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有百萬大軍,為何沒有南宋時間長?

李煜說史


南宋和南明都是中國歷史上因為別國入侵後偏居一隅的王朝,南宋享國近一百五十年,而南明卻只有十八年(崇禎上吊至永曆被害為止),而且南明因為混亂的政權更迭,還不被主流史書所認可,南明甚至擁有百萬大軍,可為何遠遠弱於南宋?一言以蔽之:“沒有核心領導人或領導群體”。

南宋在北宋滅亡後,有一個所有勢力都認可的皇帝,即宋徽宗的第九子趙構,也就是宋高宗,大家都團結在以他為首的大旗下, 能整合整個南方的資源和金國抗衡。反觀南明,短短的十八年中,卻換了三、四個皇帝,每個皇帝當政時,在北邊清朝的強大壓力下,內部竟然還有閒功夫爭鬥,如此這般,怎麼可能是強大的清朝的對手?

弘光政權

南明的第一個政權,皇帝是崇禎的堂兄福王朱由崧,他的皇位來得比較驚險,當時主導南方的士紳勢力東林黨想擁戴的是潞王(崇禎皇帝堂叔),原因是當初萬曆皇帝想立朱由崧的父親,老福王做皇儲,但被東林黨集體否決了,東林黨害怕朱由崧翻舊賬,所以堅決反對他繼位,即便他和崇禎的血緣關係最親近。

但在東林黨的對頭馬士英和明王朝殘餘的幾支軍隊的擁護下,朱由崧強勢入主南京並登基稱帝,結果,反對他的東林黨在北方大敵虎視眈眈的情況下,不斷從政治上對朱由崧及馬士英發動進攻,使得這個南明政權一直都處於內鬥當中,根本沒有整合力量對抗即將南下的清朝,弘光政權僅存在一年就被消滅,朱由崧被清軍俘虜後處死。

隆武政權

南明的第二個政權,皇帝是唐王朱聿鍵,即隆武皇帝,隆武在福建登基之前,浙江還有兩個監國,一個是潞王,降清後被處死,一個是魯王,後逃奔海上繼續抗清。隆武是弘光政權滅亡後,從南京逃出來的,在逃亡路上,被東林黨人黃道周和安南伯鄭芝龍接到福建登基稱帝。

隆武政權成立後,依舊遇到了內鬥這個大問題,鬥爭雙方就是東林黨的代表黃道周和福建的地頭蛇鄭芝龍,鄭芝龍掌握著隆武政權的所有兵權,他只願意割據福建,而不希望賠上老本幫助隆武帝北伐,隆武和黃道周都無力制約鄭芝龍。

再加上明朝皇室的威懾力在崇禎、弘光兩任皇帝死後,已經喪失殆盡,南方的其他士紳勢力也對隆武陽奉陰違,最終,隆武政權也只存在了不到一年,黃道周自己募兵北伐,結果被清軍殺死,而後,鄭芝龍降清,隆武孤身強行北上,也被清軍追上殺死。

永曆政權

南明存在最長的一個政權,足足有十六年(僅算到永曆皇帝被殺為止),皇帝是本在廣西封藩的原明朝桂王朱由榔(崇禎皇帝堂弟),永曆政權能堅持抗清十六年,是因為完整的接納了原張獻忠的軍隊,雖然過程當中有波折,但終於湧現出了一個能抗衡清軍的統帥李定國。

李定國接受永曆政權的招安後,一直死心塌地的抗清,縱橫西南地區幾近無敵,打得清朝幾乎要放棄西南三省以求和,但李定國最終也是陷於內鬥中,先是同為張獻忠義子的孫可望降清,將李定國部的虛實全部洩露給清軍,也因為孫可望的降清,直接削弱了李定國的實力。

而後,永曆政權內部也對李定國不放心,畢竟他是流寇出身,清軍攻入雲南時,永曆和百官不逃向擁有兵權的李定國部所在地,卻逃向緬甸,就是這種不信任造成的結果,實力比清朝差,還人心不齊,結局當然很難看。

永曆皇帝最終被緬甸方面交給了吳三桂,然後被處死,李定國得知消息後病故。此後,雖然還有臺灣的鄭成功部,和湖北、四川交界處的夔東十三家部(李自成殘部)在堅持抗清,但已經不成系統了。

從上述三個南明政權的大致經歷可以看出來,南明沒有一個稍微有點威望的皇帝以及內鬥不只是最終沒能堅持下去的根源,皇帝是不能指望的,因為南明所有的皇帝都不是崇禎的直接繼承人,除非崇禎的兒子們能逃出來並被南方勢力認可,才有可能成為有那麼一點威望的皇帝。

並且,在當時的明朝南方,任何一個政權必須要得到土著士紳的代表、東林黨的完全認可才行,實際上,不管東林黨的好壞與否,在當時的長江以南,真有一個完全由東林黨把持政治、軍事、經濟的小朝廷,沒準活得的時間會比歷史上的南明要長久。

很多人不喜歡東林黨,但他確實可以擔當起在南方政權的核心角色,當他們的利益述求得不到清朝保證時,也一定會團結起來和北方的強敵對抗到底,有了一個核心的領導層,集中南方所有的資源,一定會堅持的更久,東林黨中是有人才的。

也只有東林黨能引導南方大部分士紳階層和老百姓抗清,讓東林黨擔當起南宋趙構的那個角色,這樣南明或許有希望,即使小編不喜歡東林黨,也必須得承認東林黨在南方的影響力是當時唯一的,李定國沒有,鄭成功也沒有,明朝在南方所有的藩王也沒有。


九頭鳥漫談文史


一、由於崇禎皇帝沒有子嗣逃出北京,導致南明皇帝的正統性有很嚴重的問題,也是後來南明自己人因為皇位而內鬥的一個主要原因。而南宋則不一樣,南宋的第一個皇帝宋高宗趙構是宋徽宗的第九子,在當時宋徽宗子女都被金兵擄走的情況下,他有絕對的繼承權,從而穩定了南宋在南方的統治。
二、南明之前的明朝末年,農民起義軍已經把大江南北通通打爛了,凡是有農民起義軍造反的地方,明朝的基層政權都被破壞殆盡,同時很多地方人口也大量損失,餓殍遍地。

而南宋的局面要好實在是太多,在金兵入侵之前,宋朝的統治基本上還比較穩定,雖然有小規模的農民起義,但大多政府軍都能夠控制,南方優越的經濟條件給南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而且南宋對於地方都控制能力沒有任何問題,在北方還有部分的地盤,例如陝西在早期還在南宋的手裡,其地盤比南明大多了。


浮沉的歷史


懂點歷史的人都知道中國歷史上有一個南宋王朝,但是或許大家還忘記了有一個南明王朝。這是很容易被大家遺忘的朝代。因為南明王朝持續時間只有20多年,不算是中國的正統王朝,而南宋持續有150多年是中國的正統王朝,故大家都知道南宋而不知有南明。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講為什麼南明沒有南宋持續的時間長。

歷史上的南明為什麼沒有南宋持續時間久?

南宋時1127年趙構在應天府稱帝開始算起到1279年崖山海戰結束。總共持續152年時間。起因為金國入侵北宋俘虜趙宋皇帝。亡於蒙古軍隊。

南宋能夠持續較長時間的主要原因為:

第一: 宋朝剛剛開始100多年氣數還在,而且團結抗金。

第二: 南宋的繼承人非常少當時幾乎就只剩下趙構一人而已。

第三: 南宋當時的民族英雄多以岳飛韓世忠為代表,整個國家空前團結。

第四: 南宋地處江南物產豐富,而南明的經濟本來沒有南宋發達。加上囤積居奇,就更是沒有什麼物資可以被調配的了。

而南明持續時間不長的主要原因則為:

明朝已經持續了200多年氣數將盡。 當時繼承人太多了。 漢奸多,全國各地遭受戰火,經濟遭到破壞,軍隊沒有物資不停調遣。



緣禦寒


首先,百萬大軍是沒有的,鼎盛時期李成棟反正光復廣東,手裡也就幾萬人。

南明的問題是沒有統一領導,朱由崧本來是唯一有資格即位的人,但史可法卻擔心其理由不充足,去選擇與江北四鎮的武將妥協,換取他們的支持。這樣滋長了武將跋扈的野心,誰都想參與皇帝的廢立,謀取自己最大的利益。

這就是南明的最根本問題,也是核心病患。如果朱由崧能依靠血脈遠近乾淨利落的登基,那麼後世所有的關於正統的爭論都將不存在。在真實的歷史中,李成棟反正是南明的一個小高潮,可隨後又陷入了唐、魯、桂藩的爭論中,就是鄭成功這樣的人,也侷限於門戶之爭,認準唐王,對魯監國虛與委蛇,對永曆皇帝更是心裡猶豫之極,這也造成了日後與李定國北伐的失敗——鄭成功擔心北伐成功後,唐王將沒有登基的可能,進而影響自己的爵位。

所以,南明如果有統一的領導,武將不參與擁立,朱由崧留下明確接班人,即使仍然執行了錯誤的“連虜平寇”的決策,守住半壁江山是完全有可能的。


甲申十七年


為什麼南宋能維持國運百餘年,南明有百萬大軍,為何沒有南宋時間長?

南明之所以沒有南宋時間長,短時間內就滅亡,是因為內部矛盾太多,極大影響了軍隊士氣和戰鬥力。東林黨和閹黨的矛盾,以及武將之間的矛盾導致弘光政權只持續兩年,一仗沒打就百萬大軍投敵。文臣看不起武將,導致福建隆武政權唯一能打的鄭芝龍不願出力,鄭最終投降清朝。

永曆皇帝依靠張獻忠的餘部幾十萬兵馬本來已經在大西南站穩腳跟,李定國擊殺定南王孔有德、敬謹親王尼堪,清朝甚至開始考慮劃江而治。但孫可望與李定國兩人矛盾激化,導致孫可望降清,最終清軍在孫可望的指引下滅掉了永曆政權。明朝徹底覆滅。

永曆帝劇照

南明三大最有影響的政權為什麼會覆滅?一句話,內部矛盾太大。南明的很多文臣武將寧願降清,也不願意便宜了政治對手。那麼,為什麼南明內部矛盾如此之大,且根本無法調和?因為南明的皇帝沒有實權,尤其是沒有軍權,是傀儡。因為南明皇帝沒有實權,所以皇帝身邊的大臣就拼命爭奪“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權力,而皇帝根本管不住他們,也無法調和大臣之間的矛盾。假如南明皇帝手握軍權,皇帝就可以調和大臣之間的矛盾,使內部團結一致,共同抵禦外敵。這樣,抵抗力量就會大大增加,至少不會出現百萬大軍集體投降的局面。而南宋趙構恰恰就是這樣一個有實權的皇帝。“靖康之變”發生時,兵馬大元帥康王趙構正在河北募兵,組織軍隊勤王。由於害怕金軍,趙構手中有了十萬大軍後卻不敢向金軍發動進攻。最終,金軍擄走了徽欽二帝以及除趙構外的所有皇室子女。這樣一來,康王作為宋徽宗的兒子就成了宋朝皇位的唯一合法繼承人。康王趙構手中有十萬大軍,有自己的親信大臣組成的班底,還有韓世忠等名將的支持,趙構就成了擁有實權的皇帝。南宋內部也有主戰派和主和派的矛盾,有奸臣和忠臣的矛盾,但是趙構說支持誰,誰就得勢,是戰是和是逃,由皇帝說了算,說一不二。

宋高宗趙構是南宋軍民的唯一效忠對象。這一點遠非南明可比。趙構也完全可以調和身邊大臣的矛盾,無人敢不聽命。趙構為了“議和”甚至以“莫須有”的罪名殺了擁有軍權的主戰派將領岳飛。雖然這是自毀長城之舉,但從中也可以看出南宋皇帝是擁有絕對權力的。而南明皇帝想殺不聽話的武將則絕對不可能如願。總之,雖然內部都有矛盾,但南宋皇帝擁有實權,可以令內部統一,既有力量抵禦金兵,又可以自保和以打促和;而南明皇帝卻只能看著大臣內耗,白白便宜了清軍。這就是南宋可以持續150多年,而南明只能潰敗中持續十幾年的根本原因。當然,趙構絕不是一個完美皇帝。他被金兵嚇破了膽,終其一生也不敢反攻金國,更別提北定中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