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老帶新?不存在的,漢城奧運會後國乒7將各奔東西無人留下

以老帶新是國乒的傳統,也是加強梯隊建設的有效方法。每逢大賽,一般都是小將在前衝鋒陷陣,老將壓陣以穩軍心。

凡事有例外,1992年西班牙巴塞羅那奧運會,國乒男隊女隊全是新人,沒有一個是參加過上屆漢城奧運會的選手,參加了漢城奧運會的國乒選手去哪裡了呢?

男隊是江嘉良、陳龍燦、許增才、韋晴光,女隊是陳靜、焦志敏、李惠芬,7位選手在漢城奧運會後,5人退役2人轉會。

以老帶新?不存在的,漢城奧運會後國乒7將各奔東西無人留下

傳奇女將陳靜,在1990年轉會中國臺北,距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僅兩年,不符合國際乒聯關於轉會後代表另一協會比賽的年限要求,陳靜沒參加巴塞羅那奧運會。

但陳靜的傳奇歷程沒有結束,她代表中國臺北隊出戰了1996、2000年奧運會,分別獲得女單銀牌、銅牌,成為獲得奧運單打金、銀、銅的唯一一人。

焦志敏走下奧運會領獎臺後,立馬宣佈退役,前往瑞典留學,1989年嫁給韓國選手安宰亨,徹底遠離乒乓球。

李惠芬在獲得1989年世乒賽女團冠軍後退役,與國手惠鈞結婚。在2002年至2013年任中國香港女隊主教練,培養了帖亞娜、柳絮飛、姜華珺、李皓晴等優秀選手。

以老帶新?不存在的,漢城奧運會後國乒7將各奔東西無人留下

獲得奧運男雙冠軍的韋晴光,在參加1990年的北京亞運會之後,宣佈退役,前往日本,1997年加入日本籍,改名為韋關晴光,擔任日本乒乓球隊教練,為日本乒乓球的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

江嘉良在漢城奧運會不敵瑞典四號選手林德,對瑞典選手已不具備技術優勢。1989年世乒賽男團決賽中,先後負於瓦爾德內爾、阿佩依倫,導致中國隊屈居亞軍。

當時江嘉良才25歲,忍痛選擇退役。

陳龍燦1991年退役,前往日本,2001年回國,回到家鄉成都。

以老帶新?不存在的,漢城奧運會後國乒7將各奔東西無人留下

許增才在漢城奧運會後退役,公派到歐洲打球,多次擊敗瓦爾德內爾,與波爾成為俱樂部隊友,教了波爾許多技戰術內容。後與國手陳子荷成婚,成為一對乒乓眷侶。

漢城奧運會的時代結束了,那一代國乒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各奔前程,國乒以全新的陣容征戰巴塞羅那奧運會。

正是:上屆國手各西東,巴薩奧運靠新人。

乒乓網——太陽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