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鍊》主人公新解:雖然虛榮,但是可敬

一串項鍊引發的悲劇

《項鍊》是短篇小說之王莫泊桑的代表作之一,講述了一個婦人為了在晚會上出風頭而跟朋友借鑽石項鍊,結果因為丟失了項鍊,從此背上鉅額債務,努力償還了十年,最後滿臉滄桑遇到了朋友,朋友卻告訴她,之前借給她的項鍊是假的。

《項鍊》主人公新解:雖然虛榮,但是可敬

為了一夜的風光,付出了幾乎一生的代價,莫泊桑當時寫這篇《項鍊》,是極具諷刺意味的。因為當時的法國,整個社會的風氣都十分腐敗奢靡,人人追求享樂虛榮。莫泊桑寫女主羅瓦賽爾太太因虛榮而付出慘重代價,在當時是極具批判性的。

然而過了一百多年後,今天的我們再來看這篇文章,體會已經大不相同。細細讀來,主人公羅瓦賽爾太太就真的是可鄙的嗎?就真的那麼令人唾棄嗎?其實不然。

想過好日子,是罪過嗎?

  • 羅瓦賽爾太太只是有普通人的想法

“她沒有漂亮的衣衫,沒有珠寶首飾,總之什麼也沒有。而她呢,愛的卻偏偏就是這些;她覺得自己生來就是為享受這些東西的。她早就指望自己能夠取悅於人,能夠被人羨慕,能夠有誘惑力而且到處受歡迎。 ”

《項鍊》主人公新解:雖然虛榮,但是可敬

羅瓦賽爾太太為貧窮的生活感到痛苦,她想過好日子。這樣的想法可恥嗎?並不。實話實說,這世界上的大多數人,哪一個不想過錦衣玉食、令人羨慕的日子呢?哪一個人,願意整天為了生活奔波勞碌、窘迫困頓呢?大家只是普通人,不是聖人,沒有聖人那樣“安於貧困、超凡脫俗”的情操,普通人都想要更好的生活,羅瓦賽爾太太也一樣。更何況,按照如今的價值觀來說,安於現狀才是“鹹魚”、是“不思進取”、是“消極”,追求財富和地位,才是正能量、是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啊!

  • 從社會現實來講,羅瓦賽爾太太有追求好日子的資本

主人公羅瓦賽爾太太,是一個外表十分出色的女人。她美麗、嬌豔而又風韻,她有本能的審美、有靈活的腦筋、天生的聰明,只是出身在普通的家庭,又嫁了一個普通的小職員。

《項鍊》主人公新解:雖然虛榮,但是可敬

可能有人會說,羅瓦賽爾太太自恃美貌、覺得自己美就該過好的生活,這種想法有些三觀不正。這樣的評價,實在有點過於嚴苛了。羅瓦賽爾太太的美貌是事實;古往今來,人們追捧美貌也是事實;外表出色的人比長相普通的人,容易獲得好處、人生更加順利更是事實。否則,從古至今,為何有那麼多人,為紅顏薄命、美人遲暮而惋惜?為什麼人們會嘲笑東施效顰?為什麼許多明星業務能力差,憑一張臉就可以賺到別人一輩子也賺不到的錢?

靠臉確實可以改善生活甚至改變命運,這是人世間存在的規則。

連作者莫泊桑也說:“女子原就沒有什麼一定的階層或種族,她們的美麗、她們的嬌豔、她們的丰韻就可以作為她們的出身和門第。”

這句話可能在現在不是很準確,因為在現代社會,女人可以靠自己努力工作而獲得錢財和地位,然而在過去的時代,女人的才華和思想都被整個社會禁錮、壓迫,如果出身不好,想要翻身,臉是唯一的通行證。

《項鍊》主人公新解:雖然虛榮,但是可敬

因此羅瓦賽爾太太自恃美貌可以理解,這不是罪過,甚至連道德方面的缺失也不算。起碼她沒有因為想過好日子,就出賣自己的肉體、出賣自己的靈魂,她遵守著做人的底線,在乎自己的尊嚴,她只不過是平日裡幻想一下有錢人的生活,以及為了參加晚會跟朋友借首飾。非要批判她的話,這個天真單純的小婦人,充其量只是有點虛榮和好面子罷了。

羅瓦賽爾夫婦:雖然虛榮,但是可敬

羅瓦賽爾夫婦確實為了自己的虛榮而付出代價,但絕不算“自食惡果”、“惡有惡報”之類。

他們的遭遇,更多的是因為命運的無常。普通人的生活就是這樣,命運掀起一簇小小的浪花,就足以令我們的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令我們的人生遭受滅頂之災。而在這場滅頂之災中,我看到了羅瓦賽爾夫婦可敬的地方。

《項鍊》主人公新解:雖然虛榮,但是可敬


  • 可敬之一:科員丈夫的愛

羅瓦賽爾先生是一個平凡的小科員,但他有著許多人性的閃光點。

他總是對生活充滿感激,對擁有的一切表達讚美之情,每次吃飯,面對普通的飯菜,都心滿意足地說:“啊!世界上哪有比它更好的東西!”

更令人動容的是他對太太的愛。當羅瓦賽爾太太因為沒有合適的禮服出席晚會而哭泣時,他充滿了慌張和擔憂;當羅瓦賽爾太太說出做一件禮服需要四百法郎時,儘管他臉色發白(因為他身上恰好有四百法郎、本來準備給自己買一隻獵槍),但他還是把錢給了太太,希望她能做件漂漂亮亮的衣服;當太太在晚會上大出風頭時,他在沒人的小客廳裡耐心地等她;當晚會結束時,他怕太太冷,連忙拿出帶來的衣服給他披上。

《項鍊》主人公新解:雖然虛榮,但是可敬

想想現在的有些丈夫,妻子買件稍貴的衣服,他們就橫加指責;妻子逛街時間長一點,就不耐煩。跟他們相比,羅瓦賽爾先生實在是寬容大量、體貼溫柔極了。

更不用說,當羅瓦賽爾太太丟了鑽石項鍊後,儘管他臉色發青,儘管他對未來充滿了恐懼和擔憂,但還是義無反顧地拿出了父親留下的一萬八千法郎,並且不顧一切地簽下了許多借據。

人們都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但羅瓦賽爾先生沒有“獨自飛走”,儘管他明白,如果幫太太還這些債,他以後就沒有任何精神和物質上的享樂可言了,但他還是這麼做了,甚至都沒有責罵對方。這樣的真愛,不令人敬佩、不令人羨慕嗎?

  • 可敬之二:羅瓦賽爾太太的堅強和守信

羅瓦賽爾太太雖然是一個有虛榮心的人,但當項鍊丟失的事情確定後,她的第一反應是:“羅瓦賽爾

大太嚐到了窮人的那種可怕生活。好在她早已一下子英勇地拿定了主意。這筆駭人聽聞的債務是必須清償的。因此,她一定要把它還清。 ”

乍然面對鉅額債務,決心一定要還清,這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就是現在的許多人,也沒有辦法堅強面對,很多人選擇逃,還有些人甚至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這樣就不用揹負債務了。

我曾經認識兩個人,一個姓趙,一個姓張。趙某和張某原本家庭富裕,兩個人合夥做生意,結果生意出了問題,不僅血本無歸,還欠下幾大百萬的債務。趙某將家裡的積蓄全部拿出來,又賣了房子車子來還債,因為他傾其所有去還債,兒子原本談好的婚事吹了,一家人過了十多年貧困的日子。

而張某呢,欠債後不久,一家人就躲到外地去了,有人勸張某像趙某一樣賣房還債,張某的老婆說:“絕對不會賣房子,我就是死,也要死在我的房子裡!”過了七八年後,債主也覺得心累,不追著張某要債了。張某一家人又回到了老家,兒子娶媳婦生孩子,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很多人為趙某感到嘆息,都說趙某傻,要是當初跟張某一樣欠債不還,就不會搭上一家子的幸福了。選擇還債要揹負巨大的壓力、賭上下輩子的幸福,欠債不還卻可以繼續瀟灑,怪不得世界上有那麼多的老賴了。

《項鍊》主人公新解:雖然虛榮,但是可敬

而羅瓦賽爾夫婦是怎麼做的呢?決心要還錢後,他們辭退了女僕,搬了家,租了一個頂樓的房子。羅瓦賽爾先生白天上班,晚上給人做抄寫的工作掙外快;而羅瓦賽爾太太立刻拋棄了原先的一切幻想,家裡的笨重活、廚房的膩人工作都自己幹,垃圾自己倒,水自己扛上樓,甚至為了一兩個銅板,在菜市場跟人討價還價。

十年來為了還債,羅瓦賽爾太太不復從前的青春貌美,她看上去蒼老了,也更加堅強了。從溫室裡的花朵,變成了敢作敢當的婦人。

當她終於還清了債務,在街上遇到那個朋友時,她沒有覺得此刻的自己很窘迫,而是覺得,自己可以堂堂正正地去面對朋友了。只是當她驕傲地講述自己這些年為了還債做出的努力、現在終於輕鬆了時,朋友卻告訴她,那串項鍊是假的。

因為虛榮而被命運戲耍了的羅瓦賽爾夫人是可悲的,但是,她的信守承諾,她決心還債的勇氣和堅強,毫無疑問,是無比令人敬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