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軍評|美國醫院船能有多大用?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施洋

外交與軍事觀察者,獨立評論員

本週,中國在抗擊新冠病毒疫情的總體戰中取得了決定性的進展,不僅實現了本土病例0新增,多地還實現了確診患者的出院清零;然而在世界範圍內,新冠病毒的全球性擴散還在持續之中,幾乎所有的西歐國家和美國都受到了嚴重的衝擊,經濟和社會秩序都受到了巨大的影響,即使全世界最強大的美軍也無法倖免,在以美國陸軍為主力參與的“歐洲防禦2020”演習大規模縮水之後,美國海軍也慢慢體會到新冠病毒的“威力”。與此同時,隨著解放軍報本週頭條的一次宣示,中國陸軍的合成營作為陸軍機動作戰的基本單元的地位也得以確立。中國海軍的新一代陸軍作戰力量建設,無疑走向了一個新階段。

一周军评|美国医院船能有多大用?

被新冠打擾的“強壯之年”

對於美國海軍而言,2020年原本被看作是揚眉吐氣的一年。年初,美國海軍少見地在海上同時部署出以“杜魯門”、“艾森豪威爾”和“羅斯福”號航母為核心的三個航母打擊大隊,一舉消滅了去年下旬以來在西太平洋上持續幾十天的“航母空窗期”,為今年美海軍的全球存在開了一個好頭。

一周军评|美国医院船能有多大用?

美國“杜魯門”、“艾森豪威爾”兩艘航母日前已經在中東水域會合

按照計劃, “杜魯門”號馬上就要部署期滿(該艦雖然於2019年11月才出海部署,但其部署期是從該艦2019年9月遭遇重大故障前開始計算的),接下來將與“艾森豪威爾”號交班並離開中東水域,返回本土時將順路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水域巡航。西太平洋方面,今年上半年始終有“羅斯福”號壓陣,理論上能夠維持到“里根”號航母完成例行維護後出海部署。如此一來,美國政府無論想在歐洲、北非、近東、中東還是遠東進行力量展示,都能方便地就近派出航母打擊大隊。

不過隨著新冠病毒在美國本土的蔓延,美國海軍也開始受到病毒的影響。雖然美軍的作戰艦艇都航行在海上,但一來艦船都有需要靠岸的時候,艦上水兵上岸出差也好,休假也罷,只要和岸上人員發生了接觸,就有可能感染上新冠病毒;二來美國海軍在有各種水面艦艇的同時,還有大量的岸勤單位。從軍港碼頭,水兵和軍官軍校到海軍的岸上指揮機構,再到為水面艦艇、潛艇提供維護保養的海軍船廠,為艦載飛機提供非部署狀態下訓練、維護和保障的海軍航空站,甚至隸屬於海軍,鞍前馬後修造各種基礎設施的海軍工兵部隊,各種需要頻繁發生人際接觸的單位,爆發新冠病毒的可能性都不算小。

一周军评|美国医院船能有多大用?

海軍航空站有大量各種軍艦上來的艦載機,也有可能成為船上傳染源的來源之一

截至本週六,美國海軍通過不同渠道感染新冠病毒人數已經達到至少15人,其中3月6日和16日,美國海軍位於意大利那不勒斯的海軍活動支援中心先後有兩名水兵被確診;3月14日,位於聖迭戈的海軍訓練學校由於連續3人被查出新冠病毒陽性被迫關閉;3月15日和3月17日,停泊在美國西海岸聖迭戈海軍基地的“拳師”號兩棲攻擊艦上先後有兩名水兵被檢測出新冠病毒陽性;3月16日,停泊在華盛頓州埃弗裡特的“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拉爾夫·約翰遜”號上的一名水兵與聖迭戈海軍基地的“科羅納多”號瀕海戰鬥艦上的一名水兵被確認感染;同一天,美國東海岸的第二艦隊司令部中,一名3月10日從德國出差歸來的美國海軍參謀也被確診;3月17日,美國位於密西西比州的海軍工程兵營一名文職被確診;3月18日,美國東海岸諾福克海軍基地內海軍後備司令部的一名民間僱員,得克薩斯州達拉斯徵兵點的一名工作人員和佛羅里達州梅波特港HSM-48直升機中隊的一名水兵確診;3月19日,美國海軍特種作戰司令部一名軍官在華盛頓州吉塞普-班戈海軍基地內確診……

一周军评|美国医院船能有多大用?

多達15起感染,艦上和岸上都有,這已經是很明顯的流行了

這些病例分佈在至少6個地區,特別是3艘美國海軍戰艦上的水兵的確診,意味著在這些空間狹小、人員密集的軍艦上都有了大量的密切接觸者,後續感染病例進一步增加的可能也相當高。而在聖迭戈海軍基地內,病例出現在多艘軍艦、岸上軍校等好幾處地點,表明病毒很可能已經在當地發生了嚴重的社區傳染……

伴隨著病毒傳播的,還有美國海軍內部不少官僚主義的“高度重視”。比如3月16日,就有美國媒體報道稱,在3月15日美國海軍“拳師”號兩棲攻擊艦上確診了第一例新冠病毒後,艦上主官依然照常將大約80名水兵和軍官召集到艦上封閉的軍官餐廳內,進行了大約30分鐘的會議——會上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只有不到一米,遠小於美國方面要求的6英尺安全距離;而按照美國媒體的報道,美國海軍病毒檢測套件極為有限,無法進行全面徹底而充分的檢測。

一周军评|美国医院船能有多大用?

“拳師”號的軍官餐廳雖然面積不小,但要是召集80人開會……確實是挺危險的

隨著疫情的延續,那些目前靠泊在美國國內各大港口內的艦船無疑處於危險的環境下。尤其是如果美軍針對目前已經爆發疫情的東西海岸主要軍港採取相對嚴格的防疫措施,那麼類似海軍船廠之類頻繁要與民間發生關係的場所勢必要停工歇業;發生確診病例的艦艇要將所有艦員和密切接觸人員送上岸隔離,對艦船內外進行徹底的消毒清潔;那些要備航出海的艦艇的準備工作自然也要小心進行,出航計劃也可能要延遲;而那些正在海上執行任務的水面艦艇雖然無需擔心被病毒感染,但由於缺少替換的人手,他們的執勤時間也有可能要發生變化;至於第七艦隊在日本整備的驅逐艦和“里根”號航母,無疑也有可能受到日本防疫情況的影響,考慮到為辦奧運會不惜一切的日本對於本土疫情遮遮掩掩的態度,橫須賀基地內的美軍就得自求多福了。

與此同時,美國海軍與美國其他的軍隊一樣,也已經從單純的“旁觀者”和“防護者”開始向“抗疫者”轉變。對美國海軍而言,因為沒有類似C-17戰略運輸機這樣方便快捷的大宗物資運輸裝備,從國外搶運鼻咽拭子之類的物資自然趕不上美國空軍。其手頭最重要的抗疫裝備,莫過於其部署在本土的十多所醫院和海軍醫學研究中心的科研力量。

不過在媒體報道上,最具備象徵意義的,還是美國海軍裝備的全世界最大的醫院船。也正因此,當美國海軍宣佈將向西雅圖和紐約派出美國海軍的醫院船之後,中國國內的自媒體裡也有人開始高呼美國國力強盛,並且順便把美軍賬上的醫院船數量從2艘吹水到了10艘,甚至35艘,畢竟吹牛在世界各國都是免稅的,反正都是多說,幾艘自然不如幾十艘。

一周军评|美国医院船能有多大用?

美國的醫療船通脹真嚴重啊……

作為全世界最大的兩艘醫院船,美國海軍“仁慈”號和“舒適”號醫院船分別在1986年和1987年服役,兩船常年執行美國的海外人道主義活動,每艘船可提供1000張以上的床位,包括80張集中治療病床、20張康復病床、280張中度護理床、500張有限護理病床、120張輕傷病床和12張手術室病床。因其規模與我國專門收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專門建設的火神山醫院相當,也有不少人就直接將其描述為“兩艘火神山”。

一周军评|美国医院船能有多大用?

“仁慈”號與美國航母同行,可見其確實不小

不過為大規模戰爭而設計的醫院船基本上是以治療戰傷士兵為主,其救治能力相當於一所以戰傷外科為主的大型全科醫院。然而就像武漢的三甲醫院在接收大量新冠肺炎患者前需要對醫院進行全面的改造,並且停止大多數普通門診服務一樣,醫院船本身雖然可以實現與外界的高度隔離,但其艦上設施並不適合直接用於新冠肺炎病人的大量收治。儘管作為冷戰時期的醫務平臺,美國的醫院船具備全船超壓三防的能力,但這種能力並不意味著它在艦內就有大量適合收治傳染病人的負壓病房。至於對醫院船進行改造……醫院船上的大量設備都焊接在艙室裡,改造難度顯然要比在岸上醫院裡改動要困難得多。

一周军评|美国医院船能有多大用?

“仁慈”號內部的病房,既不負壓,也不隔離

更要命的是,雖然五角大樓已經宣佈要派出醫院船,但兩艘醫院船距離到位還有相當的距離:美國國防部表示,計劃派往西雅圖的“仁慈”號醫院船按計劃將在5到10天后抵達,而計劃派往紐約的“舒適”號目前還在諾福克進行維護工作,其抵達紐約的時間至少要45天后,也就是要到4月底、5月初才能派上用場。

從1月23日武漢宣佈“封城”到昨天也不過58天,而從1月23日算起的45天是3月8日,中國已經成功將新增確診病例控制在50例以下(當天全國新增確診病例40例,其中境外輸入4例,武漢36例)。從這個角度來看,除非目前已經確診5000人以上的紐約市根本沒有得到有效的疫情防控,“舒適”號基本上是一杯“遠水”。如果到時候它還真的派上了“大用場”,那對紐約市真的是一個糟透了的消息。

一周军评|美国医院船能有多大用?

但願45天后姍姍來遲的“舒適”號是一種多餘吧

新冠疫情說到底是對全世界各國醫療資源存量、醫療耗材產能以及社會動員能力和管制能力的全面考驗,一國的武裝力量在救災上能夠發揮的作用整體上相當有限。美國海軍雖然不大可能因為這場疫情就遇到滅頂之災,但支撐美國海軍運行的美國本身卻有可能因為抗疫不利遭遇重創。疫情會因此對全球的軍事格局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值得我們進一步觀察。

“合成營”的未來之路

本週五,《解放軍報》在頭版頭條刊登了題為《合成營成為陸軍機動作戰基本單元》的報道,介紹了自軍改以來,解放軍經過幾年探索研練,合成部隊成為陸軍主要作戰力量,重型、輕型、空突、山地、兩棲等多類新型合成營模塊化嵌入陸軍作戰體系,實現了作戰指揮多源感知、作戰要素高度融合,作戰空間向多維拓展,推動陸軍部隊機動作戰、立體攻防能力大幅躍升。

一周军评|美国医院船能有多大用?

作為軍報頭條,不難明白這一話題意義重大

1985年解放軍開始進行合成化改革,當時最主要的變化就是編成了合成集團軍,在集團軍一級實現了步兵、裝甲兵、炮兵、工兵、防化兵乃至陸軍航空兵的合成編組,後來在師一級也實現了一定程度的合成化。但對於大部分營團級指揮員而言,合成化作戰也好,其他的各類諸軍兵種也好,對於他們而言都是陌生的。至於營級指揮官而言,在解放軍陸軍中的存在感更是稀薄。我軍雖然在上世紀90年代後期就進行了合成營的試驗性編組,但這類編制一直停留在抽調各個部隊組建試驗性編制的層面。

這與解放軍長期以來對於營的定義和編制態度有關。儘管團、營、連三級編制在解放軍部隊中都長期存在,但在定義上,團是解放軍最基本的戰術部隊單位,而連則是最基本的戰術分隊,加上解放軍“支部建在連上”的傳統,這兩級編制在解放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由於一個團一般只需要指揮9-10個連,團級軍事主官經常會越過營級直接對相應的連隊下達命令,正是因為這種在作戰指揮上的“可有可無”,讓解放軍在營級指揮機構上原本的編制也頗為單薄。加上我軍的合成戰術長期只對團級以上幹部進行培訓,營級軍官基本合成戰鬥素養也相當單薄。這些在合成化改革中,就一度成為營級部隊作戰能力提升的瓶頸。

一周军评|美国医院船能有多大用?

這種合成的照片裡的裝備往往來自好幾支不同的部隊

解放軍在本輪軍改的過程中,除了集團軍一級的編制統一和師團一級大量的“師改旅”,在旅一級實現全面的合成化以外,營級部隊也實現了合成編組。在集中類型的合成營中,我軍的重型合成營、兩棲合成營和中型合成營都編組了坦克連(輪式坦克連)、步兵戰車連和自行迫榴炮連三類單位;輕型合成營、山地合成營和空中突擊合成營也都編制了步兵連和火力連兩類單位,配屬了步兵、炮兵、防空兵等多個兵種。除此之外,營後勤保障連完善讓合成營能夠脫離上級保障獨立作戰,而營部營參謀體系的建立則讓合成營具備了有效指揮運用能力。

一周军评|美国医院船能有多大用?

當代的合成營已經高度複雜

合成營成為陸軍機動作戰基本單元的背後,是解放軍合成化水平不斷提升和裝備水平不斷進步的體現。而在解放軍合成化裝備更新走入2020年時,更高級別的合成旅級裝備也在不斷演進。各類合成旅在2020年後都有著各自的建設任務。

重型合成旅在裝備體系已經完成建設的情況下,著重進行全面的裝備換裝,將解放軍最後的“五對負重輪”給予徹底汰換;中型合成旅則著重強化現有的旅級防空體系,以展開撤收速度更快的新一代野戰防空裝備更新現有的牽引式高炮和防空導彈系統;輕型合成旅和山地合成旅在“猛士”和“山貓”幾類基本平臺裝備完成研製之後,則在推廣這些平臺的多樣化變形車的同時,進一步完善合成旅在裝備體系上的建設;至於對解放軍而言“大姑娘上花轎”的空中突擊旅,通過更多的演訓,將空突的戰法戰術從理論走向實踐,探索更加符合解放軍需求的空中突擊旅編制體系,對於軍事鬥爭中也許要“打先鋒”的空突部隊而言,也有相當緊迫的需求。

一周军评|美国医院船能有多大用?

中國的空突力量也將走向獨特的發展方向

在各種單件裝備採購列裝的同時,解放軍數字化作戰指揮體系的建設也是合成營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畢竟我軍在十多年前研製我軍第一代的營級數字化作戰指揮系統的時候,最初是典型的“摸著美帝過河”,無論是技術邏輯、產品架構還是具體的參考實物,很多都有當時西方先進國家同類設備的影子,而隨著解放軍在營級部隊作戰指揮上自動化、數字化、合成化的發展,解放軍如今在數字化作戰指揮體系領域的需求已經不是當初的“有什麼用什麼”的狀態,而是“要用什麼研製什麼”,以部隊的實際需求來指引相關係統的研製發展。

一周军评|美国医院船能有多大用?

從“美國有什麼我想要什麼”到“我需要什麼我就有什麼”,是解放軍數字化的一個趨勢

經過最近幾年的合成營改革,解放軍在陸軍作戰編制體制領域已經從“跟隨者”逐漸進入“領跑者”的第一梯隊,並根據我軍自身的需求在裝備和編制體制上進行靈活挑戰,從而發展出具備世界先進水平的陸軍機動作戰力量。毫無疑問,這樣先進的作戰力量,在未來可能發生的軍事鬥爭中,將成為我們能夠依仗的一柄利劍,帶領新時期的解放軍走向勝利。

- 完 -

一周军评|美国医院船能有多大用?一周军评|美国医院船能有多大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