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哪些蔬菜施用人糞尿,長得會更好呢?

農夫也瘋狂


生活在農村裡的人都比較清楚,每一家都有一個茅廁,這種茅廁叫旱廁,而我們雲南則叫“茅思”,廁內有專門儲蓄人糞尿的坑,農村裡常常當肥料使,用來澆灌蔬菜,蔬菜都長得很肥壯。

人糞尿用來當肥料用,前提是一定要腐熟,就是發酵完全,否則也會攜帶病菌和蟲卵等物,而且蔬菜極容易被燒shi。

我發現農村裡種植的許多蔬菜都合適用人糞尿澆施,因為蔬菜生長主要是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料。

而人尿糞就是有機肥,用人尿糞澆菜,不僅能滿足蔬菜對各種營養的需求,還能改善土壤,提高蔬菜品質。

我家種植的蔬菜就常使用人糞尿澆灌,夏季有白菜,青菜,辣椒,茄子,韭菜,南瓜,山藥等,冬季有菜花,菠菜,萵筍,茼蒿,甘藍,蘿蔔等等。

但對於象茴香這類蔬菜是不考慮用人糞尿澆施的,雖然施用後長勢比較好,但茴香的葉子比較細小,容易積累一些碎紙片或者不乾淨的東西在上面,很難清洗乾淨。

注意的一點是,人糞尿雖然是有機肥料,但很容易發酵分解,被作物吸收利用,含有有機質少,改良土壤的作用,不如其他有機肥。

做肥料使用時,通常水隨水施入,這樣見效較快。還有一個就是積攢的人糞尿最好不要曬乾製成糞幹使用,因為這樣會使氮素損失,而且還影響環境衛生。

最好能以土堆在一起發酵,充分發酵腐熟後再使用,注意不要與草木灰,石灰等物混合存儲。這種發酵出來的有機肥可以施用到一切蔬菜之中,包括一些農作物,如油菜幼苗等。


泥糖小丫


哪些蔬菜施用人糞尿,會長的更好,答案應該是都會長的更好,老話說得好,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人糞尿屬於有機肥,只要施用方法得當,會有效提高農作物的產量。

實際上,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讓我想到的第一個畫面就是家裡的漚糞池,一般來說,人和家禽的尿糞都會經過漚糞池預先發酵才能有更大的營養。所以,以前在農村上廁所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一來臭的很,尤其是晴天,父母舀糞澆菜,那個味道刺鼻的很;二來蚊蟲多,由於廁所一般和豬圈雞圈在一起,夏天蚊子多到嚇人。


後來,家裡建了樓房,有了馬桶,統一廁所改造,味道好很多,但是種菜要的糞便也少了。前幾天,母親硬是找出家裡閒置的水泵,放在化糞池中,通向菜園,這樣可以更方便的澆菜。用尿糞澆菜可以提高蔬菜產量,小編僅列舉幾個:

其一,想要韭菜長的好雞鴨糞便少不了。在農村,韭菜應該算是最常見蔬菜,母親是村裡出了名的幹活能手,菜園自然也收拾了利落。種韭菜,母親有一套規則,雞鴨糞墊底(或者草木灰),漚過的尿糞澆灌,割一茬澆一次,保管長的又肥又嫩。由於種植方法,自家割的韭菜,在揀的時候是比較費勁的,因為根部都很髒,但是洗過炒了之後,很香。



其二,黃瓜掛果,全靠糞催。種植黃瓜,必然離不開澆灌尿糞肥料,一般在種植之後,結果之前,開花之時,需要澆灌根部,保證營養充足,也能保證黃瓜的產量。其實和黃瓜類似的,還有辣椒、西紅柿、菜瓜等,都是一樣的施用方法。


其三,葡萄架下,挖洞埋肥。這個經歷印象非常深刻,小時候庭院中種了一顆葡萄樹,每到成熟之季,總是在未完全成熟之前已經吃的差不多了。尤記得有年冬天,母親挖開葡萄根部,埋上了很多雞糞,第二年夏天,感覺是葡萄結的最多的一年,因為那年葡萄居然成熟的時候,還有很多。由此可見,尿糞對於葡萄產量的影響。

其他的例子還有很多,就不再一一枚舉。那麼用尿糞澆菜,需要注意什麼呢?

首先,必須要經過高溫發酵,一般來說,雞糞兩週,豬糞三週。發酵可以利用高溫殺死糞便中的病菌,而且發酵本身屬於微生物降解有機物的過程,從而轉化為植物可以吸收的養分。如果,糞便不發酵直接使用,也可能造成田間發酵引發高溫燒苗,和土地結板。

其次,固體糞便做底肥,液體糞便澆菜,在使用的過程中,一般對於葉類菜只用淡尿澆灌,不會用過於濃的糞便澆灌,否則影響葉類菜光合作用,導致燒苗。



最後,澆完糞便之後,一般7-10天之後再食用蔬菜。一般在澆灌糞便之後,不宜直接食用蔬菜,根部澆灌的菜,比如西紅柿、茄子、黃瓜等,一般在澆糞之前先摘幾個再澆;葉類菜,比如青菜、空心菜等,一般澆完等春雨,既是沒有春雨最好過幾天澆水,等7-10天之後再採摘食用。

綜上所述,尿糞澆菜在農村很常見,也很綠色,屬於有機肥料,可以大大提升農作物產量,但是在澆之前需要發酵,合理用好液體和固體肥料,澆過之後不宜過短時間採摘蔬菜。


指尖三農


上初中的時候,學校靠廁所後面的田地裡,農民種植的各種蔬菜,用的都是廁所的糞便。

經常看到菜農直接掏大糞,他們把糞便摻和泥土堆一起發酵一段時間,成為農家肥再使用,因為直接澆灌會把好些種類的菜“燒”死,(沒有發酵過的糞便肥勁太足了,有些種類的蔬菜受不了),還有一個主要原因是:菜農在實踐中意識到,直接使用沒有發酵過的糞便,菜更容易招惹病蟲害,得不償失。而且有些青菜生吃的時候,如果沒清洗乾淨,殘留的寄生蟲有威脅人身安全的隱患。說到這裡還有一段真實的悲傷故事。



我中學的一位老師愛生吃大蔥,幾乎每頓飯都吃大蔥,同學們都暗地裡稱呼他為“大蔥老師”。後來他消失了一段時間,當我們同學再次知道他的消息是開追悼會,同學們都非常震驚難過――他竟然悄悄的離世了!後來聽師孃說他去世的病因:就是因為老師生吃大蔥,有的時候只是把蔥皮扒下來,洗都沒洗,(由於大蔥的耐肥性,有些菜農直接給大蔥澆灌糞便),結果感染了某種病菌,引發的身體器官衰竭而急性離世。(所以這裡提醒一下喜歡生吃青菜的朋友,一定要確定洗乾淨再吃,病從口入必須重視)。

只要是蔬菜類,發酵過的農家肥,都可實施,經悉心照料,蔬菜都會都長勢喜人。老家的房前屋後,都是小片的菜地。村裡的一些留守老人勤勞慣了,閒不住。沒事的時候,在距離家最近的空地上開採一塊兒土地,自己種植一些蔬菜,摘取方便。他們都是用發酵過後的農家肥,不打藥,綠色食品吃著才健康。


三農的高度


說實話,用在農村裡面用人糞尿當做施肥料種植的蔬菜都是很不錯的,而且這還是很典型的那種綠色蔬菜,無公害蔬菜,所以說用人糞尿當做肥料種植蔬菜可謂是歷史悠久了。

古代農村裡面不像現在有各種的肥料,那時候一般情況下只有兩種有機肥料一是人糞尿家畜糞尿、二是草木灰,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這兩者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如果在蔬菜裡面施肥的時候把握不好這個施肥的量與深淺的話,是很容易造成蔬菜燒苗的情況,用我們甘肅老家的話就是說,糞直接把菜給燒死了。

因此在蔬菜施人糞尿的肥料上是不能直接去施的。一定要有一個媒介或者是一個緩衝的時間段和距離,這樣才是好的肥料。

一般情況下農村裡面用人糞尿種植蔬菜的都是少量的蔬菜,不可能是像大棚裡面那種的規模化種植,著很顯然是跟不上的。

就拿我家來說吧,我家除人糞尿之外還有之前家養的黃牛,現在還有家養的豬糞尿,這些都是很好的肥料。

每隔一段時間我都會擔大糞,那個臭啊,把大糞擔到地裡面,一般是蘋果園、蔬菜園這兩片地裡面,我們老家叫做“壓糞”,用學名話叫做“沃糞”、“沃肥”,當然在這裡就是指“沃糞”了。

一般沃糞的時間長短不一定,最長可能是半年,最短可能是一兩週十幾天左右,這主要看到了春天的時候具體在哪個節氣哪一天點種一些蔬菜。

綜上所述,用糞來給蔬菜施肥是很好的,但是一定要注意步驟,先“沃糞”、其次“和土”、然後“揚糞平地”,最後就是蔬菜的點種了,這樣施肥就是在蔬菜點種之前施肥的,這樣就不會擔心燒苗現象的發生了。


寧寧說的話


那時候,基本所有莊稼都需要糞肥。撒秧苗需要先潑糞水,這樣秧苗才壯。種玉米,種油菜籽,白菜,蘿蔔,芹菜……所有的蔬菜都需要糞肥。糞肥種出來的菜,口感脆嫩,品質好,非常好吃。土壤也不易板結。土地越種越好。用了糞肥的果樹,結的果子都要好吃許多。

現在用化肥多了,土地越種越硬,蔬菜也越來越難種。施化肥的蘿蔔都沒有糞肥的化渣,芋頭都比使用糞肥的硬些。農村還有句話是:”糞桶不響,小菜不長。”多麼形象的比喻啊!

其實,真的很懷念小時候,傳統的耕作方式,也有它好的一面。當然現代農業也有它非常偉大的一面,解決了14億人口,吃飯的問題。以前,沒有數量,有質量。農藥化肥,用得很少。現在,好多地方,基本不靠農藥,除草劑,地都沒辦法種了!現在的農村人種東西,如果要達到掙錢的目標,必須種出數量來,還得種得漂亮才好賣!如果求質量,那就只能自己吃,不靠種菜掙錢養活家人!現在農村有一個現象,一家人有兩塊地,一塊是自己吃的,一塊是種去賣的!真是,無法解決的矛盾啊!

沒有幾個人,可以為了吃到健康的食物,放棄城市的生活,選擇回農村生活!我是莽妹兒,為了實現健康生活方式,回到農村的莽妹兒!如果你也喜歡農村,就關注我吧!多評論多交流,我希望交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農村莽妹兒


基本上各類蔬菜施了人糞尿都會長的更好,但是不同的蔬菜施用人糞尿的方法不一樣,有的可以稀釋以後直接施,有的要在根部附近埋施—比如韭菜,茄子施用人糞尿最好是腐熟以後距離根部二十公分以上埋施,否則極易導致燒壞根系死亡,不同的蔬菜施用人糞尿有不同的要求,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


糊塗vs人生


這是真正的無公害蔬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