內(提高仔豬免疫力),而後用碘酊消毒臍帶創面。
  • 合理剪犬齒,防止咬傷母豬奶頭誘發乳房炎。一般平剪去乳豬上下8個乳牙,剪前對專業剪刀進行消毒。
  • 防止假死,合理施救(溫水刺激+倒立拍打法)。

2.適時的免疫保健。

  • 生後1天內,偽狂犬+喘氣苗噴鼻各1頭份。
  • 生後7天內,支原體+鏈球菌苗肌注各1頭份。
  • 生後14天,藍耳+圓環苗肌注各1頭份。
  • 產後3天、7天、14天各肌注0.5mL的長效土黴素或四代頭孢保健仔豬。
  • 產後3天內肌注牲血素1-2mL補鐵,防止貧血。
  • 三天後供應適宜的清潔飲水(一來可通過飲水預防黃痢,二來通過讓仔豬學會飲水後,以免後期吃乳料太乾而厭惡顆粒料),飲水中適量添加亞硒酸鈉維生素E。

3.恰到好處的護養。

  • 仔豬出生後1-2小時內要讓每頭仔豬吃上初乳。
  • 仔豬被毛稀薄保溫能力差,應搞好仔豬護養保溫,1-3天內保溫箱溫度以32-33℃以上為宜,隨後保持在28℃。

建議:仔豬出生後最大程度的保溫,防止感冒、應激;產房合理通風換氣,防止溼度過大。

1.出生3日齡仔豬發生黃痢:人用硫酸慶大黴素注射液加黃蓮素注射液灌服仔豬,各用1mL。

2.稍大一點的仔豬發生黃痢:用適量硫酸慶大黴素、恩諾沙星肌注;嚴重的可腹腔補液(仔豬從後向前數第二個奶頭處,用9號針頭);有低溫症狀的配合使用肌苷、輔酶A及B1肌注或輸液輔酶A、肌苷及B12,過度低溫的強心使用樟腦。

小結:仔豬黃痢發生後對仔豬傷害大,其發生往往是人為管理疏忽造成的。日常養殖中,我們應提前做好母仔護養保健,防患未然,讓母仔遠離疾病襲擾,健康生長。

我是發財馬(張宏中)關注三農助力三農,歡迎寄語!

2019-11-17


發財馬


一般情況下可以通過臨床症狀來診斷動物的疾病,當然也可以通過仔豬的糞便顏色以及皮膚的顏色來判斷仔豬的生理狀態,你不僅僅要觀察他的糞便顏色、還要考慮到體溫情況、採食狀況、是否有瘸腿、是否拉稀腹瀉、是否咳嗽等,小豬排出的黃色或者是黃白色糞便可能是仔豬黃痢。

糞便查病因

①黃色糞便

這個一般情況下是由溶血性大腸桿菌引起的,多發生在一個星期以內的仔豬,尤其是產房的條件衛生達不到要求、陰暗潮溼的情況下最容易發生。仔豬排出的是黃色的糞便或者是白色的糞便,或者是黃白色的糞便。主要是裡面還有沒有消化的凝乳塊。有可能是母豬傳染給仔豬的,也有可能是仔豬從外界感染。黃痢與白痢他們的區分主要是以日齡和糞便的顏色來的,3~5日齡大多數是黃痢,白痢發生在7日齡到斷奶。如果是因為寄生蟲寄生而導致的消化道疾病,他的消化能力比較差,排出去的糞便雖然是這個顏色,但糞便當中一般都有料渣,有大的團塊。

治療:一般是使用慶大黴素來治療,具體使用要求可以看說明書,也可以使用氯黴素來治療,母豬在產前的一個月左右最好使用三價苗來預防此疾病的發生。

②黃綠色糞便

仔豬排出黃綠色糞便有可能是天氣多變引起的,仔豬受到的影響比較大,因此排出的糞便為黃綠色。

當然也有可能是消化不良引起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可以使用電解多維加水先緩解應激,然後觀察具體的情況變化在做具體的診斷。當然也有可能是斷奶應激引起的,可以選擇沙星類藥物加頭孢,然後補充液鹽。

③糞便有紅色

這有可能是糞便當中帶血或者是小腸黏膜上面的一些細胞脫落,在體內沉積了一段時間排出的因此糞便變成了紅色,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血痢,在1~3日齡的仔豬當中比較常見。在1月齡以後如果糞便當中帶血,一般情況下有粘液而且糞便惡臭。有的僅僅是腹瀉,沒有惡臭。

這個很可能是魏氏梭菌引起的(紅),如果豬場經常發生這種疾病可以在產前注射疫苗,選擇魏氏梭菌菌苗來注射。

④糞便為黑色

有可能是因為腸道出血或者是一些病毒性原因引起的,出血以後在腸道內堆積時間過久,然後排出來的糞便就是黑色。

有可能因為病毒性腹瀉引起的,在治療的時候應當考慮到母子同治,否則母豬也會傳染給仔豬,可以使用黃芪多糖配合痢菌淨使用,母豬的話要使用強力黴素配合白頭翁散,你還要打幹擾素。干擾素怎樣用具體看使用說明。


要點總結

有一點必須要重申一下,不管是什麼疾病引起的腹瀉我們都要了解一個事實,如果腹瀉嚴重有可能不是疾病導致死亡,嚴重的話有可能是一些電解質缺乏而導致的。有一句話說的非常好——壯漢頂不住三泡稀屎。

在配合治療時補液鹽少不了,電解質多維也可以,如果是小豬的話此時抵抗力較弱,用溫水灌服,這個比較適合散養戶來操作。我們大型豬場一般不管,你愛腹瀉就腹瀉,反正用藥就得了,實在不行就拉倒。


聚焦三農瞭解事實


小豬黃便,大多是大腸桿菌感染引起。

引發原因多是飼養管理不到位有關,如母豬產前圈舍衛生清掃不徹底,消毒不到位。或者母豬乳乳、產床、不衛生帶菌傳染小豬。

小豬往往成窩發病,以拉稀排黃便為特徵。

還會傳染其它同齡小豬。


小豬表現精神沉鬱、廢食、消瘦、脫水、最後虛脫衰竭。

治療:發現病症及時治療,對健康同齡小豬早期預防。

治療:可用磺類及抗生素,青黴素、和鏈黴素、慶大黴素、磺胺類、根據小豬重量合理處置。

還可以用微生物調節抑制劑,調節腸道微生物環境菌群平衡。

用有益生菌抑制有害菌群的繁殖,建立良好微循環。有助於仔豬後期健康成長。

微生物調節抑制劑,需要幾種製劑,要去獸醫院,請獸醫科學組合搭配。不要自盲配製,控制不準劑量效果不佳。

用微生物調節劑,不可以用抗生素藥、抗菌藥。


預防:提高母豬體質,加強妊娠管理,根據不同階段提供充足營養供給,滿足母豬及小豬發育需求,保障母肥子壯提高仔豬抗病能力。

產前、產房、產床消毒滅菌。母豬腹部、乳房一定洗淨,用低濃度高錳酸鉀消毒。臍帶我們通常用碘伏消毒。

幼豬及時吃到初乳提高免疫,初乳中含有較高大腸桿菌抗體,降低消化道疾病發率。

搞好產後圈舍衛生也是降低患病率的一部分。


農村達人224


小豬拉黃便怎麼麼辦?

小豬拉黃便俗稱“拉奶糞”,是仔豬的一種急性傳染病,主要是由大腸桿菌引起的,多發生在冬春季節,發生於生後30日齡以內的仔豬,以10—20日齡的哺乳仔豬發生比較多,得病後一般全窩或者一半以上的仔豬同時拉稀,糞便象漿糊一樣,開始是黃色,以後變成灰白色或者黃綠色,到後來就變成純白色。得病的仔豬逐漸瘦弱而死亡。


小豬拉黃便的感染途徑主要經過消化道,仔豬常因為吃母乳時,將付在乳頭上的大腸桿菌吃到口腔,經消化道感染。如飼養管理不良,豬舍衛生條件較差,天氣的突然變化,豬舍陰冷潮溼,仔豬缺乏運動和在子宮內發育不良等,造成仔豬抵抗力降低時,都為這個病的發生和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仔豬下痢的特殊表現 是疾病主要發生在1—2周齡的哺乳仔豬,常一窩一窩地發生,並都有同一樣的下痢症狀,就可以診斷。


小豬拉黃便怎麼麼辦?

1、磺胺脒合劑,磺胺脒0.5克、次硝酸鉍0.5克、胃蛋白酶1克、龍膽末0.5克加澱粉和水適量,做成丸劑一次內服,每天兩次,也可以混合在飼料中餵給。

2、每公斤體重5毫克新黴素內服,每天兩次。

3、鍋底灰100克、大蒜25克,將大蒜搗爛同鍋底灰均勻混合,用水拌成糊狀,每天服兩次,每次10克,連服三天。

4、白頭翁100克、龍膽末50克混合,每頭仔豬每天喂一次,每次15克,喂2—3天,合作直接拌在飼料中喂,平均每頭15克,連喂2—3天。


預防

1、加強對妊娠母豬和哺乳仔豬的飼養管理,給以容易消化和富有營養的飼料,以保證母乳的質量。飼料品種不要突然改變,儘量利用發酵飼料,防治吃黴爛飼料。

2、在母豬分娩前三天,將豬舍進行徹底清掃,並用10—20%石灰乳合作3%的燒鹼溶液進行消毒。分娩後要根據具體情況,經常消毒。

3、豬舍要保持乾燥,墊草勤起勤墊。

5、母豬產仔前後給予足夠的運動,仔豬實行提早補料,有足夠的礦物質和維生素飼料,以及補給飲水。


老周說三農


小豬拉黃便,一般指的是仔豬黃痢,正常情況下是由大腸桿菌引起的,一般發生於7日齡-10日齡仔豬,表現黃色稀便,糞便中有泡沫,腥臭,剖檢變化小腸稀薄,嚴重的透明。在實際生產中,能夠引起黃色稀便的原因非常多且複雜,下面給大家分析以下,能夠引起黃色稀便的原因和解決辦法。

一、母豬奶水問題

1、黴菌毒素

黴菌毒素中毒的母豬,表現採食量下降,經常嘔吐、吐黃水,後期胃潰瘍等,且黴菌毒素中毒母豬所產仔豬弱仔、帶毒,外陰發紅,站立困難,吃奶費勁,後期特別容易形成黃白痢。

解決方案

  • 原料清潔比任何脫黴劑都要好,尤其注意玉米和麩皮的清潔。玉米注意小粒,可以過篩片去小粒;麩皮本就是加水製作,容易黴變。
  • 脫黴劑儘量選擇新型脫黴產品,如水解酶成分,中藥保肝護腎排毒產品

2、奶水帶菌、內毒素

中小規模客戶母豬長期處於豬舍,且消毒滅菌操作不重視,也沒有全進全出,圈舍中長期存在細菌繁殖,如果圍產期保健不加強,細菌和細菌繁殖過程中產生的內毒素會進入奶水,仔豬喝了這樣的奶水,容易感染形成黃痢。

解決辦法:

  • 母豬3-4個月保健,建議使用對母豬妊娠期無影響的廣譜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林可大觀等。
  • 圍產期保健:產前3天-產後7天,使用抗生素保健,配合解熱排毒類中藥,如板藍根。

3、產腸毒素大腸桿菌

一般的大腸桿菌對於豬場的威脅並不大,用點抗生素就能解決。但是產腸毒素大腸桿菌和溶血性大腸桿菌對於豬群的危害比較大,他們在繁殖的過程中還會產生內毒素,內毒素用抗生素無效。細菌被抗生素殺滅以後,內毒素繼續留在小豬腸道,改變小腸絨毛結構,繼續形成腹瀉。

解決方法:使用苦參提取物拮抗內毒素,配合硫酸新黴素等抗生素除菌。

4、奶水不足

母豬營養不足或產後採食量不足,導致奶水不足,小豬飢餓容易形成腹瀉。母豬營養攝入量不足,分解脂肪,形成脂肪奶,仔豬喝了這樣的奶水,容易形成黃痢。

解決辦法:增加母豬飼料營養,調整背膘,尤其是後備母豬第一胎,飼料中添加維生素和5%膨化大豆粉或進口魚粉。



二、母豬病毒感染通過胎盤感染仔豬

1、藍耳

藍耳病毒會通過胎盤傳播給小豬,仔豬出生後帶毒,表現弱仔,容易感染大腸桿菌,形成黃痢,屬於病毒和細菌混合感染。

解決辦法:母豬藍耳馴化,板藍根+銀黃粉+替米考星拌料,2個月一次。

2、偽狂犬

母豬野毒感染或持續帶毒,所產小豬感染偽狂犬,在產房發病形成黃色油亮腹瀉,且用抗生素無效。

解決辦法:母豬偽狂犬疫苗,仔豬出生12小時以內滴鼻。

三、寄生蟲

豬場寄生蟲引起的腹瀉,主要是球蟲,表現淺血棕色,也有黃白色,南方豬場較為嚴重。

解決辦法:仔豬託曲珠利口服,母豬驅蟲,伊維菌素+阿笨達唑拌料,每年4次,每次7天。

四、流行性腹瀉引起的繼發感染

流行性腹瀉引起的仔豬腹瀉,發病日齡早,0-3天發病;傳播速度快,1-2天全窩發病;死亡率高,7天內仔豬達到90%。但是也有毒力較弱的病毒感染,而且好繼發感染細菌。

解決辦法:流行性腹瀉疫苗(產前40活苗+產前20死苗)+中藥排毒(產前21天-產後7天)+微生態調理腸道+抗生素(林可黴素)防繼發感染

五、飼養管理問題操作

1、產房溫度:冬季產房溫度高低,直接決定哺乳仔豬的腹瀉程度,對於溫度較低的產房,適當提高溫度,能夠減少腹瀉的發生程度

2、賊風

:注意豬舍門口、放風口處仔豬,受了賊風,也容易形成黃痢

3、保溫箱溼度:保溫箱溼度過大,會加劇仔豬腹瀉

4、母豬體表清潔度(乳房):產後母豬體表較髒,仔豬喝奶時,細菌經過口進行感染,建議母豬產後前3天,每天用高錳酸鉀水擦拭母豬乳房2次以上。



綜上所述,能夠引起仔豬黃痢的因素多且複雜,豬場管理者必須分析到底是什麼原因,對症治療才會事半功倍。

豬業前沿,每日為養殖朋友答疑解難,定期分享養豬技術,如果您認為有用,請不吝點贊和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