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艘051型驅逐艦同時退役,作為第一代國產驅逐艦,它們都有哪些光榮歷史?

天下布武


隨著054/054A、056/056A型護衛艦、052/052B/052C/052D型驅逐艦,甚至055型萬噸大驅的服役下水,作為海軍國產第一代051型驅逐艦徹底退役,就成了歷史的必然。

5月16日,據觀察者網消息,旅順某軍港碼頭,北部戰區海軍某驅逐艦支隊官兵整齊列隊,為即將同時退役的國產第一代導彈驅逐艦109開封艦、110大連艦、134遵義艦和164桂林艦隆重舉行退役儀式。

此舉,意味著目前海軍僅剩下了165湛江艦和166珠海艦尚在軍中服役,其中,據2019年1月30日《珠海特區報》報道稱海軍166珠海艦即將退役,珠海市政府正“積極申請新入列艦艇繼續以‘珠海艦’命名”。

166珠海艦,是17艘051型驅逐艦最末一艘,也是此型艦中現代化程度最高的一艘艦,上了海紅旗-7防空導彈和2座3聯裝反潛魚雷發射管,除了首艦105濟南艦改造了直升機庫以外,所有051系列的驅逐艦都沒有反潛直升機和機庫,因此作戰能力大打折扣,因為年代久遠性能落後,徹底退役都是板上釘釘的。

在055型萬噸大驅101南昌艦鐵定服役北海艦隊,且艦隊又添加了117艦、119艦、120艦等052D型神盾艦的背景下,北海艦隊選擇了將4艘051型驅逐艦集體退役,包括從東海艦隊調過去的134艦、從南海艦隊調過去的164艦,以及本身就是的109艦和110艦,被國內軍迷戲稱“養老支隊”的驅10支隊,歷來是海軍所有驅逐艦支隊中實力最弱的,北海艦隊終將迎來大換裝。

目前,驅10支隊擁有4艘051型驅逐艦,即109艦、110艦、134艦和164艦,4艘053H3型護衛艦527艦、528艦、564艦和565艦,以及2艘054A型護衛艦576艦和579艦。

其中,051型驅逐艦滿載排水量僅3650噸,還不如滿載排水量4200噸擁有導彈垂髮系統的054A型護衛艦先進,甚至排水量不足2400噸的053H3型護衛艦的戰力都在051型無防空導彈的134艦和164艦之上。

隨著南海艦隊166艦即將退役,051型驅逐艦似乎僅剩下了南海艦隊的165艦,此艦前幾年剛進行了現代化改造,更適合在南海執行戰備巡邏任務,本身就已經是事實上的南海艦隊巡邏艦大隊的旗艦,率領053H1G型護衛艦和053H3型護衛艦的龐大艦群,加之數量更為龐大的037系列反潛護衛艇和導彈護衛艇,長期奮戰在南海有主權爭議海域,因此165艦一時半刻還不會退出現役,依然在軍中發揮餘熱。

051型驅逐艦,當初研發設計製造目的就是為了在預定的八十年代初發射洲際導彈時充當護航艦艇,當時海軍從蘇聯引進的4艘驅逐艦包括65型火炮護衛艦和6601型魚雷護衛艦航程都太短;同時考慮到了與對岸作戰時,有強大的對岸基打擊火力,裝備了前後兩座龐大的76式130毫米雙管艦炮,以及2座3聯裝海鷹-2反艦導彈發射架,沒有裝備防空導彈和反潛魚雷也沒有反潛直升機和機庫。

051型驅逐艦的退役,都是艦齡30年以上的老艦,每艘艦本身都有光榮的歷史,航跡都遍佈了祖國的萬里海疆,全都有效地履行了維護祖國統一、保衛國家海洋權益的神聖使命,且為海軍現代化建設或多或少立下了功勳。

1980年5月,由東海艦隊131艦、132艦;南海艦隊161艦、162艦;以及北海艦隊106艦、107艦、108艦等7艘051型驅逐艦,與X950號遠洋油水補給艦、遠望1號遠洋航天測量船等組成的海上特混編隊,連續航行1個月,航程約1萬海里。

在此過程中,051型驅逐艦編隊有力地粉碎了日美澳等國對我洲際導彈測量船隊的干擾和破壞,出色地完成了東風-5洲際導彈的發射試驗測量,打撈回收和護航任務,不僅標誌著中國地地戰略導彈技術達到了新的水平,也意味著中國海軍從此將逐漸走向遠洋。

作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海軍絕對的主力水面艦艇,051型驅逐艦無疑是一款馳名中外的戰艦,擁有強大的反艦作戰能力,在當時有“逢敵必亮劍”的氣魄和膽量,以及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七十年代時,蘇美海軍水面艦艇常在中國大陸領海線外活動,正是051型驅逐艦憑藉大威力大射程的反艦導彈,在遠處對其進行跟蹤和監視,維護了祖國海疆的安全。

1985年11月18日至19日,051型驅逐艦滿載排水量僅3650噸的133重慶艦奉命單艦在對馬海峽監視蘇聯海軍滿載排水量2.5萬餘噸基洛夫級舷號050的“伏龍芝”號核動力巡洋艦,133艦勇猛地直插伏龍芝號核動力巡洋艦,這一幕有幸被飛臨對峙現場上空的日本海上自衛隊攝影師柴田三雄在直升機上拍下,成為弱小的海軍面對當時超級大國海軍挑釁毫不示弱的象徵,極大鼓舞了中國軍民的鬥志,這張圖片迄今為止依然能在網絡上搜索到,有興趣的讀者可自行搜索之。

正是有了051型導彈驅逐艦,海軍艦艇開始有能力覆蓋南沙島礁,為“近海防禦”這一戰略的實施提供了有力支撐,1984年南海艦隊組織了161艦、162艦、163艦等051型驅逐艦進行了遠航,並經南沙至赤道附近,於5月12日在祖國最南端的曾母暗沙拋錨,163號南昌艦由此被譽為“曾母暗沙第一錨”。

儘管051型驅逐艦缺乏有效的防空、反潛火力;艦體結構設計落後,機艙之也缺乏足夠的防護,設計抗沉和抗損性不佳,特別是艦員生活條件非常差,作為軍迷個人曾經多次登上051型驅逐艦,對沒有餐廳部分老艦沒有空調,水兵居住條件十分惡劣的此艦印象極深。

但051型驅逐艦畢竟是海軍現代化的發韌之作,以落後的艦載武器保衛了祖國領海數十年,為更先進的052系列驅逐艦乃在055型驅逐艦的誕生打下了非常堅實的基礎。


國平軍史


國產051級驅逐艦(北約稱旅大級),是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一代驅逐艦,這個級別的大部分艦艇艦齡都已經超過30年。隨著國內新型艦艇的不斷下水,逐步退役051級驅逐艦,是國內海軍艦艇更新換代的必經之路。在現代化戰爭中,質量要比數量更加重要,在未來055級驅逐艦達到一定的服役數量之後,051級驅逐艦將會逐漸的退出歷史舞臺。


這次退役的四艘051級驅逐艦分別是:開封艦、大連艦、遵義艦、桂林艦。開封艦服役於1982年12月25日,在2019年5月16日退役,在退役之前開封艦已經服役長達36年,是我國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海防主要艦艇之一。開封艦在下水後經過了兩次現代化的改造,在1991年的時候開封艦將原有的高炮改成了“海響尾蛇”防空導彈,大大提升了艦艇的防空能力。到了九十年代末的時候,開封艦再一次進行升級改造,換裝了新型的雷達,將原有的半自動防空炮換成了全自動防空炮,換裝了鷹擊-83反艦導彈,再一次提升了作戰性能。


大連艦曾經是北海艦隊的旗艦,服役於1984年12月26日,在退役前已經服役34年。同開封艦一樣,大連艦也進行過兩次現代化改裝。在1987年的時候,大連艦加裝了新型的雷達和作戰指揮系統,2002年的時候,大連艦進行了同開封艦類似的第二次現代化改裝。大連艦在1988年的時候曾經參加過南海的軍事鬥爭,在南海駐紮了長達半年的時間。


遵義艦的服役時間是1984年12月28日,同大連艦僅僅相差兩天。在1996年的時候,遵義艦參加了當時的臺海大演習,是當時我軍的主力戰艦之一。遵義艦在04年的時候進行過大規模的現代化升級改造,升級後的遵義艦成為了當時我軍最先進的指揮。

桂林艦是這四艘軍艦裡面最後服役的,桂林艦服役於1987年的7月10日,退役的時候艦齡不到32年。桂林艦建造的時候,國內的051級驅逐艦建造技術已經非常成熟,桂林艦在下水的時候,還獲得過優秀產品獎。桂林艦在2004年之前一直服役於南海艦隊,在2004年調到北海艦隊,直到今天退役。051級驅逐艦在我國驅逐艦歷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雖然051級驅逐艦沒有達到當時的國際一流水平,但是這個型號軍艦的出現,為我軍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為後來052級驅逐艦的研製,以及現在055驅逐艦的研製都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