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成功,放屁都是道理,你若失敗,再有道理都是放屁”,這句話說得對嗎?

房哥說房天下


成功,自有一股英雄氣;英雄,不能以成敗而論。有一些人,他們在歷史書卷中吐露芬芳,雖然失敗了,但是卻被人們永遠銘記。他們講述了自己的故事,或慷慨,或偉大,或蕩氣迴腸。失敗阻擋不了他們的光榮事蹟;失敗阻擋不了他們的一腔熱血;失敗阻擋不了他們的滿腹才華。成功固然可喜,但是失敗有時也讓人受到震撼。 不以成敗論英雄,是一種良好的看法;不以成敗論英雄,是一種豁達的態度。



因為,成功和失敗都有英雄的品質。 項羽自刎烏江,卻不失為一位英雄。 項羽與劉邦劃江而治,最後戰爭爆發了,劉邦節節勝利,步步為營,最終把項羽逼到絕路,項羽逃到烏江邊,只剩下很少的兵馬。但是項羽還是命令他們衝殺,我們可以看到項羽的血性。因為劉邦兵多,項羽自刎烏江,一代豪傑就此死亡。雖然項羽不敵劉邦,但是我們可以欣賞項羽霸王舉鼎的霸氣,我們可以看到項羽撥兵給劉邦的大氣。不以成敗論英雄,項羽是一位人間英雄。



曹操雖遭赤壁大敗,卻仍不失為一位英雄。 三國是一個充滿刀光劍影的時代。那次,曹操舉大軍伐吳,孫劉聯盟結成了。因為曹操的軍士不適應於水和船上作戰,於是曹操聽人建議,把戰船連在一起,如同陸地。但是招來了無窮的禍患。東吳大都督周瑜與諸葛亮一下就看到了破敵之策——用火攻。可是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諸葛亮借來了大風,消除了不足之處。兩軍交戰時,孫劉聯軍一把火把曹軍燒的灰飛煙滅,在一片火海中,曹軍損兵折將,丟盔棄甲,抱頭鼠竄。最後曹操敗走華容道,竟然差點喪命。曹操遭受赤壁之敗,元氣大傷。雖然曹操敗了,但他藐視天下的氣概卻讓我們動容,不以成敗論英雄,曹操是一位鼎鼎大名的英雄。



在歷史的發展中,很多人都以成敗論英雄,這個是不對的,尤其是在今天的社會中,這種你若成功,放屁都是道理,你若失敗再有道理都是放屁,是極其錯誤的,有這樣的觀點是失去了信仰造成的,是為結果論,殊不知,這個世界有多少人為了信仰,都只在過程中,看不到結果就消失了,享受過程不看結果的大有人在。


歷史的循環


這句話是有道理的。舉個簡單的例子,公司開早會。員工發言大家隨意聽著,但領導一發言恐怕就要洗耳恭聽了。這種現象不光體現在說話方面,以前,我窮,帶著禮物到親戚門上,人家愛理不理的。後來我經濟好了,人家又主動邀請我。哎,人吶,太現實了。


農民工小海


人微言輕。

有一個寓言:老鼠對獅子說:“為什麼都是你欺負我們小動物,我們為什麼就不能吃掉你啊”,獅子說:“那你可以試試啊,我保證不還手”,於是老鼠跳到獅子的身上,張開“血盆大口”就朝獅子的脖子上咬,結果,只咬下一嘴毛!

在人還沒演變成人之前,或者在其他的動物界,頭領嚎一嗓子,其他成員可能嚇得打哆嗦,可其他的嚎一嗓子呢?或許就會挨一頓暴揍!

動物尚且如此,何況是人。所以,要想讓人聽你講故事,還得虔誠,還得鼓掌,那就想辦法讓自己先強大起來,沒別的招數!


一孟之言


對!其實這句話就跟“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聞”的道理是一樣的。

你很失敗,那你拿什麼來證明你說的是對的,是道理呢?如果你說的是道理,那你為什麼會失敗呢?誰理你啊!

你成功了,隨口的一句話都能被無數人進行各種不同的解讀。比如各種成人士的雞湯。再比如這個高考題:《青年文摘》鞏高峰的《一種美味》,文末“該文章末尾為“現在,它早死了,只是眼裡還閃著一絲詭異的光。””你知道為什麼會有一絲詭異的光嗎?我告訴你,作者也不知道。他就是為了顯得搞笑而隨手一寫,標準答案沒出來之前他也不知道自己想要表達什麼,又哪裡知道結尾有什麼意義。

所以說,只要你成功了,隨口說了句什麼,都能被不同的人解讀出不同的意義,不同的道理!


隔壁村的深山老吳


絕對正確,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貧賤夫妻百事哀,沒錢什麼都不是……這些說法是殘忍,但基本如此,無可爭辯。


無用書生之今生有悔


大官比小官,小官比百姓,強者與弱者,老闆與員工等等,都如此


風和月靜


真理,現在的社會就是這樣,人微言輕,還是老老實實幹活的好,你說對了,也沒人搭理你,你說錯了,就是麻煩


愛你是我開心


確實如此 富人戴一條銅項鍊人家都會認為是真金的 窮人拿著一顆大鑽石人家都會不屑一顧 認為是一顆一文不值的爛石頭 某些領導的胡言亂語 總是有一大批馬屁精附和 平民的真知灼見 有時還反遭批評


海闊天空wgw


這句話在古今社會屬於正常現象,也屬於極“不正常”的事實~

一,賢文“會說都是理,不會說理虧”。往往一個哲理卻代表著“世界對立兩方面”的意義。

二,敵我雙方各為其主在前方打仗或者是在敵後工作,都用上面這個“道理的尺度”衡量、考驗自己。然而兩方其中都有強弱勢力,在論功行賞時,又要看誰幫誰呢,勢力強的功勞小的嘴會說的是贏家,勢力弱的功勞大的嘴笨的是輸家。

三,說白了,這個理由跟成功與不成功相反或者沒有關係。


團圓83


這不是很正常的現象嗎?

在你一無所有的時候,哪怕你說再多的大道理,能聽到你說的又有幾個人?他們哪怕聽到了也會隨後就忘,更有甚者,還會諷刺你幾句,懂那麼多,還不是這麼落魄?

而作為一個名人,成功者。他的一舉一動都有很多人關注,哪怕他隨便穿個拖鞋出門,都會有人給他找無數理由,就算是開口罵人,也有人解釋說是真性情。

並不是他出門穿拖鞋形象多好?也不是他罵人是體現了真性情,而且有一群人在身邊幫他包裝,爛梨包裝一下,也可能是我們買不起的價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