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同樣是四十歲,醫生律師搶著要, 互聯網IT歧視大齡求職者

看到網絡上有個熱門的討論:有人說互聯網員工,40歲後的三大歸宿:送快遞,開網店,幹滴滴。某種程度說明了在中國互聯網行業,包括程序員在內的一線普通員工地位心酸。

在國內互聯網IT行業圈大廠(騰訊、阿里巴巴、百度、今日頭條、美團等等一線和準一線互聯網公司),很少見到40歲以上的求職者,因為HR會過濾簡歷,根本沒有機會流轉到用人部門。40歲以上都去哪兒了?

為什麼同樣是四十歲,醫生律師搶著要, 互聯網IT歧視大齡求職者

相比外企會比較開放,微軟、亞馬遜、Facebook等巨頭,很多40歲以上的一些從業者(對比國內互聯網大頭兵的角色),親自寫代碼,不用為別人的PPT操心,加班少年假多,是國內互聯網人上岸的選擇。

第一批互聯網人40歲了

1994年中國實現與國際互聯網的第一條TCP/IP全功能鏈接,成為互聯網大家庭中一員;2000年,新浪、網易、搜狐均在美國上市,門戶時代成為中國互聯網的啟蒙階段。

如果說2000年的第一批互聯網人開始工作,到2020年的今天,已經40歲了。

中國互聯網有一個奇怪的現象,不願意在基礎設施和研發投入過多,只關心淺顯的業務應用問題,造就使用github和if else的工程師,夜以繼日寫代碼調bug,卻沒有實際成長。頂著BAT光環的互聯網人,乾的卻是勞動密集的體力活。

以北京為例,2019年5-6月的平均工資是8467元,但是互聯網人平均月薪在3萬以上,是普通職工的3倍,月薪2萬在互聯網的應屆生看來就是白菜價。

為什麼同樣是四十歲,醫生律師搶著要, 互聯網IT歧視大齡求職者

互聯網人說的40歲沒人要了,是沒有繼續保持年薪100萬的機會,只能去做年薪10萬的工作。

高薪且長期穩定的飯票,才是互聯網人想要的工作。

我們看到醫生40歲後依然可以年薪百萬,是因為每一個人都要生病,比如感冒發燒年年有、換牙洗牙不可缺、心臟肝膽要變老,掛號吃藥家常飯。這些經驗值這個價格。而互聯網日新月異,去年的代碼和框架今年就不能用,去年寫的PPT今年就沒法述職晉升,在每天都要看KPI增長的互聯網時代,40歲的IT從業者這被拋棄也很正常。

來自互聯網的一組數字對比

在互聯網圈IT行業,大家都在談論35+的年齡歧視,找工作沒人要。以大家使用的今日頭條為例,30歲以上的研發都沒有進入面試的機會,在HR環境就被過濾了。

某資深HR說40歲上的求職者:

“事多,精力差,不能加班。一句話,性價比太低。”

看看中國“大器晚成”的中國企業家,貌似在40歲之後煥發第二春。難道IT行業35歲之後真的沒有出路了嘛?


為什麼同樣是四十歲,醫生律師搶著要, 互聯網IT歧視大齡求職者


有網友@ErichenErichen給出精彩的答覆:

年齡歧視話題水分太大,更多的是大眾的跟風抱怨情緒問題,第二,大器晚成話題適用的是金字塔那一小部分人,要套用在八九十的人身上,那就勉為其難了,首先定義所謂成功優秀的標準應是多樣化多元化的,第三,促成上述所言的成功或者第二春,因素自然也是多樣化,幸運和努力相互交織,自然是相對的,不建議總是強調所謂絕對的努力。

我們不怕40歲的衰老和記憶力下降,就怕年輕時拿著別人三倍的工資飄飄然,藐視眾生,生活水平高雅小資。當中年來臨,上有老下有小需要照顧的時候,只有傻眼和哀嘆命運的不公。

互聯人,您準備好自己的四十歲了嘛。


為什麼同樣是四十歲,醫生律師搶著要, 互聯網IT歧視大齡求職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