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了手機?愛看書的你還像以前那麼有耐心的看書嗎?

A茶道3


古人說: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

“讀書使人成為完善的人。 —— 培根”

所以,每個人都要熱愛讀書!

手機不再只是通訊工具,也是獲取新聞,瞭解人生百態,生活雜談,瞭解世界動態的主要窗口,是人人必備的工具。

手機裡有琳琅滿目的電子書目,不計其數,並且涉及範圍廣,各種有聲讀物及兒童動畫片應有盡有,總之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找不到的。

我喜歡讀書,並且喜歡讀好書!我並不拘泥於哪一種形式,我將讀書和看手機相互交替。

在某個時間段看頭條,看新聞,看國家動態,世界實情等最新消息;對於讀書,我更喜歡看印刷品。更多的閒暇時間或睡覺前,我都會靜靜的,耐心的讀書,享受著讀書帶來的樂趣。

我們倡導孩子多讀書,讀好書。

但是,如果只讓孩子讀書,而我們看手機,孩子也很難靜下心來認真讀書。為了有良好的讀書氛圍,我也陪孩子讀書,讀完互相交流心得體會。為孩子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

疫情期間,手機的作用發揮的更大,大部分學生都用手機上課。

大家都知道手機雖然用處很大,但是也有危害。

不僅有輻射,對眼睛有厲害,甚至有人沉迷手機遊戲,成為手機控。所以,我們應該正確使用它,為孩子做出榜樣。

以上是我自己的看法,不當之處,請指正!


馨悅豐碩


曾經的我是一個典型的被手機控制住了的人。明明內心焦慮得要死,明明知道圖得眼前的歡愉,要用往後餘生很大的代價來償還;明明知道讀書、學習和思考雖然只是一時感到不適,但只要進入狀態了,接下來就好辦了,卻依然剋制不住內心的衝動,去看一些膚淺、沒營養的東西打發時間。

甚至連痛定思痛的時候都很少有,因為那時候連沉下心來深度思考的能力都逐漸喪失了。

我是一個adhd患者,所謂adhd患者,指得是大腦無法在較枯燥的環境分泌多巴胺的人群,平時的表現有:

意識過度活躍。

多動,肢體動作過多,如上課抖腿,看書時搞這搞那的。

很難靜下心來做需要消耗腦力的事情,大段文字很少能逐字逐句讀完。

拖延,尤其是對不感興趣的事,能拖則拖(我小時候寒暑假作業都是拖到最後一天都寫不了一頁,在這個過程當中內心極其掙扎,但就是無法像正常的孩子那樣把它做了)。

閱讀和思考,或做其他需要靜下心來才能做好的事時,感到極其煎熬。

邋遢散漫不愛整潔。

做事無秩序。

組織大腦的想法感到困難。

學習困難,大部分adhd患者都有大程度的學習障礙。

自制力極其極其差勁,大部分患者做什麼都虎頭蛇尾,三分鐘熱度。

還有很多,我就不一一羅列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百度一下。

這些年我不斷同自己與生俱來的障礙做鬥爭,有些方法很有用,有些方法沒啥用。

手機摔爛過兩部,因為那時候計劃要做的事總拖著,內心自責,一怒之下就摔了。然後……我又找到了其他事情來拖延要做的事。

也曾通過寫日記的方式來鞭策自己,斷斷續續的,每次都是有始無終,或中斷了很長時間接著寫,過些天就又……反正我對曾寫過的日記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每天的記錄都有“絕望”倆字。

發奮用功的時候是常有的,可惜有時有力過猛,壓制著的本性反彈,就又回之前的狀態了。

東拉西扯那麼多,我想表達的無非是:一個人是否自律,起決定作用的,是身體和大腦的結構以及分泌的化學物質。

比如有些人能在較為枯燥的任務中恰當地分泌多巴胺和內啡肽等激素,而有些人則不能。前者較少有拖延或自制力低下的行為,後者則常常抑制不住慾望和衝動,就好像大腦負責抑制慾望和衝動,用理智控制行為的區域爛掉了。

不過人總還是要對未來充滿信心的不是嗎?儘管曾經不知道多少次痛定思痛,發奮努力,最後總會慢慢地不了了之,我們還是想再努力一把,再同與生俱來的障礙做鬥爭

羅列一下我這些年用過的方法吧,有點用處:

第一個方法是:運動

30分鐘的慢跑能使大腦分泌多巴胺、內啡肽等化學物質。慢跑30分鐘的效果等於服用半粒利他林(改善adhd症狀的處方藥)。我前年突然有個想法,就是每天晚上洗完澡就坐在床上沉思。在心裡面自言自語,自問自答一些問題,以此來鍛鍊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然後我發現了一個現象,那就是如果事先慢跑30分鐘,結束之後再洗個澡,洗完澡再這麼做,大腦會有一種欣快感;而如果沒有慢跑的話,沉思時會感到很煎熬。運動之後帶來的另一個改變就是,如果說之前閱讀文字感到煎熬難耐,那麼慢跑之後的幾個小時之內閱讀文字精神上都會有一種愉悅感。

第二個方法是:寫日記

雖然中斷過很多次,但不得不說,寫日記期間我的自律性比一般時候強很多。每天記錄當天做過的事和為明天制定任務,這會提升一個人的“自我意識”。我是這麼做的:規定自己每天晚上寫至少50字的日記(字數不能太多,不然會有畏難情緒),簡單記錄一下當天都做了些什麼,然後再1234羅列出明天要做的事;第二天寫日記時,盤點當天有沒有完成任務,完成的打鉤,沒完成的打叉。

第三個方法是:獎勵好的行為,懲罰壞的行為

心理學的行為主義認為人的行為主要是受兩種力量支配的:第一個是“好的結果”,比如吃草莓蛋糕(這是行為),感到好吃(這是好的結果),那麼以後你很有可能會反反覆覆吃這種草莓蛋糕。再舉個例子,你玩手機(這是行為),從中獲得快感(這是好的結果),那麼你就很難抵制它對你的誘惑,就算你內心焦慮自責,也遲遲放不下它,也是因為接著玩可以使你逃避看書學習這個你當下意識覺得更為痛苦的任務。第二個就是“壞的結果”,用我自身舉個例子,我小時候被狗咬過(靠近狗的行為遭遇被狗咬的結果),此後十幾年的時間一直到現在,我對狗都是避之唯恐不及的;哪怕是一隻看起來人畜無害的寵物狗,靠近它時我內心都會忐忑不安。

我們要遵循人“追求快樂,逃避痛苦”的本性去引導自身的行為。

我過去戒菸只用了一個方法:規定自己,每次抽完一根菸,就把菸頭燙到自己的胸口。聽起來很極端,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真的很管用。後來我想了一下這個方法為什麼有用,結論是:以前我吸菸的行為會得到快感(這是追求快樂),或者消除煙癮上來時的不適感(這是逃避痛苦),自從下了這個規定之後,“吸菸=快樂/消除痛苦”就被“吸菸=痛苦”替代了。每次我煙癮上來時,就會被“用菸頭燙自己”的結果震懾住了,煙癮頓時消解大半。

我拖延某事不做時,就會用這個方法逼自己行動起來。比如,一分鐘過後如果再不行動,那麼就懲罰自己晚上抄寫“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寶刀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兩句話五百遍。然後動力一下子就上來了。

玩遊戲不想看書時,就在心裡面對自己說:“如果今天截止00:00看書的頁數不超過40頁,那麼就罰自己在qq群裡面給大家發一百塊錢的紅包,然後動力又一下子就上來了。”

還可以這樣做,每看一頁書可獲得2積分(積分可根據書內容的難度而定),累積500積分可換取一件你喜歡的物品。這個時候,你讀書的狀態就會由“不情願”變成“迫不及待”了,因為你會迫不及待想擁有自己想要的東西。

說到這裡,我突然想起《火影忍者》中凱李師徒的對話,

凱挑戰卡卡西,約定道:“如果我輸了,那麼我就倒立著行走五百圈。”卡卡西雖然很無奈,但也任由他愛怎樣就怎樣。凱輸了,夜深人靜的時候嚴格執行自己的約定。李好奇地問他:“大家都沒在看著,你就算沒有這麼做,別人也不會說什麼,為什麼還要那麼固執呢?”於是就出現了上述的對話。

所謂“自我約束”本質上就是遵循人“追求快樂,逃避痛苦”的本性去努力。

你寧願手機拿著手機看著玩那的也不願意讀書,原因是玩手機能使你“得到快樂”,而讀書學習卻會使你“感到痛苦”,那麼你就會傾向於逃避它。等到最後期限快要到來時,比如要面對考試了,或者要上交論文了,就突然發奮用功,像打了雞血似的,短時間內完成了拖延著許多天不做的事。

之所以會這樣,也是由於“追求快樂,逃避痛苦”的力量的驅使。

你考試不過,或論文沒能及時提交,會為此承受不好的代價。你的“逃避痛苦”的力量就激發著你一下子就把之前內心糾結很長時間都沒做的事做完了

如果我們能靈活運用這兩種力量,那麼就可以藉此重塑自己的行為習慣。

那麼如何利用“追求快樂,逃避痛苦”的力量來重塑自己的行為習慣呢?答案是:建立“代幣治療”機制。

這是心理學行為療法經常使用到的治療方法

具體的實施步驟是:

羅列想培養的正面行為,如讀書、運動、早睡早起等。

羅列想改掉的負面行為,如玩手機、打電腦遊戲之類的。

為每一種正面行為的出現設定可獲得的分值。

為每一種負面行為的出現設定失去分值

建立強化物,即獎勵。

這個方法很管用。






RICk


有了手機後,反思以前的我和現在的我看書態度,這個問題提的很好。

以前的你,是愛看書的。那時沒有手機,來自於書本的精神世界深深的吸引著你。可能躲在被窩看,躲在廁所看,躲在小樹林裡看,那時,沒有手機,書中描繪的遠方生活深深的吸引著你。

相信,那時積累下來的看看書的習慣依然在你的潛意識中。

只是,現在有了手機,一切的遠方不再遙遠。手機中有了牽掛帶的人,有了世界正在發生的各種事件,有了滿足各種慾望的購物平臺,有了活靈活現的視頻,這些,必定影響著每一個人,以前愛看書的你,也許放下了書,捧起了手機,手機熒幕的藍光映射到每個人的臉上。

直到有一天,你大拇指累了,你的眼睛發澀,你的大腦如同急速的處理著各類信息,你的生活被手機填的慢慢的,網上購物堆積在家裡,這時的你,慾望逐漸消去,疲憊的大腦想靜靜的想一件事,這時,書籍又回到了你的生活。

書本只聊一個主題,邏輯清晰的講述,讓你的大腦慢慢清潔起來;書中的遠方讓你在音樂聲有了想象,你的大拇指不累,你的眼睛沒有了藍光的刺激,想象逐漸舒展。

你想最簡生活,你想回到最初,你想佈置一個靜靜閱讀的空間,滿足你愛閱讀的你最初的願望。

此時,你比任何時候都有耐心讀讀一本書。


看了又看IT


這真是個打臉的問題,對於我來說!

  • 我是喜歡看書的,從小喜歡看書,那時家裡可看的書也不多,我爸就知道給我買教材類書,我自己借的課外書還得偷著看,有一次發現還給撕了。
  • 結婚 有了第一個孩子以後,有時間也會看書,坐月子時不讓我看電視,我還記得把二月河的《雍正王朝》給看完了。不知道是不是胎教好,大兒子從小隨我,也願意看書,也許跟愛讀書有關,教他兒歌,古詩,一兩遍就能記住了。聽課專注,學習不太操心
  • 自從有了手機以後,應該說自從有了智能手機以後,讀書越來越少,手機成了絕對主角。懷二胎時,也不看書了,小不點兒一出生家裡的氛圍就是人手一機,現在入學了,閱讀對他來說無比痛苦。背誦課文那叫一個費勁,做題也馬虎。
  • 不過我還是保持著閱讀紙質書的習慣,,有時跟朋友聊天他們開玩笑的說我是土豪還買紙質書看。
  • 現在提倡全民閱讀,假期這麼長,老師佈置了閱讀任務,為了培養王小二愛閱讀,營造個閱讀氛圍,我翻出箱底的古今中外名著,看不看得進去,我先擺個樣子!


王二少上一年級


信息時代,網絡社會,對我們生活的改變真的是太大了。或許每個人的感受都不一樣。

網絡傳媒的便捷性

現在我們想要了解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發生的事情,發生的新聞都是非常便捷的。一部手機看盡各種信息。

這種改變帶來的優勢是:快速、便捷、針對強、範圍廣等等。

相對的也有劣勢:信息多而雜、碎片化嚴重、容易上癮等等。

我們看現在,報紙報刊類的東西都很少見了,好多紙質版雜誌都有網絡版的。

這一系列變化都是網絡帶給舊媒體的衝擊。(這網絡媒介可能比紙質的環保?這一點存疑)

手機看書VS紙質版閱讀

隨身攜帶的方便性。手機勝利

內容的廣泛性。手機勝利

閱讀的專注性。個人感覺紙質版閱讀更好,手機能幹的事太多了,沒準就刷新聞打遊戲了。

閱讀後的記憶與吸收。這個我在自己身上做過實驗,紙質閱讀對於對書本內容的理解和吸收更好,手機更多的是一目十行,過眼雲煙。

閱讀之後的梳理和整合。手機碎片化的信息更多,不利於思維的培養和感受的功名。

最主要的是紙質版閱讀可以讓我平靜,讓我心境空靈,讓我在噪雜的社會里更加看清自己。

我們的耐心都去哪了

社會、工作、生活的節奏都太快了。我們越來越沒有耐心了,尤其是網絡的便捷性加劇了這種現象。

今天我們還因為這對明星離婚各種評論,明天有可能就被其他內容轉移了注意力。我們不可能也沒時間長時間關注某一件事情。加上娛樂至上,金錢至上,大眾被輿論牽著鼻子走的情況比比皆是。

這樣,就更體現紙質閱讀的優勢和好處,不僅讓人思維連貫,還會有自己的見解和觀點。時刻保持平靜的心態而不浮躁。

我瞭解這些,所以我有耐心閱讀書籍。


等你可以感受靜心閱讀帶給你的好處,和閱讀帶來的快感,以及習慣的力量。有耐心的閱讀沒有你想象的那麼難。


雙擊劉遛溜


我自從有了智能手機,就再也沒有耐心看書。但是我喜歡閱讀今日頭條裡推薦的優質文章。遇到好的詩詞,詞彙,以及名人格言。都會摘抄在一個專用的本子上面。有時間就看一看,記一記。時間久了,自己掌握的詞彙量就越來越多。無論是寫作還是與人交流,都不會有障礙。不知不覺中提升了自己的文化水平。


激情飛揚9605


電子書看的多了 紙質書很少


影摘車影


有了手機看書的確是少了許多,每天睜開眼,就打開手機看新聞,看天下軼事奇聞,不停地刷視頻,即使想看會書,也沒有心情,一本書多少天也看不完,看不了幾章就放下了,對於長篇小說更是不願意看,喜歡短文章,即使這樣,靜下心來看書的時間還是少之又少,總想拿起手機玩,還是手機裡的五彩斑瀾的內容更吸引人,不知大家是否有同感。


殿忠雜談


看不進去了[流淚]


miss91418009


還是更喜歡紙質版的書。

若是真正喜歡讀書的話,紙質版的書應該很難被全面取代。不過就閱讀文字來說可能會有所改變。

練習冊或者網文之類的書可能更多用手機,但是實用類的以及名著之類的還是更願意讀紙質版的書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