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喜歡一個人待著是病嗎?

青春的懶蟲


不是

有些人喜歡聚在入群中,有些人喜歡獨處思考。

因為我們大家都是獨立的個體,自己不喜歡也不要強加給別人,當然別人是怎麼樣的,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或者說有他自己的方式方法以及和大家相處的模式我們都是沒有理由去評價的當然做為當事人以外的人也沒有權利去幹涉別人的,所以個人認為不是。


窪底媳婦


在不瞭解你目前生活背景的情況下,來回答這個問題可能會不太對的地方,多多包涵!

我本人曾經有過一段時間,也是喜歡獨處,我都懷疑自己得了社交恐懼症或自閉症。那是在生孩子後的第一年,全職寶媽。雖然丈夫體貼,孩子也乖巧,但就是內心脆弱。朋友邀約,也不敢出門,只敢和老公一起帶孩子出去逛!

我不敢出去見朋友,甚至是電話也不喜歡接聽。一時之間,和過去的許多好朋友斷了聯繫。但總得有個傾訴的地方,我就在寶寶樹網站寫寶寶成長日記。看著寶寶一天天長大,內心的社交恐懼症逐漸好轉。

再後來,寶寶一歲以後,我重返職場,就恢復了往日的自信,沒有了這方面的困擾!後來回顧這段日子,我總感覺是自己心虛、不自信所致!

就像平時朋友聚會,如果自己皮膚長痘或者沒化妝就不想出門,大概是一樣的心理。

所以,我想有以下三種情況,我們寧願選擇一個人待著:

(一)對自己不太滿意,心虛,差點自信;就像產後抑鬱的我,活生生的例子!

(二)性格喜靜,獨處有獨處的樂趣;有人就喜歡一個人在家閱讀寫作練字畫畫;

(三)自己有好多事情等著你去完或,忙碌或焦慮。比如正在攻讀在職研究生,公務員備考。

當然還有一種特例,受了一種強烈的心理刺激或打擊,又不想讓心思給別人知道,不願傾訴,只能自己舔傷口。這種是短暫的,需要自己心理調節,早日振作起來。比如:失戀、失去親人……等等

不知道,朋友你是屬於哪種情況,只願你能快樂。人生在世,開心就好!


Lucky幸運之草


並不是病了,比如雙胞胎或者兄弟姐妹,家庭教育都一樣,卻生下來有的安靜有的活潑好動,每個人都是特別的存在,相信你也有自己出彩的人生。

下面我們科學地學習一下,看一下我們自己屬於哪一種人格,希望能給你解惑:人格是一種穩定的行為方式,您只是描述自己說喜歡一個人待著,也就是說您傾向於從自己的內部獲得能量。因此,您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去休息、生活,不用逼著自己去社交,用自己認為最真心的方式去結交朋友就好。勉強自己做不喜歡的事情遇到更可能是與自己不合拍的朋友。

關於人格的劃分有著多種理論:

榮格的內-外向理論

榮格認為,人類行為背後的不同不是偶然的,而是由於一些類型的不同,每個個體都從自己的人格類型出發來看待與認識事物,從而形成對事物的不同看法與觀點(Isabel,1998)。榮格在臨床工作實踐的基礎上,對個體表現出來的差異用兩種態度:內傾-外傾(I-E);4種功能:感覺-直覺(S-N)、思維-情感(T-F)來描述。此類型的劃分標準是根據心理能量的流向不同,內傾的個體心理能量向內流,外傾的個體心理能量向外流。根據態度的內外傾性和四種功能,榮格將人格劃分為8種不同的類型:

1. 外傾思維型

這種人的客觀思維占主導地位,典型的是科學家。他們生活的目標是探索自然規律,創立科學理論,因而常常壓抑情感。

2. 內傾思維型

其思想指向內心,這種人所要了解的是他人的存在,往往冷淡無情,沉醉於自我思索之中。

3. 外傾情感型

這種人以情感為主,理智功能相對減弱,表現為情感敏銳、膚淺、起伏無常,思維過分壓抑,可能“萎縮”。

4. 內傾情感型

這種人情感雖然強烈,但深藏於心中,不輕易外露,顯得沉悶,冷淡,有一種憂鬱神態,內心平和、安靜。

5. 外傾感覺型

這種人主要熱衷於積累與外部世界有關的經驗,追求感官享受,沉溺於各種嗜好,思維發達,但缺乏深刻,情感可能淺薄。

6. 內傾感覺型

這種人往往脫離外界,沉醉於內心感受,思想和情感平淡無味。

7. 外傾直覺型

這種人把直覺指向外部世界,時刻尋找新異刺激,由於思維功能不發達,不能持久地對一個事物進行探求。

8. 內傾直覺型

這類人多數為藝術家,其直覺以內心世界為主,顯得與客觀現實格格不入。這種人跳躍性地尋找自己的意象,但不能衝破自己的直覺範圍,缺乏深刻的認識。

榮格認為,以上8種類型只是極端的描述。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多屬於混合型,往往是以其中一種心態和功能佔據優勢,其它為輔而已。

九型人格理論

九型人格(Enneagram)是一種精妙的性格分析工具,揭示了人們最深層、最本質的價值觀。它來源於2000多年前阿富汗一帶古巴比倫的民間智慧,後來發展完善成為關於人的性格類型的一門學說。該學說自20世紀60年代傳入歐美地區,應用範圍極廣,近年來備受美國斯坦福等國際著名大學 MBA 學員推崇,風行歐美學術界及工商界。九型人格將人們分為完美主義者、給予者、實幹者、悲情浪漫者、觀察者、懷疑論者、享樂主義者、保護者、調停者九種類型。

1、完美型

完美型的人是完美主義者,希望能把每件事情都做得正確無誤,使自己和世界變得更完美。

這類型的人喜歡與他們認為值得尊敬的人共事,也希望上司對部下的工作能力做出正確評價。他們認為要建立互相之間的信任關係,必須認真地交換意見,連細節問題也不能放過,最好事先花足夠的時間和他們溝通,把工作交代得明明白白。

2、助人型

這種類型的人,在工作中通常很善於瞭解他人的能力和性格,總是在關鍵時刻對上司盡心盡力,深得上司的好感。往往在工作上得心應手,在集體中舉足輕重,如果得到上司的充分肯定,就會視工作為天職,全身心地投入。其為人處世的靈活性和社交能力可以使工作順利開展,但他們在任何場合都不願拒絕他人的要求。

3、成就型

成就型人格的人好勝心強,喜歡參與,不喜歡做旁觀者,重視形象,是出眾的社交能手,善於激勵他人,重視名譽地位,很注意在各種場合保持得體的態度和談吐。他們的缺點是定不下心,很少把精力集中在目前的工作上,注意力容易轉移,聽不得逆耳之言,由於有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一面,要想實現目標時往往只顧自己,導致同事或後輩的不滿。

4、自我型

自我型的人覺得自己和別人不同,總覺得別人都不瞭解我,容易對別人的批評反應過敏,想像力豐富,行為自我,富創意及藝術氣質,細膩和擁有敏銳的審美觀,佔有慾很強,容易對事情誤解,覺得自己不平凡,他也很容易墜入別人的感覺,需要感情上的依靠,不易改變,常認為自己很獨特。

5、理智型

理智型的人善於把情感抽離,喜歡做旁觀者多於參與,喜歡成為專家,在很多領域中,需要了解事情的全部而不是部分,喜歡收集信息和知識,邏輯性思維及分析能力很強,知識淵博及擁有豐富的精神生活,對於社交應酬會感到渾身不自在,非常重視個人的空間,不希望別人打擾,不喜歡求助別人。

6、疑惑型

必須用明顯的證據來做決策,容易因不穩定而感到壓力,勤勞能吃苦,服從指示,相信權威,不輕易嘗試新奇的東西和事物,盡忠職守,做事認真負責,很有危機感,有時會杞人憂天,警惕性很強,不喜歡環境多變,是忠誠、可靠的朋友。

7、活躍型

喜歡不斷探索新奇有趣的事物,能夠一心多用,同時做好幾件事,勇於嘗試新鮮刺激,富冒險精神,樂天知命,精力充沛,擅長逃避不快樂的事情,享受交際應酬。他們擅長於籌劃、富於創新、並能鼓舞士氣,對於從事智力性的工作感到無比快樂,不喜歡重複性的日常工作。

8、領袖型

態度直接,討厭拐彎抹角,喜歡接受挑戰,識英雄重英雄,遇強愈強,任何時候都要以領導者的姿態出現,衝動派,是個頑強的談判專家,硬朗自信,喜歡支配別人,喜愛控制,有話直說,對自己的信念充滿自信。

9、平和型

適應力強,是和平使者,做事慢條斯理,對很多事物都有興趣,但不一定參與,待人處事很圓滑,懂得逃避壓力,善於避免衝突,不輕易批評,善於調解,令關係融洽和諧,是最佳的聆聽者,容易接受不同的事物,喜歡用自己的工作態度,不喜歡急趕。

霍蘭德人格類型理論

霍蘭德人格類型理論是一種人格與職業選擇相匹配的理論。他認為,人的人格類型、興趣與職業密切相關。興趣是人們活動的巨大動力,凡是具有職業興趣的職業,都可以提高人們的積極性,促使人們積極地、愉快地從事該職業,且職業興趣與人格之間存在很高的相關性。

霍蘭德認為人格可分為以下六種類型:

1、社會型(S)

其共同特徵是喜歡與人交往,願意教導別人,渴望發揮自己的社會作用。可以匹配喜歡與人打交道的工作並具備從事提供信息、啟迪、幫助、培訓、開發或治療等相應能力的職業,如教育工作者(教師、教育行政人員),社會工作者(諮詢人員、公關人員)。

2、企業型(E)

其共同特徵是追求權力、權威和物質財富,具有領導才能,做事有較強的目的性。可以匹配喜歡並具備經營、管理、勸服、監督和領導能力的職業,如項目經理、銷售人員、營銷管理人員、政府官員、企業領導、法官、律師。

3、常規型(C)

其共同特點是尊重權威和規章制度,習慣接受他人的指揮和領導,喜歡按計劃辦事,細心、有條理。可以匹配喜歡並具備記錄、歸檔、數據和文字信息處理能力的職業,如秘書、辦公室人員、記事員、會計、行政助理、圖書館管理員、出納員、打字員、投資分析員。

4、實際型(R)

其共同特點是動手能力強,不善言辭,做事保守,缺乏社交能力。可以匹配喜歡基本操作技能的工作或對體力與物件、機器、工具、運動器材、植物、動物有興趣和相能力的職業,如技術性職業(計算機硬件人員、攝影師、製圖員、機械裝配工),技能性職業(木匠、廚師、技工、修理工、農民、一般勞動)。

5、研究型(I)

其共同特點是抽象思維能力強,肯動腦,善思考,不願動手。可以匹配喜歡智力的、抽象的、分析的、獨立的定向任務的職業,如科學研究人員、教師、工程師、電腦編程人員、醫生、系統分析員。

6、藝術型(A)

其共同特點是樂於創造新穎,渴望表現自己的個性,實現自身的價值。可以匹配喜歡具有藝術力、創造力、表達能力的工作,具備用語言、行為、聲音、顏色等審美、思索和感受能力的職業,如藝術方面(演員、導演、藝術設計師、雕刻家、建築師、攝影家、廣告製作人),音樂方面(歌唱家、作曲家、樂隊指揮),文學方面(小說家、詩人、劇作家)。

MBTI人格理論

MBTI理論認為一個人的個性可以從四個角度進行分析,美國心理學家布里格斯和邁爾斯母女在榮格的兩種態度類型和四種功能類型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判斷和知覺兩種類型,用字母代表如下:

接受信息的方式:感覺S---直覺N

決策的方式:思維T---情感F

對待不確定性的態度:判斷J---知覺P

其中兩兩組合,可以組合成16種人格類型。實際上這16種類型又歸於四個大類之中。

1、SJ型-忠誠的監護人

具有SJ偏愛的人他們的共性是有很強的責任心與事業心,他們忠誠、按時完成任務,推崇安全、禮儀、規則和服從,他們被一種服務於社會需要的強烈動機所驅使。其中在美國執政過的41位總統中有20位是SJ偏愛的人。代表人物有喬治·布什;伊麗莎白女王。

2、SP型-天才的藝術家

有SP偏好的人有冒險精神,反應靈敏,在任何要求技巧性強的領域中游刃有餘,他們常常被認為是喜歡活在危險邊緣尋找刺激的人。我們熟悉的歌星麥當娜、籃球魔術師約翰遜、音樂大師莫扎特等都是具有SP性格特點的例子。

3、NT型-科學家、思想家的搖籃

NT偏愛的人有著天生的好奇心,喜歡夢想,有獨創性、創造力、洞察力,有興趣獲得新知識,有極強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們是獨立的、理性的、有能力的人。代表人物有比爾·蓋茨;阿伯特·愛因斯坦。

4、NF型-理想主義者

精神領袖NF偏愛的人在精神上有極強的哲理性,他們善於言辯、充滿活力、有感染力、能影響他人的價值觀並鼓舞其激情。他們幫助別人成長和進步,具有煽動性,被稱為傳播者和催化劑。代表人物有弗拉基米爾·列寧;奧普拉·溫弗尼;莫漢迪斯·甘地。

人格類型的劃分多種多樣,每種劃分都有其側重點,當然多數人都不會是單一的某種類型,而是多種類型的混合,看看你屬於哪些人格類型。



喜歡看雲的王老師


個人覺得不是病,更多的是考慮為什麼一個人待著的動機吧!也就是“獨處”!

如果是為了追求自由和內心的平靜,可以理解為你的性格和志趣!如果是心理有障礙而導致無法與人正常交流,那就要另當別論了!

我們現實生活中由於各種煩心的事引起你想獨處,想一人待著!這其實是一種逃避心理,因為一個人的過程只是持續一段時間,等過了這段心理空窗期,還是要逃離這種低調壓抑的獨處過程的!而這種獨處間接會引起一種消極情緒,那就是孤獨!是一種被迫的非自願獨處狀態!

而喜歡一個人的狀態是享受的,是持續的就不同而論了!畢竟喜歡一個人獨處並不是孤僻,能夠享受獨處更是難能可貴!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的安靜”!

——周國平

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由於社交的短暫中斷,人們有機會進行自我調整和休息,使得人們能感受到獨處更為積極和穩定的一面,這種建設性的獨處則是人們的一種主動選擇,會產生更多的積極體驗,包括自我瞭解的加深,自我恢復和創造力的提升!

與逃避社交而選擇的獨處有所不同的是,這種積極獨處在擁有良好人際交往的同時,會喜歡為自己保留一些獨處時間的行為傾向。通常這類人選擇獨處時伴有一些積極的目標,比如獨處的時間能夠幫助其自我認知,獨立思考,激發創造力,解決問題,提高工作效率!

我選擇經常一個人做事,並非是性格原因,要知道和不同頻率的人說話辦事太煎熬,那我還不如一個人默默發信號!如果要費勁心思和別人同步,那也要等是否有人能意外接收!而在這之前,一個人就是要比一群人自在!正所謂“話不投機半句多”!

“獨處”其實是一件需要體驗並且與“孤獨”相去甚遠的事,能夠分清兩者的關係,學會一個人靜靜,或許能很大程度上幫答主解決困惑!





墨清染視角


只要不到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的程度就還OK啦

一個包容的社會能接納各種性格的人。喜歡獨處的人往往洞察力強,能專注一個領域,很多偉大的科學家都不善於和人交往。

性格特徵的形成可能來自早期童年經驗,幼兒時期和父母建立的情感聯結模式伴隨我們一生並拓展到其他人際關係上。父母對我們不夠關心,不能及時滿足需求,會使我們產生不安全感,對親密關係喪失信心。

喜歡一個人待著也會讓我們缺乏社交能力,不知道怎麼主動把握社交情境,陷入一種不愛社交,不會社交的死循環。

其實沒必要糾結這些,價值評價都是主觀的,有些人對身高,身材糾結得要命,有些人卻無所謂,自己能接受自己就行。


搏君一笑


你好!我是紙上蒼生。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我從你的描述中,看到你不只是喜歡獨處,你還不喜歡和人交流,而且還脾氣特別暴躁,關鍵還是現在出現的這種情況,你以前不是這樣的,對嗎?

如果你天生內向還好,如果你不是天生的內向,個人建議你還是要自我調節一下。因為你的這種情況長時間下去很可能會發展成心理疾病。現在進行調節和干擾,才不會影響到你的健康和社交。

純屬個人建議,謝謝


紙上蒼生XT


是以前就這樣,還是最近情緒低落才這樣呢?

我是一名占星師,按占星學來講,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獨一無二的星盤,星盤中有一顆月亮,那是我們情緒與安全感的來源,是我們過去式帶給我們的記憶,記錄著此生你希望如何愛別人以及你希望怎麼被別人愛,是你內心最喜歡的自己。喜歡獨處,或許你的月亮是一個固定星座,她不太喜歡過多的與外界互動,就喜歡安安穩穩的固守住自己的一方天地,在這裡安靜的待著。這並沒有錯呀。

至於你說脾氣暴躁,不喜歡別人問問題,這是你與外界溝通的方式,這與你的水星和金星有關,一個主思維表達,一個主社交。

我想告訴你的是,你之所以會是這個樣子,是由你的生命密碼決定的。你要了解自己,不要討厭自己。希望你開心哦。


美塾


當然不是啦。每個人我相信都會需要有一點時間獨處,只是有的人喜歡長一點,有的人喜歡短一點。我有個舍友,可以1個月不下床,看小說。但是為人處世呀,都很棒的。這就是每個人的生活方式吧~


煩惱瓜帝


個人感覺,取決於自己的內心,心靜是一種豁達,也是一種成熟,隨著年齡的增長,朋友做減法,無效社交也會減少,一個人獨處,喝喝茶,品味一下,未必是壞事。從提問看出你心思細膩,每種生活方式都有它存在即合理的道理的!


愛吃魚的穎


不是,這很正常。有人喜歡開party,就會有人喜歡一個人待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