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全球大流行,全球都封了,中國最需要的糧食能不能得到保證?

02060519


目前來看,新冠疫情對世界糧食市場的衝擊還是很小的,也不會影響我國糧食安全

2019年中國糧食總產量達到6.64億噸,相較於2018年增產了594萬噸,仍然是世界第一大糧食生產國。(東北糧食基地)

如果按照14億人口計算,中國人均糧食產量約為475公斤,遠超世界平均水平,所以說吃飯是絕對沒問題,而如今中國人對糧食的需求早已不止於果腹那麼簡單,我們不僅要吃的飽還要吃得好。

例如,2019年我國白酒產量累計值達785.9萬千升,這麼多白酒,耗費的糧食何止千萬噸。

另外還有大量的糧食被投入養殖業,畢竟大多數人更愛吃肉,而養殖業也是耗糧大戶。還有我們現在的乙醇汽油,裡面的乙醇同樣是拿糧食製造的。

正是由於對糧食需求日漸多元化,精細化,國內市場對糧食的消耗量也越來越大,因此我國也是一個糧食進口大國。

2019年我國累計進口穀物和穀物粉1785.1萬噸,進口大豆8851.1萬噸,合計10609.2萬噸。

從我國進口糧食的數據中可以看出,大豆是我國進口糧食的主力品種,這是因為國內大豆的產量跟不上食用油的需求。

目前我國主要是從美國、巴西、加拿大等國進口大豆,現在這些國家的大豆產量仍然非常穩定,疫情對上述三國農業的衝擊並不大。

(進口大豆)

除了大豆以外,小麥、玉米、大米也是我國進口糧食的主要品類,其中玉米主要是用於養殖業,例如喂牛、餵豬,作飼料。而小米和大米則主要是進口一些高端的產品,以滿足國內高消費人群的需求。

目前我國的小麥和玉米主要進口自美國、加拿大、巴西、阿根廷,大米主要進口自泰國和越南。而這些國家當前的農業形勢也非常穩定,進出口一切正常。

總的來說,我國的糧食產量是絕對能夠自給自足的,所進口的糧食只是用於高端消費人群,只有對大豆的進口比較剛需。

不過現在疫情對於世界農業的衝擊極為有限,各大豆產區受到的波及很小很小,國際糧食市場也沒有什麼大的起伏。而就算是糧食進口中斷,我國的儲備糧也絕對能夠滿足國內的需求,所以對於國內糧食安全咱們大可不必擔心。

(我國專業的糧食儲備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