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上手】汪永泉論內勁在揉手中體用續集

接上篇,太極揉手聽汪永泉前輩金玉良言。

接力不過腕”“發勁一貫串

是講與對方接手時,雖然以手掌相接觸,實際上是用腕部接來力。要通過腕部的旋轉變化引化對方來力,不使其由腕部進人自己身內。發勁時,要由九曲珠的中間一顆珠子為後援,貫串上邊四顆珠子,將內勁通至腕、手併發出手外。“一貫串”是說內勁的發出要暢通無阻。

【功夫上手】汪永泉論內勁在揉手中體用續集


發人時,腕要靈活,手須鬆軟,才能起到給中指根通出的內勁指引方向的作用。腕的後援是肘勁。在與對方接手直至將對方發出的這一過程中,肩、肘、腕、手必須鬆軟圓活,這樣才能使內勁暢通無阻地通向對方。

要點不要面

是講手與對方接觸時,要接對方接觸面中的一個點,在這個點上求中心,以便控制對方。如果接觸的是面,就會互相力抵。此時必須重新在接觸面上找到對方的側點。正如老拳譜所講:“要點不要面,要面兩不便。偶遇面碰面,實時鬆開變。”鬆開後接手要“換手如新接”。

【功夫上手】汪永泉論內勁在揉手中體用續集


刺皮不刺骨,刺骨皮(勁)必堵

指接手後,我之內勁要滲到對方皮肉之中,但不可向對方骨頭上滲入、因為只有向皮肉內滲入內勁才能到達對方中心。若向骨頭上滲入,對方的骨頭必使我之內勁受阻,造成雙方力量相頂。

勁走“側平”

在與對方接手時,要有“側勁”、“平勁”、“側平勁”的手法變換。“平”指接觸點的正面,“側”指接觸點正面之側。向“平”發勁為“平勁”,向“側”發勁為“側勁”。在接手時,如果遇到對方接觸點的“平”,就要在“平”中找 “側”,由“側”擊發對方中心。即所謂走“平側”。如果接手時,遇到對方的“側”,就要以“側”帶“平”,擊發對方中心。即所謂走“側平”。

與對方接手時,一手按在對方胸前,即將內勁滲入對方中心,然後用手輕輕抓起,對方必隨之前傾。同樣,雙手按到對方兩前臂上,要將內勁滲到對方中心,然後輕輕抓起,使對方隨之前傾。如果由手通出的內勁不能影響對方中心,則對方就不會前傾。

如遇對方轉攻為守,就必須隨之進身,不使對方中心脫離我內勁的控制。

【功夫上手】汪永泉論內勁在揉手中體用續集

棗核""杏核"

“棗核”、“杏核”的 比喻,講的是在探手時將內勁沿弧形滲入對方中心,好比是促使內勁沿棗核或杏核的邊繞行。假設以手心貼在對方手背上,彼我中間好似有一個很大的棗核。由自己這邊的棗核尖開始爬坡前按,然後再沿核邊下按對方之棗核尖,對方足跟必著力,足尖翹起易被髮出。如果沿核的上緣未能生效,即改走棗核的下緣,便能生效。如果對方以拙力反抗,我即先旋轉意想中的棗核,再沿棗核邊將內勁弧形滲入對方中心。

【功夫上手】汪永泉論內勁在揉手中體用續集


“杏核”扁平,上下的邊弧度較小,但左右的邊弧度較大。如果沿兩側大弧度的邊未能控制對方,那麼立即改走弧度較小的上下兩邊。同樣,如果沿弧度較小的兩邊未能控制對方,即改走弧度較大的兩邊。

【功夫上手】汪永泉論內勁在揉手中體用續集


引進落空

老拳譜中有“引進落空合即出”的講法。“引進落空”的意思是說:首先要引出對方來力,再使其來力落空。具體說就是接手後,先將對方來力引到肘上,再用肘使之落空。這時,手要起沾,進、粘、隨的作用,不能肘空手也空。否則,對方就會脫離我的控制,或乘虛而入攻擊我的中心。要手引、肘空。“合即出”是指對方被引進落空後,必暴露中心。我將神意氣集中於對方已然暴露的中心,對方即被髮出。

【功夫上手】汪永泉論內勁在揉手中體用續集


引進落空要利用手和肘的滾、錯、折、磨,即要先錯開對方來力的頂峰才能引進落空。引進落空不是後撤,而是通過手和肘在接觸點上的旋轉變動,使對方來力被引進而後落空。只有把對方引進落空,才能做到“合即出”。

【功夫上手】汪永泉論內勁在揉手中體用續集


如果對方的手是扶在我前臂上,只須肘空即可。肘空時,會使對方感覺其勁似推在了一片空虛之中無法施展威力。在這一空之後,方可擊發對方。這即是“肘空一大片”的用法。

當與對方的腕部接觸時,要主動去接其腕內側或外側的凸起處,而不要接對方的腕內側面或外側面,此即所謂“要點不要面,要面兩不便”。在接到對方的點之側後,要以肘勁向對方中心擊發。

【功夫上手】汪永泉論內勁在揉手中體用續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