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家》:不要拿苦难当挡箭牌,每一个鲜活的生命都应被尊重

我只知道战争是残酷的,以为战争的苦难可以使人和人的感情更加靠近,却不知道比战残酷的是人!感情在哪,人性在哪?霍达—《穆斯林的葬礼》

当霍达说出这句话时,想必她对战争有着更清醒的认识。

战争的残酷,不仅仅停留在战争本身,还在于战争中普通民众关于人性的考验。

中东地区战乱,流离失所的难民,蜂窝煤般密密麻麻的贫民窟,曾经的繁荣,在炮火的覆盖下只剩废墟和痛苦。

曾有人说,战争最能体现人性的善恶。当生命和生存被战争的炮火拉到同一水平线时,两者的对比会被无限放大,成为很多人重新衡量和选择的矛盾点。

相对于和平时人们的高大伟岸和善良,动乱中有的人如蝼蚁般渺小而脆弱,也有的人如狐狸般狡诈邪恶,人性的善恶在战争的暴晒下呈现出不同的底层众生相。

《何以为家》:不要拿苦难当挡箭牌,每一个鲜活的生命都应被尊重

战争题材的电影也有很多,比如萨姆·门德斯执导的《1917》,亚历山大·涅夫佐罗夫执导的《炼狱》,都是直面战争残酷的影片。

《何以为家》比较特别,它不是直接描述血淋淋的战争,而是聚焦战火中的难民,以一个12岁少年的生活苦难为线索,侧面给观众呈现出战争的残酷和面对生存的困境,对待生命的深切思考。

当我看完这部电影,内心五味杂陈。看着我3个多月的孩子,感慨颇多。相对于这些难民,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国家,物质充足、生活幸福。生存不被胁迫,生命不受威胁。

而这些人,他们饱受战争的摧残,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艰难度日。面对生存,他们奋起抗争,但却总身陷囹圄,他们妥协,但命运依然对他们不公。当所有的苦难体会过后,当赞恩把亲生父母告上法庭,让观众不得不重新思考,生存的严峻和生命的价值,到底如何平衡?

《何以为家》:不要拿苦难当挡箭牌,每一个鲜活的生命都应被尊重

1

大概,从这部影片的导演娜丁·拉巴基身上,可以找到答案。

娜丁·拉巴从小出生在黎巴嫩,出生时正值黎巴嫩战乱前一年,她在战火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女时期。

当她成为导演,她对战火摧残下流离失所的难民的生存现状更加感同身受,正基于此,他把目光聚焦到自己的家乡黎巴嫩,用这部影片呈现出自己对战争的感受和理解。

她用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冷峻克制的拍摄方式,几近真实的再现了黎巴嫩遭受炮火洗礼下的难民生活,用12岁赞恩困苦的生活经历结合两位母亲面对生存,对待自己孩子的态度,展现出面对生命和生存,不同态度差异下的不同结果,诠释出人性的伟大。

透过影片,导演要告诉观众:面对生命,即使生活再困苦,依然要给予每一位生命以尊重。

《何以为家》:不要拿苦难当挡箭牌,每一个鲜活的生命都应被尊重

影片中两位母亲截然不同的结果,是她们面对生存,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拉希尔是埃塞俄比亚移民,和不到1岁的儿子约纳斯住在破旧不堪的出租屋内。即使遭遇贫困潦倒的生活,但依旧没有泯灭她的良知和善良。

她下班时把儿子放到厕所内,用棍子把门堵上,只为在外守护他能睡个好觉。

面对办假证的阿斯普罗要把儿子卖给收养人,她宁可割发凑钱买假证,也不拿儿子交换。

当她因证件被查,关进监狱失去自由,看到赞恩,她近乎疯狂的喊叫,只想得知她儿子的下落。

当影片最后,阿斯普罗被抓,儿子得救,拉希尔狂喜的奔向儿子,抱起来亲吻他的那刻,她作为母亲的光辉无比闪耀。

《何以为家》:不要拿苦难当挡箭牌,每一个鲜活的生命都应被尊重

她用无私的爱给儿子铸造了一面坚不可摧的守护墙,即使深陷绝境,她依然没有丢掉人性的善良,给予儿子关爱。

不得不说,影片对她的人物处理是克制隐忍的,多少次面对困窘,她无声的泪水挂满脸颊,却依然选择坚强。相比过度煽情,这种处理更令人感动和动容,它直戳观众柔软的内心,带给观众持久而深刻的感悟。

而反观赞恩的母亲舒雅德,在残酷的生存条逐渐沦为生活的傀儡,精神沦丧,丢掉了良知,泯灭了人性。

面对杂货店老板阿萨德对年纪还小的女儿萨哈的不好企图,她竟然助纣为虐,面对赞恩的阻挠,拳脚相加,将女儿拱手相送。

最终导致幼小的萨哈怀孕大出血,一尸两命。而赞恩也得知此事,持刀捅伤阿萨德,被捕入狱。

当赞恩狱中打电话把父母告上法庭,注定舒雅德作为母亲的失败。跟绝境中守护儿子的拉希尔相比,她成了自己儿子生命的刽子手,亲手把他送到了地狱。

《何以为家》:不要拿苦难当挡箭牌,每一个鲜活的生命都应被尊重

即使影片最后,通过她看狱中儿子和在法庭上的表现,她依然不明白她这样做有什么不对。面对生命的蔑视,和被生活折磨下的麻木不仁,早已融进她的血液和脑海,让她沦为生活的奴隶。

战争的可怕,不是单纯的流离失所和生活困苦,而是在集体无意识的人性中逐渐被围困,失去对原则的坚守。这类人只看到了生活的艰苦,却从未对生活抱有希望。

影片用倒叙和穿插的叙事手法,通过法庭审判的人物提问带入情境,把两位母亲和赞恩的生活轨迹很好的连接起来,通过娓娓道来的叙事节奏,以小见大,透过生存小命题,折射尊重生命的大命题,带给观众感同身受的体悟。

赞恩的控诉,实际是导演采用的一种暗喻,通过这种手法,暗示即使生存受到威胁,依然享有对生命的选择权。

影片最后,通过赞恩的旁白,把电影主旨展示出来,父母想要孩子,给孩子生命就要对他的生命负责,即使生活再困难,也要坚守底线和原则,尊重生命。如果承担不了责任,不要随便生孩子,否则带给孩子的只会是痛苦和折磨。

《何以为家》:不要拿苦难当挡箭牌,每一个鲜活的生命都应被尊重

2

电影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部电影之所以能如此触动观众心弦,还有一点就是片中赞恩的扮演者是一位真实的叙利亚难民。

只有经历过这种生活的人,才能最大程度还原真实的生活状态。而这部影片前期题材的筹备,就花费了3年。

可见,导演对这部电影倾注了很多心血。电影也不负众望,自2019年4月份中国上映以来,近60万人打出的9.1评分,足以证明这部电影的伟大。

电影折射出对生命这一命题的讨论,也是导演想表达对战争的控诉和对和平的渴望。

战争带来的伤害远远不止是对于生存的威胁,更多的是人性的泯灭和道德的沦丧。

《何以为家》:不要拿苦难当挡箭牌,每一个鲜活的生命都应被尊重

为了生存卖儿卖女,十几岁就可以结婚。这些反常态的畸形观念,是战争遗留下的衍生现象。

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人性无底线和原则的破坏下,变得失去价值和自主权。

从个体到群体,从群体到国家,再从国家到社会,一旦个体作为社会基石被践踏,那社会肯定动荡,就会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很大的影响。

所以个体生命被尊重,国家才能和平,社会才能稳固发展。

《人民日报》曾说:真实有序的社会背后,站立着一个又一个忠于职守的善良的人;正是每一个敬业爱岗的个体,支撑起国家与社会的高楼大厦。

所以个体对于国家和社会而言,是举足轻重的。

《何以为家》:不要拿苦难当挡箭牌,每一个鲜活的生命都应被尊重

影片最后,没有出现赞恩父母被审判的画面。但我想,这已经不重要了。导演将电影中的生活、人性、道德、法律等因素展现出来,用赞恩父母作为反面例子,来引出家庭和社会中对于个体生命价值的探讨,给予观众警醒,这才是她的真正目的。

社会不该有战争,个人也应该被尊重,如果每个人都能坚守原则,保持清醒,为自己的权利奋斗,为这个社会做贡献,那么苦难不会是他们的挡箭牌,生命也会在不断社会化生活中变得更加有价值和意义。

希望,每一个鲜活的生命都被温柔以待。但愿,每个人都有幸福温暖的家和美好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