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指導】如何結合未來就業選擇高校專業志願?

【志願指導】如何結合未來就業選擇高校專業志願?

原創 教育面對面RBC 2020-03-22

晨霧 / 轉帖

【志願指導】如何結合未來就業選擇高校專業志願?

【志願指導】如何結合未來就業選擇高校專業志願?

直播嘉賓:國家職業指導師、北京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會副會長關長海 博士(右);高考政策研究與志願填報專家薛敬(左)

從專業出發 看就業

教育部公佈2019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 人工智能、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智能製造工程等成為熱門專業。這些熱門新增專業反映出社會哪些新的發展趨勢和人才需求?

關長海:教育部2019新增專業是風向標。首先,就業亟需的風向標。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會上教育部提出:“研究生計劃增量,重點投向臨床醫學、公共衛生、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專業,而且以專業學位培養為主,以高層次的應用型人才專業學位為主。”辦有技術含量的教育,培養站在行業頂端的人才,用科技來推動社會發展。根據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發佈的《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產業發展報告(2019)》,2018年,在我國745家人工智能企業中,577家企業發生了融資事件,融資總額為3832.22億元,是2017年的2.04倍,排名全球第一。擴大人工智能辦學的規模和數量,是切合時代要求之舉。

第二,市場導向的風向標。高等教育資源在一定程度上向人工智能領域傾斜,有利於滿足市場的要求。“人工智能”、“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智能製造工程”等成為熱門專業很可能將在一段時間內成為“香餑餑”。辦有技術含量的教育,培養站在行業頂端的人才,用科技來推動社會發展,一定是以後的發展方向。

第三,經濟社會發展的風向標。國家強調科技興國,教育興國,以後對教育和科技的投入力度只會越來越大。百度創始人李彥宏說過,未來的時代是人工智能時代。從近幾年的人工智能專業研究投入就可以看出來。

面向2025也好,面向十四五也好,全面建成小康之年也好,急需上述4個專業的培養與建設;這是現實的選擇,也是智慧的選擇。

【志願指導】如何結合未來就業選擇高校專業志願?

薛敬:從高校角度來講,教育部前兩年開始推出新工科建設,什麼是新工科?實際上新工科是指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為特徵,加快培養新興領域的工程技術人才,主動佈局未來戰略必爭領域等方面的人才培養。什麼是新工科?什麼是老工科?其實不能這麼完全劃分,有一些產業是新興產業,也有一些是老產業,但是必須用新的技術、新的理念去培養人。新工科建設立項中有“專業改革項目”410個,分為19個項目群。包括人工智能、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智能製造專業的項目群。

2019年新增的32個專業中有幾個挺值得我們注意,比如醫療保險、跨境電子商務、食品營養與健康、應急管理、養老服務與管理。例如應急管理,是武漢理工大學開設的,這次疫情讓我們都能夠對應急管理專業有一定感受。還有一個新增專業叫養老服務與管理,是山東女子學院和上海工程技術大學這兩個學校開設的,這在老齡化社會的就業前景及市場需求非常大,所以我們不要簡單地把它想象成是冷門或熱門,可以用我們對社會發展的認知去認識這些專業。

【志願指導】如何結合未來就業選擇高校專業志願?

新增專業在沒有往年參考的前提下,可依據哪些判斷專業實力?

薛敬:新增專業不是孤立存在的,從我們國家高等教育專業目錄的角度來講,它一定是歸於某一個學科門類的某一個專業類的。學校不是孤零零地就去辦一個新的門類裡的一個專業,所以我們要看跟它相近的這些專業的實力。比如大數據科學與技術,它屬於計算機類,這個學校計算機整體很牛的話,大數據科學與技術就應該沒有問題。另外要看這個學校的整體實力,如果學校本身已經具備了非常好的學科、專業類方面的師資以及實驗室等方面的條件,在開設同樣類型的新增專業,實力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志願指導】如何結合未來就業選擇高校專業志願?

關長海:看四點:第一看學校的品牌跟影響力怎麼樣?第二看專業學校排名。第三看相關專業畢業生的社會影響力。第四看這個學校所設專業在哪個城市,這城市有沒有這個基礎。比如說杭州是文化創意之都,那它開設電子商務專業就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從就業出發——選專業

《教育面對面》記者日前在北京高校2020屆畢業生就業工作推進會上採訪北京市人社局副局長賀銳:“當前北京進入貫徹新發展理念,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階段。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圍繞建設四個中心,建設北京新版城市總體規劃,尤其圍繞市屬國有企業承擔的冬奧會等重點工程項目建設和服務保障項目建設。冬奧會、城市副中心建設、新機場建設等重大項目加速推進,也為畢業生高質量就業創造了廣闊空間。我們特別圍繞市屬國有企業承擔的冬奧會、冬殘奧會、三城一區建設、城市副中心、環球影城等重點工程項目建設和服務保障項目建設,大力開發適合畢業生就業的優質崗位。據瞭解,大興國際機場機場運行高峰時期將需要近10萬個工作崗位。2020年將舉辦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據我們統計,僅滑雪指導員一項將需要5萬名崗位。今年通州環球影城如期開放,同時釋放出6000個就業崗位。”

【志願指導】如何結合未來就業選擇高校專業志願?

在此背景下

將釋放出哪些就業崗位?

關長海:四個中心的定位:

政治中心:黨政管理人才、治國理政人才:(公務員)

文化中心:文化內容人才、文化創意人才、文化傳播人才、新媒體、融媒體人才;

科創中心:科技創新創意創造性人才,為創意之都的設計、開發、貢獻的人才;

交往中心:會展人才、酒店管理人才、社會組織與治理人才、懂外語、懂經貿、懂規則的國際化人才;

不是某一領域的激增,而是整個社會、首都,全方位、全系列的增加。

隨著2022年冬奧會的籌備不斷深入,冰雪相關專業成為近年不少高校的新增專業。但有部分家長擔心,冬奧會結束,這些專業的就業率是否會下降?

關長海:冬奧會會帶來大量的就業崗位和就業機會;冬奧會將大大提升冰雪運動在全民運動健身體系中重要作用,就需要專業的人才和專業的團體來升級深化這一運動的品質內涵。

冬奧會結束之後,不僅不會下降,反而會上升,世界上很多冰雪小鎮、冰雪城市就是因此而蓬勃的。

目前學校及家長在專業選擇和職業規劃上還存在哪些問題?

薛敬:家長特別希望現在選擇專業跟將來工作的崗位直接對口,路徑清晰。這是一個過於簡單化的想法。現在就業應該是自主擇業、雙向選擇。從規劃來講,總得要選,現在怎麼辦?我覺得思維方式應該是這樣:從大類著眼。你先定下來,在整個大的行業也好,學科門類專業類也好,你先選一個方向。先定這種方向性的東西,不要把它跟工作崗位一一對應,其實後面有很多相通的變化。包括考研、讀博等等。總而言之,家長在選擇時不要太細太絕對,不要非得弄出來一個清晰的路徑。

但需要提醒的是,專業領域特別強的,比如學醫,學法律等,這個要好好考慮。

【志願指導】如何結合未來就業選擇高校專業志願?


信息來源:2020-03-22 教育面對面RBC

ID:RBC_JYMD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