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期為什麼禁止漢人進入東北?

說起清朝時期為什麼禁止漢人進入東北?

清朝時期為什麼禁止漢人進入東北?


我認為主要有三個因素


政治因素:保護龍興之地


歷史上當年1616年就是努爾哈赤統一了當時在東北的女真族,到1635年皇太極將女真族改為滿洲族,次年皇太極稱帝改國號為“清”。

清朝時期為什麼禁止漢人進入東北?


由此可見東北乃是滿清的“龍興之地”,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義。滿洲人不允許漢人進入東北,就是怕漢人“鳩佔鵲巢”,破壞自己的“龍興之地”。


政策因素:禁關令


清初,滿清入關後東北的滿洲人大量流入關內,導致東北人口稀少,同時由於滿洲人本身就不多,文明程度低,對於能佔中原多久,還不得而知,因而滿清在1644年就制定了一條政策,就是嚴令禁止漢人進入滿洲墾殖,目的是為了給自己留一條退路,這就是禁關令的由來。

不僅如此,為了防止內部發生叛亂,滿清還將全國劃分了三個行省,即漢地行省、偏遠地區將軍轄區、特殊地區設置諸如駐藏大臣等辦事大臣。

清朝時期為什麼禁止漢人進入東北?


目的就是為了讓各民族之間保持隔離的狀態,此後這一政策一直到近代,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沙俄趁虛而入,通過《璦琿條約》和《中俄北京條約》侵佔了外東北150多萬土地,最終清政府才決定開禁放墾,到1897全部放開。


國際因素:預防沙俄

清朝時期為什麼禁止漢人進入東北?


在康熙時期,沙俄已經將勢力範圍擴張到了黑龍江以北的地區,為了保護“龍興之地”,康熙不惜與沙俄打了兩場站戰爭,最終簽訂了《中俄尼布楚條約》。由於清朝建立不久,根基不穩,內部還是有不少反清復明的實力,而在外還有沙俄在北邊虎視眈眈,滿清害怕漢人去聯合沙俄,來裡應外合動搖滿清的政權,所以禁止漢人離開漢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