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後位首富到底多有錢,連外國人都跑來借錢,結局卻讓人惋惜

清朝最後位首富到底多有錢,連外國人都跑來借錢,結局卻讓人惋惜

2001年,美國的《華爾街日報》統計了全球1000年來最富有的50人,其中有6人來自於中國,清朝的伍秉鑑就是其中的一員。被譽為廣州世界首富的他,在1834年時私人資產就已達到2600萬銀元,當時的清政府一年的財政收入不過是4000萬兩,伍秉鑑家族所擁有的財富相當於清政府當時年財政收入的一半以上。

清朝最後位首富到底多有錢,連外國人都跑來借錢,結局卻讓人惋惜

伍秉鑑在清王朝的地位不是特別高,知道他的人除了廣州十三行的商人之外,也就在廣州有點名氣,但是這樣一位在國內小有名氣的人卻在國外非常出名。伍秉鑑祖籍福建,先祖在康熙初年從福建泉州遷至廣東廣州。他們家原本是做茶葉買賣的,直到伍秉鑑父親才開了一家叫做元順行的商行。等到商行交到伍秉鑑手中打理時,已經改名為怡和行。

清朝最後位首富到底多有錢,連外國人都跑來借錢,結局卻讓人惋惜

伍秉鑑做生意相當有頭腦,將賺來的這些錢在國內買了大量的田產、宅院、茶園、店鋪。除此之外,他還一直做中西貿易,靠著向海外運輸絲織品、茶葉和瓷器等謀取財富。他不但跟英國人做貿易,還跑到美國投資鐵路、證券和保險業務,還幹起了給外國人放債的業務,就說當初很多的外國人都跑來向他借錢,那麼他當時到底借給外國人多少錢已不得而知,只知道他曾是英國東印度公司最大的債權人,他的怡和行也是世界級的跨國財團。

清朝最後位首富到底多有錢,連外國人都跑來借錢,結局卻讓人惋惜

伍秉鑑在國際上的口碑相當好,不少外國人都喜歡跟他合作。據說他曾經和一個美國波士頓商人一起合作經營生意時,那位商人由於經營不善,欠了伍秉鑑7.2萬銀元的債務。當時他已經虧得血本無歸,根本沒有能力去償還這筆債務,只能留在中國。伍秉鑑聽說這件事後,帶著借據找到了這個商人,對他說:“朋友,你是我怡和行的第一號外國老友,我們也認識很多年了,你是一個最誠實的人,這次只不過不走運而已。”說完就當著這位老友的面將借據撕個粉碎,告訴他之前的賬目已經結清,你隨時都可以離開這裡回國。

清朝最後位首富到底多有錢,連外國人都跑來借錢,結局卻讓人惋惜

伍秉鑑一生最大的敗筆就是忽略了人性的貪婪,他擔保的一些外國商人為了牟取暴利,常常在貨物中夾帶鴉片運到中國來銷售。一邊是多年的合作伙伴,一邊是朝廷的禁菸行動,兩邊都得罪不起的伍秉鑑靠著和事佬的身份最終還是沒能平衡好。

當伍家將從外商那裡上繳的1037箱鴉片交給林則徐銷燬後,林則徐反而認定廣州眾多商行與英商是一丘之貉,直接將商行的主要負責人大都帶到欽差大臣那裡審訊,最終家資報效才免了牢獄之災。經過這件事後,伍秉鑑才發現再厲害的商人在清廷的眼中不過是一塊唾手可得的肥肉罷了。

清朝最後位首富到底多有錢,連外國人都跑來借錢,結局卻讓人惋惜

​鴉片戰爭爆發,靠著向朝廷捐獻鉅款換得三品頂戴的伍秉鑑,發現自己已經沒能力拯救事業。不少朝廷大臣將這件事情怪罪到他的頭上,而多他只能靠一次次向清政府獻出鉅額財富換得短暫的安寧。沒過幾年,身心疲勞的伍秉鑑就病逝於廣州,曾經富甲天下的怡和行在清政府的步步蠶食下,最終消失在歷史的長河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