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志成城,守護家園

眾志成城,守護家園

近期,《湖北廣播電視報》全體採編人員在線下沉到武漢市各大社區,以電話、微信等多種方式聯絡社區工作人員,聆聽他們的心聲,關注他們的困難和需求,也蒐集到來自社區一線的鮮活故事。我們將在“社區傳真”專欄中一一呈現。


眾志成城,守護家園


在武漢小區實行封閉管理後,社區工作人員同心協力,黨員幹部下沉一線,志願者們細心服務特殊人群,各方力量全力以赴,共同做好居民的生活保障服務。


東湖高新區

關東街灣郡社區


確認過眼神,你就是對的人


眾志成城,守護家園

▲ 灣郡社區志願者團隊


在東湖高新區灣郡社區有這麼一群普通人,默默無聞,甘於奉獻,他們的故事溫暖著我們,帶給我們力量與感動,疫情下的溫暖比春天更早一步走進我們的心裡。


眾志成城,守護家園

▲ 志願小組成員:吳蘭、柯春潮、金再礪、謝承


吳蘭是武漢珞珈德毅公司員工,“社區防控”志願服務組組長。她是揹著爸媽偷偷報名當的志願者,二十天來,她和志願者們一起保障小區1400餘戶留漢守城居民的正常生活。


吳蘭於2月19日組織了第一次團購活動,找來志願者幫忙做小程序,去超市拖菜、卸貨、分發貨等,大家配合得非常默契。於是他們迅速成立了64人組的灣郡社區安普頓小區志願者群。


志願者們除了積極參加各項服務外,還會做些捐贈。有志願者看吳蘭天天出門還給她送了中藥,類似這樣的小感動每天都在發生。


吳蘭說:“讓我感動的是:在給一位軍人家庭送社區慰問品和免費菜的時候,遇到一位抗美援朝老兵。雖說他已經 86歲高齡,但身體還不錯,他說你們每天都太辛苦了,冒著這麼大的危險出來工作,不要麻煩政府和組織每天來送菜了。比起老人家在抗美援朝中走過的槍林彈雨,我們做的這些真的是微不足道。”


柯春潮是一家企業老闆,也是目前小區唯一一名參與門崗消殺工作的志願者。


他負責小區門崗消殺工作,主要是和物業一起對外來貨車、返漢車及車輛等風險較高的車消毒,每天值守6到8個小時。除了門崗值班消殺外,他每晚都會查閱相關資料做疫情分析並轉發到業主群,通過宣傳科普知識,增加鄰里對病毒的瞭解,從而降低恐慌。


他說:“最大的願望是疫情早點結束,早日復工,孩子也要早日復課。相信在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們很快就能取得勝利。”


金再礪是武漢科穩測控市場部經理,小區最早的幾名志願者之一。


他負責小區團購物資的卸貨、分發和秩序維持,對接幫扶獨居老人的生活採買,在網格群內回答居民的疑問,傳播正能量。


六歲的女兒在這段時間也長大了,每次回家女兒都主動幫他消毒、捶背按肩,晚上吃飯時,女兒把碗裡的雞蛋給了他,說:“爸爸在下面幹活兒辛苦,要多吃點。”


金再礪說:“大家雖彼此不認識,但幹活的時候都只有一個身份,那就是志願者。疫情結束之後,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到門口的韻湖公園跑步鍛鍊身體,帶寶貝閨女去公園踢球玩耍。”


謝承,中共黨員,武漢東湖學院教學辦主任,雖遠在老家石首,但心繫小區1400餘戶家庭的生活所需,用電話、微信等方式聯繫供應商,收集團購信息,詢問商家生鮮貨品種類,製作訂單報表,經常熬夜工作到凌晨2點。


有一次,由於第三方小程序到賬有延時,他3次墊付貨款近三萬元,只為讓商超快速辦理手續儘早發貨。在社區的指導下,他建立了小區團購信息的臺賬和團購信息,有效地平衡小區居民生活需求和疫情防控之間的矛盾。


謝承說:“組織團購和管理團購的初衷是緩解小區居民的生活需求和更好的防控疫情,這是一名中共黨員應有的擔當,更是從內心深處感受到社區工作的艱辛和挑戰,想幫他們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


參與社區防控志願者工作後才真正體會社區工作不容易,他們衝擊在抗疫最前線,懷大局,守初心,不計得失,不畏勞苦,他們就是城市中的處處微光。


江漢區漢興街

新華家園社區錦繡人家小區


下沉社區共護家園


眾志成城,守護家園

▲ 錦繡人家志願者上門排查分工


自武漢“封城”以來,在漢興街錦繡人家小區,每天活躍著這樣一群身影,他們為了守護好小區1032戶家庭,積極做好支援防疫工作,為業主和社區搭建起一座溝通的橋樑。


他們就是來自省市直屬各企事業單位及中央在漢單位的小區下沉幹部們。他們所成立的志願者團隊由中國冶金地質總局中南局謝清、武漢港發集團宋玉萍、武漢商學院任琴、漢陽財政局常佳妮、湖北捷龍公司李建文等同志組成。他們配合社區及物業,不辭辛苦、衝鋒在前。


謝清和宋玉萍對三個樓棟近400家住戶挨家挨戶上門核查、測溫、宣傳,還順手將住戶家門口的垃圾帶下樓。


眾志成城,守護家園

▲ 志願者宋玉萍為居民購重症藥品


任琴,在父親去世還不到10天,就義無反顧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線,為了理順購藥流程,晚上加班在家設計購藥登記表。


常佳妮,駕車跑了6個藥店,才幫老人們購齊藥品。李建文,作為年近6旬的老大哥,同樣衝鋒在前。


錦繡人家小區志願者們履行著自己的使命,希望為大家守護住“抗疫”陣地的最後一公里。


江漢區漢興街

新華家園社區市政宿舍


除病毒,控疫情,聯手治理小區環境


全面深入治理居民小區衛生環境,徹底清除病毒藏身之地,是新華家園社區防疫工作的重要內容。近期,社區建立起群眾工作隊、下沉幹部、小區物業及社區四位一體的小區衛生工作模式,全面開展小區治理工作。


2020年3月14日一大早,社區網格員帶著清潔工具進入市政宿舍,對小區各個門棟樓道進行全面清理和消毒。


眾志成城,守護家園

▲ 社區網格員與志願者在市政小區開展清潔活動


這次小區衛生治理工作由市政小區值守特警首先發起,得到社區和群眾工作隊的積極響應。網格員在開展清潔活動的前一天,號召廣大居民予以支持,懇請居民在各家門口用容器裝滿清水放置門口以方便清洗,溫馨提示大家小心上下樓梯,以免滑倒。


眾志成城,守護家園

▲志願者在市政小區開展清潔活動


消息一發出立刻得到居民的響應和點贊。當治理工作小組成員看到家家戶戶在門口擺放著的一隻只盛滿清水的水桶、塑料盆時,無不倍感親切和溫暖。


經過近2個小時的努力,市政宿舍所有樓道煥然一新。居民們看到清潔衛生的生活環境,無不給予稱讚,紛紛表達感激之情。


東湖高新區

關東街湯遜湖社區


湯遜湖社區黨委書記羅剛的防疫路線圖


眾志成城,守護家園

▲ 羅剛書記在社區黨員群眾服務中心佈署工作任務


時間: 上午8點

地點: 湯遜湖社區各疫情防控值守點


一大早,羅剛就到各卡點挨個巡查。他動員下沉幹部、黨小組長與轄區志願者共同參與社區卡口值勤,大大提高了居民參與社區防控的主動性。


時間: 上午9點30分

地點: 湯遜湖社區黨群服務中心


從值守點回辦公室,短短一小段路,羅剛接到3個電話,回到辦公室,羅剛馬上召集群幹會議,部署任務。


時間: 下午2點

地點: 湯遜湖社區沿街商鋪


吃過午飯,羅剛與下沉幹部巡查社區商業店鋪封控情況。巡查期間,聯繫愛心超市,自掏腰包購買生活必需品送到一位滯留在漢人員家中。


時間: 下午3點30分

地點: 湯遜湖社區黨員群眾服務中心


回到辦公室,羅剛又逐個瞭解今天新增五類人群跟蹤情況及重點人群篩查情況。檢查卡口、重點人群跟蹤情況、開碰頭會、因地制宜保障民生安排。


時間: 晚上11點

地點: 湯遜湖社區黨群服務中心


深夜十一點,羅剛仍在協調佈置第二天需要處理的工作。分配好第二天的工作後,羅剛才安心地踏上回家的路。


眾志成城,守護家園

▲ 羅剛巡查社區商業店鋪封控情況,上門送物資


這就是羅剛每天工作的路線圖,正因為有像他這樣一大批基層黨員幹部履職盡責,忘我奉獻的“逆行”和堅守,才能為全社區居民築起一道堅不可摧、牢不可破的防護網,湯遜湖居民才能在家靜待春暖花開。


東湖高新區

關東街森林小鎮


巾幗亮劍戰疫情 鏗鏘玫瑰暖社區


俗話說:巾幗不讓鬚眉。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森林小鎮社區書記彭敏帶領網格員方喜英、湯君、周璇4名女同志,義無反顧地頂在戰“疫”火線,以柔弱的身軀築起社區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


眾志成城,守護家園

▲ 雨雪天,大家戰鬥在一線


在疫情期間,社區書記彭敏始終以飽滿的熱情奮戰在抗疫一線。


1月28日晚上9點半,彭敏剛剛回到家中,電話鈴聲驟然響起,小區物業工作人員在值班崗亭附近,發現一名中年男性居民倒在地上。


她打著電話直接轉身出門,馬不停蹄趕往了現場。由於當時社區工作人員還沒有配備防護裝備,她一邊聯繫轄區派出所和120救護中心,一邊在現場維護秩序,直到該居民被警車和救護車送去治療。第二天,彭敏得知該居民是暫住森林小鎮,目前沒有工作也沒有收入來源,當晚因感冒體虛而暈倒,她將自己中午的盒飯讓給了這位居民。晚上,她又組織社區工作人員將生活物資送至該居民家中,幫助其解決了基本溫飽問題。


眾志成城,守護家園

▲網格員方喜英工作途中


網格員方喜英總在第一時間發佈相應的社區通告。面對種類繁多、來源廣泛的物資,她認真做好接收和發放物資、登記造冊工作。


眾志成城,守護家園

▲ 網格員湯君電話諮詢,周璇外出購藥


網格員湯君和周璇共同負責電話問詢受理、投訴處理和疫情登記工作。面對居民的每一個電話,她們都耐心細緻地回覆和講解。周璇得知武大慧園2號樓一家盲人按摩店裡只有一位盲人值班的情況後,經常為其送去生活物資。在該盲人滑倒受傷後,及時將其送往醫院治療。


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她們敢於亮劍、勇於拼搏,如同綻放的鏗鏘玫瑰,貢獻著巾幗力量。


有了這群可愛、無私的社區工作者、下沉幹部和志願者們付出的努力,我們相信這場疫情一定會結束。


採寫:馮 君

設計:張宇瑄

審校:饒 迅

黃 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