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為什麼從2011年開始,把牛糞羊糞人糞都計算入gdp數據呢?這樣是否合理?

瓜太郎


我是2016年底被國內一家手機ODM企業派駐到印度負責某品牌手機的生產製造,在印度待了兩年多時間,印度的真實發展情況已經超出了我們的想象,很多沒有去過印度的朋友都被誤導,甚至嘲諷印度的發展。下面我就來介紹下自己在印度的所見所聞,以及印度的實際發展。

首先是印度的教育和醫療免費,每年印度政府20%多的GDP用於教育和醫療支出,這點遠遠超出了我們的福利。我去過幾次印度公立醫院看病,不需要出示任何證件,直接填寫名字就可以看病,看完後醫生開藥,拿藥也是免費的,而且像感冒之類的吃藥藥物很快就好了。


我看病開藥的單子

其次是印度的工業發展很快,基本印度的大城市新德里、孟買、清奈、班加羅爾等都有無數的中資或者中印製造業公司,手機企業華米OV全部在印度有工廠,製造商TCL、富士康、偉創力、三星、海爾等無一例外全部在印度有工業園。基本上和中國上世紀九十年代差不多,引進臺資和日資製造業企業。目前印度普通工人的月工資基本1000rmb左右,人口正處於紅利期,對於製造業而言,非常有優勢,所以印度的工業發展非常快,也許要不了三十年,印度就會取代中國成為製造業大國。
我們公司的貼片線體

組裝線體人員培訓

再者就是印度的服務業,雖然印度目前的交通和基礎建設不如我們,但是印度總理莫迪在不停的學習中國的改革開放成果,不停的加大基礎建設投資,印度的鐵路網和交通網也規劃出來,呈鑽石💎型,可能實現印度全境的四通八達。


印度的火車和站臺
火車內部的情況
印度的購物廣場和我們的差不多

孟買國際機場還算比較大氣豪華

當我們在嘲笑印度的同時,印度在發憤圖強,始終把我們作為他們的最大競爭對手,無論是經濟還是軍事,均和我們進行競爭和對比。正如當面毛主席帶領中國跑步向美國靠攏一樣,如今的莫迪正帶領著一群年輕的阿三想超越我們,所以我們一定要正視別人的進步和自己的不足,努力拼搏負重前行才能立足不敗之地。


小明觀世界


有個笑話說一個人,買了二兩豬下泡,回去掛在門背後,每次出門時就拿下泡把嘴巴抹得油油的。出去別人問的吃的啥,他就說他吃的肉,好讓別人都羨慕他。而自己實際吃的啥只有他自己知道。這就是典型的自欺欺人。這樣做到頭來被辱弄的還是自己。我們中國要切記,千萬不要這學印度。


朝天小麻椒


印度的GDP是有很大問題的,為了大國雄心、為了選票、為了民心、執政多年的莫迪政府有點“操之過急”了。

印度2017年GDP約為2.6萬億美元,相當於我們2006年的水平,當時的我們GDP裡的農業、工業、服務業的比例為1:5:4,工業為主,服務業次之,農業再次;而印度目前的GDP裡,農業工業服務業的比例約為1.4:1.4:7.2,工業和農業相當,都很低,而服務業卻出奇的高,甚至高於日本、西歐等老牌發達國家。

而且,更要命的是,印度這個工業在GDP裡的佔比呈現逐漸下降的趨勢,一方面是農業大致穩定,另一方面是服務業大步快進的發展。

在工業上,目前印度幾乎沒什麼有競爭力的產品,比如其手機市場,就幾乎成了各國手機廠商的天下,它作為號稱排名前五的經濟體,出口總額在國際上的排名排到了20名左右,而我們在2006年的時候,出口額和進出口總額都名列世界第三,這樣的GDP是實打實幹出來的。

目前,印度的服務業佔GDP佔比高達72%,令人歎為觀止。

但我們都知道,沒有強大的工業做後盾,沒有完善的基礎設施和配套體系,任何服務業都只能是個笑話。

而莫迪政府,在工農業擠不出多少水分的前提下,就在服務業上下足了功夫,搗鼓進去許多“水”。

而印度這些年的“經濟增速”,“注水”的服務業貢獻了6成以上的功勞。

比如建築業,就拿我們的2006和印度的2017來對比,我們的建築業在2006年產值約有1700-1800億美元,印度2017年的建築業產值約為2000億美元出頭,建築業的大頭主要是房地產,中國一年要出售幾百萬、上千萬套商品房,而印度一年才出售幾十萬套,它哪來那麼多建築業產值呢?

其實也很簡單,印度把各地貧民窟裡私搭亂建的窩棚、那些用竹竿和塑料布搭起來的簡陋帳篷也算進了房地產產值,這都能算進去,那數據可操作的空間大了去了。

同理,那些一般國家都不會在意的路邊流動小販、賣燒烤的、踩三輪車的車伕等等,印度統統算了服務業產值,包括了他們的小費,當然,這些數據不可能一個個去數、去詢問,基本上就按照一定的概率和比例,憑想象造出來的數據。

更奇葩的是印度的金融業GDP佔比,竟然高達20%,要知道,產業嚴重空心化、高度依賴於金融業玩美元霸權的美國,佔比也不過7%。

不過,這個也很好理解,印度把股市裡的市值增長都算做了GDP,這等於有些經濟要素被重複進行了計算,當然,黃金也這麼的被重複計算了……

至於牛糞什麼的,自然也作為化肥等的產值,算進了GDP……

以上只是一些簡單舉例,總體來說,印度“造”出來的GDP增速是很危險的,為了保持這個“增速”,印度還需要每年挖空心思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一切只是為了數據的好看。

選舉政治下,大國雄心下,政客們在有限的任期之內,紛紛玩出了各種“神操作”,糊弄社會,愚弄百姓,騙取選票,這真的好玩麼。


雲中史記


關於GDP這件事兒,其實各個國家都有各自的算法,也都有些水分,也不能說印度真的不合理,它是合理但是計算方式過於奇葩。

印度一直是一個被不斷政府額民族,實際上它是沒有主體民族的,在印度的西北方向有兩個山口,這兩個山口成為其他國家和民族入侵印度的通道,只要通過這個山口就是一馬平川的平原,大月氏人,突厥人,馬其頓人,蒙古人,雅利安人等都曾經征服過印度,所以印度人對於被統治這件事情並不是特別反感,他們在長達幾個世紀的被管理中,學會了逆來順受,

聖雄甘地就把貧窮和苦難神聖話了,他在印度國內遠沒有國際上的名聲大。

這大概就是他為什麼一直具有阿q精神的原因。

印度政府為了自己的支持率也是很拼了,不久之前莫迪還曾經給身為賤民的掏糞工洗過腳,儘管莫迪自己的種姓也不是很高,但達利特人在印度是四大種姓之外的人,他們連影子都不允許落到其他人身上,所以莫迪能給他們洗腳,真的是非常“下血本”了。

印度有嚴重的貪汙腐敗現象,官場之黑暗,警察之無能,看多了印度電影你會非常直觀的感受到,權貴可以用錢來買通一切,印度國寶演員阿米爾汗曾經做過一檔揭露印度問題的節目,聽說迫於壓力被關閉了,有一名嘉賓是政府公職人員,他表示自己親眼見過策劃搶劫銀行的政府公職人員,甚竟然敢公然帶人去警察局搶奪證據。這種情況下,政府的公信力就非常低了,在一些政令執行方面困難重重。

印度整個經濟都不是很好,為了提高自己的支持率,讓政府業績看起來更好,印度選擇把gdp用一種匪夷所思的方式往上加。

印度過去幾年的gdp增長率達到了百分之七,這是非常快的速度,但是實際上大家都知道,連牛糞都敢往裡頭算,路邊的流動攤販也算,就連貧民窟私搭亂建的一些窩棚也算在建築業裡頭。

雖然印度有神牛,但是也不能啥都插上一腳吧?印度為了自己的臉面也是絞盡了腦汁啊。


風雲一點通


毛澤東說過: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為了答這個問題,福垊詳細做了番調查,故而發現了真相!三哥的GDP不僅計入了牛糞、羊糞而且就連羊尿也計入GDP了。開掛三哥,無處不開掛,開掛了我的哥!不過,福垊特別想說的是,人家三哥再在開掛也不會把人糞計入GDP的!三哥為了經濟這麼“拼”,真的合理嗎?答案讓諸位大跌眼鏡,還真的非常合理!符合國際GDP的要求標準,咱們也有統計,當然咱們未必計入GDP。

一、計入牛糞、羊糞還有羊尿GDP

2011年,當時的印度總理辛格(首位錫克族總理)將牛糞、羊糞、羊尿,不知道有沒有牛尿,計入了印度的GDP。印度統計和計劃執行部在GDP項目中明確列出了糞這一項,其解釋為“農村糞餅價格(rural prices of dung cake)”。可見在印度將動物糞餅當成GDP的一項是屬實的。在印度鄉下糞餅使用價值很高,可以當做燃料使用,而且開掛的三哥還提煉了牛糞的物質,製成藥品。我們都知道,在印度牛的數量幾乎佔全球第一,故而經常交易的牛糞餅也就列入了GDP。統計顯示,印度牛肉全球出口第一。有人也許詫異了,在印度牛不是神一樣存在嗎?怎麼牛肉出口全球第一了呢?

只能說同牛不同命,在印度只有瘤牛才是神牛,其他牛都是三哥腹中物,可不要再說三哥不愛不敢吃牛肉了。奇葩的三哥還飲用牛尿,商店裡還以飲料方式出售牛尿。其價格竟然是牛奶的二倍,三哥認為牛尿是聖水,可以減肥、強身甚至抗癌!據悉,在印度有90%的人飲用。人喝牛尿,牛喝啥?牛喝人乳!至於牛尿有沒有營養價值,能不能防癌,福垊不懂,也不理解三哥。但三哥楞是一本正經地要研發超越可樂的牛水(原材料就是牛尿)保健飲品。印度前總理德賽表示自己的長壽和健康,就源自了牛尿養生——喝了30來年。他表示,牛尿是抗癌利器。他是印度當選總理年齡最大的,也是卸任後壽命最長的前總理,按虛歲的話活了100歲。三哥,真神奇!

然而,令福垊感到意外的是印度孟買甘地發展研究所的研究成果中並沒有將牛尿列入統計。列入統計的還有山羊糞、綿陽糞還就有是羊尿。福垊圖一的配圖的英語翻譯如下:

2011-2012年度中,中央研究所聯合研究所就山羊和綿羊的排洩物做了“印度的畜禽在混合種植系統中的積極環境外部性“的價值研究 。由國家農業經濟中心和政策研究中心2013年發佈的信息為依據 。據查,山羊日均排便0.3公斤,綿羊日均排便0.8公斤。 尿液的估算採用糞便的價格並與糞便分組估算。

將牛糞、羊糞而且就連羊尿統計其中也是非常合理的。

  • 第一、符合聯合國SNA2008標準:動物排洩物用於農業或(和)工業用途應計入GDP。

SNA2008是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2008的縮寫,翻譯成中文就是2008年國民經濟核算體系(通常國內翻譯為國民賬戶體系2008)的標準。它是由聯合國、歐盟委員會、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五家共同制定的標準,其權威性不言而喻。印度前總理辛格也就是依據這個標準,才加入了這一項。印度現總理一直有一顆超越日本GDP的夢想,故而在計算GDP時,肯定會方方面面要考慮到。有的國家還把色情業、毒品等交易列入GDP統計,而這也是符合SNA2008標準的,莫迪估計為了超越日本,也會在這方面下點功夫。

  • 第二、我們也有將禽畜糞便進行統計的規定,但福垊不清楚是不是計入GDP。我們在2016年參考SNA2008並借鑑他國經驗,全面修訂《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2002)》升級制定出《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2016)》的最新標準。這個最新標準,福垊沒看,主要是寫印度,咱們點到為止就好了。不過,在我國國家統計局制定的2017年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GB/T 4754-2017),國民經濟行業代碼表,對禽畜糞便進行分類和編碼,並列入統計。

2541生物質液體燃料生產指利用農作物秸稈和農業加工剩餘物、薪材及林業加工剩餘物、禽畜糞便、工業有機廢水和廢渣、城市生活垃圾和能源植物等生物質資源作為原料轉化為液體燃料的活動。2625有機肥料及微生物肥料製造 指來源於動植物,經發酵或腐熟等化學處理後,適用於土壤並提供植物養分供給的,其主要成分為含氮物質的肥料製造。

結論

由此,看來三哥對GDP的蠻拼並不是投機取巧,也不是製造虛假繁榮。對於三哥,福垊認為還是毛澤東的話很對:戰略上要藐視它,戰術上要重視它。可不少國人,連戰術上也藐視三哥了。甚至連孫子所說的“知己知彼”都沒做到,不少網友在嘲笑三哥的時候,卻沒想到暴露出自己的短板,反而成為人家的笑柄。凡事不能人云亦云,還是調查調查的好。謝謝大家。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


福垊


印度修改GDP統計方法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了,僅在莫迪任內,印度就兩次修改GDP統計方法(分別在2015年和2018年修改統計方法),通過修改統計方法,印度的GDP數據“變好”了。首先是總量增加了,比如把牛糞,羊糞,窮人和賤民在貧民窟搭建的窩棚和鐵皮房,街頭擺地攤、賣小吃的小販等我們認為不會產生經濟價值或者難以統計的數據納入GDP,因此印度GDP的“含金量”有多高,大家心知肚明。



第二,修改統計方法還帶來了經濟增速的大幅提高,比如2014年印度經濟增速只有4.7%,但通過新方法計算,被上修至6.9%,第二次修正後又提升至7.4%,近年來保持在7%以上,那麼如果按照原來的統計方法計算,印度這幾年的經濟增速是否只有4%~5%?根據印度政府前任首席經濟顧問、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客座教授Arvind Subramanian發表的一份報告認為:在2011財年至2017財年間,印度的GDP增速被過高估計了,實際年增速在3.5-5.5%之間,而非印度政府公佈的7%以上。



至於印度這樣做是否合理,其實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如果合理的話,印度經濟數據就不會遭受那麼多的非議了。不過印度這樣做,也實實在在獲得了不少“好處”。

首先經濟增速提高了,給人一種印度經濟很繁榮的“假象”,使得印度過去幾年成為了各國投資的熱土、產業轉移的重要目的地;第二,提高了莫迪的政治威望,2014~2018年,印度經濟增速分別是7.4%、8%、7.1%、6.7%和7.4%,年均增速高達7.3%,取得這麼好的“政績”,是莫迪能夠成功連任的重要基礎,不久前,莫迪還誇下海口,提出到2024年,將使印度成為5萬億美元的經濟體;第三,提高了印度的民族自尊心,一直以來,印度可謂是活在其鄰居的陰影下,縱使它的經濟增速不俗,但始終不如它的鄰居,被壓了幾十年,如今印度實現了年均7%以上的高速增長,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當中增長最快的國家,這幾年印度不知道跳得有多歡,甚至還預測它的GDP什麼時候超過它的鄰居……


錦繡中源


當然合理了。只要印度人不覺得丟臉,別說是牛糞了,就連人糞、人尿都可以納入GDP的統計。



首先,GDP的統計並沒有全球統一標準。一個東西只要有經濟價值,符合收入形態和產品形態,它就可以納入GDP統計。

在美國的部分州,出售、購買、吸食大麻是合法的,所以在美國的GDP中,就有大麻產業的一部分貢獻;

英國、荷蘭、日本、泰國等國,性產業是合法的,所以在這些國家的GDP中,也有性產業的一部分貢獻;

印尼、馬來西亞、柬埔寨等國,賭博業是合法的,所以在這些國家的GDP中,也就有賭博的一部分貢獻;

既然嫖娼、吸毒、賭博都能納入GDP的統計,印度把牛糞當作有機肥料納入GDP,又有什麼問題呢?只要莫迪願意,它把人糞當作有機肥料計入GDP都沒問題。

其實GDP的統計方式,每個國家的標準都不一樣。咱們國家算是比較低調的了,很多灰色產業都不納入GDP。比如印度的牛糞、英國的性產業,美國的毒品,東南亞國家的賭博業……

第二,印度經濟增長乏力,迫使印度當局不得不“另闢蹊徑”。

印度2018年的經濟總量是2.72萬億美元,排世界第七。雖然數字不低,但是印度的經濟結構非常奇怪——它的一、二、三產業比例不像一個正常的發展中國家。

中國的三產比重為10:40:50,這是標準的發展中國家的三產比重。

美國的三產比重為2:28:70,這是標準的發達國家的三產比重。

印度的三產比重是15:15:70,這是一個很奇怪的三產比重。

為什麼奇怪呢?它的服務業佔大頭,農業和工業都不行。如果印度是人均GDP過三萬美刀的國家,這很正常。但問題是印度的人均GDP只有2000美刀,它沒有農業,也沒有工業,全靠服務業?這怎麼可能?

然而,研究了印度的產業結構後發現,它的三產比重還真的是以服務業為主。


莫迪當選總理之前,印度的發展模式是重消費而非投資、重內需而非出口、重服務業而非製造業、重高新技術產業(雖然也沒看到什麼高精尖技術)而非勞動密集技術含量低的工業。因此這就導致印度的第三產業佔GDP的比重非常高,而第二產業非常低。

實事求是的說,這種經濟模式可以使印度的經濟在應對全球經濟不景氣的衝擊時,可以有很強的抵抗力,表現出比較強的韌勁和經濟平穩增長的長週期性。

但是,這種逆發展規律的模式,也就是拋棄前工業化時期,直接進入信息化的做法,明顯很愚蠢的。

最簡單的道理:工業化時期,第二產業要依託第一產業才能發展;後工業化時期,第三產業要依託第二產業才能發展。美國和歐洲這些發達國家的三產比例之所以高,那是因為它們把工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去了,讓發展中國家給它們打工。而印度沒有經歷工業化,誰給印度打工呢?實際上,印度也只是在給西方國家打工而已。

然而僅靠第三產業的那點市場存量,印度的經濟能有什麼大發展?所以,印度的經濟雖然有起色,但印度的經濟增長非常緩慢。它在莫迪上臺之前,表現出來的模樣,根本就不像是一個應該有一個高速發展期的發展中國家。


第三、印度把牛糞便計算到GDP裡,是從莫迪上臺後才開始的。莫迪這麼幹的原因,是因為他對印度的經濟狀況不滿意。

眾所周知,莫迪作為印度人民黨的領袖,他能當選總理,是因為他向選民保證,一定要把印度的經濟搞上去。然而當他當上印度總理之後才發現,印度的產業結構太差了,他要想在十年八年內(莫迪的任期內)改革印度,是根本不可能的。

但是牛皮已經吹出去了,印度人民要看政績的呀,不然會被趕下臺的呀。怎麼辦呢?只有在經濟數據上動手腳,讓GDP數字變得好看,變著法子地往GDP裡灌水了。

於是,牛羊的排洩物便以“綠色肥料”的名義被計算進了GDP;貧民窟裡的棚子以房地產的名義被計入了GDP;路邊小攤販以服務業的名義被計入了GDP;證券市場內的股票以企業資產的名義被計入了GDP。

還別說,莫迪這麼搞,印度GDP數字瞬間產生了飛躍,經濟增速還真的超過了中國。選民們看數據投票,哪懂什麼統計標準。對莫迪的支持率居高不下。

這裡插一句,為什麼人糞不計入GDP呢?因為印度的公共廁所少,人們大多都是找些犄角旮旯的地方甚至跑到河邊拉完了事,城市裡的糞便很難被統一收集。而在農村,本來也沒有廁所。因而由於無法收集人糞,所以人糞也就不納入GDP了。



第四、印度人為什麼支持莫迪這麼幹?

其實,這個還得怪中國。八十年代之前,印度和中國的GDP水平差不多,但是從八十年代後期開始,中國就甩開了印度。到目前為止,中國的GDP是印度的五倍左右。

印度人也是要臉的,當年差不多,現在居然被甩開了五倍,哪有臉面?於是,印度人便支持莫迪上臺,希望他能讓印度經濟有所改變。然而前面說了,印度的問題很嚴重,不是五年十年就能見得到成效的,所以莫迪也只能搞歪門邪道,把牛糞、平民窟等不入流的玩意往GDP裡面注水。

這個事情之所以經常被人故意調侃,主要是因為“非主流”,其它國家都沒這麼幹過。但是莫迪非主流,你不能說他做的不對,因為牛糞確實是有機肥料,印度人也確實缺乏肥料。你只能說這種事情太有印度特色了。

既然沒毛病,那印度人也就不說什麼了。只要數據上的去,能跟中國硬懟,維持印度人的民族自尊心就行。


至於經濟,那不能急,慢慢來就好了。


Mer86


印度在2015年修改了GDP的算法標準,這個新算法非常的奇葩,受到了全世界的一致質疑。簡單來說新算法就是想盡一切辦法增加印度GDP的總量,其中一項就是把糞便當做“有機肥” 列入GDP數據之中。

這聽起來很荒唐,更荒唐的是新算法裡的項目,你聽我介紹完你也會讚歎印度人民的創造力,你在印度幹什麼都是GDP。

奇葩的印度GDP新算法

窮人和賤民在貧民窟搭建的窩棚和鐵皮房會被算成房地產gdp。可是這種房子沒有人買,更沒有人租,地皮在垃圾場附近更是0成本,配套設施也一無所有。首都新德里的不少貧民窟,3000人用一個廁所。




如果印度人有正兒八經的房子,那會更可怕。因為你住自己的房子,印度新算法會給你強行加一筆租金支出。相當於你住自己的房子,莫名其妙的交了房租。

在印度街頭擺地攤、賣小吃的小販他們的收入會被算第三產業,服務行業裡服務人員收的小費也一樣計入第三產業。問題是這些收入又不上稅,天知道印度這麼得出這部分數字。



為了增加GDP的總量,印度一度考慮把黃賭毒這種必須被予以打擊的特種行業一樣進入GDP計算中。

還有GDP計算的基準年份從2004年變成了2011年,因為2008年金融危機影響,2011年印度經濟表現不好,GDP總量低。用這個數字更能突出印度GDP的增長速度。

新算法裡莫名其妙的政策還有很多,反正就是為了突出印度的GDP總量高,不過騙局總有被揭穿的一天。

6月11日,印度政府前任首席經濟顧問(2014-2018任期),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客座教授Arvind Subramanian發表了一份長達34頁的報告稱:在2011財年至2017財年間,印度的GDP增速被過高估計了,實際年增速在3.5-5.5%之間,而非印度政府公佈的7%以上。

印度政府為什麼修改GDP算法

不過這印度修改GDP算法這種如同胡鬧的舉動,背後卻有印度政府不得不這麼做的原因。

為了民族自尊心

印度和鄰居比起來,人口規模差不多,解放的時間差不多,都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因為相似程度很高,經常被拿來放在一起做比較。

要是大家日子都過得不好,印度也不會說啥。偏偏鄰居這些年快速發展,一躍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今天的GDP總量是印度的5倍左右。

總量是比不上了吧,那就比比增長率吧。印度GDP新算法一啟動,GDP增長率直接突破7%,鄰居只有6.7%。這大大滿足了印度的民族自豪感。

為了獲得更多的選票

修改GDP算法這個事就是莫迪上臺之後推動的。莫迪能夠上臺,就是因為給印度老百姓承諾印度經濟一定會高速發展。

但是全世界這些年都沒有從2008年金融危機中走出來,莫迪再厲害也不能逆世界潮流讓印度經濟高速發展。所以實力不夠,數據來湊。編就完事了。印度普通老百姓又不懂GDP怎麼計算。

好了,通過新算法驗證了莫迪確實讓印度經濟快速,這樣十分有利於莫迪的競選。果不其然,莫迪成功連任印度總理。

多說一句,莫迪經濟政策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因為突然之間就下令廢止舊鈔票的人,做什麼事情,我們都應該接受。



為了招商引資

莫迪上臺之後,學習了鄰居的先進經驗。決定在印度也要搞招商引資,可是印度人口素質偏低(會寫名字就不算文盲,40%人口上不到小學五年級)國內基礎建設一團糟。

實在是沒有什麼吸引外資的好條件,只能寄希望與高速的增長率。這樣起碼可以讓外資有賺到錢的希望。


不老老實實發展,光是在GDP數字上搞小聰明,印度是超不過它的鄰居的。

不過他的鄰居在想方設法隱藏、壓低自己的GDP總量,因為經濟發展太好,美國就會盯住自己不放。

各位讀者大大,如果您願意的話能不能點開我的頭像,給我點個關注吖! 不方便的話,也謝謝您能看我的回答!


大澤遺珠


印度這個國家就是神一樣的存在,總會幹出一些驚人的事情,印度總理莫迪一直都有一個夢想,想讓印度經濟成為全世界第三,為了證明自己沒有吹牛,莫迪下令把牛糞納入印度GDP的計算!

印度的工業發展非常落後,經濟非常差,導致印度人非常貧窮,印度也要發展農業,農業的發展需要靠化肥等作為肥料才能讓農產品增產,可印度自己生產不了多少,無法滿足內需,只能依靠進口,進口的價格又太貴,印度農民買不起,只能用牛糞、羊糞來代替化肥作為農作物生長的肥料。由於印度讓使用羊糞和牛糞的數量龐大,莫迪就把其納入印度的GDP中去,莫迪就是一個奇葩,印度就是一個奇葩!

不光如此,莫迪還想了很多辦法,他把貧民窟裡面用竹竿、塑料,破布搭建的窩棚都當作正常的住宅,住宅就是屬於房地產,印度的GDP有多了一個貢獻。其次,莫迪把印度上億的地攤商販也統計了一下,他把這些地攤商販當作是服務業,這樣就可以名正言順的計入印度的GDP,莫迪就是這樣自欺欺人,忽悠印度的老百姓,給印度的GDP參水,就是為了讓GDP的增速超過中國,想要讓印度的GDP總量慢慢成為世界第三。


根據印度中央統計局的數據,印度2019年第一季度的GDP為7116美元,超過了英國的7041億美元,超過了法國的6784億美元,距離德國的9670億美元也就是2000億美元左右,印度2019年第一季度的GDP名列世界第五名,這就是莫迪造假的結果,又可以讓莫迪得意一把,莫迪可以吹牛是他的經濟改革實現了印度經濟的飛躍。

不過,假的終究是假的,印度的貧富差距太大,到處都是貧民窟,低等姓的人無法獲得良好的教育,沒有文化,沒有技術,只能從事低端的工作,這樣的社會決定印度發展不起來,只會讓印度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有錢的越有錢,窮的越來越窮。還有印度人大多數都信奉印度教,工作非常懶散,效率低下,每天都需要做功課,不管是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他們都會停下手中的活,做印度教該做的事情。

2018年,印度的GDP總量為2.716萬億美元,增速7.4%,是世界第六經濟大國!由於莫迪對修改了GDP的統計方法,把羊糞、牛糞等收入都計入GDP中去,世界各國對印度的GDP都抱有懷疑的態度,都不相信是印度的真實GDP!


老鱷魚觀天下


出大屎了,神奇的國度,神奇的部門,印度統計局,對於牛糞羊糞能納入GDP統計,印度的官方解釋是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將農業生產的肥料,農藥都計入GDP,那印度憑什麼不能將動物糞便計算在內,好吧,印度,你贏了,你高興就行!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能將動物糞便計算在GDP,那麼人的糞便能不能計算呢,憑藉著印度龐大的人口基數,如果將人的糞便計算進去的話,那麼印度的GDP將會再創新高。這個對不起,還真不好計算,因為印度人有隨地大小便的習慣,走到哪裡拉到哪裡,糞便的統一回收利用相當困難,而這也是印度不便明說之處,因此沒有將人的糞便計算在內!

為了讓GDP的增速變得漂亮,莫迪政府可謂絞盡腦汁,在書面上大做文章,不僅把貧民窟裡用竹竿和塑料布搭起的棚棚都算作了房地產,把路邊小攤販都算作了服務業,甚至把股票的市值都算作了企業的資產。


各國為了增加自己的GDP數據,都不約而同的使用了一些不光鮮的手段,比如英國將賣淫嫖娼,賭博計算到了GDP,法國將毒品也計算進去,做得最絕就是印度了,通過一系列的神奇操作,印度GDP一躍成為世界上增速最快的大型經濟體。

印度時時以中國為對比,以全方位超越中國為目標,在超越中國成為發展最快的經濟體後,印度人自信心爆棚,計劃2025年印度經濟再翻一番。印度每年7.5%的增長率有多少水分?印度GDP的這種“奇葩”算法,連印度央行行長拉古拉姆·拉詹都公開表達了疑惑。而英國《金融時報》也質疑稱,當前印度製造業的經濟增速只有1%,與印度接近8%的GDP增速相去甚遠。


如今莫迪政府最雄心勃勃的發展計劃就是“清潔印度運動”,他們要通過政府補貼為家庭配備獨立衛生間。莫迪的夢想是確保印度人不再隨地大小便。不久的將來印度人的糞便很快能納入GDP,在通過神奇的印度統計部門的努力,印度GDP增速能達到印度財政部長阿倫·賈伊特利預測的10%的小目標很快就要實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