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戶口的朋友,舊村改造,拆遷,統一住樓房是好是壞事?你們覺得以後生活方便嗎?

北方的山a


農民統一上樓房,應該說是好事,但不是一兩年能解決的。首先說,新建的安置樓房的質量能否達標,去年南方就出現了建了沒幾年的安置樓倒塌的現象。最近,我們這因安置房三樓起火,燒死了四樓的十一歲的小男孩,居說是保溫層著火。農村人住到一快,物業能否跟上。再說,農民上了樓,農機具往哪放,現在又不允許在田地邊建房子,收穫的糧食如果想存放些日子再賣,放哪兒。總不能無論價格高低,收了就賣吧。收了到哪兒亮曬。農田是不準硬化的。有人說,農民上了樓,因種地不賺錢,可以退出耕地,到城裡打工,那請有關專家考查考查,現在中國有多少就業崗位,如果中國的房地產低迷,現在的農民工至少有七成沒有工作。真正在企業上班的農民工我們這沒有兩成。好多問題不是專家的高智商能支配的。


風182730911


大家好我(新農人助力),我是三農領域創作者。我是一位土生土長的農民,我熱愛農村生活,喜歡農村的寂靜。我熱愛農村 ,熱愛生活,喜歡我們村裡的花花草草,山山水水。我有著很豐富的種植和養殖經驗,針對這個問題我希望把我在農村學到的知識分享給大家,下面是我的分享。

首先是拆遷後的過渡期內沒有歸屬感。這個家庭對農民來說非常重要。大部分拆遷方式大多都是先拆後安,一般拆遷之後的建設都是趕時間的,所以讓人們拆遷時,肯定都是不會管你們的去哪的,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選擇出租或去親戚朋友借用房屋,在安置房建成之前,絕對沒有歸屬感。

有些農民說習慣了這種生活方式,慢慢適應後,也沒有那麼多的意見了。只是,那些上了年紀的老人,特別是腿腳不利索的老人最打怵住樓。本來腿腳走路費勁,這回回家又得爬上爬下的,很不方便。他們這部分人住慣了平房,最不贊成住樓了。

其實最大的原因就是故土難離,其實現在很多農村的許多農民都有一種故土情節,無論他們跑到多遠的地方工作,過年了都要回到原來的地方看看,而且農民們自己在這片土地上生活了這麼多年,對當地非常熟悉,也適應了這種安靜的生活。

以上就是關於我的分享,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能夠把我的經驗說出來,我感覺到很開心,因為我是一個樂於助人的農民,我的分享我不求回報,能解決你們的問題就好。

最後祝福大家在種植或養殖的過程中能夠順順利利,做一個開開心心,快快樂樂,幸福的農民,同時祝大家身份健健康康,家和萬事興,好運連連,幸福美滿!謝謝大家!


新農人助力


農村戶口的朋友,舊村改造,拆遷,統一住樓房是好還是壞事?你們覺得以後生活方便嗎?

我個人為如今農村的舊村改造和拆遷,可以說是既有好處又有壞處,統一住樓房也是如此。在去年的時候我們這邊開始了安置點統一建設,很多偏遠地區的貧困戶搬到了集中安置點居住,過上了集鎮上的生活。我的奶奶有幸成為其中一位,她自己認為搬遷到安置點還是好處多於壞處的。

因為奶奶是一個喜歡聊天的農村老年人,以前住在深山老林裡基本,想要聊天得走上四五里的山路才可以找到其他人家。如今搬遷到安置點後和對門即可隨時聊天,再加上奶奶的身體不好,本身就做不了農活,居住到安置點後安心養老比以前舒服多了。而對那些能夠做力氣活的農村壯年農民來說,這一系列的措施可以說是有好又有壞,具體的您且接著往下看。

好處

首先是居住在統一的樓房裡面能夠進行統一管理,可以幫助廣大農民解決不少問題。我們這邊安置點有戶長和中心樓長,對安置點的居民進行統一管理,這樣像以前家裡有個事得跑幾里路到村委會的情況不復存在,廣大居民只需要找他們就可以解決絕大多數的問題。此外雖然是樓房,但是廣大農民朋友並不需要花費多少錢,一個人也就兩千五百塊,可以說絕大多數農民都能夠承擔得起。

其次是可以享受到更好的服務。在以前比如咱們村裡面有免費安裝自來水的措施,但是那些貧困人口因為距離集中區較遠,往往無法享受到這樣的福利。而一旦統一集中安置後,由於密集的人口和距離集鎮較近,能夠及時充分地享受到相應的福利,也就能夠獲得更好的服務。除此以外還可以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不再像以前只能夠守著家裡的一畝三分地。

很多安置點都會有配套的就業措施,比如我們這邊就成立了茶葉服務隊,每戶安置點居民至少能夠增收一萬元。再加上一些其它的收入,雖然無法做到大富大貴,但滿足日常生活沒有問題。

不足

首先是搬遷到安置點後掙錢越來越困難了。這個與上面並不衝突,在以前咱們農民雖然每年掙得少,但因為土地的存在,至少一年到頭餓不著。如今由於拆遷擺脫了土地的束縛,但卻失去了一項重要的收入來源,特別是對於那些只會種地的農村老農民,他們掙錢更是難上加難。所以一旦搬遷到安置點後,原本每年還能掙點錢的老農民,就會完完全全得依靠年輕子女來贍養,增加家庭的負擔。


其次是搬遷到統一安置區後會增加一些矛盾,就拿我們這邊來說,安置點居民使用水是要錢的,這在以前可以說是不存在的。於是部分農民心裡生出一股不平衡感,加上這也使得咱們農民生活成本的增加,必然會產生一些矛盾。這些矛盾如果處理不好,可能影響到整個安置點居民的正常生活,給其他人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同時有些貧困戶看到相關部門給他們建設新房子、建設統一的安置點,就會更加滋生一種懶人心理,進而形成不管什麼事都得依靠相關部門。我們這邊就有幾位“大神”沒米的時候就揹著揹簍去找相關部門,不給揹簍裝滿堅決不走。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其實不管是什麼措施都適用於一句話“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真真實實地感受過相關措施,才能夠了解其中的利與弊。同時合村並鎮和集中安置是大勢所趨,我們農民應該樹立一個努力奮鬥的思想,在大勢之中為家人創造一個更好的未來。


誰說農村沒有華爾茲


可以的話,我不想住摟。

在農村的時候,互相鄰里之間走動的頻繁,經常串門。但是住了樓房以後,對面屋的也只是見面打個招呼,走動少了,鄰里關係淡了,沒有人情味兒了。

在農村的時候,開開房門就是自家的院子,養點兒雞鴨鵝。上樓之後,只要推開房門,就不是自己家了,拘束變多了,不自由了。

在農村的時候,經常能看到老大爺在下棋曬太陽,住了樓房之後,再也看不到了。一個是上下樓不方便,另外就是霧霾嚴重了。

如果可以,我不想住樓房


蜂好蜜甜多賺錢


農村的舊房改造、拆遷、統一住樓房一方面是為實現精準扶貧的政策導向,另一方面也是為統一管理農民和耕地,對於國家和農民個人而言都是好事!

只是,部分農民過於依賴國家,眼前的利益稍微遭受損失,便將過錯歸咎於好政策上,眼界太過狹隘。

從留守老人的角度看,是好還是壞?

農村統一改造後,農民住上了好房子,門前就是寬闊的馬路,也會逐漸完善配套的生活設施。

老人們再也不用跋山涉水只為去趟縣城購買生活物資,也不用怕突發疾病倒在路上或死在屋裡都沒人知道,更不用怕破舊的老房子哪天撐不住就垮了;

他們隨時能找相熟的老人聊聊天,新農村社區也會逐漸發展老人晚年娛樂活動,終於可以想吃什麼就買什麼,而不是種什麼就吃什麼,有了更多選擇性,辛苦了一輩子,終於能像城裡人一樣生活,難道不是好事嗎?

上下樓不太方便,好東西還用不太習慣,是不能再種點菜、養點雞,但一個月幾百塊的養老費用,兒女都承擔不起嗎?老人們努力了一輩子都住不上的樓房,政府幫忙給住上了,這難道不是好事嗎?還要一直計較芝麻綠豆的那點小錢、小心思?


從留守兒童的角度看,是好還是壞?

農村統一改造後,農村孩子終於擁有基礎的醫療保障,衛生環境,也不用長期兩地奔波。

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過來的農村人想必都不陌生,村子裡總有那麼幾個腦子不太好的,基本都是因為小時候發燒把腦子燒壞了,要麼是因為衛生所太遠,要麼就是燒太厲害了,衛生所都看不好……小時候的一次病,整個人生就毀了,連累家庭通常也是一貧如洗。

但農村改造後,衛生所就在附近,就算治不好,交通的便捷也能讓孩子迅速到城裡大醫院診治,這樣的人間慘劇會越來越少。

而處於學習期的孩子們再也不用起個大早,犧牲睡眠時間,冒著路上危險長期奔波在家庭與學校,省下了大量的時間成本,也能縮小一些和城裡孩子的差距。

從孩子們的角度講,從一個家庭的未來講,這也絕對是一個好事。

從農居搬到樓房,是增加了農民的生活成本,一部分人也相當不習慣,但良好的居住環境和乾淨的衛生環境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農民的健康水平,要知道醫療支出才是一個家庭最大的負擔!更重要的是這種改變更有利於農民下一代的成長,這更是難以衡量的潛在好處,而且在國家層面,也為農業規模化、現代化發展也打下了基礎。

總體而言,利遠遠大於弊,是好事!在克服了前期的不適應之後,對農民長期的生活而言,也是更為方便的。


三農報道


都認為農民是塊肥肉,農民上樓成本增加,沒有收入來源生活困難,有錢去縣城買上樓房,沒有錢只能種地為生,農民合併村莊得不到一點好處,不如原地規劃縮小住垞面積,鄉村有鄉村味道,保留鄉村才是發展前途。合併村莊聚在一起,沒有工作沒有廠子,沒有收入看病上學還是趕不上城鎮條件好。生老病死沒有安身之地,合併住上樓只是外表美,住樓農民債務增加,到頭來傷心累累。現實情況以經出現,蓋好房子沒人去住,說明了什麼,農民有房子住,低價拆掉農民住房再讓農民花高價買小平米樓房,裝修要錢,物業要花錢,請問花錢從那裡來,農民只是每人二畝多土地生活來源。有能力收入好的人都在選擇城市買上樓。農民人由自己選擇,為什麼把農民合併在一起住,村莊原地規劃為什麼不行?也能縮小佔地面積。村集體有自治權也有發言權,不要把農民趕進貧困區。為農民想,切身考慮農民讓農民富起來,還是聽聽農民心聲所向。地方政府規劃合併村莊,只是開發商合作共同利益,農民得不實惠。合併看起來是件好事,沒有經過長期論證,現實問題讓農民上樓加重負擔,合併村莊不能一刀切。合併一起住樓,要讓農民有活幹有錢錚,有福利有飯吃,沒有負擔才是農民最想看到相到實計問題。


6G172869999


農民搬上樓房以後,我覺得應該比現在方便。樓房統一供暖,農民不用到了冬天再自己解決取暖問題。

村民搬到一個小區以後,相應的配套設施會更健全。比如說:幼兒園,小學,醫療所,老年娛樂中心等等。

我相信未來幾年,隨著國家對農村規劃,不管是拆村並鎮,還是保留鄉村總之,農村的環境會越來越美,農民的居住水平,會越來越高。

農民的生活會越來越幸福!





農民身邊事


農村舊村改造統一住樓房是不是好事呢?這個事情是不能一概而論。每個地方的情況不一樣,所以導致的結果也會不一樣。

農村改造農民因此住進樓房,可能會有很多人不習慣這樣的生活,因為他們幾十年來一直習慣在有院子的家中生活,一但搬進樓房,因此也會產生很多的不習慣。當然,很多年輕人還是很喜歡住樓房,畢竟樓房更加清潔。

其實村子裡的房型都是很好規劃,在沒有必要拆遷的情況下還是不拆遷為好。畢竟大部分人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如果因為經濟的發展不得不拆,那麼我們又能如何呢?

以前我是很喜歡住樓房,因為環境更好更乾淨。但是現在我真的不喜歡住樓房,因為壓太抑。我在上海和廣州生活多年,每天面對的都是高樓,有時即使是晴天的情況下1天都看不到太陽,因為高樓把陽光遮住,造成了對高樓的恐懼。於是,每年我都會到外地旅居三四個月來調整心態。

其實現在的我很想回到老家養花種草,可是最近聽說老家的房子有可能會拆遷,已經在城市重要的規劃區域,也是地鐵沿線區域。說真的,我真的不捨老家的院子,畢竟院子有700多平,而且還種了10多棵果樹,那是未來想養老的好地方。

其實年齡大點的人大多數不喜歡住樓房,而年輕人則更不喜歡住在農村。以我為例,15年前我曾經想把我的院子賣掉,對方只願意出50萬,而我的心理價是60萬。後來老爸沒有讓我賣,所以一直留到現在。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不捨得那個院子了。

現在的農村都是很方便,除子娛樂活動其它的基本不缺,總的來說生活還是很方便。而住樓房則不同,雖然是看起來環境更好了,但是想曬曬太陽,種種花養養草就很困難了。


十方印記


您好,從我個人來講,這屬於好事;

第一、從農村人員來講,都有個成為城裡人的夢想,現在有機會了,政府拆遷了,已肯定會優先給你落實成裡面的生活居住環境,而不是什麼都沒有就讓你搬遷;

第二、從子女方面講,城裡學校的質量肯定比農村好,為了孩子的未來,這是好事;

第三、搬遷後大環境變了,以前農村得生活節奏肯定與後面生活節奏不一樣,而且大家都統一住樓房了,需要重新適應生活;

第四、從城市發展來講,這是好事,說明城市需要發展,需要改造,需要拆遷,城市發展好了才能更多的帶動農村發展;

第五、從以後生活方面講,統一住房了,方便管理,少了舊的矛盾點,已增加了新的矛盾點,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

總之,城市需要發展,需要拆遷,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農民拆遷,有了新環境新住房,解決了農民心聲,對於農民來講,這已是好事,從心裡上面講,農民這是上了一個臺階,完成了很多人成為城市人的夢想。


豬豬壹號


亊是好亊,有福誰也願享。

問題一,拆迀住進樓房後,農民的農具存放將如何解決?

問題二:統一移居後,居住地離承包的土地較遠,種地幹活時,他們的交通工具又將如何處理?

問題三:孤寡老人並四,五十歲的光棍,他們的住樓花費,該有誰來買單?

問題四:住樓後,農民兄弟該有的傳統習慣,向院子裡養些雞鴨家禽等,將如何面對?

問題五:農民兄弟多數無社保工資,萬一將來生活經濟沒有來源時,他們的住樓費用該讓誰來付出?

而且,現在的農民,家中的兒女本來就稀少,養老,醫養,以後一定的直面現實,住樓是好,可費用也高,真不向自家的農家小院,燒點劈柴就能燒火做飯,同時,院子裡還能種些時齡蔬菜,省錢,節約,節儉,也是當下農民的最大特點,關健的問題是,現在的多數偏遠農村還並不肥的流油,住是能住,但必須的有個過程,也許不遠的將來,新生代農民,他們總有一天,不想住樓,也由不得他們自己做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