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瞞報100多病例?當地凌晨迴應中的這六個字,值得關注

【小銳評疫情之五十四】


3月22日凌晨1時43分,武漢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涉疫大數據與流行病學調查組發出了一則通報,回應此前熱傳的一篇網文《我最難忘的一天》,指其內容不實。該文曾以“湖北一位主流媒體記者”的名義,稱武漢有新增確診病例。


民眾有質疑,官方有回應。小銳首先要為武漢方面的深夜回應叫好。


武漢瞞報100多病例?當地凌晨回應中的這六個字,值得關注


值得一提的是,通報不僅詳細說明了包括上述網文在內近期當地出現的四點疑問,而且還強調,近幾天武漢市新增確診病例為零,均為各醫療機構、各級疾控部門依法依規進行網絡直報,數據客觀真實。


請注意這六個字:數據客觀真實。


小銳覺得,疫情防控進行到現在了,這六個字比什麼都重要。


有人說,2020年中國人甚至全世界公眾最喜歡的數字就是0,它代表著健康、平安。3月18日中國本土新增病例為0後,世衛組織也稱讚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


的確,每個人都希望疫情數據早日歸零,希望一切儘快迴歸正軌。但同時也要看到,疫情防控是一項科學,科學的事就要遵循科學規律。從這個意義上說,民眾有所懷疑並不可怕,只要能本著科學態度第一時間予以求證、公開,讓公佈的數字經受住質疑並迅速回應之,就沒什麼大不了。


武漢瞞報100多病例?當地凌晨回應中的這六個字,值得關注


易中天曾發文表示自己最相信張文宏,不只是因為他說真話,而是因為他說實話:如實的話,告訴我們真相;實在的話,教給我們方法。


實事求是,是我們戰勝一切的法寶。這是兩個多月來的抗疫經驗再次印證的真理。當前不怕數字出現零星反彈,最怕出現為了0而0。這樣的教訓,我們已經有過一次,武漢和湖北最初對疫情的不當處理,就導致了慘痛的代價,這樣的錯誤我們絕不能再犯了。


而經此一役,希望各地官員也要相信公眾的承受力和判斷力,人們期待疫情好消息固然不假,但在實事求是的原則下,人們接受防疫“壞消息”的能力,或許也遠超此前個別官員的想象。那種任何以“擔心引起恐慌”為由對疫情信息推遲披露甚至秘而不宣的想法,最後都可能挫傷公眾的信任,有百害而無一利。


3月21日,廣東省首現1例境外輸入關聯病例,0也變成了1。這裡小銳也想提醒網友,以科學精神看待疫情,首先就不要對新增病例是否為0或偶爾出現的反彈過於敏感。另外,在信息良莠不齊的自媒體時代,面對網上各種“現身說法”也要留個心眼,相信你看到的有關方面也會看到,並會給出權威回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