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安方言民謠《秋娥》,太有感覺了,一起聊聊方言那些事

正安方言民謠《秋娥》

這是一段源自60年代的愛情故事

山坡邊邊、苞谷土頭、吊腳樓上....

一個情竇初開的姑娘,一個意氣風發的小夥

在天樓山和芙蓉江的見證下

偷偷的自由戀愛了.....


正安方言民謠《秋娥》,太有感覺了,一起聊聊方言那些事


遺憾的是

童話般的愛情故事

有著美麗的開始,結局卻是傷痛的

在那個思想封閉的年代

自由戀愛,往往並不被父母和世人理解

在父母的婚姻包辦下

她——故事的主人翁“秋娥”

嫁給了“另一個他”

村支書的兒子,供銷社上班的“火模”


正安方言民謠《秋娥》,太有感覺了,一起聊聊方言那些事

而“秋娥”自由戀愛的那個他

望著她送給他的襪底板

思著秋娥紅嘟嘟的臉都

就在她和“另一個他”結婚的那天

成為了他離家的那一天


正安方言民謠《秋娥》,太有感覺了,一起聊聊方言那些事

有些悽美的包辦婚姻

成為了正安方言民謠《秋娥》的故事主線

正安籍音樂愛好者 秦文強

通過正安某個地方發生的真實故事

改變成了這首方言民謠《秋娥》

熟悉的正安調調

唯美的山水風光

抱著吉他彈唱這首《秋娥》民謠

真的是別有一番風味


正安方言民謠《秋娥》,太有感覺了,一起聊聊方言那些事


正安的人物故事

正安的方言歌詞

正安的山川河流

正安的本土吉他

這首正安民謠

寫得有味道,拍得有味道

唱得更有味道


作者及創作背景


秦文強,正安縣人。1969年出生,退伍軍人,曾在農村工作多年,喜歡正安風土人情、民風、民俗,也是一位音樂愛好者。現在正安經營一家蒸米皮店,空餘時間愛彈吉他。

正安方言民謠《秋娥》,太有感覺了,一起聊聊方言那些事


創作背景:

出生於60年代末的秦文強,對於改革開發前後農村的現狀,也有自己的特別記憶和特殊情感。這首正安方言童謠《秋娥》,是根據發生在正安某地的愛情故事改編而成,為了更好地展現正安“味道”,他融入了很多正安元素,比如說方言歌詞,方言演唱等。


他說:“疫情”之間,聽朋友講述了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發生在正安某地的愛情故事,特別有感觸。在部隊的時候,學過一些音樂常識的他,決定創作一首方言民謠,飽滿的情感、悽美的故事、特殊的時代,為這首正安方言民謠《秋娥》奠定了基本的情感基調。

正安方言民謠《秋娥》,太有感覺了,一起聊聊方言那些事

為什麼要用方言這種方式來表達呢?據秦文強表示:日常生活中,他就喜歡蒐集、整理、研究一些民俗、民風文化,而方言在某些時候,更能表達出發生在正安鄉村的人和事,比普通話更為醇厚,有味道!


“慢半拍 蒸米皮的民謠大叔”是秦文強的抖音暱稱。在他看來,這半輩子經歷了太多,得與失,只有自己放緩腳步,“慢板怕”的生活態度,也許身邊的風景更能打動自己,蒸米皮、彈吉他、創作民謠、蒐集民間故事.....就像《秋娥》中的人物,每個人的命運均有不同,我們不必埋怨不公,“秋娥”的初戀男友,失去了“秋娥”,離家遠行,等待他的未必不是“詩和遠方”......


正安方言民謠《秋娥》,太有感覺了,一起聊聊方言那些事

正安方言民謠《秋娥》,太有感覺了,一起聊聊方言那些事

正安方言民謠《秋娥》,太有感覺了,一起聊聊方言那些事

正安方言民謠《秋娥》,太有感覺了,一起聊聊方言那些事

正安方言民謠《秋娥》,太有感覺了,一起聊聊方言那些事

網友塵彌:這首歌好美啊。寫得好,唱得好,視頻製作得好,本土的人,本土的歌。


網友紅梅:這首歌要大火,比那天聽幾還要好聽點,情景、意境、旁白都真心不錯,總之為你點贊。


網友SOVNO:轉發!好好聽,好好聽,貴州正安大叔加油!


梧桐下的蟬:寫的很好!有著濃郁的鄉土氣息!




網友笑比哭好:疫情期間,朋友自己作詞作曲,自彈自唱土裡土氣的正安味道,點贊


網友青春無悔:@正安話,正安情。鄉愁,有情人。思念兒時情!安逸!


網友馬後炮:

熟悉的方言,不管是歌詞、旋律還是畫面,太唯美了,太有正安味道了。


(以上是部分網友留言)


正安方言民謠《秋娥》,太有感覺了,一起聊聊方言那些事


歡迎大家暢所欲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