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留在英國的1.5萬中國小留學生,折射小留學生的教育問題

由於新冠肺炎席捲歐洲,英倫三島也是不能倖免於難。由於英國疫情的嚴重,很多英國學校也關閉了,留學生不能逗留在學校只能回家。中國約有1.5萬平均年齡大約為14週歲的小留學生,就這樣被滯留在英國。

滯留在英國的1.5萬中國小留學生,折射小留學生的教育問題

這些未成年的小留學生,都遠離中國的故鄉家庭。寄宿中國留學生的英國家庭,也由於肺炎的原因,拒絕他們繼續在自己家裡居住,這使得小留學生們無家可歸。回國機票漲到了十多萬一張,就算買到了機票由於小留學沒到成年的年齡,也很難登記。所以,在英國的中國小留學生處境很尷尬、窘迫與痛苦。遠在中國的小留學生家長看著自己孩子在異國他鄉被困,也只能隔著手機屏幕痛苦大哭,兩眼淚汪汪。

滯留在英國的1.5萬中國小留學生,折射小留學生的教育問題

所以,中國的166個家庭就聯名寫信簽字,懇求外交部出面安排包機把孩子接回國內。但是,目前情況來看,把這些大規模小留學生群體都包機接回國是非常困難的。何況,現在英國也有將近二十萬成人留學生沒妥善處理好。現在,駐英大使館向國內政府反映了問題,請求妥善處理好小留學生回國的問題。

滯留在英國的1.5萬中國小留學生,折射小留學生的教育問題

從這一次冠狀肺炎疫情中,可以折射中國海外留學生教育的現象,目前,中國海外留學教育有這些特徵:

一 出國留學一直呈現低齡化的趨勢

根據《2019年中國留學白皮書》數據,這兩年來我國赴美國小學六年級至初中7-8年級的留學生人數由原來的10%,持續上增到17%。很多中國家庭的家長,在孩子小學入學年齡或者初中入學年齡,就把孩子送到了美國的教育系統之中,嘗試申請低年級的留學教育。在中國大陸家長觀念中認為,把孩子送到發達國家學習,能鍛鍊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語言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抗壓力能力。同時,在多元化環境中學習,能培養思維能力和開闊國際視野。最為重要的,就是在發達國家低年級開始學習,可以不經過國內的高考,或者考“託福”或者“雅思”,直接能進入國外名校,自然也有著更好的事業前景。

滯留在英國的1.5萬中國小留學生,折射小留學生的教育問題

二 低齡化留學出現的問題

然後,中國小留學生的年齡都是低齡化特徵,必然會出現一些問題。如缺乏父母的關愛和家庭教育,在青春成長的關鍵期,也是人生成長的重要階段,沒有父母的家庭教育與關愛,完全依靠孩子在國外的自覺與自律,對孩子成長也是不利的。

在海外留學,中國小留學生難以適應是中西方文化上差異。在國外留學,遇到最大就是語言障礙。小留學生雖然在中國的家庭中也可以學習外語,卻是很難消除文化上差異,在國外與人融合和溝通就是困難。小留學生在國外學校讀書,遇到都是環境的差異。在國內,這些小留學生都受著父母的寵愛,在國外都是寄託在當地家庭之中,轉變角色是非常不容易。

滯留在英國的1.5萬中國小留學生,折射小留學生的教育問題

如美國劍橋高中聯盟的全球副總裁梁怡,2019年在廣州“低齡留學國際高峰論壇”上,分析了目前中美低齡留學生文化的現象與問題。她把哈佛大學調查數據列出來,發現去美國的中國低齡小留學生,45%都要遭遇一個情緒上挑戰:就是由於難以適應異國他鄉的陌生環境。再加上毫無出國留學的文化心理準備,25%留學生會在入學第一年就選擇轉學。

三 中華民族祖國文化的缺失

中國在發達國家留學的小留學生, 由於小學中學階段就接受了西方文化教育,自然就存在中華民族文化教育缺失的問題。祖國文化的缺失,很難培育小留學生們對中華民族情感與愛國熱情,對中國傳統文化和制度很難有認同感。

滯留在英國的1.5萬中國小留學生,折射小留學生的教育問題

如在這一次肺炎疫情中,一些留學生回國內,由於受了西方文化理念的影響,崇尚個人主義與自由觀念,出現了很多不受公眾歡迎的“麻煩製造者”:不配合政府的防疫檢查,喝不下白開水,嫌棄提供的隔離條件差,動不動就拿人權說事情,還提出要享受超國人的待遇。對於政府工作人員的檢查,都是拒不配合與高高在上的態度。這些都反映留學生受著西方文化極端利己主義的消極影響,在個人利益面前可以無視他人的健康與生命安全,甚至不遵守公共秩序、道德和法律規章制度。

滯留在英國的1.5萬中國小留學生,折射小留學生的教育問題

當然,在中國留學生都還是屬於少數,並不是整體,中國留學生的文化素質與道德素質整體都很高。在武漢疫情剛出現時候,很多海外華僑與留學生都積極捐款捐物,擔憂祖國的安危。如今這些留學生在海外遇到困難,祖國自然就是強大的後盾,我們也希望這些海外遊子能健康平安,平安回國與家人團聚。

四 結語

面對中國“小留學生”熱潮,可以理解家長望子成龍,希望獲得好教育的心理。但是,還是建議大多數國內家長在選擇孩子教育問題上,應該理性分析與看待,不要一味跟風,更不要把自己孩子當作國外留學教育的實驗品。同時,也希望家長讓自己孩子與“小留學生”多瞭解一些祖國曆史與中華民族文化,增強中華民族文化認同感、自豪感與自信心,認同自己是中華民族炎黃子孫的身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