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綠色,這樣搭配才高級

白色+綠色,這樣搭配才高級

清清泠泠,深深淺淺,

隱隱悠悠的水流感,

是獨屬於綠色的藝術與意義

澹然無極、茫茫蒼蒼,

纖塵不染的純淨感,

則是白色的矜持與尊貴

白色與綠色相配,

最是一番無可辯駁的夏日驚豔清爽配色。

白色+綠色,這樣搭配才高級

白色+綠色,這樣搭配才高級

可你知道白色與綠色搭配,

有多少種可能?

我想到柳枝剛發芽時浮在嫩芽上的白色絨毛;

想到滿眼翠色的草地上捉迷藏般冒出來的蒲公英;

想到漂亮女人的頸間白金鑲嵌綠寶石;

想到一場婚禮中關於幸福的色彩定義,

纖陌紅塵,總有白的純潔與綠的新生。

白色+綠色,這樣搭配才高級

綠色與白色搭配,

可以是神聖的、脫俗的、清雅的

也可以是高貴優雅而鮮妍動人的

跟隨綠色的深淺波動與白色的柔和摺疊,

為大家推薦幾組綠白經典搭配。

豆綠色+珍珠白

linkfashion

白色+綠色,這樣搭配才高級

珍珠白的瑩潤亮澤加豆綠的柔軟如水,

為一身簡單的搭配增加無限精緻與內斂

再加入小面積黑色或黑色配飾點綴,

整體搭配凝聚出非一般的氣場,

搭配層次分明,有主有次

絲毫不會讓人覺得寡淡。

白色+綠色,這樣搭配才高級

而活潑年輕的全新演繹則取決於單品的流行度

選擇今年很時髦的泡泡袖方領上衣。

配一條珍珠白長褲或白裙,

掛上輕描淡寫的表情,

就組成一套清爽優雅的夏日look。

白色+綠色,這樣搭配才高級

白色+綠色,這樣搭配才高級

白色+綠色,這樣搭配才高級

我們知道,

豆綠是一種有灰度的黃綠色。

沿著這縷灰度往深處想,

將珍珠白調低幾個亮度

用淺杏色或米色也能穿出一份雅緻和溫柔。

白色+綠色,這樣搭配才高級

白色+綠色,這樣搭配才高級

柳綠色+亮白色

linkfashion

白色+綠色,這樣搭配才高級

桃紅映著柳綠色是深入人心的傳統配色。

而今天我們將柳綠與亮白色相配。

脆生生的柳綠很難不讓人想到初春的景象,

在明亮純潔的白色映照中,

一個人氣質中的端麗雅重就出來了。

白色+綠色,這樣搭配才高級

煙柳如夢

而白色卻是與生俱來的理智。

一身柳色難以協調時,

亮白色就是最為冷清和順的調劑。

白色+綠色,這樣搭配才高級

翠綠色+玉白色

linkfashion

白色+綠色,這樣搭配才高級

翠綠很容易讓人想到彩繡輝煌的衣著景象,

當這樣一縷高貴的綠色深入玉白空間,

可想而知那份高雅是多麼打動人心。

白色+綠色,這樣搭配才高級

白色+綠色,這樣搭配才高級

白色+綠色,這樣搭配才高級

若是再加入一些低調的元素,

比如暗黑色、淺卡其

你便會發現高雅的另一種說法是“靜默”。

白色+綠色,這樣搭配才高級

松綠+百合白

linkfashion

曹公在《紅樓夢》第四十回時用松綠形容“軟煙羅”,

先是預先寫出軟煙羅的四種顏色:

“一樣雨過天晴,一樣秋香色,

一樣松綠,一樣銀紅。”

然後再勾勒紋樣的細密與精巧。

讓人來不及勾畫天晴色和秋香色的鮮亮,

已沉浸在松綠銀紅的柔軟旖旎中。

薄如蟬翼的松綠與清新淡雅的百合白相配,

是暗香浮動月黃昏的詩情畫意。

這無疑是一組適合氣質端莊女性的配色,

不用大紅大綠碰撞,

不用爭搶焦點,已達最高境界。

白色+綠色,這樣搭配才高級

白色+綠色,這樣搭配才高級

當松綠向外蔓延,

或許會觸碰到淺淡的藍色。

於是輕鬆過渡到藍綠色領域

加上白色明亮純淨,

一身層次豐富、細膩的配色便潑墨般流淌。

白色+綠色,這樣搭配才高級

胡椒梗綠+米白色

linkfashion

白色+綠色,這樣搭配才高級

仲夏時節,

對清新的渴望讓人不容易想起暗色的低沉。

但胡椒梗綠卻春風吹又生般在達人身上出現,

從初秋、深冬到早春、盛夏,

那一抹暗幽幽的綠總有存在的理由。

在米白色柔和的協調中,

它的中性氣息漸趨溫雅,

表達出一個人亦剛亦柔的個性。

白色+綠色,這樣搭配才高級

在胡椒梗綠與米白的搭配中,

一切都儘量往內收。

沒有明度和亮度的搶眼,

沒有雜亂無章的配飾點綴,

有的只是明滅間的一絲淡然,

低調穩重又優雅隨性

白色+綠色,這樣搭配才高級

白色+綠色,這樣搭配才高級

綠色是不容易穿出端麗雅緻的色調,

它的明豔動人與紅色正相反,

它總是陪襯的顏色,

做主角時需要在面料材質和剪裁細節中暗下底蘊。

但它卻有別樣的魅力,

就如北方夏夜雨後的空氣,

清冽舒緩、細膩體貼。

與一塵不染的白色恣意相配,

共同打造出清雅愉悅的時尚造型。

白色+綠色,這樣搭配才高級

後記:

當我們說一個人明豔動人時,頭腦裡不自禁浮現出紅衣魅影;說一個人超凡脫俗時,眼前自然閃現白衣何飄飄;說一個人神秘低調時,條件反射般想起一襲黑衣加黑超…色彩的語言,在我們剛出生感知到周圍溫度時已經形成。

後來的專業學習,學美術、看畫展、學設計、鑽研配色,都是認知的重新塑造。

漸漸地,或許你會知道。一縷溫和的豆綠、一抹蔥管似的翠綠,一方無限延伸的亮白、一串煙波悠悠的珠白,都是這世界難以複製的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