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戰三地當志願者 23歲妹子王鏡:“疫情不解除,戰鬥不停止”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3月22日11時訊(記者 餘春蘭 閆儀)在抗擊疫情中,有無數志願者,以多種方式參與到防控工作中去,其中不乏在校學生。

重慶市渝北區23歲的王鏡,是一名在校學生,也是一名預備黨員。此前,看著新聞裡確診人數不斷增加,她請戰“疫”線。扛過寒夜,轉戰三個檢測點,累計服務20多天。截至目前,王鏡仍在戰鬥。

作為志願者,是否遇到困難?經此一疫,是否有新的關於人生的思考。3月20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來到渝北區龍興古鎮,與她暢聊她的志願假日。

轉戰三地當志願者 23歲妹子王鏡:“疫情不解除,戰鬥不停止”

出門前戴口罩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餘春蘭攝

疫情“揪心” 短信“請戰”

“你好,我是家住渝北區的王鏡,今日在新聞上看見應急志願者的招募,我希望儘自己的綿薄之力!”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四川外國語大學大四學生王鏡,一直關注著疫情動態,看著確診的人數,覺得很是“揪心”。1月31日18時40分許,她從新聞裡看到了共青團重慶市委招募應急志願者的消息,便記下了渝北團區委對應聯繫人的電話,主動發短信“請戰”,盡一點綿薄之力。

“媽媽我想去當志願者。” 王鏡詢問著媽媽程光芳的意思。

此時,程光芳也看見了當天的新聞,但她有些擔心:“這有風險沒得哦?”

“放心吧,我懂得照顧自己,而且也會經先培訓再上崗的。” 王鏡回應道。

媽媽默許。

事後,程光芳告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王鏡從小就有自己的想法,因此只要她決定的事,家人一般都會同意。

在爭得媽媽同意後,19時41分,她毫不遲疑地根據電視上方的聯繫方式發送了“請戰”申請。

轉戰三地當志願者 23歲妹子王鏡:“疫情不解除,戰鬥不停止”

為行人測量體溫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餘春蘭 攝

測出38℃ 虛驚一場

2月5日,經過渝北團區委組織的兩天在線培訓,她正式上崗——去洛磧鎮磚房村防疫檢查站,登記過往車輛和人員,協助醫護人員測量體溫。

這份工作,其實並不輕鬆。磚房村站點位於319國道與長壽區的交界處,離家有50分鐘車程,王鏡便請來舅舅程光田當司機。

這裡車流量大、人手不足,需要不斷的說話,不斷重複消毒、搓手、舉額溫槍等動作。一天下來,王鏡口乾、手臂酸。

“大家都這樣,他們能堅持,我為什麼不能。”王鏡總是反覆自我施壓。

上崗之前,王鏡在家看了許多的關於體溫測量的視頻,但現實還是讓她露出小尷尬。

一位駕乘人員測出體溫38℃,她忐忑不安,擔心是否是疑似病人。後來,才知轎車內開著暖氣,額頭溫度偏高,需休息一會再測量。

在防疫站,王鏡所在的班有10人,均是龍興鎮過去支援洛磧鎮的,大家各司其職。“我們要麼全部安全,要麼全部出現意外,所以大家都會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像極了戰場上的戰士。” 王鏡說這種戰友情,她會銘記一生。

轉戰三地當志願者 23歲妹子王鏡:“疫情不解除,戰鬥不停止”

清潔手部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餘春蘭 攝

寒夜難熬 手像伸進冰窟窿一般

白天,人來人往。晚上,車流量減少,依舊不能馬虎。

王鏡和志願者李智勇搭檔值班。因為下半夜易睡覺,男士體諒女士。兩人約定:李智勇睡上半夜,值班下半夜,王鏡則反之。

王鏡眯了半小時後,怎麼也睡不著。“李智勇在這裡值班好多天了,我才來的,他比我更累,更需要休息。”王鏡讓李智勇去休息。李智勇也擔心王鏡一人不安全,索性兩人一起值班。

洛磧鎮磚房村屬於遠郊,露天壩裡的夜晚,寒氣無孔不入。額溫槍也因冷“罷工”。每測量完一人,需在手上噴灑消毒水。熱量揮發,雙手仿若伸進冰窟窿一般,只有接近烤火盆,手才能恢復溫度。

手熱之後又去捂額溫槍,“喚醒”工作狀態。

寒冷又寂靜的夜晚總是很漫長。

王鏡笑說,其間,冷的滋味,讓她印象很是深刻,還好有媽媽送的護腿褲。

轉戰三地當志願者 23歲妹子王鏡:“疫情不解除,戰鬥不停止”

王鏡(左)在洛磧鎮磚房村當志願者 渝北團區委供圖 華龍網發

社區人手不夠 拉上舅舅一同成志願者

2月9日,磚房村檢疫站工作結束後,她又轉戰龍興古鎮迎龍社區,配合社區對古鎮實施管理,在618路口(當地小地名)對所有進出人員測溫,並對未攜帶出入通行證的車輛進行登記及勸返。

“這個年輕人肯吃苦。” 迎龍社區副書記熊潔介紹,無論天氣如何,王鏡都提前達到工作地點;輪休時,她會主動詢問明天是否要去給隔離在家的老人送菜,她也來加入。

在迎龍社區值班,王鏡聽說志願者人手不夠,她就去邀請舅舅程光田,並告訴他做這個工作很有意義。

轉戰三地當志願者 23歲妹子王鏡:“疫情不解除,戰鬥不停止”

登記過往行人和車輛信息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閆儀 攝

其後,程光田去了社區報名,卻選擇了最累的夜班值守。

程光田說,王鏡就像個正能量的小太陽,看著就覺得溫暖。“如果沒有王鏡,我想我是不會加入志願者隊伍。”

如今,王鏡又被安排到龍興鎮新設的古鎮景區南龍門體溫檢測點。

截至目前,王鏡已在不同的防疫崗位累計服務20余天,共完成出入口人員檢查、體溫檢測3000餘人次,登記返渝人員信息2000餘人、車輛信息1300餘輛。

轉戰三地當志願者 23歲妹子王鏡:“疫情不解除,戰鬥不停止”

王鏡注意著過往行人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閆儀 攝

小時得到幫助 長大希望幫助他人

開學後,學習任務有所增加,王鏡卻沒有辭掉志願者的工作,她把休息時間不斷壓縮。她說:“疫情不解除,戰鬥不停止。”

其實參與這次防控志願者工作,只是王鏡參與志願活動的一個縮影。

原來,王鏡小時候家境不好,得到了學校和一些愛心人員的幫助,覺得自己應力所能及回饋社會。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瞭解到,王鏡先後在重慶國際人才創新創業洽談會、重慶國際摩托車博覽會等大型活動參與志願工作。“會給遠道而來的客人講述重慶,每每聽到別人讚美重慶,就覺得很自豪。”

轉戰三地當志願者 23歲妹子王鏡:“疫情不解除,戰鬥不停止”

王鏡購買的口罩和消毒片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餘春蘭 攝

不同於曾經的“自豪”,這個春節的防控經歷,帶給王鏡的卻是更多深層次的思考。

前兩天,一位老奶奶履步蹣跚過馬路。王鏡見狀,跑過去扶她。我在想,如果我能力大些,是不是可幫得更多。”說著關於疫情之後感受,王鏡把眼光斜向前方:隨著她的目光望去,是古鎮筆直的街道,可以望向很遠很遠。

“未來,只有加強學習,才有可能幫助更多人。”停頓稍許,王鏡慎重地說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