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群里老師一說話,家長就跟接聖旨一樣,這樣好嗎?

頑固的貓


之前看到一個群友發的帖子,說起自己是一名一年級孩子的家長,班上的家長群裡,每天信息量幾百條,之前她沒有靜音,整天滴滴滴滴的,現在她把家長群靜音了,但是又擔心老師發啥重要的事項自己漏掉了,也經常要拿起看看。


她自己還有點“紅點”強迫症,只要看有紅點提示有未讀信息,就會去點,但是大多數發現大多數未讀信息都是一些沒營養的家長奉承:


“老師辛苦啦”“老師受累”“真感謝有這樣的好老師”這類肉麻的話,這真是看也不是,不看也不是,而且別人都說了,自己要不要說?


她說,這些人整天在老師那裡刷存在感,就好像老師是皇上,底下一群家長在“爭寵”一般,戲精一樣,看著就鬧心。

老師的地位有提升是社會進步

師者,傳道受業解惑,老師的話像聖旨一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尊師重道的表現,屬於社會的進步。不過在一些群裡和一些家長那裡,把老師的話當聖旨奉承,就沒必要了。


據我觀察,一般是孩子剛上學時容易出現類似現象:

  • 家長都想給老師留個好印象,刷刷存在感。
  • 屬於剛剛接觸,都會更熱情一些

一般三,四年級開始會好很多,家長和家長之間,家長和老師之間都相對熟悉了,很多家長也就不太刻意做這些了。

總的來說,老師在微信群裡面發了通知,提出了要求。底下的家長或者孩子如何回覆,應該要把握好一個度。


  • 首先應消除兩個極端

第1個極端,潛水到底的潛水黨

潛水黨就是對老師的微信群通知要求,不管不問不看不回。把老師的話當耳邊風。

不管老師說什麼,底下一片寂靜,估計老師心裡也有點慌,這是接收到了嗎?好歹給個話啊,就像父母對自己的孩子說完話提完要求孩子就當耳邊風,父母也不會高興。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大概就是這一道理。


第2個極端,就是反應過度。

對老師各種無極無底線的吹捧,但凡老師一句話出來,就各種牽強附會的彩虹屁漫天飛也是沒必要的。有的老師確實喜歡,有的老師其實並不在意那些。

其次:家長群正確生存姿勢

所以,不能整天潛水讓老師以為你根本不關心孩子,也沒必要每天感覺閒到無聊一般,隨時蹦出來說話。老師發通知希望家長看到都回復時,可以直接回復“收到”兩個字即可。

對老師真心感到感激時,也可以真心說一下,比如有時候老師帶孩子們出去社會實踐或者郊區旅遊,老師其實真的很累,心累到身累,這時候說說對老師感激的話也是無可厚非的。

我們也是教孩子要學會感恩!

第三:不要在群裡什麼都發

很多家長會把孩子們參加各種比賽需要點贊之類的投票發到群裡,實際上是不太合適的。

在網上,還看到過一個做微商的媽媽,直接把貨品發在群裡,然後正義凜然地說,我在幫大家省錢,大家別忘了要買什麼找我哦。

對這類家長也確實無語了,雖然人人都要生存,但是生存也要有生存之道,沒必要把自己的生存凌駕在家長群之中。

其實,最重要的是配合老師把孩子的德智體美抓好了,才是老師最需要的,也是對老師才是最大的尊重!

jason媽咪有辦法,喜詩詞,愛旅遊,寫有溫度的文字,做靈魂有香氣的媽咪。資深文案,多平臺原創簽約作者,育兒路上一路修行中。原創不易,請求關注點贊並轉發!

jason媽咪有辦法


我兒子的群也是,早上語文,體育,數學,三門課,每科老師下課了再三叮囑不回覆不回覆,但是幾乎都會說老師辛苦了,謝謝您,再見,兩節課挨著體育老師讓報數都報完了,還有孩子給上一個老師發語音,老師辛苦之類的話,讓下一個老師太尷尬了


Kl521


親身經歷你可以不當回事,進學校就針對你孩子你有什麼辦法,就像以前禮拜天別人家孩子都補課交錢,我們家孩子沒交錢補課,到了禮拜一上學,凡是沒交錢的家長都接到到學校陪讀的電話,說孩子老是上課不認真聽課,好動,交了錢以後啥事沒有了。


什麼地點1


有這群家長火爆嗎?老師讓背誦課文,不需要發群,看看她們怎麼做的,我懶得發只要孩子會背就可以,我家的當天學當天直接會背,我都懶得聽她背



諸葛筱蝶


家長群裡老師一說話,家長就跟接聖旨一樣,這樣真的很不好。但總感覺到題主把這個現象描述的有點太誇張了。

但是現實中,的確有些家長表現的太過了。老師不管在群裡邊發一個什麼樣的通知或者要求,家長就趕忙說:收到,收到,收到,一定積極配合,謝謝老師,老師辛苦了.....等等之類的回覆,這多多少少顯得有點獻媚和討好的意思。

不管是老師,還是其他人,只要給你發出信息,及時給人家回覆,是一個人素養和禮貌的體現,也是一個很正常的禮節需求,不要深化,也不要深挖。

比如單位發出一個通知,員工們看到後都寫一個:“收到”,表示這個通知已經接到,這是非常正常的一個信息傳達和工作交流,並不是什麼發聖旨和接聖旨的事情。

題主說的這個情況可能指的是一少部分家長的不正常回復和表現。

比如,老師發了一個很正常的通知。家長只需要回覆“收到”就可以了。但一部分家長總要表現一下,總要多說那麼一些話,老師費心了,老師操心了,老師辛苦了,給老師添麻煩了,我們一定積極配合了,請老師放心了,等等……等等,給人的感覺就像接到聖旨一樣,不但要下跪接肯,還要高呼萬歲,萬歲萬歲。

其實,這些家長的心理我們完全能夠理解,誰不想讓老師對自己的孩子多一些關注和照顧?誰不想在老師的心中留下一個積極正面的影響?誰不想讓老師覺得自己是積極配合支持老師工作的家長?

有這樣的心理是很正常的,但班級群是一個公共平臺,不是一個私人空間。在班級群中有太過的表現,往往會引起大家的反感。讓人感覺到就你們這些家長比別人能,人家老師發了一個很平常的通知,有必要表現的那麼玄乎嗎?這不是公開的巴結和討好老師嗎?這讓其他家長情何以堪?該不該跟你這種行為和表現呢?

總之,教師畢竟是孩子教育管理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教師在群裡發出通知和要求時,作為家長及時回覆也是非常正常的。但的確沒有必要搞得那麼複雜和誇張,更不能在群中表現出討好和獻媚的成分和言語。

老師發出的一個通知是很正常的工作組織需要,只要正常的回覆就行了,不要人為的當成什麼所謂的“聖旨”,更沒有必要像接聖旨一樣那樣的表現和呼應。


教育探微


我認為,家長把老師的話當做“聖旨”是真實的反映當代家長存在的問題,一點也為過。主要還是因為,當代家長太重視孩子的教育,把教育孩子的大計全部寄託給學校,這不僅是導致家長失去主見的根本原因,也是無法把孩子教育好的緣由。

我這樣說,可能很多的家長不樂意,但是我用最近發生的一個實例證明我的觀點。

實例論證

浙江寧波的一起教師裝修事件,就是很好的證明我以上的觀點。其事件經過:其小學班主任在微信群裡要所有的家長繳納300元教師裝修的費用,其中大多數的家長都是義不容辭的上繳費用,還給班主任“拍馬屁”。只有少數的家長站了出來,質疑老師。



本來教室裝修就和家長沒有任何關係,那些大多數的家長卻心甘情願,毫無思想的就上交了費用,這難道不是把老師的話當做“聖旨”嗎?

只有把家庭教育和學校的教育相互結合才能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很多家長把孩子的教育全部寄託給學校,所以才會導致家長沒有主觀的判斷。其實,這也是家長一大通病。


而導致家長通病的出現,主要原因還是沒有時間管理孩子。但是,我想說的是,孩子的家庭教育比學校的教育更為重要。家庭教育意味著孩子的做人品質和思想觀念的養成,影響孩子的一生;而學校教育,主要是以傳授書本知識為主,其他的為輔,這其中的比例關係,家長都應該明白。只有把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想結合,才能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也是最完美的教育。

增進家長與老師的感情,最好的方式就是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家長失去主觀的判斷,把老師的話當做“聖旨”的動機無非就是想和老師搞好關係,想讓老師多照顧孩子。但是,其這樣的做法是想到不靠譜的。


所謂“是金子總會發光”。如果,家長把孩子教育好了,讓孩子在各個方面都非常的優秀。家長都不用去找老師套近乎,老師自然而然的來找家長,保持一種良好的溝通關係。這樣不更好嘛,為什麼要失去主觀判斷去討好老師呢?

總結

教育需要家長不同的意見,才能把教育制度完善到最好。如果,家長完全失去是非分明的辨別能力,教育的弊端如何顯現呢?國家又如何改革教育呢?

結束語: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和轉發,也非常感謝大家的支持和關注!

落筆解憂愁


我認為「不好」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東街小學二年級,作為孩子家長我深受其害!老師轉嫁了絕大部分的工作,並且教學質量極其差!逼的我們不得不靠託管來二次教學!每年一萬多的託管費比交學費貴多了!你還得像對聖旨一樣對老師的話,千恩萬謝感恩戴德不敢表達不滿,因為她一定會給你孩子穿小鞋!比如調座位啊,發動學生孤立孩子啊……關鍵是中國人的槍打出頭鳥觀念誰都不想自己戳破,都希望別人來說,自己受益,所以才造成了現在的亂像


那誰嘬慢點


說得有點過了啊!

不是誰巴結誰或諂媚誰,最起碼的尊重啊!人人為我我為人人,老師作為除父母以外的對孩子最重要的非親他人,不能說自己抬身價,但最起碼的尊重還應該有的!!

題主觀念不敢苟同,鍵盤英雄們不喜勿噴!

歡迎討論!


做最好的自己369


這樣做當然不好,但是你有什麼能力去改變這樣的事實呢?畢竟孩子在人家的手裡,如果你態度不謙卑一點兒,產生的後果你懂的!

整個社會都是這樣,不必悲哀

其實何止是老師和家長的關係會這樣,在一個單位當中,各級領導說的話,底下的員工不也是這樣點頭哈腰的執行嗎?你的客戶跟你談了一個事情,你不也是卑躬屈膝的陪笑臉嗎?

社會上這種不對等的行為,其實太多太多了,我們不用因為老師和家長這樣的對話而產生悲哀的情緒,老師沒想當這個皇上,家長也沒想當這個奴才,只不過是有些家長擔心孩子在老師手裡會受到區別對待,所以才會極力的去巴結和討好老師,這是他的個人選擇,無可厚非。



家長完全可以不這樣做

我們現在的家長有一種很不好的心態,用到老師的時候就極力的去巴結老師,一旦學生離開了老師,則對老師指指點點,在背後貶損。

這樣前後的反差也體現出了家長在整個教育環境下的一個被動的局面,其實現在我們對於家長權利以及學生權利的保護還是做得很到位的。

甚至有一些家長經常舉報老師,弄的老師也是特別的頭疼和無奈。

我們這個社會應該建立一種平衡的家教關係。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家長和老師就是合作的關係,而不是誰求著誰誰制約誰的關係。

個別老師素質比較低

其實出現這樣的現象啊,和老師的素質,不無關係,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師就是因為家長各種各樣的行為而對孩子產生抱負的心理。

包括打罵孩子,冷落孩子,這樣的事情,家長當然不希望發生在自己孩子的身上,所以就導致了極力的去追捧老師。

在現在的學校加強對於老師思想道德素質的教育和建設,以及管理和約束這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總之我們的家長應該做到不卑不亢,憑和理清的去和老師溝通和交流,我們的老師多數都是有素質的,不會因為和家長的各種問題去為難學生。


宇宙最好老師


一直都看不慣,但是也沒辦法。孩子小學讀了兩個學校,一個三線城市,一個二線城市,真是不一樣的學校一樣的媽!只要老師一在群裡佈置作業或者說了什麼話,後面家長留言清一色的“老師,您辛苦了![玫瑰]”,導致跟帖太多,往上翻好多都找不到老師到底說了啥。其實真的沒必要,老師也不會去看哪個家長跟我說了辛苦了,哪個家長沒說我就要特殊對待他的孩子等等,都是家長自己的心理在作祟。自己把孩子習慣養好,不做一個讓老師討厭的孩子就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