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國目前的科技實力能不能實現載人登月?

到今天為止,中國還沒有能力把宇航員送上月球並登陸,不過將來終有一天中國會實現載人登月,中國目前也正在朝這個方向努力並邁進著。

美國的載人登月工程叫做“阿波羅計劃”,相對應的我們國家正在進行著的探月工程叫做“嫦娥計劃”,取自於中國古代神話中“嫦娥奔月”的故事,從這個名字中就能反應出中國人對於登月寄予的美好期許。

中國的探月工程開始於2004年,共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無人探測階段;第二階段為載人登月階段;第三階段在月球建立基地。我們現在還處在第一階段當中,而第一階段又可以分為三步,俗稱“三步走”,分別是“繞”、“落”、“回”。目前我們已經實現了第二步的“落”,預計在今年年底就將實現第三步“回”。

第一步“繞”,發射月球探測器實現繞月飛行。2007年發射的“嫦娥一號”和2010年發射的“嫦娥二號”探測器都屬於第一步“繞”的範疇,並且都實施成功。


第二步“落”,就是發射月球探測器實現在月表的軟著陸,並攜帶月球巡視勘察器對月球表面事件巡視勘測。“嫦娥三號”和“嫦娥四號”屬於第二步“落”的範疇,也都實施成功。

2013年12月發射的“嫦娥三號”即實現的中國月球探測器的首次月面軟著陸,“嫦娥三號”所攜帶的“玉兔號”月球車實現了月面巡視勘察功能,發回了大量月球表面的清晰照片,並且超期服役創造了全世界在月工作最長紀錄。

2018年5月發射“鵲橋”號中繼衛星,成功到達了地月引力平衡的“第二拉格朗日點”,為後來“嫦娥四號”登陸月球背面提供地月中繼通信支持。

以中國目前的科技實力能不能實現載人登月?


2018年12月“嫦娥四號”發射成功,一個月後“嫦娥四號”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馮·卡門撞擊坑的預選著陸區。

第三步“回”,就是發射月球探測器,在月表軟著陸,完成月表勘探採樣工作後,並返回地球。預計在今年年底發射的“嫦娥五號”就屬於第三步“回”的範疇。“嫦娥五號”是中國首個實施無人月面取樣返回的航天器。如果“嫦娥五號”實施成功,將標誌著中國探月工程第一階段的圓滿完成。

“繞”、“落”、“回”三步的成功實施,將為我們國家未來實現載人登月提供寶貴的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