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30到40歲的留守婦女,平日最擔心發生什麼?最需要什麼?

新大風歌


留守的種地都是機械化也幾乎沒多少體力活,現在治安非常好不存在性侵。至於出軌也不是農村人的專利,城裡人可以說是老師!



保羅上海


農村30到40歲的留守婦女,平日最擔心發生什麼?最需要什麼?

一看到這個問題,我就特別心痛,心痛什麼?心痛“留守婦女”這個詞,心痛“留守婦女”這類人。

為什麼叫“農村留守婦女”,當然是丈夫們出外打工掙錢了。農民依靠幾畝承包地,除了能解決溫飽,再沒餘錢做什麼事了,靠種莊稼達小康,只能是農民的理想了。但是農民也要生存下去,也要跟上社會的步伐,這無非就是要增加收入,那麼農村的青壯勞力只有出門打工掙錢,成為所謂的“農民工”。

丈夫出外掙錢,有的是年頭出,年尾回。妻子留在家中,上有老人,下有小孩,還有可能要種田地,家禽牲畜等,都落在妻子們的肩上。夫妻間兩地分居,還要為家中日常生活鎖事勞作,可想而知,留在家中的妻子付出也是相當大的。誰不想夫妻團圓,一家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我作為一名農民,對留在家中的妻子們,是很理解的,社會上還給她們一個名詞叫“留守婦女。”真的很心痛她們,難道她們願意做“留守婦女”嗎?

迴歸問題,留在家中的她們擔心什麼,需要什麼?我提出我的幾點分析。

一、丈夫不在家,她們最擔心家中老人生病,小病需要人照顧,大病還要住院,搞不好丈夫還要回家,不但掙不上錢,老人看病還要花錢。農村人最擔心生病,昂貴的醫療費,即使有醫療保險,還是解決不了大問題。

二、擔心孩子教育不好,尤其是男孩子,媽媽對孩子們的教育和影響,與爸爸總是有區別的。

三、三四十歲婦女,正處於人生的成熟期,象盛開的花一樣。農村總有幾個好吃懶做的光棍,二流子,知道人家丈夫不在家,會騷擾她們,糾纏她們,甚至有強迫行為,這也是“留守婦女”們擔心的。

四、現在手機很普及了,夫妻兩地分居,每天可以靠視頻,電話來互道關心,假如丈夫的電話突然聯繫不上,這是“留守婦女”們很擔心的事。

五、擔心丈夫在外面說掙不到錢,或做什麼小生意,小工程,搞虧了。她們之所以能默默的付出留在家中,還不是想丈夫多掙點錢。

六、擔心丈夫們在外面沾花惹草。

七、有少數的留守婦女,難耐寂寞,或經不住其他男人誘惑,發生地下情。她們最擔心被丈夫知曉,更擔心丈夫突然回家發現。

八、留守婦女們最需要什麼?當然是需要丈夫在身邊,還能掙到錢,一家人快樂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以上八條,就是本人對此題的解析,個人觀點,僅供討論,此題就此作答,請條友們賜評!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我,咱們共同探討農村話題)


淨土TC


留守婦女是農村中的普遍現象,特別是農村向城鎮化轉型過程中,夫妻雙方分居兩地,男人外出掙錢,省吃儉用,寄回家中。女人在家管理田地,照顧老人和小孩,如此才能做到家庭和賺錢兩不誤。一個人常年擔負家庭重任,對留守婦女來說非常不易,有許多的擔驚受怕,有許多的內心渴望,下面,咱就來簡單分析一下。

留守婦女的艱苦,首先是生活上沒有幫手,尤其是農田中的力氣活,對於瘦弱的女人,都是很大的考驗。留守在家,又易遭閒話,所以,能不找人幫忙就不找人,能自己扛就自己扛。我的表嫂就是留守婦女,田裡的重活都是找自家兄弟去幹的,但畢竟不是一個村裡,有時兄弟照顧不到,受苦只能自己默默嚥到肚子裡。

30~40歲的年齡,正是孩子懵懂時候,教育學習要牽扯很大的精力。一定別小瞧孩子教育的問題,在農村,有的地方仍然要早起晚歸,風雨無阻地接送。回家後,要吃好喝好侍弄,還要檢查作業,裡面的苦也不亞於田地勞作。

而父母大多是五六十歲的老人,逢上個有病有災的,簡直是叫天天不應,喊地地步靈。醫院看護必須去,孩子方面也纏著你,老人孩子兩頭忙,其中的苦不是一般人能品來的。

體力上的勞累還好說,關鍵是天各一方,看不見,摸不著,讓人心累。男人的工作怎樣?累嗎?苦嗎?會不會樂不思蜀,把錢給了另外女人。看到媒體上介紹搭夥夫妻,這會讓多少的留守婦女徹夜難眠。

總之,留守婦女現象屬於農村城鎮化建設過程中的一種自然現象,希望全社會都來關懷留守婦女問題,給予她們生活中的關愛。朋友,您說呢?


流水無聲


老話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上有老下有小,使得有些女人成為了出外打工者的“靠山”,“婦女能頂半邊天”是真實的生活寫照。只有家裡安排妥當,男人外出打工賺錢才心安。那麼,這些30~40歲的留守婦女,平常最擔心什麼?最需要什麼呢?


最擔心自己的男人:女人守家待業,照顧老人和小孩,是男人的靠山;同樣,男人一樣是男人的靠山。一個女和一個子,組成一個好字,一個圓滿的家庭。在這個家庭裡,誰也離不開誰,從結婚開始,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對新人一生的相依相伴。在次基礎上,女人希望丈夫平安,多賺錢,女人把家裡照顧好,日子才能過的更加美滿。


那麼,她們最需要什麼?最需要丈夫對自己的關愛。哪怕只是精神上的撫慰,也能夠寬慰女人。老話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女人既然能夠給一位男人生兒育女,照顧老人,就是一位賢妻良母。她們這個年紀,已經過了少女時代對愛情虛無縹緲的幻想,更多的是老實本分的照顧家人。這需要男人給她精神上的支撐,如果一位出外男人打工的男人,忽略了這種精神撫慰,留守婦女會很孤獨,不利於家庭關係的穩定。

因此,在外打工的男人,要做留守婦女心中的“白馬王子”,哪怕只是一個民工,只要踏實肯幹,勤勞本分,足能夠獲得妻子的體諒。當然了,如果出門在外,一個人吃飽不餓,不管妻子的感受,妻子在物質和精神上沒有依靠,日子就無法過得安穩。為此,出門打工的老少爺們,一定要做妻子的“守護神”,努力賺錢,讓家裡的生活過的好一點,再好一點,留守婦女也就不會擔心,會滿足了。


三農的高度


其實許多留守婦女最擔心發生的事有3件;第一最怕農活無人幹;在農村生活,最主要的經濟來源還是種植,因此她們需要每天下農田幹活,平常鋤草,打藥倒無所謂,自己辛苦點也能幹過來,可以一旦到了農忙的時,勞動強度十分的大,她們也是有心無力。但眼瞅著莊稼成熟了又不能白仍了,因此她們最怕到農忙時無人來耕種。

第二最怕有人來欺負自己;男人外出打工後,家裡只剩下老人孩子和婦女,因此每到深夜,他們就早早的把大門關上,不敢出去。雖說現在農村的治安已經很好了,但是她們也生怕村裡面的二流子或者喝醉酒的人,來敲門惹事。遇到這種情況她們也不能給周圍的街坊四鄰訴苦,生怕惹來閒話。真是有苦難言!

第三最怕老人孩子生病;繁重的田間勞作,加上照顧老人,撫養孩子,收拾家務等等。這是他們每天需要忙碌的事,平常沒事的話還行,可是一旦老人和孩子都生病,她們算了慌了,手忙腳亂的很容易讓她們產生失眠,焦慮等的身心健康問題。

而他們最需要其實就是丈夫的關心,每天面對著空蕩蕩的房子,尤其是到了夜裡,面對著牆壁,這種孤獨寂寞只有她們知道,但也只能默默忍受。而在他們內心深處,最需要的就是丈夫每天能打來電話,陪她們聊聊天。能隔三差五的回來一趟更好不過!


木原園


在農村,30到40歲的留守婦女,平日最擔心發生什麼?最需要什麼?

其實許多留守婦女最擔心發生的事有3件;第一最怕農活無人幹;在農村生活,最主要的經濟來源還是種植,因此她們需要每天下農田幹活,平常鋤草,打藥倒無所謂,自己辛苦點也能幹過來,可以一旦到了農忙的時,勞動強度十分的大,她們也是有心無力。但眼瞅著莊稼成熟了又不能白仍了,因此她們最怕到農忙時無人來耕種。

第二最怕有人來欺負自己;男人外出打工後,家裡只剩下老人孩子和婦女,因此每到深夜,他們就早早的把大門關上,不敢出去。雖說現在農村的治安已經很好了,但是她們也生怕村裡面的二流子或者喝醉酒的人,來敲門惹事。遇到這種情況她們也不能給周圍的街坊四鄰訴苦,生怕惹來閒話。真是有苦難言!

第三最怕老人孩子生病;繁重的田間勞作,加上照顧老人,撫養孩子,收拾家務等等。這是他們每天需要忙碌的事,平常沒事的話還行,可是一旦老人和孩子都生病,她們算了慌了,手忙腳亂的很容易讓她們產生失眠,焦慮等的身心健康問題。

而他們最需要其實就是丈夫的關心,每天面對著空蕩蕩的房子,尤其是到了夜裡,面對著牆壁,這種孤獨寂寞只有她們知道,但也只能默默忍受。而在他們內心深處,最需要的就是丈夫每天能打來電話,陪她們聊聊天。能隔三差五的回來一趟更好不過!

那麼你對此是怎麼看呢?


阿阿忠忠


農村留守婦女平日最擔心的是家中老人孩子突然患病家中醫院兩頭跑,孩子在學校調皮搗蛋被老師約談,還有時不時的被人跳牆入院的騷擾。

最需要的是解決體力勞動和生理需求,俗話說30如狼40如虎,漫漫長夜真的不是每個女神都能熬得住的。因此農民工朋友儘量就近就業,迫不得已要出遠門打工的一定要抽出時間多回家照顧一下自己的老婆。畢竟家是港灣,錢再多港灣沒有了也不幸福!您說呢?




李建勳


一擔心男人不寄錢!二擔心村幹部,鄉幹部白天黑夜上門慰問!,,,三擔心男人突然半夜回來,,,,最需要孩子他表叔來幫忙耕田,,,,!


用戶5250475974576


你好,很高興能為您解答問題。你說的在農村30到40歲的留守婦女最擔心什麼?作為一個在農村生活的寶媽,也算是有代表性的回答這個問題了。我覺得最擔心最怕的還是以下幾點:

1、擔心丈夫外遇,讓自己陷入困境。

一般留守婦女都是因為有了孩子,而家庭條件又不是很好,但是又不放心孩子,所以就選擇了回家帶孩子。但是家庭肯定也要有個經濟來源,所以丈夫都是在外面工作的。如果丈夫在外面有外遇,那對她們來說是晴天霹靂的消息。

有了孩子的女人一般都想這個家能幸福永存,因為就算不為自己也要為孩子。比如我雖然只有二十多歲,但是也最擔心這種情況發生。男人有外遇了,就會不顧家了,而且很容易隨時家庭破裂,到時候我怎麼辦?孩子怎麼辦?離婚的女人不好再嫁,再且也捨不得孩子,所以這就是我最擔心發生的事了。

2、擔心丈夫出事

作為一個結婚有了孩子的女人,她每天就盼著丈夫早點回家。但是如果丈夫在外工作,只想每天都能聽到他的聲音,知道他是否安全,這樣就心安了。對於一個有家庭的女人,丈夫就是她心裡的天,如果丈夫出事了,那天也塌了。

我們村有一個婦女,記得在十幾年前,她的丈夫突然得病沒多久就走了,她哭了好多天,眼睛也因為這場痛哭得了眼疾,那年她才三十歲多一點。後來她孃家勸她改嫁,她不肯,她說要替丈夫守住這個家,她也不能讓孩子受委屈。於是她就自己帶三個孩子,什麼苦力活都做,一直到現在,你說苦不苦?

3、擔心孩子出事老人生病

一般留守婦女回到農村除了帶孩子還要照顧老人的,因為她們也一般都有不少的農活要做,所以也不能時時刻刻去看著他們。在農村經常發生的事情就是突然孩子老人生病,那可是會讓她很著急的。因為農村交通不方便,就算路況不錯,但也沒車啊。就算有車,那也是摩托車電動車,孩子生病了還能搭著去醫院,但是老人病了就難搞了。因為本來就是老人,再加上病了,這個兩輪的車他們可能坐不好,一不小心就摔下來了。就是一句話,就醫不方便,救急更難,隨時會耽誤導致更嚴重的事情發生。

另外,還有因為農村治安也沒有城市好,所以最近農村經常會有壞人闖入偷東西偷小孩。前面我們附近的村莊就出現了幾次,孩子在村道上玩,突然被人拖上面包車就跑了。而農村人有車的基本上都是摩托車,那些有汽車的人家你也不可能馬上找到車主去追,這個時候怎麼辦?報警?等警察到了,人家早就跑遠了。所以這也是我們作為農村寶媽最擔心的事情了。

以上就是我作為農村寶媽的一些看法,這些也是我最擔心的事情,我想,其他那些留守婦女應該跟我想的差不多,除此之外應該也沒有其他了。


農村珊珊姐


近年來去城裡打工的年輕男人越來越多因為生活所迫,家裡生活孩子上學他們也不想背景離鄉誰不想老婆孩子熱炕頭。作為留守婦女每天也要承受著巨大的生活負擔,精神壓力等。特別是30到40歲的留守婦女,負擔最重,承擔的責任和扮演的角色最多。但是時她們受到的關注卻最少。因為丈夫常年在外務工,一年可能就回來一兩次。而農村留守婦女又處於三四十歲青壯年時期,對於夫妻之實生活,是非常渴求的,但長期得不到滿足,導致對身體有損害。再者距離就帶來了隔閡,很多夫婦就是因為這樣慢慢的就沒話說了,最後感情也淡了於是就選擇了離婚。在農村,一般來說,父母與子女是分開居住,也有自己的地,也要幹農活,一旦丈夫外出打工,一年就只有在春節時回來一次,如此,全年中,不僅自己的地,需要自己幹,公婆因為年齡大,甚至可能身體也不太好,需要留守的兒媳婦幫忙幹活、照顧年邁、體弱多病的父母。最怕老人孩子生病;繁重的田間勞作,加上照顧老人,撫養孩子,收拾家務等等。這是他們每天需要忙碌的事,平常沒事的話還行,可是一旦老人和孩子都生病,她們算了慌了,手忙腳亂的很容易讓她們產生失眠,焦慮等的身心健康問題.能想到的就這麼多希望大家補充,回答的還滿意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