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威震四方的八一隊如今連年墊底,“八冠王”的生存之路在何方

前言

八一隊是CBA歷史上十分有歷史底蘊的一支球隊,這支鐵血之師在CBA曾有過多年的輝煌,甚至在當時是統治了CBA聯賽。這支球隊是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體育工作隊和寧波富邦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組建。所以這是一個有軍旅傳統的籃球俱樂部,也有著軍人的拼搏和積極精神。在1996年至2007年這十一年期間是八一男籃的鼎盛時期,他們在CBA聯賽鑄就了屬於八一隊的時代。

不過在2007年之後,八一男籃就從CBA的王者之師淪落為了聯賽的弱旅,在諸多名將一一退役之後,八一隊徹底成為了CBA的魚腩之隊,時至今日八一隊都沒有掙脫聯賽倒數的位次,八一男籃在CBA的生存已經岌岌可危!

曾威震四方的八一隊如今連年墊底,“八冠王”的生存之路在何方

曾震驚世界籃壇的八一,是男籃核心的搖籃

早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八一男籃就已經具備了很高的競技水平,雖然當時沒有職業聯賽的說法,但八一男籃在當時靠著自己的訓練和提升,塑造了一支球風強硬技術細膩的球隊。在1962年,前蘇聯紅星隊來訪中國與八一隊進行了一場切磋,紅星隊是蘇聯的冠軍隊平均身高196釐米,比八一男籃高出近10釐米。最終,八一隊以60比55戰勝了紅星隊,這場比賽的結果震驚了當時的亞洲籃壇,也讓世界籃球開始關注這支八一隊,八一男籃初出茅廬就形成了不小的影響力。1979年美國派出由大學組成的籃球明星隊同八一隊進行兩場較量。首場比賽八一隊以104比96戰勝美國隊;第二場比賽八一隊以72比69又一次戰勝了美國隊。當時八一隊的主力陣容是穆鐵柱、吳忻水、匡魯彬、郭永林和邢衛寧,而這些人也是當時中國男籃的核心力量。可以說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八一男籃就已經是國內最頂級的職業球隊,為中國男籃培養了很多的頂尖籃球人才!

曾威震四方的八一隊如今連年墊底,“八冠王”的生存之路在何方

從六連冠到八冠王,八一隊當年無比輝煌

在1995年,中國籃球的第一屆職業聯賽開始。八一隊從聯賽開始的第一年就開啟了自己的統治之路,從1995年到2001年,八一男籃連續6年奪得CBA的總冠軍,並且連續五年在季後賽中不失一場零封對手奪冠。毫無疑問八一隊在當時是一支獨佔鰲頭的隊伍,在CBA根本沒有任何一支球隊具備和八一隊相抗衡的實力。他們的輝煌從中國男子籃球聯賽建立的那一個起,就已經開始。

曾威震四方的八一隊如今連年墊底,“八冠王”的生存之路在何方

六連冠時期核心陣容——

在八一隊奪得六連冠的階段,他們的核心是被稱為“八一五虎”的五名隊員,分別是阿的江、張勁松、李楠、劉玉棟和王治郅,除了五虎之外,還有後衛範斌也同樣能力過人。這支八一隊的陣容在當時堪稱豪華,而且都是實打實的能力干將,即便放在現在的CBA賽場也有超強的總冠軍競爭力。

曾威震四方的八一隊如今連年墊底,“八冠王”的生存之路在何方

加冕八冠王,八一男籃最後的瘋狂

在2001年之後,八一男籃又在2003年和2007年兩次奪得CBA總冠軍,而這也是八一隊在CBA歷史上最後的瘋狂。當時八一隊90年代的諸多名宿都已經退役,不過他們在當時還擁有張勁松、王治郅、李楠、莫科等核心,所以他們的競爭力猶在。而且當時CBA八一隊的唯一競爭對手廣東男籃還處於發展階段,易建聯和王仕鵬還有朱芳雨都是初出茅廬的小將,因此八一隊在2007年的總決賽擊敗了年輕的廣東宏遠男籃,最後一次站在了總冠軍的領獎臺上。這也是八一隊截止目前在CBA聯賽最後的瘋狂,也是他們輝煌時代的終結篇章!

曾威震四方的八一隊如今連年墊底,“八冠王”的生存之路在何方

小結:通過回顧八一男籃曾經的輝煌可以感受到這支球隊也是一支威震四方的鐵血之師,從穆鐵柱和郭永林,到劉玉棟和王治郅,八一隊的底蘊和實力得以傳承離不開這些有血性有拼勁有能力的球員。現如今八一隊進入了一個長達十三年的低谷期,而他們的低谷期的盡頭似乎遙遙無期。曾經的王者徹底淪為魚腩,這支球隊經歷了什麼?他們又該如何觸底反彈?

曾威震四方的八一隊如今連年墊底,“八冠王”的生存之路在何方

近五年八一是CBA實打實的弱旅

從2007年之後八一男籃徹底開始淪陷,他們在CBA的競爭力逐漸下滑,一直到王治郅退役之後這支球隊就真正的變成了CBA的魚腩。幾乎連年在CBA的常規賽積分榜排名墊底,根本沒有衝擊季後賽的希望,甚至不敢想象他們曾經是一支CBA的王者之師。下圖是八一男籃從2015-2016到2019-2020這五個賽季的排名統計,在2015-2016賽季八一隊位居積分榜第19位;2016-2017賽季八一隊位居積分榜第20位;2017-2018賽季八一隊位居積分榜第20位;2018-2019賽季八一隊位居積分榜第18位;2019-2020賽季,也就是本賽季前30輪比賽裡,八一隊2勝28負位居積分榜第20位。顯然“八冠王”已是曾經,現在的八一已經是CBA實打實的弱旅。

曾威震四方的八一隊如今連年墊底,“八冠王”的生存之路在何方

從阿迪江到王治郅,教練的更換沒有帶來蛻變

在這十多年的光景裡,八一隊的主教練一直都是阿迪江,但是阿迪江面對球隊如此困境毫無辦法,他的戰術和理念沒有給八一隊帶來本質的提升,卻讓大家對他越來越失望。因此,八一隊也在進行積極的調整,希望能通過教練的改變帶來球隊打法和體系的改變,扭轉八一隊的頹勢。在王治郅退役之後,他出現在了八一隊的教練組,並慢慢的開始取代阿迪江的作用,從2018年開始王治郅成為了八一隊隊史第四位主教練。不過這種改變和調整並沒有起到實質性的作用,王治郅的努力換來的不是成績,而是八一隊球隊氛圍的爭議,隊內的核心許鍾豪和雷蒙分別在近兩個賽季與王治郅產生了口角衝突,大郅在這些後輩的眼中,似乎得不到支持,甚至沒有應有的尊敬。這使得八一隊在CBA更加風雨飄搖。

曾威震四方的八一隊如今連年墊底,“八冠王”的生存之路在何方

八一男籃難阻頹勢的原因分內因和外因

其實八一隊所面臨的問題根本不在教練,而是有個方面的原因徹底讓八一隊失去了在CBA的競爭實力!

  • 內因:自身陣容實力不濟!

導致八一隊無法在戰績上提升的內因就是陣容實力非比當年!前文已經回顧了八一隊巔峰階段的核心陣容,無論是後衛、鋒線、內線,八一隊都有國內頂尖的球員,這些球員就是保持八一隊核心競爭優勢的關鍵因素。而近些年八一隊幾乎失去了陣容上的優勢,甚至很多球迷都叫不出一名八一隊隊員的名字,國家隊的大名單也與八一隊的球員無緣,由此可見陣容實力不濟才是八一隊現在頹勢依舊的一個內在原因!

曾威震四方的八一隊如今連年墊底,“八冠王”的生存之路在何方

  • 外因:CBA各隊外援的“裝備競賽”愈發激烈!

外在的原因就是CBA的其他球隊的外援水平在逐年提升,各個球隊都進入了外援的“裝備競賽”。而由於八一隊的特殊體制原因沒有外援,所以在外援的實力水平提升之後,八一隊和其他球隊的差距就更加拉大。雖然CBA聯賽針對八一隊的比賽做出了使用外援的策略調整,可是這種調整帶來的影響聊勝於無。本土陣容沒有優勢,其他對手外援的水平卻在提升,八一隊的劣勢更加凸顯。

曾威震四方的八一隊如今連年墊底,“八冠王”的生存之路在何方

八一男籃該何去何從?

在八一隊兩年積分榜墊底之後,傳出了“八一隊應該退出CBA”的聲音,因為球迷看不到八一隊起勢的希望,這十年來八一隊幾乎成為了CBA的“背景球隊”,其他的球隊都把八一隊當成了軟柿子來捏。那麼如果勢態繼續這樣發展,八一隊即便沒有退出CBA,也會徹底失去存在感。八一男籃該何去何從呢?

1、招兵買馬——針對補強!對於八一隊來說最簡單也是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招兵買馬,通過引援來使得陣容的實力提升。雖然這種方式在操作起來有些難度,但這是最現實也是最能達到期望的方式。如果八一隊想要在短期之內改變球隊的勢態,那麼站在一個籃球俱樂部的角度來說,這就是最直接的改變方式!

曾威震四方的八一隊如今連年墊底,“八冠王”的生存之路在何方

2、梯隊培養——優中擇優!八一隊歷來都是從自己的體系中去培養年輕球員,比如出生於1997年的付豪、出生於2003年的王俊傑、還有出生於2003年的張旭等等,現在來看這一代年輕球員就將是八一隊的未來,不過目前還不能看到他們中誰有獨當一面的能力。梯隊球員的培養對於八一隊來說是重中之重,他們應該提高年輕球員入圍的標準,要優中擇優才能選出能拯救八一隊的籃球人才!

不過各種針對陣容的調整方式方法說來容易,落地去做之後就會發現困難重重。八一男籃在CBA的生存之路屬實堪憂……

曾威震四方的八一隊如今連年墊底,“八冠王”的生存之路在何方

總結

八一的輝煌已成歲月的過往,現今的八一正處於頹勢和迷茫。

長此以往鐵血之師難立足於CBA的賽場,只有自救才能再次成王。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八一隊現在的困境不是短期造成的,所以他們需要時間去改變,也需要時間去進行調整。但八一男籃的時間已經不多了,聯賽目前每年都在進行政策的改變,關於賽制、關於外援等等,如果八一隊不能積極且及時的進行自救,那麼未來八一男籃在CBA的生存堪憂!


曾威震四方的八一隊如今連年墊底,“八冠王”的生存之路在何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