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館的50多天,我們都做了些什麼?

最近小夥伴們是不是已經有點想念我們的兒童樂園和門口的“大球”了?


自1月27日北京科學中心因疫情閉館,到現在已經有50多天了。

閉館的50多天,我們都做了些什麼?

然而,今天小編還是沒能帶來好消息,我們暫時還沒有接到開館的通知。只有等疫情完全過去了,大家都安全了,開館才是對大家負責。

那麼,這閉館的50多天裡,我們都做了些什麼呢?下面,作為一名微信小編,我就來告訴你,我們到底都幹了啥。

“數字北京科學中心”微信公眾號上每天的推送文章,都是小編髮的,你有沒有發現,我們每日推送的內容較之前有了一些變化?

如果你已經發現,那你就是我們的鐵粉無疑了。疫情期間,大家都出不了門,這意味著對內容的需求量增加。

而內容的需求量的增加也意味著我們的工作量也在增加,我們每日推送內容由原本的每日2篇,變成了5~7篇

疫情期間大家最關注的還是疫情,所以我們加大馬力,每日雷打不動地推送2~3篇疫情內容,從科普的角度,為大家介紹疫情的最新情況,給大家推送防護知識,為疫情闢謠也是“跑斷腿”。

閉館的50多天,我們都做了些什麼?

閉館的50多天,我們都做了些什麼?

為了讓在家裡憋瘋了的小朋友們邊玩邊漲知識,我們還增設了《萌科小課堂》欄目,百科知識、科普動畫、漫畫各種形式的內容應有盡有。

閉館的50多天,我們都做了些什麼?

想著小朋友們應該很是想念我們的展教活動,為此我們增設了“科學小實驗”欄目,聯合我們的科技輔導員老師給大家帶來了科學小實驗視頻。科技輔導員老師們錄製了幾十個小實驗視頻,這些小實驗操作簡單,除了實驗步驟講解還有詳細的原理介紹,讓小朋友們在家就能輕鬆輕鬆做實驗、學科學。

閉館的50多天,我們都做了些什麼?

閉館的50多天,我們都做了些什麼?

喜歡去主展館參觀的觀眾都知道,我們主展館的主要內容就是展項。小朋友們疫情期間無法到主展館來參觀展項、學習科學知識,我們就把展項“搬”到了線上,上線“指尖科技館”欄目,觀眾們在手機上就能看展項、學習展項背後的科學知識。

閉館的50多天,我們都做了些什麼?

還增設了“展項種草機”欄目,通過長漫畫、動圖,趣味解讀主展館展項。

閉館的50多天,我們都做了些什麼?

另外,還增設了“線上輔導員”欄目,聯合我們的科技輔導員老師,開展北京科學中心館內展項講解小課堂。

鐵粉們還記得“科學咖啡館”嗎?“科學咖啡館”是我們非常受歡迎的線下活動之一,每次活動預告一發布,不到一個小時名額就搶光了!現在大家出不了門,所以我們把活動搬到了線上,與多位特邀專家合作,迅速推出了線上疫情解讀視頻,做起了

“線上咖啡館”。

閉館的50多天,我們都做了些什麼?

1月份參加過我們活動的小夥伴,肯定還記得“首都科學講堂”活動,“首都科學講堂”也在疫情期間由線下轉到線上,通過直播和錄播的形式為用戶帶來病毒的科學認識、病毒的發展歷程、疫情權威公告、防疫政策法規等線上講座,單次課程點播率超過55萬人次

閉館的50多天,我們都做了些什麼?

閉館的50多天,我們都做了些什麼?

在廣大學生、家長和老師被網課“逼瘋”,線上課堂需求量大增之時,我們將趣談生態系統系列動畫、酸甜科技史及科學咖啡館科普講座等優質內容在人民日報APP雲課堂和今日頭條等各大網絡媒體同期上線,讓大家在家也可以聽課、學知識。

閉館的50多天,我們都做了些什麼?

閉館的50多天,我們都做了些什麼?

閉館的50多天,我們都做了些什麼?

想到小朋友們與其在家宅著不如獻一份力,為抗疫加油,我們便針對中小學生舉辦了“抗疫有我來加油”繪畫及科幻短文徵集活動。從徵集到投票,小朋友們積極投稿、踴躍參加。下面來“康康”小朋友們的繪畫作品:

閉館的50多天,我們都做了些什麼?

閉館的50多天,我們都做了些什麼?

閉館的50多天,我們都做了些什麼?

閉館的50多天,我們都做了些什麼?

這只是我們徵集到的繪畫作品中很少的一部分

元宵節期間大家也沒有閒著,我們聯合北京科學中心各個分中心策劃推出的“科學防疫,測你行不行”的網絡科普答題活動。不少小夥伴拿到了現金紅包(快來說說你抽到了多少)。

閉館的50多天,我們都做了些什麼?

我們還加入了全國科技館聯合行動“對抗疫情全國科技館在行動”科學實驗挑戰賽,徵集了不少小朋友們動手做的科學實驗視頻,收到了不少好的視頻作品。

閉館的50多天,我們都做了些什麼?

閉館的50多天,我們都做了些什麼?

另外,我們還承辦了全國博物館、科技館聯合辦的“新型冠狀肺炎科普知識有獎競答”活動,競答活動結束後,我們還在微信公眾號上單獨開闢入口,將新冠肺炎科普知識競答活動常態化。

疫情期間,不論是宅家還是已經復工,都要做好防疫措施。我們結合防疫知識,推出“宅家做貢獻,復仇心莫慌”線上答題小遊戲,通過趣味的方式,帶大家鞏固防疫知識,科學抗疫。

閉館的50多天,我們都做了些什麼?

實體館看不了,不怕!在線逛館效果也不錯!我們上線的3D虛擬展館漫遊欄目讓小朋友們可以足不出戶,就能利用三維虛擬技術,在家漫遊北京科學中心,獲取豐富的展項科普資源。

閉館的50多天,我們都做了些什麼?

疫情還沒有結束,學校還沒有開學,我們聯合出版社、朗讀專家,即將開展童聲科普音頻徵集活動,後續我們還會策劃更多更好的內容和活動。


以上是我們“數字北京科學中心”線上平臺在這50多天內所做的工作,館裡其他部門的領導和同事也在幕後默默堅守崗位,許多線下活動都改為線上,我們的官方網站和票務系統運維、館區網絡核心機房運維以及疫情防控等相關工作都在開展,從沒有掉線。

不論何時,我們都會用最飽滿、最熱情的姿態和最優質的科普內容服務廣大觀眾。


疫情終將解除,北京科學中心還是你喜歡的樣子,期待我們的再次相見!等你~


閉館的50多天,我們都做了些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