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萬多留學英國的小學生,背後是國內一些家長盲目崇洋的教育觀

最近,中國國內的疫情狀況得到很好的控制,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也會取得最終的勝利。但是中國之外的一些國家卻因為措施不當,如今正在經歷新冠狀肺炎的強烈影響。而一切原本在國外躲避疫情或者在國外留學的人看到國內狀況的好轉,又想急於回到國家,但是這些人回到國內之後的一些行為確實讓人們不滿,從最近陸續的一些報道來看,這些人的行為無疑讓人憤怒。


1.5萬多留學英國的小學生,背後是國內一些家長盲目崇洋的教育觀


作為中華兒女的一部分,我們理應關懷我們的同胞,而我們的國家在疫情之後採取的行動讓我們看到了大國的責任,積極有效的措施以及政策讓我們體會到了國家的力量。而同時,如果不是這次疫情,我們也不會聚焦於過國外的留學生群體,尤其是中國的留學生群體年齡分佈不僅僅是高年齡群體,如今越來越多的青少年留學生群體讓我們注意。


1.5萬多留學英國的小學生,背後是國內一些家長盲目崇洋的教育觀


如果沒有這場疫情,我們很難知道去英國留學的小學生已經高達1.5萬多,雖然相對於整個中國人口群體來說,這只是很少一部分,但相較於過去時間裡的留學生數量來說,這應該是猛增的。這也僅僅是英國的一部分中國留學生,再加上德國、法國、美國等國家,基本上應該還會有不少,甚至還可能在國外是從小開始接受別人的教育體系與教育觀,完成整個學習生涯。


1.5萬多留學英國的小學生,背後是國內一些家長盲目崇洋的教育觀


留學不是什麼異象,因為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群體。相較於古代封建王朝時期的中國人,如今人們的思想開放,視野開闊,有了更多和國外交流的機會。而走出去也能拓展孩子的視野,鍛鍊孩子的國際性思維,是有利於成長的。但是,要知道,留學常說的學人之長,並非受其影響價值觀,一些在外留學的學生是很難再回到自己的國家的。

而這次1.5萬多名在英國留學的小學生,讓我們看到了現在留學教育的龐大規模。中小學的教育對一個人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時期,孩子的價值觀、人生觀的形成都是在這個時期,也就是說作為基礎教育,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如果能夠有效引導,是能夠對國家做出重大貢獻的。這也是我國十分重視基礎教育的原因,孩子才是未來,是國家的後備力量。


1.5萬多留學英國的小學生,背後是國內一些家長盲目崇洋的教育觀


而如今這1.5萬多的小學生走出國門,在別人的國家學習別人的知識,自然會或多或少的受到其他國家的影響。試想一下,清朝末年派去歐美國家學習的幼童們,後來反而成為了推翻清朝的主要力量。雖然說今天的國家實力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轉變,但這些成長生活在其他國家的孩子,接受的教育是別人已經成體系的價值觀,這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他們會無意識的用他們已經根深蒂固的思想去思考問題。

留學從來不是個問題,因為國家之間需要開放交流,需要相互合作,當然也包括互相學習,現在越來越多的留學生群體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相信不少人身邊也有在國外留學生的存在,當然這些人大多都是在大學之後選擇出國深造,好給自己的學歷鍍點金,當然這種形式已經存在了很長的時間,因為在教育體系裡面,留洋好像就會顯得高大上,甚至在和別人的競爭中也會佔據不少的優勢,還可以拿到更高的工資,這也許是父母想要孩子留學的一個重要原因。


1.5萬多留學英國的小學生,背後是國內一些家長盲目崇洋的教育觀


可能大學之後的留學還有著孩子自己個人因素的存在,那這些小學生的留學則完全就是受父母的影響了,因為在父母的安排面前,他們的選擇就顯得無足輕重。而父母的這種強加式的教育模式,對於一個孩子的成長來說並不是有利的。那麼我們不妨來分析,這些父母為何要將自己的孩子從小送出國學習。

1、首先是留學帶來的未來機會的轉變。留學在國內好像一直是一個熱潮,走出國門學習才代表與國際接軌,在對未來發展來說一個很好的優勢,能夠佔據先機,增強競爭力。


1.5萬多留學英國的小學生,背後是國內一些家長盲目崇洋的教育觀


2、一些父母對於國內教育的不認可。有些父母認為國內的教育更開放,能夠給孩子更多的發揮空間,但他們忘了,學習還是要靠自己。雖然國內的教育是有一些問題,但也已經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人才,國家也在不斷的完善發展,是值得信任的,在他們的認知裡,國外的空氣也許才是最新鮮的吧。

3、這些從小留學生的孩子大多數都可能是富二代或者官二代,也許是為了鍛鍊培養他們,也許就是純粹想要他們從小與別人不一樣,顯得自己高人一等,給他們送去了國外。要知道,讓一個小地方的窮孩子想象去留學的日子,這無疑是讓他去登天,所以優越的家庭條件使得這些父母讓他們的孩子走出國門,接受異國教育。


1.5萬多留學英國的小學生,背後是國內一些家長盲目崇洋的教育觀


當然,這些父母送自己的孩子去國外上學,是考慮過許多的,也許是因為身邊朋友的影響,也許是個人的主觀原因,在他們的認知裡,只有走出去才能顯得自己的獨特,才會有更好的未來。

我們不排斥這種把孩子送出去教育的形式,因為他們有條件、有能力,但是他們還是需要站在中國人的角度上來思考問題。他們從小接受西方教育,腦子裡早已是他們的價值觀,如果日後想要他們在建設國家,那根本是不可能的。最多可能就是學成之後,來中國撈金賺錢,再去改個國籍,這樣的人我們反而讓人們去唾棄。


1.5萬多留學英國的小學生,背後是國內一些家長盲目崇洋的教育觀


確實留學生群體因為一些人的行為早已讓人們的思想發生了一定的轉變。他們在國外因為一張不一樣的臉龐被別人排擠欺負,但是回到國內之後,又覺著自己的經歷豐富,高人一等,這就是典型的自信心不足,需要靠一點虛榮的東西來不足。中國的教育並不差,中國的大學目前已經取得很大的發展,教育體系得到很大的完善,對於一個孩子的培養我們有專業的團隊,教育政策也讓更多的孩子能夠健康成長。


1.5萬多留學英國的小學生,背後是國內一些家長盲目崇洋的教育觀


其實這些家長大可不必這麼費事,畢竟我們成長生活在這片土地之上,我們對它有真摯的感情,留學並非不可,也許國內的風光也足夠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