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日本幕府】時代的“富貴病”:專殺富人,不理窮人

在明治維新之前,在日本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就是在日本的富人及上層社會,流行著一種令人聞之色變的疾病——江戶病。(江戶:今東京,日本古代最為繁華的城市)

終結【日本幕府】時代的“富貴病”:專殺富人,不理窮人

江戶浮世繪

期初,患病者還只是身體乏力、容易疲勞;

不久,就開始腳部腫脹,痛疼難忍,連保持基本的站立都異常困難;

最後,患病者變得意識模糊、口齒不清、飲食不進,下肢也逐漸癱瘓失去知覺。只能終日臥病在榻,在日夜的折磨中走向死亡。

但奇怪的是,這種病的患者無一例外,全是非富即貴的上流社會人士。而人數眾多,飲食、醫藥嚴重匱乏的古代日本平民卻無一患病。

終結【日本幕府】時代的“富貴病”:專殺富人,不理窮人

其中最後一代幕府將軍,德川家茂也因患此病身亡。而德川家茂的死亡,直接導致了德川幕府的倒臺,日本明治天皇重回權利的核心,轟轟烈烈的倒幕和明治維新運動從此開始。

因此,說這種“江戶病”間接終結了幕府時代也不為過。

可所謂的“江戶病”到底是什麼呢?

如果因此病死去的日本達官貴族、豪門富商們知道了答案的話,可能會被生生氣活過來,又馬上被氣死回去吧~

這個所謂的“江戶病”其實就是——腳氣!

終結【日本幕府】時代的“富貴病”:專殺富人,不理窮人

不過,這個腳氣和我們常說的“香港腳”這類由於真菌感染造成的皮膚病並不是一個東西。

日本達官顯貴們患上的腳氣,是由於長期缺乏維生素B1

在初中的生物學課本中,關於維生素的章節就曾介紹過四大維生素的作用和對應缺乏症。

翻翻課本看看,維生素B1的缺乏症是否和“江戶病”完美吻合呢?(多發性神經炎、肌肉萎縮、組織水腫、心臟擴大、循環失調及胃腸症狀)

維生素B1大量存在於穀物的麩糠、紅肉、大豆、花生、蛋黃等食物中。

終結【日本幕府】時代的“富貴病”:專殺富人,不理窮人

來份醬豬蹄嗎?能救命哦

而在遠在公元7世紀隋唐時期的孫思邈,在《千金方》中就記載過針對腳氣病的療法:服穀皮煎湯可防治。

那日本上層吃不起上面說的這些東西嗎?不,不是吃不吃得起,而是不願吃加不能吃!

不願吃,磨得不精細的大米。

終結【日本幕府】時代的“富貴病”:專殺富人,不理窮人

左平民 右貴族

在古代日本,精米有一個雅稱——銀舍利,意味非常珍貴。日本平民和農民一年到頭能飽飽地吃上一頓白米飯,就是最大的幸福。

而在《流浪地球》中,日本救援隊的最後遺言中就有一句:想喝媽媽做的味噌湯,要是有白米飯就更好了。可見,大米在日本文化中的地位。

但有權有勢的日本上流社會卻並不是這樣,如果大米磨得不夠潔白、光亮,煮出來的米飯中還有糠皮,那貴人們是不願意吃的。

因為這種米飯,是屬於平民、窮人的掉價食物。(其實當時普通日本平民根本吃不起這個,看下圖)

終結【日本幕府】時代的“富貴病”:專殺富人,不理窮人

這才是當時日本平民的食物,號曰:大根……好汙

為了互相攀比,日本貴人家的米一個比一個磨得狠,唯恐端出來招待客人的米不夠圓、不夠亮、不夠白……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不能吃,四條腿的動物

在日本有長達1200餘年的“禁肉令”。由於篤信佛教,禁止殺生。

終結【日本幕府】時代的“富貴病”:專殺富人,不理窮人

紅燒排骨也不吃?肯定、確定,發誓一輩子都不改了?

從公元675年的天武天皇開始,歷代天皇、幕府將軍層層加碼,凡是路上跑的四條腿的動物,全都是禁止獵殺的。沒得殺自然更沒得吃了。

並且,越是身份尊貴者,越要用不吃肉來標榜高貴、憐憫。算得上是一種階層身份的標識,就和曾經歐美上流社會戴假髮、吃砒霜、抹鉛粉,甚至主動感染肺結核一個套路。

於是,紅肉這條路也斷了,你說能怪誰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