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敏‖宅著

徵文啟事:見《四川省地方誌工作辦公室關於“疫情防控 四川在行動”的徵稿啟事》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截稿時間:疫情結束後十日左右

特別提示:徵文應為原創作品,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權,嚴禁抄襲剽竊,文責自負。同時,請勿一稿多投或投已在其他公眾平臺發過的文章。

審核通過後的作品,均在四川省情網“‘疫情防控 四川在行動’徵文展示”專欄及“方誌四川”頭條號發佈(在“今日頭條”搜索“方誌四川”即可關注)。因微信平臺文章發佈數量所限(每天最多發佈8篇文章),擇部分徵文作品在“方誌四川”新媒體矩陣(微信公眾號、人民號、澎湃號、搜狐號、企鵝號)發佈;擇優在《巴蜀史志》雜誌發表,並收入正在編纂的《四川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實錄》一書。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管控升級,今天再次把回成都的火車票退了。這是第三次退了,本來訂的1月31日的車票回去,因為疫情,假期延長,於是退掉改訂了2月2日的車票;第二次退票是因為疫情不容樂觀,單位實行彈性工作制,要求外地的職工暫時不要回去。兩次退票鐵道部都全款退,今天扣了14元退票手續費,也理解。

想起1月22日這天下午坐火車回重慶,在火車站看到戴著口罩的人比較多,我在微信圈調侃“看到好多蒙面俠,有這麼嚴重嗎?”還打趣身邊的朋友“愛情都沒輪到你,肺炎會輪到你?”

1月23日武漢封城,一下子意識到問題嚴重了,趕緊在淘寶下單花90元錢買了20個一次性醫用口罩(平時藥店1元左右1個)。26號收到貨後開啟了宅家的生活,在有限的空間扮演無限的角色——學生、織女、廚娘等等,做到無故絕不出門,不給“病毒”可乘之機。每天一睜眼就開始關注疫情最新狀況,以及段子手們的新作,情緒也是在各種緊張、焦灼、煩躁、感動、憤怒、遺憾、欣慰、歡喜中不停轉換。不知不覺宅了15天,期間因為專業不對口,不能馳援武漢深感自責,同時也經歷了“啞巴吃黃連,傻子吃雙黃連”等鬧劇。

首先說說扮演的學生角色。由於計劃今年4月份參加職稱考試,所以每天都帶著任務,認真看書學習——《思想政治工作人員晉升職稱——政治理論考試複習材料》。光看這個書名,是不是有點打腦殼?共393頁的內容,我是“開書瞭然,關書茫然”,特別是多選題,太考驗腦力了。好在考過的前輩們鼓勵我,一定要理解記憶,這本書至少要看3遍,還有一些延伸知識自己要去拓展,只好硬著頭皮去啃,免得考試時,我不識題、題不識我的。

其次說說織女的角色。這是我最喜歡的角色,每天空閒時邊聽“喜馬拉雅”上關注的《讀者》《聽堂微博報》《音樂優品》等,邊玩鉤針。這個過程只有織女們懂,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鉤針就是織女們手中的筆,樂在其中地把鉤出來的每一件作品和懂她的人分享,鉤針的過程是辛苦的,分享的過程卻是快樂的!

最後再說說當廚孃的角色。今年春節宅出了廚藝新境界,跟著抖音學白案、紅案還外加工藝菜。做的成功就讓手機先“吃”,記錄下生活中的小美好,慰藉一下目前可能為數不多的幸福感;當然也有做失敗的,比如“花開富貴”就沒有做出視頻中的形、色、香、味來。

不管怎樣宅,人總得有點“苦中作樂”的精氣神兒吧。我看有朋友把微信頭像換成了兩個字“活著”!真的希望大家都好好活著,特別是一線抗擊疫情的白衣天使們,你們一定要好好的,全國同心協力,戰“疫”必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