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課支招|孩子線上學習,家長應該怎麼做?

2020年,因為一場橫空出世、來勢洶洶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孩子們的假期從一個月變成了一個半月,然後又迎來了“線上學習”。面對史無前例的“線上教學”,家長各種困惑,各種焦慮——網絡上的段子也是一個又一個。孩子要“線上學習”了,“老父親”“老母親”該怎麼做?不妨看看此文,希望能給到你幫助和啟發。


線上課支招|孩子線上學習,家長應該怎麼做?

1一一、

線上學習,孩子自由散漫怎麼辦?


線上學習,老師在屏裡講,孩子在家裡看,至於聽沒聽,屏裡的老師不知道,也管不到。這種學習方式,最讓人擔心的就是孩子的“無感”,也就是不能進入到“上課”的狀態裡,自由散漫,把“上課”當成電視隨意看。怎麼辦?


1.跟孩子心平氣和講“道理”。關於這次的“線上學習”,很多孩子的認識停留於“新冠病毒還沒有被消滅,還有傳染的危險在,為了保證生命安全,所以不能上學,需要在家學習”。這樣的認識沒錯,但是還不夠。家長還需要跟孩子來一次深度一些的溝通,跟孩子好好講一些道理。第一個要講的道理是:病毒非常可怕,為了防控疫情,無數的“逆行者”奮不顧身地英勇作戰,保護著我們,小孩子宅家認真進行“線上學習”是對逆行者最大的致敬。第二個要講的道理是:無論大人小孩都要對自己負責,不能成為無所事事、好吃懶做的人, “線上學習”是特殊時期的一種特殊的學習方式,我們要把它當成學校裡的學習一樣重視。第三個要講的道理是:外面春光已經燦爛,不久之後我們要重回課堂,如果這時候不好好學習,說不定上學了需要“補課”,那便不能很從容地迎接新的學習。態度決定一切,只有當孩子發自內心地認識到“線上教學”的重要,他才會自發自覺地用心學習。


2.準備一些必要的“小道具”。道理懂了,自我約束的能力還跟不上怎麼辦?聰明的家長,不妨準備一些“小道具”,主要針對低年級孩子。書桌前可以貼上孩子自己寫的“警示語”,比如“我要專心上課”;當看到孩子走神時,家長舉個“黃牌”到孩子面前“警告”一下;線上學習有進步,馬上獎勵一朵“小紅花”,或者獎勵一顆巧克力等。


2

線上學習,孩子需要做筆記嗎?


網上學習,孩子需要做筆記嗎?需要,當然需要!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聽課時及時記筆記,不僅可以讓孩子保持持續的專注狀態,而且也是梳理知識點、構建知識脈絡的好辦法。當然,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說,記筆記似乎有點“高難度”,所以,就低年級家長而言,不妨這樣讓孩子記筆記。


1.不求全,願意記就好。低年級孩子記筆記最大的難處是寫字速度慢,且線上學習時板書不能在屏幕上停留,所以對於筆記,不要對孩子有過高、過多要求,讓孩子把自己覺得重要的內容記下來就可以,而且不需要記完整的句子,寫下關鍵的詞語就可以了。


2.用好書,書上圈畫也是筆記。學校通過郵政快遞,把教材寄到了每個孩子的手上,“線上教學”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用好教材。“不動筆墨不讀書”,在線上上課的時候,孩子手裡一定要有筆,把老師講到的關鍵及時地從教材裡圈畫出來。課後,把圈畫出來的關鍵如果能夠讀一讀背一背那就更好了。


3.錄音、截屏,家長來幫忙。做筆記的前提是不能影響聽講和思考,所以當孩子們在專心聽課的時候,家長可以把重點內容錄音或截圖下來,課後幫助孩子們理清思路,抓住聽課重點,形成筆記。


3

線上學習,課後需要跟進哪些事情?


真正有效的學習,肯定是聽、說、讀、寫、思多元融合的綜合實踐活動。所以,線上“聽”完課還不夠,課後需要孩子的進一步學習。怎麼進一步學習?


1.靜下心來想一想,積極主動問一問。想想,這節課主要講了哪幾個知識點?哪些聽懂並掌握了?哪些還有點糊里糊塗?哪些一點都沒聽明白?認真再讀讀教材,翻翻上課的筆記,仔細看看例題,對教學內容進行二次“消化”。如果發現有沒弄明白的,不妨主動連線任課老師,提出疑問。不要怕麻煩老師,老師們隨時做好了準備,非常樂意給孩子答疑。


2.光聽不練,竹籃打水一場空,聽過想過還需練過。有句話叫“耳聽千遍,不如手寫一遍”,這句俗語傳遞的是一個學習規律:學習就是“學”後需要“習”。線上學習之後,需要予以一定的練習,這樣才能達到鞏固及真正學會的目標。以語文學科為例,課後這幾件事建議一定認真做:把課文好好讀正確、讀流利,如果能夠聲情並茂讀那就更好了;把生字詞端端正正寫兩遍,邊寫邊記,最好能默寫一遍;和教材配套的練習冊不要拖拉,抓緊做,而且不能馬馬虎虎做,要認真完成。


認真完成的“作業”不妨提交到班級群裡,一則可以讓老師批改,可以讓老師掌握孩子每節課的學習情況,針對困難或問題,進行個別輔導;二則這也是一種分享,通過分享可以獲得啟發和激勵。


4

線上學習,有利有弊,如何揚長避短?


線上學習是非常時期的無奈之舉,最大的弊端就是師生不能及時互動,缺少雙向的交流反饋,尤其是維持孩子注意力方面,老師真的是“鞭長莫及”,更多要靠孩子的自覺自律。但是線上教學也有利的方面,比如第一遍沒聽懂,可以再學一遍;比如平臺上學習資源豐富,孩子就有了更多的學習機會、學習選擇。


如何充分利用線上教學的優勢,幫助孩子更好地進行居家學習?


1.“規矩”很重要。不守規矩無以成方圓,線上學習階段,一定要讓孩子做到自己“定規守規”。這次的居家學習其實是一次非常好的培養孩子自主學習能力的契機。我們作為成年人都知道,知識會遺忘,好的習慣以及堅韌的品性才是最終決定一個人優秀與否的關鍵。線上學習期間,希望家長一定要重視孩子的這兩件事。第一件事,鼓勵孩子自己制定每日作息,安排好自己一天的生活和學習,包括起床、洗漱、用餐、線上學習、鍛鍊、勞動、休息等,幫助孩子合理的規劃好時間。計劃表制定好以後,不妨搞一個“隆重”的家庭“承諾儀式”,讓孩子在安排表上鄭重其事地寫下自己的名字和承諾:這是我自己制定的日程安排,我是個有擔當的人,我承諾我一定會寫到做到!(類似於這樣)


2.不要狹隘地理解“學習”。我很擔心各位家長把“線上學習”理解為就是觀看電視課,做好老師佈置的相關作業。如果你是這樣理解的,那麼這樣的理解有點狹隘了。這次的“新冠病毒肺炎”,讓我們知道了健康的重要,讓我們知道了什麼才是真正的“中國脊樑”,讓我們知道了居家勞動的重要……我們的孩子不止需要學習語數英物理化,他們更需要擁有強健的體魄,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具備基本的生活技能,等等。所以,線上學習階段,家長不妨用好網絡資源。


5

線上學習時,請家長您“對鏡自照”


線上學習,家長都迫切地想為孩子做點什麼,除了給孩子一張書桌、順暢的網絡之外,以下幾個方面家長可以對照一下自己是否做了、做到了。


1.做一個“懂事”的家長。在孩子學習時間段,家長不要跑來跑去忙個不停,不要當著孩子的面頻繁玩手機,更不要打電話看電視等。另外,更重要的是關注孩子的學習狀態,一旦發現孩子神遊天外就及時提醒。


2.做一個“嘴甜”的家長。“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在居家學習階段,這句話一樣適用。如果看到孩子有好的表現或者某方面有進步,一定要及時或者覓時表揚。比如當著全家的面誇孩子,比如把孩子好的作業作品用音頻、視頻及圖片的方式發給老師,讓老師幫著誇等。學習的興趣、學習的自信心就是在“小成功”裡不斷樹立起來的。


3.做一個“硬核”的模範家長。疫情防控期間,宅家是“悶死”病毒的最好方式。宅家幹什麼?看電視、玩電腦、葛優癱的家長不在少數,如果孩子天天和這樣的家長在一起,孩子怎麼可能有精氣神?所以,居家學習期間,家長自身的狀態很重要,家長自己不能鬆鬆垮垮,要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一日保證三餐,大廚加小廚,一起動手豐衣足食;和孩子在室內進行相應體育鍛煉、做家庭遊戲;泡一盞茶,放一段輕音樂,你看書,娃學習;關注疫情新聞,組織家庭討論,說一說辯一辨,明是非……


各位家長,線上學習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對你、對孩子、對老師都是挑戰,需要邊學習、邊實踐、邊改進!所以不要著急,不要焦慮,讓我們和孩子都保持良好的心態,認真以待,迎接光明的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