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根脈


根脈

文化之根,生命之脈

在混亂和殺戮之中,斯文掃地,倫理盡失

唯有根脈,得以留存

這是一個發生在馬蹄山下的故事

馬蹄山

位於河西走廊中段,

山頂常年白雪皚皚,

四季流水潺潺

其山下的臨松薤谷,

山巒疊嶂,松濤起伏

對於專心治學的人,

是個潛心修煉的好地方。

河西走廊————根脈

公元前220年,統治中原409年的漢帝國

這個中國最長壽的王朝歷經409年的統治之後,

最後還是崩潰了。

此後的中原歷經三國時期的混戰,西晉王朝的短暫統一後

迅速迎來了一場更大的災難。

河西走廊————根脈

公元311年趁混亂之際,匈奴,鮮卑,羯,羌,氐

五個遊牧部落聯盟,向中原發起了大舉進攻,史稱“五胡亂華”

長安,洛陽,相繼淪陷,史稱“永嘉之亂”

自此,中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長達三百年的大分裂與大混亂的格局中

血腥廝殺與殘酷的民族壓迫,如此混亂的局面

令中國傳統文化蒙受巨大沖擊

河西走廊————根脈

而河西走廊卻在亂世中

為傳統文化留下了傳承

在漢帝國的將近400年的經營下

河西走廊發展的很好

是亂世中躲避戰爭的世外桃園

名門大族紛紛舉族來此

郭荷便是這樣來到河西走廊的

郭荷,西晉隱士,大學者,在河西走廊隱居

如此山清水秀的地方潛心治學,慢慢地有了些許名氣

有許多前來求學的年輕人,郭瑀便是其中之一

再到後來的劉昞在河西走廊潛心治學,為傳統文化保留了一部分火種

名門大族的西遷,執政者的大力支持

私學與官學的相輔相成

令五涼時期的河西走廊,儒學之風盛行

是西部文化中心

直到北魏時期才轉移至中原

自此大肆發展

隋唐時期,沿襲儒家文化

最終,河西,江南,中原,三者大一統

成為隋唐文化的淵源

算是河西對中原的饋贈

河西走廊————根脈

陳寅恪先生對河西文化,有高度評價

“惟此偏偶之地,保存漢代中原文化學術

經歷東漢末,西晉之打亂及北朝擾攘之長期,能不失墜

卒得輾轉灌輸加入隋唐統一之混合文化

蔚然為獨立之一源

承前啟後,實吾國文化史之一大業”

河西走廊————根脈

從亂世來此偏偶之地,得以生存發展

隨後東遷大一統

那些幾代學者留下的生活,學習的痕跡

至今仍耀耀生輝。

隨後的時間了,這個地方會有一個來自恆河流域的偉大文化

途徑寬闊的河西走廊,傳入中原。

河西走廊————根脈

最後給大家安利一下,《河西走廊》個人覺得,十分耐看。

喜歡就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