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電影讓你看了無數遍?

娛樂鑫火


我是一名重度科幻迷,各個國家的科幻電影都看過,愛科幻,更愛電影。

現在的科幻電影多如牛毛,雖然作為科幻迷的我看過數不清的電影,從上個世紀到現在最新的都看過,只要叫得上名字,基本都有印象。

但不管是漫威宇宙的各部電影,或者是票房冠軍的阿凡達都屬於看過即放過的過去式電影。唯獨讓我直到現在只要每隔一段時間就重看的,只有一部,那就是引起中國科幻熱潮的《流浪地球》。

刷新科幻觀的國產科幻片

還記得當初去電影院看《流浪地球》,走進去之前感覺應該是一部不怎地的科幻片,因為國產,到看完走出來整個人心情澎湃,熱血沸騰。時至今日都記得當初的感受。對於看了無數科幻片,已經對科幻劇情提不起激動心情的我,《流浪地球》讓我的血脈再次擴張,沒想到一部國產科幻片竟然會拍得那麼那麼的好,好到刷新了我的科幻觀。拯救地球的不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全人類的事。地球遇到災難不再是美式的造飛船,只有一小部分人坐飛船逃離。不再是人跟人鬥,而是全人類跟一顆比地球大十倍的月球鬥。


我完全沒想到原來科幻還可以這樣,《流浪地球》的劇情,世界觀直接讓我打開的新科幻的大門,讓我知道,原來科幻世界還有更深層次的高度,也是我少數願意直接給十分的電影


雖有不足,卻是巔峰

太陽膨脹,地球將被膨脹的太陽完全吞沒,人類在這場無比浩大的災難面前,不是選擇乘坐飛船離開地球,而是啟動了一個極其大膽,讓人瞠目結舌的計劃“流浪地球”,讓上萬座比珠穆朗瑪峰還要高大的發動機將地球推離太陽系。

還沒看電影之前,就被預告片給震撼到了,心裡充滿了完全的不可思議,跟美國的科幻劇情比起來。全人類對比個人英雄,帶著整個地球逃離對比坐飛船逃離,對於看過許許多多科幻片的我而已,《流浪地球》這樣宏大磅礴的劇情,讓我覺得美國的科幻劇情就是小兒科,甚至可以說是打打鬧鬧,現在回過頭再看以前我覺得很不錯的其它科幻片,瞬間覺得索然無味。


確實,在特效方面差了點,但瑕不掩瑜,論心中第一,當屬《流浪地球》。


條品


小編從小就比較喜歡看電影,各種類型的都看過,確實有的電影是比較感人的。有些電影小編看了三遍一樣。

1、《父子》

這部電影是小編小時候在中央六臺看的,還在上小學的我就被感動哭了。這部電影講述的是郭富城扮演的父親是一個喜歡賭博的小混混,妻子也因此選擇了離開。在一次被高利貸追債的人打斷腿之後就開始慫恿自己的兒子去偷東西,但是好巧不巧,兒子在一次偷東西的時候被失主發現了;懦弱的父親沒有站出來,而是選擇了逃跑。父子再次相見已經是十年後了,父親希望得到兒子的原諒,兒子卻咬下了他的耳朵。這部電影深深的印證了一句話:有的人一生靠童年治癒,有的人卻在一生治癒童年。

2、《歲月神偷》

當時第一次看的時候被震驚了,演習慣了黑幫片的任達華竟然也可以在這麼一部溫情脈脈的電影中大放異彩飾演一個平凡的父親。這部電影講述了香港普通一家四口在香港風雨變幻的年代裡的故事。任達華扮演鞋匠羅做得一手好鞋,在那個年代裡勉強夠養家餬口,吳君如飾演的母親直率,操持著家裡的內外;大兒子品學兼優,小兒子調皮搗蛋,一家人雖然貧苦,但是也算其樂融融。小編印象最深的有兩段,一家人在狂風暴雨中用血肉之軀保護鋪子的鏡頭,還有一家人去北京給大兒子治病(血癌)的那一段。也許這就是大多數家庭的經歷吧。奶奶說:“只要把自己喜歡的東西都扔進苦海里,等把苦海填滿了就可以看到哥哥了。”

3、七號房的禮物

《七號房的禮物》講述了一個只有七歲智商的父親被人誣陷,在獄友的幫助下將其女兒送進牢房內期間發生的爆笑與感人的故事。這部電影講述的是父女情,女兒長大終於也成為了一名律師,在庭上講述著這個故事,隨著熱氣球的飛走整部電影也就結束了。故事有兩條線,一是父親被誣陷,將會面臨審判;二是監獄的朋友各盡其才讓婦女團聚的各種妙招,雖然父親只有七歲的智商不諳世事,就算可以忘記一切,也不回忘記去愛自己的女人。


我真的有駕照


應該是《海上鋼琴師》

每次看的感覺都不一樣,感觸更是不同,從大學開始接觸到這部電影,幾乎一年都會看一遍!走進社會以後,生活、婚姻、孩子、父母!這些無形的壓力就如那艘客輪之外的世界,後來,愛情破碎了,孩子跟了我。父親的身體開始慢慢病變,創業失敗,一堆債務和時時刻刻的信用卡賬單!我記得我住在那“船上的世界”,我可以寫作,可以享受每一個路過的風景,但後來我下了“船”,每次提筆,好像都寫不出任何東西了!那應該就是所謂的“社會吧”!為什麼反覆看,可能只是想要再找到那個狀態吧,要麼就只是懷念罷了!




斷竹軒


《人在囧途》一部讓我看了很多遍的電影,不單單是因為電影徐崢和王寶強帶給我們的歡樂,更重要的是電影中處處體現出來的以春運為背景的“年味兒”。


電影講述了玩具集團老闆李成功回長沙過年和擠奶工牛耿前往長沙要債的故事。

而電影中體現出來的“年味兒”,是我一直以來喜歡看的很大一部分原因。

現在每年過年的時候,“年味兒”是次比一次淡。以前,過年的時候才能穿上新衣服。記得小時候,一年大概只會買一件冬天穿的棉襖。過年前提前很久去買,放在櫃子裡,除夕的那天才能穿。期間,我會忍不住去偷看,有小夥伴來了,我會拿出來展示一番。除夕那天起床,我會迫不及待地穿上新衣服。



現在什麼時候都能買新衣服了,那種期待著的快樂就沒有了。 以前,過年才能吃的美食平時也能吃到了。小時候的年味是茶葉蛋,豬頭肉,新衣服,數壓歲錢,手裡攥著獻佛香,捂著耳朵放鞭炮。



現在每次過年回家不是打麻將就是打麻將,“年味兒”也只有在電影中感覺的到。

電影中過年回家,大包小包拎著

然後在上火車的人群中爭先恐後的擠著,彷彿火車就是家

年味兒,對於很多人來說包含了太多隻可意會的東西,是一種幸福感。有些是語言都沒法描述的。

而現在的年成了有沒有女朋友,買車了沒有,房子買了沒有。

年味兒,也只能在電影中感覺到一點。

不知道大家在看電影的時候有沒有這種感覺


影視偵探微


是《少林寺》!

小時候看這部電影,喜歡電影裡的武功,覺得中國功夫太了不起,如果自己是男孩子,一定去學習武功。

再大點了看這部電影,覺得電影裡的丁嵐姐姐很漂亮,李連杰大哥英氣勃勃,我記得有一年買年畫,賣的是李連杰功夫明星的掛曆,我每翻一張掛歷,就把掛曆取下來包書皮。

許多年以後,到了結婚的年齡,我結婚了,有時候回頭看看我的老公,英俊帥氣的臉型,精神抖擻,我就在想,我當初找老公,是不是依著這位當年的男偶像的外型找的?

呵呵,有時候,一部電影,確實能帶給人很深的印象!

親愛的朋友,你是否也有和我同樣的感受,關注我,讓我們成為好朋友!


靚姐帶你逛太原


《大魚海棠》一部百看不厭的神秘東方童話。

近年來,反反覆覆看了很多遍,有的時候甚至只是播著,也是一張享受,帶著童話般的聲效,悠遠而古老故事,心嚮往之。

看了很多次,依然還有一種似是而非的感覺,這也許是東方神話的魅力。

我對中國神話的啟蒙來自奶奶和爺爺。在小時候為數不多的陪伴中,他們會在吃過飯後,開始講光怪陸離的故事。奶奶告訴我對面的山,有個穿花衣服的菇涼,未婚已故,之後留戀於這座山,她最大的興趣,就是抓小孩陪她。之後我看山都更深邃悠遠,那個時候對山好奇卻不敢靠近,又無限遐想。

《大魚海棠》是把曾經無限遐想的國度呈現給我了。它滿足了我對東方童話的所有想象,這個童話長在大海的下面,這個神仙村裡的人,人人身懷絕技,椿妙手生海棠花,爺爺長鬚盤鳥,奶奶百鳥之主,湫喚黑龍二代,醜陋的靈婆養老鼠愛帥哥掌管看不見的動物……

在這個神仙的村中,也遵循的進階的強化的進化論,成人禮就是進階的一個過程,將要成年的青少年們,必須離開村裡到人間的大海旅行7天,活著回來就算成人了。

故事就從這場旅行中開始了,不出意外的人間漁網捕住了女主椿,人間的漢子救了她,他們沒有幸福的在一起,漢子見義勇為後壯烈犧牲。承接了一個我很喜歡的故事,人間的靈魂歸處,過去所有神話中的天堂地獄都不符合我的想象,魂歸深海的一條魚,沒有記憶重新進化,這個設定太美好了,從哪裡來回哪裡去。

之後女主椿揹負著愧疚,與靈婆用一半的壽命去交換漢子的甦醒惡魔交易,也由此引爆了這個國度的災難。交換在東方的神秘力量佔據一席地位。除了識文斷字,我們最多被灌輸的就是交換教育,有失才有得是交換,買賣是交換,占卜問神祭品與承諾是交換,在我們的血液信仰中,交換成了一股神秘力量,我們相信用一些失去是會換來我們想要的。

交換之後女主椿領養了漢子的靈魂魚,取名鯤,鯤逐漸長大,越來越藏不住。這個惡魔交易始終是違反天意的,它觸怒了天神,災難降臨了這個神仙村。最終爺爺的靈魂變成一顆巨大無比的海棠樹拯救全村人,奶奶變成了火鳳凰,繞著海棠樹飛。一直守護椿的湫最終犧牲自己送椿和鯤離開,靈婆也在這場災難中得益也離開村裡。最後椿和鯤的肉身落在人間的海岸上。

對椿而已,這場交換,她失去了整個神仙村,失去了神仙的身份。對鯤而言,犧牲又重生是善報。湫的守護與成全,接手了靈婆的崗位,從前任靈婆的出逃,可以判斷這個崗位是帶有懲罰性質的。最後神仙村恢復正常營業。

《大魚海棠》探討了愛,探討了天道輪迴,探討了成長,從每一個角色的維度去品,都回味悠長。


小情緒劇樂部


山楂樹之戀

這也是我認識周冬雨的第一個夏天,現在已經過去8年了

那是上高三的一個晚自習,那時候還沒有智能手機,借同學的MP5看的,偷偷在一個角落裡看到淚流滿面,晚上睡覺都夢到男主角沒有得病,兩人幸福甜蜜的在一起了


巴啦啦小仙女666


大家好,我是老房,現在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是一個學編導的,在學習期間,我就看過很多電影,寫過很多影評。作為一個觀影無數的人吧!我最難忘的電影便是《肖申克的救贖》,實在講我每年都看個一兩遍。我第一次在藝術班裡看這部電影,看了一小部分,還沒有是啥感覺,後來下課,我就會樓上班級裡了,我女朋友跟我講這部電影真的很好看,讓我仔細看看。後來為了寫影片,這部電影我真的看了好多遍。看一遍感覺一邊更比一遍強,感悟的更深了。

主人公安迪經歷了19年,終於完成了偉大的越獄,我至今都記得,他爬出黑暗、漫長、骯髒的坑道,迎接自由之雨的那一刻。沒錯,那是我最愛的鏡頭,因為他呼吸的是自由的空氣。而在這之前的忍辱負重,經受煉獄,也是在體驗另外一種人生。就像瑞德說的,你會說他做這些是為了討好看守。或者也許是為了同我們搞好關係。而我則認為他只是為了再度體驗一下正常人的感覺,哪怕只是為了短短的片刻。

為什麼這部電影讓我看了無數遍,它究竟向我們傳達了什麼?而在我看來,傳達的是人類生存最重要的兩個個要素:希望與自由,也可以詮釋為:夢想與救贖。當然這樣一個主題並不是生拉硬拽的放進觀眾的意識裡,而是像電影中的那句臺詞:“肖申克監獄中的犯人人人無罪”一般,諷刺性地讓我們記住了自由。當我們回頭看這部電影中有關自由的闡述時,我開始覺得,所謂的自由即是希望的土地,而一個沒有自由的土壤,就不會有希望的種子,Andy也在片尾給Red的信中說到:“希望是好事,也許是人間至善,而美好的事永不消逝。”


老房剪輯


經典的電影讓人看了之後會再次去觀賞,下面介紹一下自已看過無數遍的好電影:


1.《媽媽再愛我一次》

從心靈和情感的震撼方面來說,在我記憶最深的是80年代看過的一部臺灣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那個時候我還很小,記得當時父母領著我一起去看的露天電影。

影片描寫精神病醫生林志強留學歸國,正要開展精神病院的業務,偶然機會發現院中一名病人,竟是他失蹤18年的母親!



原來當年母親秋霞與父國榮相戀,但遭林母以秋霞身家不清白為理由拆散鴛鴦,為國榮另外娶妻。已經懷孕的秋霞到鄉下投靠姨母,並在鄉下生下志強後獨力撫養他,母子二人感情很好。數年以後,國榮之妻娟娟證實不能生育,林家父母為了要延續香火,用盡辦法要志強離開自已母親,回到林家來認祖歸宗。秋霞幾經內心掙扎,終於答應了。



但年幼的志強因為思念母親而無法過平靜的生活,經常偷偷的回到鄉下找母親。一次在風雨之夜,志強躲在廟外面避雨,秋霞等人找尋不著,第二天早晨找到時,志強已經奄奄一息昏,迷不醒。秋霞很激動,失足跌下樓梯成為了瘋婦。18年以後,志強終於找到了他心愛的母親,並以一曲兒歌“世上只有媽媽好”重新喚醒母親塵封了多年的記憶,母子相認,大團圓。


2. 《英雄兒女》

那是在上小學三年級的時侯,學校組織一次看電影的活動,那還是在人民公社大禮堂會議室放映的。黑白的片,幕布不大。可那場此起彼伏的戰爭場面,足夠震憾到我們。尤其到了英雄王成,拿起那部對話機,向總部呼喊"向我開炮"的那一刻,我和我的同學們個個把眼睛瞪得大大的,紛紛佔了起來。王成拉響了爆破筒,從戰壕裡一躍而起,與敵人同歸於盡,到此,整個會議室裡,都是一片哭聲。


《英雄兒女》影片了講述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王成陣亡後,他妹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幫助下堅持戰鬥,最終和養父王復標、親生父親王文清在朝鮮戰場團圓的故事。



影片根據巴金小說《團圓》改編。本片是一部震撼人心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影片,

,又是一首催人淚下的中國人民,人性美的讚美詩。


片中的主題歌《英雄讚歌》流傳甚廣,至今久唱不衰。



3.《背起爸爸上學》

影片是根據甘肅慶陽中學生李勇的真實事蹟改編,講述了山區個個一孩子在逆境中刻苦求學的故事。


農村的孩子石娃自小喪母,他與父親和姐姐相依為命。轉眼間,石娃七了歲,姐姐也十二歲了,石娃也該上小學,而成績優異背起爸爸上學的姐姐升入初中。但因為家境清貧,家裡只能讓一個孩子上學,父親便用一把銅勺決定了讓弟弟石娃上去學,姐姐則不得不中途輟學了。


一天,石娃上學走過馬蓮河,河水因為暴雨漲起,父親將他背過了河,告訴他一定要好好讀書。石娃上初中後,姐姐為了給家中節省開支,不得不早早的出嫁,並從男方彩禮錢中擠出一些錢來供弟弟上學。

石娃刻苦的讀書,在全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中奪得了一等獎第三名的好成績,並且考取了省城師範學校。但在此時,父親卻因在幹活時不幸摔傷,導致了癱瘓在床。重病纏身的父親為了讓兒子能去省裡面安心求學,不想成為孩子的拖累,而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石娃為了既能照顧好父親,又不耽誤自已學業,決定背起爸爸去上學。清晨,當其他人還在睡夢中時,石娃背起了父親,帶著簡單的行李,走上了去省城求學的路。


4.《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是一部科幻電影,由郭帆執導,吳京特別出演,屈楚蕭、李光潔、吳孟達、趙今麥領銜主演,於2019年2月5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影片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講述太陽即將毀滅,地球不適合人類生存了,而面對這種絕境,人類開啟了“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的家園的故事。

人類為了自救,提出一個名為“流浪地球”的大膽計劃,即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上建造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推動著地球離開太陽系,用2500年的時間奔往另外一個棲息地。


剪影冷小姐


寫下小時候的經歷,《唐伯虎點秋香》已經看到倒背如流。

那時候文化宮的經營屬於集體產業,沒有營收壓力,姥爺那時穿著警服朝檢票員點下頭,就可以免費看電影,拉著我的姥爺從容不迫,我卻有些膽戰心驚,不過後來也習慣了。對於那時候早熟到青春期提前到來的我,一場免費的電影就可以讓我安靜下來,姥爺也是樂此不疲,不經意間萌發了電影的種子。

除了姥爺的制服光環以外,那個遠親不如緊鄰的年代,恰好我家對門的李阿姨就在文化宮工作,每次在檢票口有禮貌的問候,李阿姨好,就可以去享受電影的饕餮。當時李阿姨的倒班時間我也是倒背如流。額,有點變態。。不誇張的說,在中央6臺循環播放《唐伯虎點秋香》之前,少年白叔就看了不下30遍。

小學4年級,無憂無慮的放養生活被終結。轉學到很遠的學校,教學質量好,每天公交車要40分鐘,不喜學習的白叔那時空虛,唯一慰藉的是每隔兩週,學校會組織去文化宮包場看電影,一個下午可以看兩場。回想起來,令人羨慕的是,李連杰的《精武英雄》,成龍的《警察故事》,周潤發的《和平飯店》,白叔都是在院線看的。

每到寒暑假學校都有發電影票,白叔也是最早的暑期檔與賀歲檔的見證者,寒暑假都會有寫幾篇日記的作業,每到開學白叔交的卻是幾篇影評。對於白叔,學生票一定不夠,恰巧白叔的叔叔在印刷廠工作,而學生電影票也恰巧在印刷廠出品,電影票還需要有文化宮的印章,白叔也是絞盡腦汁,用各種硬幣或者瓶蓋沾著紅墨水來偽造。。後來還開展了販賣電影票的副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