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旅行:聚繁華與包容一身的長安

導語:

各位讀者朋友大家好,當您讀到這篇文章,您已經加入了我們的時空之旅。您當前所處的時間是公元689年10月1日,位置是在長安城西門——金光門的門口。這個時期的唐朝乃是全世界的天朝上國,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具包容性,開放性和國際性的時代。今天我們所需要去遊覽長安城,是古代中國最大的國際化大都市,在這裡你能購買了全世界各地奇珍異寶,你能感受到來自不同民族的人文情懷。我是本次旅遊的導遊,在今天的長安一日遊中很榮幸由我來為大家一一介紹,現在是上午十點,也就是巳時。現在請大家跟我一起開啟今天的旅程。


初入長安:

進入長安城,您的第一感覺可能和您在電視上看到的不一樣,道路那邊沒有熱鬧的店鋪。只有高高的牆壁。這裡就涉及到唐朝城市佈局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叫作“坊”。每一個坊都是一個居民區,然後用坊牆圍起來,坊與坊之間穿插了東西十四條街,南北十一條街。所以您手中的長安地圖像一個棋盤一樣由很多小格子組成。當然您偶爾也能看到一兩戶在臨街的地方有個門,那一般都是達官貴人或者富商大賈,朝廷允許他單開坊門。

時空旅行:聚繁華與包容一身的長安


我們要去的第一個地方,我們要先去光德坊辦理登記。因為我們是外地人,沒有長安的戶口,所以我在長安遊玩必須要辦理登記。長安城裡的建制分為兩個城區,以最中間的朱雀大街分開,西邊叫長安縣,東邊叫萬年縣。每個縣有自己的管理機構。縣以上還有一個統一管理的機構,稱為京兆府,就相當於咱們今天的首都市政府。因為咱們是旅行團進入,需要遊覽兩個城區,所以我們就直接到京兆府報備,就不用去縣政府報備了。咱們到達光德坊報完備以後,在光德坊右上角有一座房子,這座房子裡面住了一個名人--孫思邈。孫思邈是中國古代著名的醫藥學家,被後人稱為藥王。公元659年,與朝,廷合作開展醫藥活動,完成世界第一部國家藥典《唐新本草》。

報完備,逛完孫思邈的故居以後,現在已經是午時了。到了咱們該吃午飯的時間了,現在隨著我們來時的路往回走,走到進金光門的第一個路口的右前方。這裡叫禮泉坊,這裡就是咱們吃午飯的地方。禮泉坊裡有各式各樣來自世界不同地方的飲食文化。今天中午咱們吃的,叫禮泉坊畢羅餅。就是咱們現在說的燒餅,上面撒著大顆粒的芝麻,非常香。這是一種胡人的食物。芝麻是最早傳入中國的調味品之一,自明朝以前,人們榨油的榨油的主要用的都是芝麻和菜籽。明朝才有了花生的加入。買了燒餅以後,大家只能找個地方蹲著吃了。因為唐朝是沒有椅子坐的。宋朝以後才來了椅子。咱們可以發現日本到現在都的飲食習慣都是還是坐在地方吃,就是受了唐朝的影響。日本受到唐朝的影響非常多,日本的平安京都是照著長安修建的縮小版。等咱們穿越回2020年,大家可以去平安京看一下,從格局到細節幾乎是1:1復刻的。

時空旅行:聚繁華與包容一身的長安


吃著午飯,咱們突然聽到傳來一陣鼓聲,這個鼓聲是告訴大家開市了。開市也就是市場開市營業了,剛才我們進城時說過,街道上是沒有商鋪,長安人買東西都統一在東西兩市進行購買。所以咱們經常說買東西,這個說法的出處就出自這裡,為什麼買東西叫買東西不叫買南北,因為長安人買東西要去東西兩市,久而久之就成為買東西了。兩百下鼓聲結束後,我們進入西市。咱們為什麼進西市?一是因為西市離我們吃飯的地方近;二是因為東市基本都是咱們自己國家的或者從日本、新羅等地方進來的,我們已經司空見慣了。西市基本是從西方來的。來自西歐、中東、阿拉伯等等眾多地區進口的產品都集中在西市,這裡面的珍奇物件很多,從糧食到樂器、從樂器到身上的掛件一應俱全,西市場又被稱為金市,在詩仙李白的《少年行·其二》中有寫道:“五陵年少金市東,銀鞍白馬度春風”,就寫出了李白對西市的喜愛。我們可以看到,在咱們西市的右上角位置有一個水潭。這裡其實是一個碼頭,從西面來的所有船隻都在這裡卸貨,包括秦嶺的木頭,西域的商品都要在這裡進行中轉。好,大家先逛逛,先別急著買。因為咱們下午還得逛長安城,東西太多帶著不方便。


遊長安城

走出西市,我們往東走三個路口。我們就來到了長安的核心區域,您的左邊正前方就是皇城。朝廷的的官員每天都需要到這裡上班,辦公,包括中書省和六部,這裡就是唐朝時期的國務院辦公廳就在這裡了。在皇城的後面是宮城,這裡就是唐玄宗居住的地方。但是皇帝大多數時候沒有住在這裡,由於宮城的位置位於長安地勢非常低窪的一個區域,夏天特別潮溼而且暑氣很大,皇帝住在這裡非常難受。所以皇帝在先是在宮城的右後方修建了一個大明宮,後來還是覺得不好於是在城東的春明門旁邊修建一個宮殿,就是我們各種詩詞歌賦和影視作品裡面寫到的興慶宮,興慶宮分為兩座樓。一座叫勤政務本樓,一座叫花萼相輝樓。

時空旅行:聚繁華與包容一身的長安


在皇城的正門前,我們向右邊看,就是著名的十里長街---朱雀大街了。朱雀大家是長安城的中樞。朱雀大街把長安分割成了長安縣和萬年縣。朱雀大街一條道直接延伸到長安城的郊區,從皇城的承天門一直到城外的朱雀門。長五公里,寬150米。像咱們2020年的八個車道的大道,一般是2*15米。朱雀大街有5個八車道那麼寬。當然建得這麼寬不僅僅是為了顯得氣派。還有個原因是唐朝時期生產的弓弩,最遠射程大約是70米,設計這麼寬主要為了皇帝出遊時走在中間弓弩射不到皇上,及時射到了也是強弩之末無法傷害皇上。朱雀達到的中間是凸起的,道路兩邊是御溝,主要是利於排水。如果皇上出巡,百姓就會被攔在兩邊,等皇上走了以後才能在上面行走。同時,長安還有一個交通規則,叫儀制令。意思是說,在唐朝在街上行走,人要讓車,車要讓馬。這裡也是身份劃分的一個體現,一般坐車的都是達官貴人,所以老百姓要讓車;一般騎馬都是公務在身,所以必須要讓馬先通行。朱雀大街的地面是由磚和沙子構成的,是沒有泥土的,可以保持路面乾燥。長安城裡只有這一條大街下雨的時候不會泥濘不堪,因為這是皇帝走的路,到現在看起來也是非常高級的。

時空旅行:聚繁華與包容一身的長安


在朱雀大街的兩邊以及隔一條街這一片區域,就是咱們長安城的富人區。靠近皇城的這些坊,都是達官貴人居住的地方。我們再繼續往東走下個路口,右轉走四個路口就住著一個影響了整個唐朝的名人:安祿山。安祿山是胡人和突厥人的後裔,是唐朝最大藩鎮割據勢力之一的建立者,也是後來安史之亂的罪魁禍首,最後還建立了燕政權。

咱們接著往東走,走到東市的右下角處。有一個靖恭坊,在《隋唐嘉話》有記載:“景龍中,妃主家競為奢侈。駙馬楊慎交、武崇訓灑地以築球場”這是說一位叫楊慎交的駙馬修建一個長安最大的馬球場。馬球是唐朝貴族非常流行的一項運動,大概規則跟今天英國的馬球差不多,對陣的雙方騎在馬上,手裡握著球杆,用球杆擊打馬球打進對面的門算勝利。馬球杆的造型跟今天高爾夫球杆非常類似。只是上面包了一層獸皮,因為打馬球的基本都是皇家貴族,以免造成誤傷。

打完馬球后,我們頭上滿是汗水會和灰塵,咱們需要洗個頭。在洗浴這一塊,在許慎的《說文解字》中有:“沐,濯發也;浴,灑身也;洗,灑足也;澡,灑手也。”也就是說在古代沐和浴是分開的,沐是洗頭,浴室洗澡。在唐朝老百姓因為沒有熱水器,洗頭是非常麻煩的,所以一般情況下都不洗頭,一般用很細的梳子梳理,實在要洗頭的時候老百姓一般用石灰和草木灰洗頭,因為這裡面含有蘇打的成分,有一定的清潔效果。聽到這裡相信各位讀者朋友肯定是一萬個不情願,彆著急,我說的普通老百姓洗頭的。大家跟著繼續往南走兩個路口。這裡有個昇平坊,這裡是長安地勢最高的地方,名字我相信大家也一定聽過,叫樂遊原。李商隱詩中的“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就是說的這裡了。在昇平坊的東南角,有一個叫東宮藥園的地方,這裡是太子種草藥的地方,這裡面就種有皂角了,是供給官方用的,但是我們旅行團已經提前聯絡好,所以我們可以用。

時空旅行:聚繁華與包容一身的長安


一番洗漱之後,我們要去下一個景點,曲江池。曲江池是當朝皇帝唐玄宗非常愛去的地方,經常在這個地方大宴群臣。因水流曲折而得名。秦朝時這裡成為愷洲,並且建有離宮成為“宜春宮”。並修建有離宮稱"宜春苑",漢代在這裡開渠,修"宜春後苑"和"樂遊苑"。隋營京城(大興城)時,宇文愷鑿其地為池。隋文帝稱池為"芙蓉池",稱苑為"芙蓉園"。唐玄宗時恢復"曲江池"的名稱,而苑仍名"芙蓉園"。據記載,唐玄宗時引滻水,經黃渠自城外南來注入曲江,且為芙蓉園增建樓閣。咱們科舉的探花郎就在這裡誕生的。大家注意,探花其實並不是科舉第三名的意思,而是在科舉榜上有名的人中選擇兩到三個人,選出的人一般是顏值比較高的,在曲江池去採花獻給皇帝,被選出來的人就叫探花郎。這一方面是為了慶祝科舉,另外一方面也是達官貴人挑女婿的這麼一個流程。大家注意,唐朝雖然是科舉制,但是其實也是氏族推薦,氏族推薦了才能取得考試資格,並且在批卷的時候也要看考官對此考生是否瞭解。當然這不能說不公平,唐朝和宋朝不同,唐朝書籍製作是非常昂貴的,知識傳播力度非常有限,一般都傳不到老百姓那裡,這是技術不發達造成的。

游完了曲江池,也到了晚飯時間,大家跟隨我回到城裡,接下來要帶大家感受的是唐朝的夜生活。


大唐盛世的夜生活。

夜生活自然少不了酒,所以我們的第一站要去買酒。在我們2020年的西安有一個叫下馬陵的地方,我們就要去那裡買酒,在唐朝長安那裡叫道政坊。這個地方有一個好酒叫蛤蟆酒。“蛤”這個字在唐朝不讀“ha”讀作“xia”。這裡有一個典故,道政坊有個墓,是漢代著名大儒董仲舒的墓,就是寫《天下三策》董仲舒先生。因為他在中國古代的地位非常高,所以古來就有到了這裡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的習俗,在《兩京記》有“漢武帝至墓前下馬”的記載。所以這裡也被稱作下馬陵沿用至今,那這裡出產的酒因為諧音就從下馬酒成了蛤蟆酒。

時空旅行:聚繁華與包容一身的長安


買好了酒,我們就要去唐朝夜生活的集中地,就是平康坊。平康坊在長安的地方,就相當今天北京的工體,成都的九眼橋。咱們日常看到古代煙花之地,基本都是以平康坊作為原型。它位於皇城的右下角處。在這裡誕生了無數的詩詞歌賦,無數的才子佳人。是長安最繁華的地區之一,這裡壟斷經營著一件非常珍貴,而且無價的產品,叫做愛情。大家都知道古代的婚姻嚴格的尊重封建禮教,新郎新娘帶新婚之夜之前都不認識,從未謀面,所以根本沒有愛情這一說,甚至洞房花之夜都還有“此為後也,非為色也”這樣的說辭。所以被封建禮教扼殺的愛情就在平康坊生根發芽了。

時空旅行:聚繁華與包容一身的長安


大家需要注意,平康坊跟我們今天聯想到一些色情場所可不一樣,比起今天,長安的煙花女子不僅要有好的容貌,還需要有好的文化素養和知識儲備。在長安,我們所看到的影視作品的青樓頭牌,稱作“都知”。擁有“都知”稱號的女子,往往不一定是長得最好的,但是才氣和文化肯定是最高的。他們在宴會上最大的作用是給所有人行酒令,調節氣氛。在平康坊的酒局裡,煙花女子分為兩類,一類稱作“席糾”,他們的主要職責是行酒令,也就是像我們今天說的組織大家玩一些酒桌遊戲。當然他們的酒桌遊戲不像今天這樣隨便,酒令都來自各大古文典籍。例如,今天我們的酒令全部出自《楚辭》,那麼沒有背出《楚辭》的人就喝酒。那因為唐朝喝酒跟今天不一樣,不是坐在一個桌子上喝,而是分開的沒人一張桌子。監督每個人是否真的喝酒的就是酒席上另一類女子,稱作“觥糾”,他們主要負責倒酒和監督每個人喝酒。關於監督人是否喝酒,唐朝人還有一個非常高雅的方式:因為唐朝是分餐制,每個人的飯桌旁邊有一個酒缸,喝酒需要從酒缸裡面往酒碗裡面乘,那麼一般的酒缸裡都會有木製的小動物飄在酒缸上,我們稱作“酒獸”。坐在對面人監督對方是否把酒喝了就看能不能看到酒獸,如果看不到酒獸了就說明是真的喝了。如果一直喝都還能看到酒獸,就說明這人沒有真正的喝酒。

時空旅行:聚繁華與包容一身的長安


喝酒當然要配下酒菜,這裡就要說唐朝的飲食文化,唐朝主要以吃牛羊肉為主,有一道著名的菜叫“燉牛頭”,在《北戶錄》有記載:“南人取嫩牛頭火上燂過,復以湯毛去根,加酒鼓蔥姜之候熟,切如手掌片大,調以蘇膏椒橘之類,都內於瓶甕中以泥泥過,煻火重少,其名曰褒”。但是唐朝有規定牛屬於重要的生產資料,不能亂吃,所以唐朝也吃豬肉。在蘇軾的《仇池筆記》中有寫到這樣一篇故事:“官員王中令餓了,進了一個寺廟求食。和尚告訴王中令說寺廟裡有肉無蔬,只有蒸豬頭,味道甚美。王中令吃了以後大喜,命令和尚就豬肉賦詩一首,和尚雲:‘嘴長毛短淺含彪,久向善終食藥苗。蒸處已將蕉葉裹,熟時兼用杏漿澆。紅鮮雅稱金盤薦,軟熟真堪玉簪挑。若把羶根來比並,羶根自合吃藤條。’王中令大喜,馬上封了和尚‘紫衣’的稱號。”今天咱們主菜就是燉牛肉和蒸豬肉了。還有一道就是羊肉,整個唐朝期間羊肉是主要的肉食,因為皇家的主要食物都羊肉。這裡有幾個原因,其一是因為大唐李家是來自生產羊肉的隴西。其次呢在是北朝期間胡人對漢人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再者,羊比豬的養殖技術更加簡單一些,所以我們古詩詞中往往看到都是趕一群羊,沒有說趕一群豬的。下一道菜呢,就是“魚膾”,魚膾就是日本今天的生魚片的前身,所以生魚片不是日本的特色,而是唐代傳過去的。為什麼牛羊豬肉沒傳過去,因為日本是個海島國家,養殖能力非常有限。但是呢,我建議魚膾大家儘量少吃,因為咱們唐朝沒有便利的交通,所以都是淡水魚。

時空旅行:聚繁華與包容一身的長安


說到這裡,咱們可以反觀看日本,日本今天的飲食習慣跟唐朝是非常像的,是蹲在地上吃,唐朝因為沒有椅子所以只能蹲著或者跪著,日本到今天還是跪著。其次分餐制,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日本料理都是分餐制,一人一個桌子,所有的菜每人一份。再有就是吃生魚。其實咱們開頭也說了,日本從文化、歌舞到飲食、建築幾乎都是照著唐朝復刻的,甚至沿用至今。今天我們到了西安其實已經很難看到唐朝的建築了,但是在日本的京都,還能看到一個原模原樣照著長安修建的城市。


結語。

在大家吃飽喝足之後,今天我們長安一日遊就到此結束了。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唐朝是一個極具包容性的朝代,而且他對於封建禮教的控制遠沒有像其他朝代那樣強烈。尊重各式各樣的文化和信仰。我們驚奇的發現,各種文化信仰的民族都能漸漸融合到我們中原文化中來,甚至到現在也一樣。少數民族漸漸和我們漢族融合。世界的古文明,希臘文明也好,埃及文明也好,都沒有像咱們的中華文明一樣被傳承下來,真是因為我們這一份偉大的包容,正因為這一份偉大的包容,所以無論在這邊土地上朝代如何更迭,君王如何轉換,都沒有使我們的中華文化斷掉,反而越來越繁榮昌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