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世界亂黃金漲能避險,但這次美股大跌,黃金也跌,這是為什麼?

西枝江畔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先了解黃金的屬性,黃金以其稀有性、抗腐蝕及易分割等特點在古代被用來作為貨幣使用,即使在當今,也是各國央行爭相儲備的重點。雖然其不創造價值,但其與生俱來的貨幣屬性本身就是一種價值。除了此之外,黃金作為商品,又有其商品屬性,即其價格受供給與需求所影響。而央行儲備和拋售黃金的行為,其實也是供給與需求對價格的影響。所以,可以得出第一個結論,黃金的價格受供給與需求所影響。

其次,無論是黃金還是股票,其價格都是價值的反映,有所區別的是黃金反映的是其本身的價值,股票反映的是上市公司的價值,作為上市公司價值體現的有價證券,有價證券的價格作為資產也會受到供給與需求的影響。構成黃金價值主要包括生產成本和屬性價值等,而上市公司的價值主要包括企業有形資產、無形資產等盈利能力的市場評價價值。所以,可以得到第二個結論,資產價格是價值的反映,而股票作為有價證券,其價格不僅反映企業價值,同時還受有價證券供給量與需求量所影響。

再次,需要了解資本市場交易行為對價格的影響。資本市場的價格是資產當前以及預期價格的反映,但受交易者對價值評價的影響,導致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而在反身性的影響下,當供給大於需求時,投機行為會使其價格進一步下跌,當需求大於供給時,投機行為會使其價格進一步上漲。當價格上漲或下跌至一定程度,形成一定投機行為共識,又會反作用於價格促其下跌或上漲。

最後,需要對歷史價格走勢與歷史事件進行復盤,來分析股市與黃金的關係。

上圖為1975-2020年3月22日標普500和黃金現貨的周線走勢圖,可以看到在50多年的時間裡,黃金價格和股市價格在趨勢上成一定負相關,說明在資本市場,交易者認為黃金是具有一定避險屬性的。但當我們觀察標普500指數幾次大跌,就會發現在短期內黃金與其形成了較強的正相關,即股市大跌,黃金也大跌,形成這種短期現象最主要是因為流動性風險,以及交易者的恐慌情緒和應對風險的決策,包括割肉、增加頭寸、補倉、追繳保證金等。同時,資產價格還會因受本幣或計價貨幣、關聯貨幣價值等的影響,造成價值重估。所以當市場發生較大風險之後,短期必然對於各類資產都會造成流動性衝擊,形成連鎖反應,而當恐慌情緒減退,交易者會變得更為理性,重新對預期做出判斷,股市和黃金價格便又回到了負相關關係。本次暴跌之後,已經對經濟造成較大沖擊,經濟危機不可避免,面對經濟下滑的普遍預期,當下滑幅度和時間超出預期,市場對此還會進一步作出反應。


洛懷憂


一般來說世界亂黃金正能避險的這次每股大跌後進一跌是為什麼?

一般來說世界亂黃金能大漲會大漲,這是一個非常符合邏輯的正常操作。不丹丹是黃金的大漲,而且是相對於一些避險資金,比如說是日元,瑞士法郎等等,這些都是可以作為一種避險資金來買入的。

但是這種世界亂只是針對於,比如說發生了戰爭或者是其他等等之類的不包括金融危機。

但出現了金融危機意味著世界所有的資產,第1個目的是為了保存自己現手中現有的資產。如何保存自己的現有的資產,就是首先不能讓自己爆倉,一旦倉位爆了,那麼所有的資金全部清空。

而黃金作為一種避險資金,其實就是在不得已要保住自己倉位的同時,賣出的一種品種。這就是為什麼黃金會大跌的原因。


複利軌跡


首先更正一點,是疫情導致恐慌,世界沒亂,起碼在金融秩序的角度沒亂,以美元本位為主的全球貨幣體系還在。

其次,全球經濟長期的供需失衡一直沒有得到有效糾正,總供給過剩的基本面長期存在,疫情的出現更是雪上加霜,全球價格水平預期悲觀,沒有廣泛的通脹預期,令黃金的保值需求被大大削弱。

只要沒有大規模戰爭,只要全球信用經濟正常運行,在不具備中長期通脹預期的背景下,黃金的避險功能,更多的只是一種心理需要,而不是實際的金融需要。

所以,如果你是一個局外人,你可以這麼籠統的去理解黃金的價值概念,如果你是一個職業投資者,如此理解黃金價值,那就太不專業了。

從投資的角度講,黃金目前的價位,處於長週期歷史高位,無論是技術層面看,還是從黃金需求的供需對比基本面看,都不足以支撐長線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