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槓桿,潘多拉的魔盒?

關於槓桿,潘多拉的魔盒?

關於槓桿,潘多拉的魔盒?

​1


最近偶像一直在思考要不要開兩融賬戶,券商給了年化不到6%的利率,說實話還是挺有吸引力的。在大盤2700點左右的點位購買低估值高分紅的大藍籌分倉打新,長期看是一個挺有安全邊際的操作。


2


槓桿在生活中隨處可見,許多大小企業利用來自銀行、社會以及二級市場的借款上槓杆,以期望有更快的發展。


離我們最近的就是房貸了。首付20%,那麼就是用了400%的槓桿,首付30%就是2.33倍。


因為十多年來,國內房價長期大幅度跑贏房貸利率,這帶來的財富效應讓許多人鉚足了勁上槓杆。


尤其是房產作為我們國內社會財富的錨,是不允許大幅度降價的。如果房價過高,很大可能是保持每年不漲或者微漲的情況,以時間換空間,實現軟著陸。


3


但股市就不同了,充斥著太多不確定的黑天鵝事件。市場不理性的情緒又會將波動放大。


一倍的槓桿回撤50%,本金就沒了,二倍、三倍、四倍分別只需回撤33%、25%、20%。最主要的是大部分槓桿不用回撤到上述那些比例就會被要求補充現金,否則平倉會導致全部本金的永久性虧損。


首先,使用了槓桿後,時間不再是你的朋友了。隨著時間的拉長,黑天鵝事件發生的概率愈發積累,不確定的風險就會越來越大。如果風控能力沒有相對應的增加,那麼將會是十分危險的。


再則,使用槓桿後面對市場波動的心態就會不一樣了,有可能患得患失,導致很多不理性的決策。


其三,人們總是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與自制力。前期對使用槓桿的風險可能會有一定的瞭解,用的話只使用很低的槓桿。


可一旦品嚐到槓桿所帶來的甜頭後,貪婪逐漸戰勝了理性,就容易忘記使用槓桿的風險,忘了之前定下不用高槓杆的規定,認為自己有能力駕馭,並且這次不一樣,機會十分難得,最終上了極高的槓桿。


這樣就是把命運交給情緒很不穩定的市場先生手中,而不是企業本身的內在價值了。


4


複利是需要能一直留在牌桌上參與投資遊戲的。投資也是一場馬拉松,所以偶像還是建議不要輕易的使用槓桿,慢慢的變富才能穩穩的變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