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州有個縣叫咸豐縣,名字卻是雍正帝所賜,比咸豐早116年


湖北恩施州有個縣叫咸豐縣,名字卻是雍正帝所賜,比咸豐早116年

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個縣叫咸豐縣,你沒看錯,與清朝第9位、清軍入關後第7位皇帝清文宗愛新覺羅·奕詝年號同字,不過,咸豐縣名卻不是咸豐帝賜予的。

湖北恩施州有個縣叫咸豐縣,名字卻是雍正帝所賜,比咸豐早116年

恩施州位於湖北省西南部,地處鄂渝湘三省市交界處,而咸豐縣位於恩施州的西南部,故有湖北西大門的稱呼,鄂渝湘黔四省市邊區結合部。G242國道、G353國道和S89省道穿過境內,宣鹹高速咸豐段正在放線施工。

湖北恩施州有個縣叫咸豐縣,名字卻是雍正帝所賜,比咸豐早116年

咸豐縣位於武陵山東部,境內地勢相對較高,平均海拔800米左右。境內溝壑縱橫,洞穴多,經濟較不發達。2018年底戶籍人口約38.56萬人,而常住人口約31萬人,GDP為83.49億元,人均GDP約2.7萬元。

湖北恩施州有個縣叫咸豐縣,名字卻是雍正帝所賜,比咸豐早116年


湖北恩施州有個縣叫咸豐縣,名字卻是雍正帝所賜,比咸豐早116年

咸豐縣歷史悠久,但此前200多年並不叫咸豐縣。在清雍正13年,即1735年,當時的湖廣總督邁桂奏請清世宗雍正皇帝在今咸豐縣一帶設立一線,雍正皇帝取“鹹慶豐年”之一,賜名為咸豐縣。而咸豐皇帝是1851年2月1日開始使用的年號,故咸豐縣名比咸豐帝年號早了約116年,而一百多年曆經雍正、乾隆、嘉慶、道光等4位皇帝。巧的是,重慶市有個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與咸豐縣交界,一個“酉”字,讓人遐想聯翩。

湖北恩施州有個縣叫咸豐縣,名字卻是雍正帝所賜,比咸豐早116年

咸豐縣後雖不帶土家族苗族,但卻是少數族民佔主體的縣,佔比高達85%,其中,土家族佔比57.7%,苗族佔比8.5%,還有侗族、朝鮮族、回族、東鄉族、蒙古族、畲族、彝族、羌族、瑤族、高山族等15個少數民族。

湖北恩施州有個縣叫咸豐縣,名字卻是雍正帝所賜,比咸豐早116年


湖北恩施州有個縣叫咸豐縣,名字卻是雍正帝所賜,比咸豐早116年

作為貴州和重慶進出湖北的西南門戶,咸豐縣2019年獲得了“第三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

境內旅遊資源主要:1)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唐崖土司城遺址”,2015年與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和貴州遵義海龍屯遺址一起組成的“中國土司遺址”入選世界文化遺產目錄;2)唐崖河旅遊風景區,是國內最大的原生態土司文化旅遊區;3)坪壩營原始生態旅遊區,4A級景區,以古、奇、秀、幽、野等景緻構成的濃郁原始氣息為顯著特色,是中西部連接最大的原始森林群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