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喚醒計劃

說起古籍,我們不能不提到享譽世界的甲骨文。在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有個叫王懿榮金石學家病了,有大夫就給他開了一劑藥方,需要用到一味叫“龍骨”的藥材。王懿榮覺得這名字奇怪,便派人到藥店買回沒被搗碎的“龍骨”,意外發現上面有許多奇異的紋路。土方徵塗朱卜骨刻辭,商,長22.5釐米,寬19釐米,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此時,他擅長的專業立馬發揮了作用。經過觀察,王懿榮認為這些龍骨是年代久遠的獸骨遺留,上面的“畫紋符號”不同於青銅器上的銘文,於是便開始高價大量收購帶字的甲骨,甚至不惜為此散盡家財。同時,王懿榮開始對照典籍文獻,研究他的“發現”,推測甲骨文是殷商時代的產物。他離世後,其收藏的千餘片甲骨由好友、《老殘遊記》作者劉鶚收購。1903年,劉鶚將王懿榮和自己收集到的甲骨選拓1058片,編寫成《鐵雲藏龜》一書,這也是中國著錄甲骨文的第一部專著。從王起開始,劉鶚、王國維等一大批學者開始了對這些帶文字甲骨的收藏和研究。他們憑藉深厚學識,不僅辨識出甲骨上的文字,還通過這些文字考證了史書中關於商朝的記載。

古籍喚醒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